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农民起义的诗句

 我来答
成大文化17
2022-06-28 · TA获得超过1.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5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3.1万
展开全部
1. 关于隋末农民起义的诗句
关于隋末农民起义的诗句 1.关于隋末农民起义
隋末农民起义是隋朝末年农民起义军推翻隋王朝的一次起义,这次起义从隋炀帝大业七年(611年)王薄首义开始,到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辅公祏反唐失败,前后整整14年,沉重打击了隋王朝。

隋朝灭亡后,以李渊为首的地主贵族集团抢夺了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建立了唐王朝。 隋炀帝杨广,是历史上有名的骄奢淫逸的皇帝。

他在位期间,百役繁兴,民脂榨尽。仅建筑东都洛阳,每月役使200万人,半数以上死在工地。

他在西郊建造了一个大花园,周围100公里。从江南采得大木柱,运往东都,每根大柱须2000人往返递送,沿途络绎不绝。

据记载,西苑“堂殿楼观,穷极华丽”,不知搜刮和浪费了人民多少财富!杨广又在大业七年(611年)至大业十年(614年)连续发动了三次对高丽的战争。公元611年,隋炀帝为了发动攻打高丽的战争,大批征兵、调粮、造战船。

在隋朝官吏监督之下,造船工们日夜立在水中工作,腰部以下都生了蛆,死去很多人。被政府征调的兵役,由全国各地向幽州(今河北、辽宁地区)集中,源源不断;搬运粮食、兵器、盔甲和攻城机械的民夫千里征途,日夜不绝。

许多人有去无回,尸体“臭秽盈路”,十分凄惨。在农村,“耕稼失时,田畴多荒”。

山东、河北一带,历来是隋统治者搜刮财赋的中心,又是进攻高丽的战争中征调最多、受害最深的地方,再加上这年夏天发大水,山东地区灾情特别严重,“百姓困穷,财力俱竭”。处在饥寒交迫困境的贫苦农民,再也不能忍受下去了。

农民起义的烽火便首先在这里燃起。 大业七年(611年),山东邹平县铁匠王薄领导贫苦农民举起了反隋第一面大旗,起义军占领长白山,王自称知世郎。

王薄发难,犹如干柴烈火,全国各地立即蜂起响应。同年,平原(今山东德州市)刘霸道、漳南(今河北固城县东北)孙安祖、修(今河北景县)人高士达相继举行起义。

大业九年(613年),济阴(今山东曹县西北)孟海公、齐郡(今山东历城县)孟让、北海(今山东青州市)郭方预、河间格谦、渤海(今山东阳信县)孙宣雅相继而起。同年,余杭(今浙江杭州市)刘元进、梁郡(今河南商丘市)韩相国、吴郡(今江苏苏州市)朱燮、扶风(今陕西凤翔县)向海明、淮南杜伏威等纷纷聚众起义。

短短两年时间,全国各地起义军发展到百余支,人数几百万,隋朝统治政权陷入了农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从公元614年到617年间,农民革命的风暴已席卷全国大部分地区,先后在全国各地兴起的起义军大小不下100支,参加的人数达数百万。

后来,农民起义军汇成三支强大反隋主力:一支是河南的瓦岗军,一支是河北的窦建德军,一支是江淮地区的杜伏威军。 瓦岗军是三支农民起义军中最强的一支,大业七年(611年),翟让聚众在瓦岗寨(今河南滑县南)起义,举兵反隋,山东、河南两地农民纷纷参加,单雄信、徐世绩、李密、王伯当都率众投奔瓦岗窦,队伍迅速壮大。

大业十二年(616年),李密向翟让建议:“先取荥阳,休兵馆谷,待士马肥充,然后与人争利。”荥阳是隋朝重要军事据点,翟让亲自率兵攻下荥阳门户金堤关及周围属县,同年10月,隋炀帝派2万隋军主力前来镇压。

瓦岗军采取诱敌深入、伏兵袭击的战术,把隋军全部歼灭。河南道“讨捕大使”张须陀突围不成也丧了命。

农民起义军取得了荥阳大捷,威震河南。 大业十三年(617年),瓦岗军攻下隋朝最大的粮仓——兴洛仓,“开仓恣民所到,老弱襁负,道路相属”。

把粮食分给贫苦的群众,农民起义军的队伍也迅速壮大到数十万。接着,瓦岗军又大败越王杨侗的军队,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成为中原地区起义队伍的中心。

不久,这支农民军又攻占了黎阳,回洛二仓,开仓济民,10天内得兵20余万人。农民军向隋朝东都洛阳进军,隋炀帝十分恐慌,派王世充率精兵增援洛阳。

瓦岗军和几十万隋军展开了激战。洛阳战役历时3个月,经过60余次战斗,打得王世充全军溃败,所剩不过数千。

瓦岗军围困东都,控制了河南大部分地区。随着起义军发展壮大,迫切需要建立一个革命政权,领导反隋战争。

这年二月,瓦岗军推李密为主,任统军元帅,翟让为上柱国、司徒、东郡公,设三司六卫,建立了瓦岗军农民政权。李密发布讨隋檄文,声讨隋炀帝罪行:“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当瓦岗军即将到得胜利之时,瓦岗军内部发生分裂,以翟让为首的农民军将领与以李密为首的地主势力矛盾公开激化。李密出身大官僚贵族家庭,参加杨玄感兵变失败后,隐姓埋名,流浪在河北、河南之间。

公元616年,他混入瓦岗军的队伍,用欺骗手段取得了部分领导权。同时,他又招降纳叛,扩大了自己的势力。

李密的阴谋活动引起了瓦岗军内部的斗争。翟让被李密夺了权。

李密自称魏公兼元帅,让翟让当了副手。公元617年十一月,李密以赐宴为名,又杀害了翟让等重要农民将领,瓦解了瓦岗军人心,导致将卒离心,极大地削弱了起义军的力量。

大业十四年(618年)六月,李密率军投降了隋朝杨侗,瓦岗军最后失败了。公元618年王世充击败李密,李密投降李渊(即唐高祖),因起兵反唐被杀,断送了这支农民起义军。

窦建德。
2.请问哪位大侠能告诉我有关农民起义的诗词歌赋
最早的一次农民起义:大楚兴,陈胜王.(这个好象是口号)

黄巾起义军: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个更有煽动性)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金黄甲。

作者:黄 巢,他就是搞农民起义的.

黄巢,生卒年不详。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私盐贩出身。富有资财,自幼读书,才思敏捷。青年的时候,喜欢击剑骑射,且深通文墨。他曾几次赴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但都落第。他以《 不第后赋菊》为题,写过一首咏菊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气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那种决心通过武装起义,推翻唐朝反动统治,建立劳动人民自己政权的豪迈气概和必胜信念。后来,他被起义军推为领袖,号“冲天大将军”“义军百万都统”,带领 60 万大军攻破长安,树起“ 大齐农民政权”的旗帜,实现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和远大理想。

宋江喝醉之后,写过一首反诗: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里面提到黄巢这位造反前辈,后来他也造了反.
3.隋末农民起义的相关成语
在隋末农民战争的期间“罄竹难书”这一成语为表现隋炀帝的暴政而被创造出来。

《吕氏春秋》:“乱国所生之物,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也”。《汉书·公孙贺传》:“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辞,斜谷之木不足为我械”。

《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李渊自从在太原起兵造反以后,自任为大将军,积极地向隋军进攻。

这个时候,突厥的力量很强,李渊因为一方面担心突厥坏事,一方面又想要借用胡人剽悍的胡马,所以听从别人的建议,向突厥的始毕可汗谈和,双方约定:“若得攻入长安,民众土地归于唐,金玉缯帛归于突厥。”李渊为争取人心,大开粮仓,救济灾民,并且乘机招募义兵。

然而,这些义兵都是乌合之众,没有经过检阅练习,所以带领起来万分辛苦。此时,李密在的河南省东部,拥有极大的力量,而且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檄文声讨隋炀帝,其中的名句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这句话的意思是,用完南山的竹子做简策,也写不完炀帝的罪状。罄是用尽的意思。

用东海的滔滔大水,也洗不完炀帝的罪恶。以后我们形容罪状之多,写都写不完,称之为“罄竹难书”,这就是此句成语的由来。

自从这一篇檄文一出,海内轰动,人人传阅,李密的声势如日中天,各地反隋的领袖如窦建德和徐圆朗等纷纷上表,劝请李密即天子位,李密却以为洛阳尚未拿下,还不必急在一时。因为李密的声势浩大,所以李渊想要来拉拢他,遣使通书。

李密自以为力量雄厚,要求李渊率领步骑数千到河南来,当面缔结盟约,由李密自任盟主。李渊不敢得罪李密,却又不想跑到河南去。

他笑着说:“李密这个人如此夸矜自大,我正准备进兵关中,如果一口回绝他,等于平白又多了一个敌人,不如拍拍他的马屁,使他更为骄傲,然后再慢慢观看鹬蚌相争,好来坐收渔利。” 于是,李渊就命令温大雅回了一封书信给李密,信上说:“天生万民,必有司牧,当今能为司牧,作为天子者,除了你还有什么人?老夫年逾知命 知命为五十岁,没有这个野心了。

愿意跟着大弟你,攀鳞附翼。” 李密见到信,看得眉开眼笑,乐不可支。

从此,对李渊深信不疑。
4.中国古代农民起义口号
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伐无道,诛暴秦。

黄巾军: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韩山童、刘福通红巾军:明王出世,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张献忠:荡平中土,剪除贪官污吏。

李自成:均田免粮。 太平天国: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义和团:扶清灭洋。 夏人: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 赤眉军:杀人者死,伤人者偿创。

李通:“刘氏复起,李氏为辅。” 王薄: 无向辽东浪死歌 李密: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黄巢:天补均平 钟相、杨么:等贵贱,均贫富。
5.关于黄巢的诗句有哪些

1、《菊花》

年代: 唐 作者: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2、《题菊花》

年代: 唐 作者: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3、《不第后赋菊》

年代: 唐 作者: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4、《自题像》

年代: 唐 作者: 黄巢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

1、黄巢(820~884年), 唐曹州(山东曹县)人。出身盐商,积财聚众,尤好收留亡命之徒。唐懿宗以来,因皇室奢侈过度,赋税沉重。是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人物,由于他的人格魅力和过人胆识,最终取代王仙芝而成为这场大起义的总领袖。由他领导的这场大起义摧毁了腐朽的李唐王朝,打破了唐末军阀割据混战的黑暗社会的僵死局面。为社会由分裂向统一过渡准备了条件,从而推动了历史继续向前发展。

2、黄巢流传下来的三首诗中,有两首是以菊花为题材的咏物诗。其中,《题菊花》写道:“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表现了他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必胜信念。这首《菊花》诗的境界比上首更雄伟、豪迈,诗中,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赋予菊花以农民起义军的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
6.隋朝的农民起义军
隋末农民起义是隋朝末年农民起义军推翻隋王朝的一次起义,这次起义从隋炀帝大业七年(611年)王薄首义开始,到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辅公祏反唐失败,前后整整14年,沉重打击了隋王朝。

隋朝灭亡后,以李渊为首的地主贵族集团抢夺了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建立了唐王朝。 隋炀帝杨广,是历史上有名的骄奢淫逸的皇帝。

他在位期间,百役繁兴,民脂榨尽。仅建筑东都洛阳,每月役使200万人,半数以上死在工地。

他在西郊建造了一个大花园,周围100公里。从江南采得大木柱,运往东都,每根大柱须2000人往返递送,沿途络绎不绝。

据记载,西苑“堂殿楼观,穷极华丽”,不知搜刮和浪费了人民多少财富!杨广又在大业七年(611年)至大业十年(614年)连续发动了三次对高丽的战争。公元611年,隋炀帝为了发动攻打高丽的战争,大批征兵、调粮、造战船。

在隋朝官吏监督之下,造船工们日夜立在水中工作,腰部以下都生了蛆,死去很多人。被政府征调的兵役,由全国各地向幽州(今河北、辽宁地区)集中,源源不断;搬运粮食、兵器、盔甲和攻城机械的民夫千里征途,日夜不绝。

许多人有去无回,尸体“臭秽盈路”,十分凄惨。在农村,“耕稼失时,田畴多荒”。

山东、河北一带,历来是隋统治者搜刮财赋的中心,又是进攻高丽的战争中征调最多、受害最深的地方,再加上这年夏天发大水,山东地区灾情特别严重,“百姓困穷,财力俱竭”。处在饥寒交迫困境的贫苦农民,再也不能忍受下去了。

农民起义的烽火便首先在这里燃起。 大业七年(611年),山东邹平县铁匠王薄领导贫苦农民举起了反隋第一面大旗,起义军占领长白山,王自称知世郎。

王薄发难,犹如干柴烈火,全国各地立即蜂起响应。同年,平原(今山东德州市)刘霸道、漳南(今河北固城县东北)孙安祖、修(今河北景县)人高士达相继举行起义。

大业九年(613年),济阴(今山东曹县西北)孟海公、齐郡(今山东历城县)孟让、北海(今山东青州市)郭方预、河间格谦、渤海(今山东阳信县)孙宣雅相继而起。同年,余杭(今浙江杭州市)刘元进、梁郡(今河南商丘市)韩相国、吴郡(今江苏苏州市)朱燮、扶风(今陕西凤翔县)向海明、淮南杜伏威等纷纷聚众起义。

短短两年时间,全国各地起义军发展到百余支,人数几百万,隋朝统治政权陷入了农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从公元614年到617年间,农民革命的风暴已席卷全国大部分地区,先后在全国各地兴起的起义军大小不下100支,参加的人数达数百万。

后来,农民起义军汇成三支强大反隋主力:一支是河南的瓦岗军,一支是河北的窦建德军,一支是江淮地区的杜伏威军。 瓦岗军是三支农民起义军中最强的一支,大业七年(611年),翟让聚众在瓦岗寨(今河南滑县南)起义,举兵反隋,山东、河南两地农民纷纷参加,单雄信、徐世绩、李密、王伯当都率众投奔瓦岗窦,队伍迅速壮大。

大业十二年(616年),李密向翟让建议:“先取荥阳,休兵馆谷,待士马肥充,然后与人争利。”荥阳是隋朝重要军事据点,翟让亲自率兵攻下荥阳门户金堤关及周围属县,同年10月,隋炀帝派2万隋军主力前来镇压。

瓦岗军采取诱敌深入、伏兵袭击的战术,把隋军全部歼灭。河南道“讨捕大使”张须陀突围不成也丧了命。

农民起义军取得了荥阳大捷,威震河南。 大业十三年(617年),瓦岗军攻下隋朝最大的粮仓——兴洛仓,“开仓恣民所到,老弱襁负,道路相属”。

把粮食分给贫苦的群众,农民起义军的队伍也迅速壮大到数十万。接着,瓦岗军又大败越王杨侗的军队,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成为中原地区起义队伍的中心。

不久,这支农民军又攻占了黎阳,回洛二仓,开仓济民,10天内得兵20余万人。农民军向隋朝东都洛阳进军,隋炀帝十分恐慌,派王世充率精兵增援洛阳。

瓦岗军和几十万隋军展开了激战。洛阳战役历时3个月,经过60余次战斗,打得王世充全军溃败,所剩不过数千。

瓦岗军围困东都,控制了河南大部分地区。随着起义军发展壮大,迫切需要建立一个革命政权,领导反隋战争。

这年二月,瓦岗军推李密为主,任统军元帅,翟让为上柱国、司徒、东郡公,设三司六卫,建立了瓦岗军农民政权。李密发布讨隋檄文,声讨隋炀帝罪行:“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当瓦岗军即将到得胜利之时,瓦岗军内部发生分裂,以翟让为首的农民军将领与以李密为首的地主势力矛盾公开激化。李密出身大官僚贵族家庭,参加杨玄感兵变失败后,隐姓埋名,流浪在河北、河南之间。

公元616年,他混入瓦岗军的队伍,用欺骗手段取得了部分领导权。同时,他又招降纳叛,扩大了自己的势力。

李密的阴谋活动引起了瓦岗军内部的斗争。翟让被李密夺了权。

李密自称魏公兼元帅,让翟让当了副手。公元617年十一月,李密以赐宴为名,又杀害了翟让等重要农民将领,瓦解了瓦岗军人心,导致将卒离心,极大地削弱了起义军的力量。

大业十四年(618年)六月,李密率军投降了隋朝杨侗,瓦岗军最后失败了。公元618年王世充击败李密,李密投降李渊(即唐高祖),因起兵反唐被杀,断送了这支农民起义军。

窦建德。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