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与电脑有何差异?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手机与电脑有何差异?这看起来就是一个傻问题。
开始考虑这个傻问题有一个更傻的起因:在手机上看到了Adobe的Lr也是个App……作为设计师,条件反射地想:为什么我们大Ps在手机上没法用呢……?!稍微想了想,觉得……这真是个傻问题。
但如果考虑的更深入一点,把问题放大,考虑平台对其中界面和功能的天然限制,就变成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那还是要谢谢这个条件反射的傻问题,给了我一个契机,让我得以在这个有趣的问题上有一些深入的思考:)
由于个人使用经验限制,可能有的部分会有偏驳之处,请不吝指正:)
目前,无论对电脑还是手机而言,键盘都还是主要的输入设备。
电脑键盘由打字机发展扩展而来,自身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近二十年来,随着各类设备的出现,更是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各种类型琳琅满目:台式机常规的外接键盘、笔记本电脑键盘、蓝牙键盘、电脑上的软键盘、各种手机的实体键盘……电脑相关的各种键盘依然保留着在用,而那些键盘手机看起来也是亲切非常,尤其是诺基亚经典款:)
手机跌跌撞撞从最初的单色屏进化到了彩屏,但键盘依旧是不可或缺的装备,屏幕开始逐渐增大,直板式手机要塞下屏幕和键盘未免显得拥挤,为了留出更大的显示区域,键盘开始和屏幕各据一方——各类翻盖、滑盖手机开始大放异彩。顺着大势所趋和技术进步,触屏手机出现了,相比之前小打小闹的演化,实体键盘化为虚拟键盘可谓是一场革命。
最初的虚拟键盘,无论样式还是点触音效,都在力求做的像实体键盘,模仿现实世界以降低交互学习成本。到现在,大家已经习惯虚拟键盘,为了追求表达和理解效率,键盘设计也开始走向扁平化,键盘承载的输入形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
就功能而言,虚拟键盘的最大特色,是适时出现。用户可以更集中于屏幕中的内容,在使用时,又能恰到好处应时出现,完成后又优雅的隐去身形。而且不仅如此,虚拟键盘在出现时,还能适度简化和想你之所想,在输入不同内容时,键盘能应时改变,将输入工作变得更简单。
就输入形式上而言,历数下来,虚拟键盘能承载的输入形式大致有这五种:
1)26键模式。心理模型:传统键盘。
2)9键模式。心理模型:老式键盘机。
3)手写功能。心理模型:电脑外接的手写板。
4)语音输入。心理模型:话筒。这是手机独有的交互方式,也是近些年的热点。随着科技的进步,语音识别的精准度变高,语音输入成为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调戏siri,用讯飞输入法识别各种方言、外语……
5)滑动输入。这也是手机独有的交互方式,是Gboard的杀手锏——打字时不用十指翻飞噼里啪啦,只用一根手指在键盘上划拉即可。一指禅重现江湖,确实是非常方便。
因触屏手机尺寸有限,比起电脑键盘,虚拟键盘天然就有不少限制。比较笼统的总结起来,起源都是一个——功能键的削减。
从常规外接键盘到笔记本电脑到PDA到直板手机到触屏手机,键盘一直在简化,只保留必需的与高频使用的部分。
走到最后的触屏键盘这步,F1~F12,有重复的数字键盘,方向键上的九个功能键,方向键,Ctrl/Command、Shift、Alt、Fn等键都被削减了,高频键如delete是一定要被保留的,esc键这种必需键以主键的形式保留。
没有了功能键,绝大部分快捷键就也不能用了。撇开其他使用频率低的组合键,以最常用的“Ctrl+A全选”“Ctrl+C复制”“Ctrl+V黏贴”为例:在电脑上,可以对几乎所有文件进行这三个操作;在手机上,基本只可对文字进行这一快捷操作(长按),对其他文件进行这三个常用功能只能通过相对复杂一些的操作完成。
“当你与屏幕产生紧密互动时,你需要一种装置,可以通过它点选屏幕上的选项,并且让计算机知道你要它做什么。”——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鼠标之父)
鼠标的发明、演化、广为使用,是设计史上一个经典的案例。历经种种改进,鼠标的造型和功能基本稳定下来:它有着柔和方便抓握的外观,配有左右两按键和中部滚轮,鼠标的位置和电脑上光标的位置形成对应,使用者可通过按键和滚轮装置对光标经过位置的屏幕元素进行操作。
手机的定位和优势就是便捷,要对屏幕元素进行操作,拖个鼠标是不现实的。在手机发展的早期,“点选屏幕上的选项”这一操作,是通过上下左右及确定键来实现的;进入触屏手机时代后,“点选屏幕上的选项”这一操作有了最直观最实用最“便携”的工具——手指。
对于电脑而言,鼠标能做哪些操作呢?单击、双击、右键、滚动……将鼠标能承载的种种功能筛选整合到手机里,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些操作在手机整合的如何?如何体现?我尝试对照着简单分析了一下:)
1)滑动鼠标改变光标的位置——滑动改变位置是为了定位,手机上并不需要这一功能,定位处由手指在屏幕之外的落点确定。
2)滚动滚轮使当前页面上下移动——在手机上由上滑、下滑手势完成。
3)单击左键选中某一元素——在电脑上,选中时可查看一些基础信息。手机上并不存在像电脑上一样的“选中”状态,基础信息如创建时间、文件大小等,相对较难直接查看或不能直接查看。
4)双击左键可打开某一元素——高频操作,在手机上以最便捷的“单击”手势实现。顺便疑问:在电脑上单击也是最轻松的,为什么电脑上不是单击打开?单击选中只可查看属性,这个功能老实说有点鸡肋,那为什么要双击打开呢?查询了一下,在电脑上,也是可以设置成单击打开的。电脑上单击表选择有何意义呢?考虑之下得到一个可能的答案:是为了右键功能考虑。虽然在某一元素上悬浮并直接单击右键,就可打开右键的功能列表,但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是习惯先单击选中,再操作右键的。此外,双击打开已经在漫长的岁月里让大家形成了操作习惯。其实要是右键操作熟练的话,单击打开也更省事。(不知道双击打开跟系统反应速度或者人的识别心理有没有关系?)
5)单击右键可查看对当前这一元素可进行的操作——这些操作一般有:用不同软件打开、压缩文档、剪切、复制、黏贴、删除、创建快捷方式、发送到……、重命名、查看属性、图片的设置为桌面背景。在手机上:压缩文档没有了,低频需求;剪切、复制、黏贴、删除、重命名这些是基础操作,保留了;图片设置为背景保留了;用不同软件打开、查看属性在安卓手机上保留了;发送到……以“分享”的形式保留且发扬光大了。右键承载的功能和操作,梳理整合后,大体保留下来,以适合手机端的形式呈现出来。
6)选中某一元素按住左键并拖动可移动某一元素——在手机上这一交互模式也有一点保留,如长按App图标进入编辑状态后可点击拖动更换位置。
7)鼠标光标在某一元素上停留会出现hover状态——hover状态可以说是一个预选中状态,此时屏幕元素的常见响应有展开、出现浮层或解释、高亮等。对于手机而言,没有鼠标,这个状态……?不存在的。
8)鼠标拉框可批量选中——这个交互模式也可以说是有保留,但是适用面变窄了:在对图片进行操作时,斜拉一条对角线,可批量选中多张图片。
除了对鼠标承载的功能进行筛选整合之外,手机屏幕自身也有独特之处。
首先先谈一个限制之处:比起鼠标,手指太大而屏幕又太小,所以,在进行有的精细操作时,真是让人气得七窍生烟。想一想在输入文字时想编辑中间部分时,戳戳戳,光标就是对不准的纠结,或者想在手机上画画而只能留下豪迈粗犷的笔触时的郁闷。没办法,手指点触区域就是有这么大呀,iOS和Android系统为此都规定了最小点击区域的大小,88px和48dp。常见的各类App基本都考虑和依照了这一设计规范,故此在平时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对这一限制并不是太敏感。至于更精细的操作?那可能只能靠带纤细手写笔的手机或者Apple Pencil这样的笔了……
说完了限制,再说优势,手机屏幕是“多点触控屏幕”,比起鼠标而言,它可以多加一个操作点,还可以多加一个时间维度,确实是非常炫酷。在手势应用刚刚兴起的时候,不少App都沦为了“手势狂魔”,在各种功能上采取各种各样的复杂手势。在长期的使用和磨合后,设计者们冷静下来,并在手机中把手势和功能自然地结合起来:长按进入编辑、下拉刷新上拉加载、左右滑动切换、对角线双指拉伸缩小缩放照片……
屏幕尺寸差异是手机和电脑最直观的差异。手机最大的特色是便携性,即使现在手机屏幕尺寸五花八门越来越大,但主流的手机屏幕依旧保持在5寸左右、长宽比16:9,而常规的电脑屏幕起码是10寸+,屏幕高宽比是3:4或9:16。
手机屏幕小带来最显著的问题就是……装不下。
没办法像电脑一样装下固定底栏,在多程序间便捷切换。老式手机的解决方式是,同时只能打开和操作一个软件(可能跟当时的硬件性能也有关?);触屏手机的解决方法是用某种简单的常设操作(如双击home键),进入多软件切换和管理的状态,选择某一软件后,退出这个状态,流畅的进入这一软件中。
程序内部也装不下多窗口。在电脑上,可以打开N个word文档,可以打开N个网页,然后通过切换标签在他们之中进行选择查看。在手机上,多窗口要怎么处理呢?其实和多程序间切换模式非常类似。有的软件只允许同时操作查看一个项目;有的软件,如各大手机浏览器,采取的是通过点击一个按钮进入多页面切换和管理状态。多软件间切换高于软件内部切换,常设操作高于内部按钮,软件间多页面区别于软件内部多页面。
手机屏幕上装不下各种程序的图标。应该很少人能把电脑的屏幕塞满,有半屏找起来都有够呛,但是手机屏幕太容易塞满了,一屏装不下,需要借由滑动手势进入二屏三屏N屏……屏幕空间“寸土寸金”,装App图标都有够挤和混乱了,就更不能让给各种文件了,比起电脑屏幕少了不少自由度。
程序内部也装不下复杂的功能模块和结构。像Mac的多级文件夹在同一页面显示,PS的左上右塞满功能键,在窄小的手机屏幕上,是不可能实现的。手机屏幕太小,为了避免造成困扰,App都力求简化步骤,任务流程和界面都保证简单清晰,一次只做一件事。
先想一个有点好玩的问题:即使笔记本电脑的特性是可随身携带使用,为什么很大一部分人,还是把它放在住处或公司几乎从不随身携带?
首先,直观的来说,笔记本电脑,它沉。
常规的笔记本电脑重量一般在1.5~3kg,说起来倒不重,但拎久了,手或者肩还是会十分酸痛。
其次,笔记本电脑附属物多。
要带笔记本电脑出去,要做哪些准备工作?想象一下,首先要有个够大的拎包或书包,再把平时连在笔记本上的网线、鼠标线、耳机线拔掉,弯着腰去拔掉电源适配器的插头,理好线,再收起电脑,按需收拾鼠标、耳机、电源适配器,最后终于出了门……这个过程光是想想就有点头疼。
其三,电脑本身给人带来的心理暗示。
电脑本身其实有不少细微之处给人以“大型家电”的印象。首先电脑它,连线繁多,想想电视、冰箱,这可以说是大家电经典的麻烦特征了;其次是一个比较微妙的细节——插头的样式,大部分笔记本的电源适配器,都是三脚插头,而三脚插头最常用于各类家电。这些细节,有它的历史原因,却最终强化了“电脑≈家电”的概念。(在这个层面上,各类电脑对比,就更能看出苹果做Mac的用心之处:蓝牙耳机、蓝牙鼠标、不能直接插网线、两脚插座,Mac力求给人以轻便便携的心理认知)
从马丁·库珀45年前发明第一部手机到现在,手机的造型和功能都显而易见的有了巨大的改变。如果说笔记本电脑的特点是可携带性的话,那手机最大的特点,是便携性。而便携性给手机带来了两个最显著的特性:强整合性和个性化。
最初的手机,被称为移动电话、大哥大,唯一的功能和特点就是随时随地都能打电话,在当时这已是一个惊人的发明和创举。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手机逐渐整合了几乎所有便携物品的功能(除了钥匙?),手机让一些物品渐渐退出了我们的视线,也让一些物品在差异化竞争的路上越走越出色。简单的数一下手机承载的功能,和功能的模仿对象或者说对手们:)
1)自带电话功能:固定电话、大哥大。手机最原始最核心的功能。
2)自带短信功能:BP机。上世纪90年代风靡一时,07年后停止服务。
3)自带拍照、摄影功能:相机。有日常/专业的区分。
4)自带照明功能:手电筒。应该现在已经很少人随身携带手电筒了吧?
5)自带词典、备忘录、日历等:PDA。现在PDA几乎只用于某些专业领域。
6)部分游戏:各类掌机。不提别的,只提年初Switch的"Nintendo Labo"发布时大家的惊艳,掌机依然有它的独到和无可取代之处:)
7)收音机类App:收音机。几乎很少家庭会单独购买收音机了。
8)资讯类App:报纸。传统纸媒也正奋力转型。
说完了整合性之后,再说说个性化:)
和别的随身物品一样,手机也常被赋予较强的私人化、个性化色彩。不同品牌的代言人,不同的颜色版本、挂饰、手机壳,不同的手机铃声、彩铃,不同的壁纸、图标主题……在用户对品牌、型号、颜色进行筛选并购买后,有着千篇一律外观的手机在不同人的手上仿佛成为了独一无二的东西,彰显着主人的个性和品味或者是生活的一角。
手机和电脑,都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因特性差异,它们在不同的场合、情境下便捷化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也希望它们继续跟随科技发展,在各自擅长的领域,继续前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也带来更多惊喜:)
开始考虑这个傻问题有一个更傻的起因:在手机上看到了Adobe的Lr也是个App……作为设计师,条件反射地想:为什么我们大Ps在手机上没法用呢……?!稍微想了想,觉得……这真是个傻问题。
但如果考虑的更深入一点,把问题放大,考虑平台对其中界面和功能的天然限制,就变成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那还是要谢谢这个条件反射的傻问题,给了我一个契机,让我得以在这个有趣的问题上有一些深入的思考:)
由于个人使用经验限制,可能有的部分会有偏驳之处,请不吝指正:)
目前,无论对电脑还是手机而言,键盘都还是主要的输入设备。
电脑键盘由打字机发展扩展而来,自身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近二十年来,随着各类设备的出现,更是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各种类型琳琅满目:台式机常规的外接键盘、笔记本电脑键盘、蓝牙键盘、电脑上的软键盘、各种手机的实体键盘……电脑相关的各种键盘依然保留着在用,而那些键盘手机看起来也是亲切非常,尤其是诺基亚经典款:)
手机跌跌撞撞从最初的单色屏进化到了彩屏,但键盘依旧是不可或缺的装备,屏幕开始逐渐增大,直板式手机要塞下屏幕和键盘未免显得拥挤,为了留出更大的显示区域,键盘开始和屏幕各据一方——各类翻盖、滑盖手机开始大放异彩。顺着大势所趋和技术进步,触屏手机出现了,相比之前小打小闹的演化,实体键盘化为虚拟键盘可谓是一场革命。
最初的虚拟键盘,无论样式还是点触音效,都在力求做的像实体键盘,模仿现实世界以降低交互学习成本。到现在,大家已经习惯虚拟键盘,为了追求表达和理解效率,键盘设计也开始走向扁平化,键盘承载的输入形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
就功能而言,虚拟键盘的最大特色,是适时出现。用户可以更集中于屏幕中的内容,在使用时,又能恰到好处应时出现,完成后又优雅的隐去身形。而且不仅如此,虚拟键盘在出现时,还能适度简化和想你之所想,在输入不同内容时,键盘能应时改变,将输入工作变得更简单。
就输入形式上而言,历数下来,虚拟键盘能承载的输入形式大致有这五种:
1)26键模式。心理模型:传统键盘。
2)9键模式。心理模型:老式键盘机。
3)手写功能。心理模型:电脑外接的手写板。
4)语音输入。心理模型:话筒。这是手机独有的交互方式,也是近些年的热点。随着科技的进步,语音识别的精准度变高,语音输入成为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调戏siri,用讯飞输入法识别各种方言、外语……
5)滑动输入。这也是手机独有的交互方式,是Gboard的杀手锏——打字时不用十指翻飞噼里啪啦,只用一根手指在键盘上划拉即可。一指禅重现江湖,确实是非常方便。
因触屏手机尺寸有限,比起电脑键盘,虚拟键盘天然就有不少限制。比较笼统的总结起来,起源都是一个——功能键的削减。
从常规外接键盘到笔记本电脑到PDA到直板手机到触屏手机,键盘一直在简化,只保留必需的与高频使用的部分。
走到最后的触屏键盘这步,F1~F12,有重复的数字键盘,方向键上的九个功能键,方向键,Ctrl/Command、Shift、Alt、Fn等键都被削减了,高频键如delete是一定要被保留的,esc键这种必需键以主键的形式保留。
没有了功能键,绝大部分快捷键就也不能用了。撇开其他使用频率低的组合键,以最常用的“Ctrl+A全选”“Ctrl+C复制”“Ctrl+V黏贴”为例:在电脑上,可以对几乎所有文件进行这三个操作;在手机上,基本只可对文字进行这一快捷操作(长按),对其他文件进行这三个常用功能只能通过相对复杂一些的操作完成。
“当你与屏幕产生紧密互动时,你需要一种装置,可以通过它点选屏幕上的选项,并且让计算机知道你要它做什么。”——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鼠标之父)
鼠标的发明、演化、广为使用,是设计史上一个经典的案例。历经种种改进,鼠标的造型和功能基本稳定下来:它有着柔和方便抓握的外观,配有左右两按键和中部滚轮,鼠标的位置和电脑上光标的位置形成对应,使用者可通过按键和滚轮装置对光标经过位置的屏幕元素进行操作。
手机的定位和优势就是便捷,要对屏幕元素进行操作,拖个鼠标是不现实的。在手机发展的早期,“点选屏幕上的选项”这一操作,是通过上下左右及确定键来实现的;进入触屏手机时代后,“点选屏幕上的选项”这一操作有了最直观最实用最“便携”的工具——手指。
对于电脑而言,鼠标能做哪些操作呢?单击、双击、右键、滚动……将鼠标能承载的种种功能筛选整合到手机里,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些操作在手机整合的如何?如何体现?我尝试对照着简单分析了一下:)
1)滑动鼠标改变光标的位置——滑动改变位置是为了定位,手机上并不需要这一功能,定位处由手指在屏幕之外的落点确定。
2)滚动滚轮使当前页面上下移动——在手机上由上滑、下滑手势完成。
3)单击左键选中某一元素——在电脑上,选中时可查看一些基础信息。手机上并不存在像电脑上一样的“选中”状态,基础信息如创建时间、文件大小等,相对较难直接查看或不能直接查看。
4)双击左键可打开某一元素——高频操作,在手机上以最便捷的“单击”手势实现。顺便疑问:在电脑上单击也是最轻松的,为什么电脑上不是单击打开?单击选中只可查看属性,这个功能老实说有点鸡肋,那为什么要双击打开呢?查询了一下,在电脑上,也是可以设置成单击打开的。电脑上单击表选择有何意义呢?考虑之下得到一个可能的答案:是为了右键功能考虑。虽然在某一元素上悬浮并直接单击右键,就可打开右键的功能列表,但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是习惯先单击选中,再操作右键的。此外,双击打开已经在漫长的岁月里让大家形成了操作习惯。其实要是右键操作熟练的话,单击打开也更省事。(不知道双击打开跟系统反应速度或者人的识别心理有没有关系?)
5)单击右键可查看对当前这一元素可进行的操作——这些操作一般有:用不同软件打开、压缩文档、剪切、复制、黏贴、删除、创建快捷方式、发送到……、重命名、查看属性、图片的设置为桌面背景。在手机上:压缩文档没有了,低频需求;剪切、复制、黏贴、删除、重命名这些是基础操作,保留了;图片设置为背景保留了;用不同软件打开、查看属性在安卓手机上保留了;发送到……以“分享”的形式保留且发扬光大了。右键承载的功能和操作,梳理整合后,大体保留下来,以适合手机端的形式呈现出来。
6)选中某一元素按住左键并拖动可移动某一元素——在手机上这一交互模式也有一点保留,如长按App图标进入编辑状态后可点击拖动更换位置。
7)鼠标光标在某一元素上停留会出现hover状态——hover状态可以说是一个预选中状态,此时屏幕元素的常见响应有展开、出现浮层或解释、高亮等。对于手机而言,没有鼠标,这个状态……?不存在的。
8)鼠标拉框可批量选中——这个交互模式也可以说是有保留,但是适用面变窄了:在对图片进行操作时,斜拉一条对角线,可批量选中多张图片。
除了对鼠标承载的功能进行筛选整合之外,手机屏幕自身也有独特之处。
首先先谈一个限制之处:比起鼠标,手指太大而屏幕又太小,所以,在进行有的精细操作时,真是让人气得七窍生烟。想一想在输入文字时想编辑中间部分时,戳戳戳,光标就是对不准的纠结,或者想在手机上画画而只能留下豪迈粗犷的笔触时的郁闷。没办法,手指点触区域就是有这么大呀,iOS和Android系统为此都规定了最小点击区域的大小,88px和48dp。常见的各类App基本都考虑和依照了这一设计规范,故此在平时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对这一限制并不是太敏感。至于更精细的操作?那可能只能靠带纤细手写笔的手机或者Apple Pencil这样的笔了……
说完了限制,再说优势,手机屏幕是“多点触控屏幕”,比起鼠标而言,它可以多加一个操作点,还可以多加一个时间维度,确实是非常炫酷。在手势应用刚刚兴起的时候,不少App都沦为了“手势狂魔”,在各种功能上采取各种各样的复杂手势。在长期的使用和磨合后,设计者们冷静下来,并在手机中把手势和功能自然地结合起来:长按进入编辑、下拉刷新上拉加载、左右滑动切换、对角线双指拉伸缩小缩放照片……
屏幕尺寸差异是手机和电脑最直观的差异。手机最大的特色是便携性,即使现在手机屏幕尺寸五花八门越来越大,但主流的手机屏幕依旧保持在5寸左右、长宽比16:9,而常规的电脑屏幕起码是10寸+,屏幕高宽比是3:4或9:16。
手机屏幕小带来最显著的问题就是……装不下。
没办法像电脑一样装下固定底栏,在多程序间便捷切换。老式手机的解决方式是,同时只能打开和操作一个软件(可能跟当时的硬件性能也有关?);触屏手机的解决方法是用某种简单的常设操作(如双击home键),进入多软件切换和管理的状态,选择某一软件后,退出这个状态,流畅的进入这一软件中。
程序内部也装不下多窗口。在电脑上,可以打开N个word文档,可以打开N个网页,然后通过切换标签在他们之中进行选择查看。在手机上,多窗口要怎么处理呢?其实和多程序间切换模式非常类似。有的软件只允许同时操作查看一个项目;有的软件,如各大手机浏览器,采取的是通过点击一个按钮进入多页面切换和管理状态。多软件间切换高于软件内部切换,常设操作高于内部按钮,软件间多页面区别于软件内部多页面。
手机屏幕上装不下各种程序的图标。应该很少人能把电脑的屏幕塞满,有半屏找起来都有够呛,但是手机屏幕太容易塞满了,一屏装不下,需要借由滑动手势进入二屏三屏N屏……屏幕空间“寸土寸金”,装App图标都有够挤和混乱了,就更不能让给各种文件了,比起电脑屏幕少了不少自由度。
程序内部也装不下复杂的功能模块和结构。像Mac的多级文件夹在同一页面显示,PS的左上右塞满功能键,在窄小的手机屏幕上,是不可能实现的。手机屏幕太小,为了避免造成困扰,App都力求简化步骤,任务流程和界面都保证简单清晰,一次只做一件事。
先想一个有点好玩的问题:即使笔记本电脑的特性是可随身携带使用,为什么很大一部分人,还是把它放在住处或公司几乎从不随身携带?
首先,直观的来说,笔记本电脑,它沉。
常规的笔记本电脑重量一般在1.5~3kg,说起来倒不重,但拎久了,手或者肩还是会十分酸痛。
其次,笔记本电脑附属物多。
要带笔记本电脑出去,要做哪些准备工作?想象一下,首先要有个够大的拎包或书包,再把平时连在笔记本上的网线、鼠标线、耳机线拔掉,弯着腰去拔掉电源适配器的插头,理好线,再收起电脑,按需收拾鼠标、耳机、电源适配器,最后终于出了门……这个过程光是想想就有点头疼。
其三,电脑本身给人带来的心理暗示。
电脑本身其实有不少细微之处给人以“大型家电”的印象。首先电脑它,连线繁多,想想电视、冰箱,这可以说是大家电经典的麻烦特征了;其次是一个比较微妙的细节——插头的样式,大部分笔记本的电源适配器,都是三脚插头,而三脚插头最常用于各类家电。这些细节,有它的历史原因,却最终强化了“电脑≈家电”的概念。(在这个层面上,各类电脑对比,就更能看出苹果做Mac的用心之处:蓝牙耳机、蓝牙鼠标、不能直接插网线、两脚插座,Mac力求给人以轻便便携的心理认知)
从马丁·库珀45年前发明第一部手机到现在,手机的造型和功能都显而易见的有了巨大的改变。如果说笔记本电脑的特点是可携带性的话,那手机最大的特点,是便携性。而便携性给手机带来了两个最显著的特性:强整合性和个性化。
最初的手机,被称为移动电话、大哥大,唯一的功能和特点就是随时随地都能打电话,在当时这已是一个惊人的发明和创举。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手机逐渐整合了几乎所有便携物品的功能(除了钥匙?),手机让一些物品渐渐退出了我们的视线,也让一些物品在差异化竞争的路上越走越出色。简单的数一下手机承载的功能,和功能的模仿对象或者说对手们:)
1)自带电话功能:固定电话、大哥大。手机最原始最核心的功能。
2)自带短信功能:BP机。上世纪90年代风靡一时,07年后停止服务。
3)自带拍照、摄影功能:相机。有日常/专业的区分。
4)自带照明功能:手电筒。应该现在已经很少人随身携带手电筒了吧?
5)自带词典、备忘录、日历等:PDA。现在PDA几乎只用于某些专业领域。
6)部分游戏:各类掌机。不提别的,只提年初Switch的"Nintendo Labo"发布时大家的惊艳,掌机依然有它的独到和无可取代之处:)
7)收音机类App:收音机。几乎很少家庭会单独购买收音机了。
8)资讯类App:报纸。传统纸媒也正奋力转型。
说完了整合性之后,再说说个性化:)
和别的随身物品一样,手机也常被赋予较强的私人化、个性化色彩。不同品牌的代言人,不同的颜色版本、挂饰、手机壳,不同的手机铃声、彩铃,不同的壁纸、图标主题……在用户对品牌、型号、颜色进行筛选并购买后,有着千篇一律外观的手机在不同人的手上仿佛成为了独一无二的东西,彰显着主人的个性和品味或者是生活的一角。
手机和电脑,都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因特性差异,它们在不同的场合、情境下便捷化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也希望它们继续跟随科技发展,在各自擅长的领域,继续前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也带来更多惊喜:)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