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覃姓的来源和历史是什么呢?
覃姓的来源和历史是:
覃姓源自于覃怀,覃怀是地名,今河南温县周围为覃怀,夏称覃地,秦汉称河内郡,唐宋称怀州,元以后称怀庆府。 覃怀字意来自甲骨文中的解释。覃像酒盈樽。“
覃字上面的西字,是酒壶的盖,西下的曰是酒壶的大肚,十字底部为尖状,插入地中便于存放。此地有一部落叫覃怀氏,其后以部落名为姓,称为覃怀氏,后简为覃氏。
覃姓的迁徙分布:
覃氏经历了几千年来的频繁迁徙,总的流向和趋势可概括为北南东西,即自北向南,先东后西。根据史籍和各地覃氏族谱记载及口碑,除了上述在黄河流域的几次迁徙之外,还有八次较大的迁徙。从覃怀地到会稽郡覃怀地,是大禹治水的指挥部,也是治黄最早取得成效的地方。
夏禹治水,从冀州出发巡视,冀州治理工作从壶口开始,然后再治理梁山和岐山。覃怀的治理由于当地人民的共同努力而取得成效。伯益带领覃怀人随禹到浚县安营扎寨,治理黄河,后又跟随禹到各地治水。现在距大任山10公里的屯子乡席营村,还聚居着800多人的覃氏后裔。
大任山明代古碑上,还刻着覃氏先祖“席营村覃滚”的名字。接着大禹带领大家继续治理黄河下游的水患,施工最多的地方是兖州,再到徐州,到安徽涂山,经过疏导,引黄河流入渤海。大禹最后到达会稽,并在会稽去世。
大禹和他的助手包括覃怀人在内的民众辗转从北到南,到达会稽。为了纪念祖先伯益,覃怀人把会稽作为覃氏的堂号。至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上南,下南,水源,洛阳,温平等乡,河池市的冲蒙屯等覃氏支系都以会稽郡作为覃氏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