陆游《游山西村》品读

 我来答
海猎o
2022-06-10 · TA获得超过978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4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5.4万
展开全部
文/鲁艳锋

【诗文】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赏析文】

第一、二句,“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浑”,即“浊”。“腊酒浑”,就是“浊酒”。对于“腊酒浑”,诗人的态度是“莫笑”,流露出诗人对之满意的情感(古时酒有“清”“浊”之分,清酒为好酒,浊酒为劣酒)。诗人以“莫笑腊酒浑”的劝告提示着“请客请啥”不重要,也不在乎,暗写出诗人(这位客人)对“山西村”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开篇即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足鸡豚”,鸡豚,代表的是肉菜,荤菜。这本也没有什么特殊之处(这是待客的惯用之道)。但诗人却用了一个“足”字,“足”引发的联想是“满足”“满意”,心满意足,一个“足”字写出了诗人对主人待客之道的满意,不是一般的满意,而是十分满意,满意到劝说起读者(或者自己)“莫笑腊酒浑”来。这里有点“无理而妙”了。

“丰年”,丰收之年,在“丰年”招待客人也不过是“鸡豚”这样的待客惯用之道。虽平常,但毕竟有酒有肉,也足以见出主人的热情好客!“丰”“足”暗中应和,表达着诗人掩饰不住的内在情感,也为尾联写“拄杖夜叩门”埋下了伏笔,构成了逻辑的因果,遥相呼应,彰显着诗之结构的浑然一体。

第三、四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疑”,诗人心中有所怀疑,情绪也随之而紧张起来,加之是山“重”水“复”,“重”与“复”,是时间的延宕,情绪的积累,长时间的紧张,突然的“柳暗花明”,惊喜之情跃然纸上,“紧张”被“惊喜”取代。(情绪)虽然有转折,但还是统一于“游山西村”的欢悦之中的。“柳暗花明”与“山重水复”于对比中完成了情绪的转折,由“紧张”转化为“轻松”。这

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妙在借助自然景观(“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写出了深刻的哲理:绝处逢生。诗句道出“境”的“绝”与“不绝”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而转化的条件是“不疑”。不疑“山重水复无路”乃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喻指绝境与希望并存,身处绝境之中不要放弃希望,只要坚定信念,就能有希望有转机。于其中见出诗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二者于矛盾之中达到了和谐统一。寓理于景,情理交融,诗之意蕴也就显得更加丰富而深刻。这两句到如今已经有着格言的性质,甚至在不同语境中对读者的心灵起着召唤和冲击的功能。

第五、六句,“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萧鼓追随”有“视觉画面”和“听觉声音”的交织,诗人的视线由此转移至“山西村”的传统习俗上,“追随”二字写出了诗人凝神观照的过程,不提“欣赏”,自有欣赏之意在其中。“简朴”是一个抒情性的词语,话说得有点直白,二字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欣赏赞美之情再度加以强化,与首句“农家”“腊酒浑”相契合。淳朴的民风民俗与优美的自然风光相映成趣,都在解释着诗人“无时夜叩门”的原因。

第七、第八句,“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诗以“若许”的假设句式作结,使其在前面运用陈述句式之后来一个句式的变化,使诗歌节奏显得丰富,主体情绪也因之再转折。“无时”,就是“不定时”,“随时”。“拄杖夜叩门”的意象,含蓄地写出了诗人对“山西村”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不请自来的祈愿,不是深深爱上了这里,又该如何解释?!由前三联的借景抒情到尾联的直抒胸臆,浑然天成,自然章成,给人“在结束处有一种不结束之感”的表达效果,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全诗由“被邀做客”(留客)写起,再由“主动做客”(无时夜叩门)作结,这一抒情性的想象的跳跃,内部动作与外部动作的不平衡发展中,将诗人对乡村田园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推向了极致。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