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如今为什么没有呢?

 我来答
鲜活且善良丶桃花654
游戏玩家

2022-06-23 · 游戏我都懂点儿,问我就对了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1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7.8万
展开全部
汉服,是我们祖先穿的衣服,既然讲到了汉服,也就绕不开汉服的中断历史,那是一段悲壮的血泪史。

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岁次甲申,这是中国历史上“天崩地裂”的一年。三月李自成北上攻取燕京,崇祯帝自缢殉国。而后吴三桂向多尔衮部称臣,四月带领清军入关定鼎燕京。 1645年顺治二年,清政府先后颁布了剃发令和易服令。其中剃发令规定:“全国官民,京城内外限十日,直隶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发。”易服令则规定:“官民既已剃发,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 清朝把剃发作为归顺的标志之一,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而汉族自古就是一个非常重视衣冠的民族,《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一纸剃发令简直犹如晴天霹雳,令本已接受了改朝换代的汉人惊恐万状。这惊恐瞬间化作满腔怒火,他们高呼:“宁为束发鬼,不作剃头人!” 于是,江南人民开始了反抗,其中江阴、嘉定两城尤为激烈,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

最悲壮的要数“江阴八十一日”。是年闰六月二日,江阴群众举义,誓死捍卫颅上发。他们坚守城池八十一天。城破,屠城十日,全城十七万百姓殉国,无一人投降。(韩《江阴城守纪》)“八十日戴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阎应元的这首诗就是对那时的最好写照。

除此之外,还有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同样都是血流成河,死者逾万,繁华都市,化为废墟……也涌现了史可法、阎应元、夏完淳、张煌言这样的英雄烈士,他们英勇就义、誓死不从。最后,在长达三十七年的反抗之后,延续4000多年的汉服最终从汉民族的主流生活中消失,旗袍、马褂、辫子在血泊中被固定了下来。

汉族,成为一个在屠刀下被迫中止自己民族服装的民族。

其实,生活中一直还有着汉服的活化石,那就是我们的“婴儿服”,又叫“宝宝袍”、“和尚衫”。还记得孩子出生时穿的第一件衣服吗?它是交领右衽、无扣系带、袍状……这完全是汉服的缩小版啊。听家里老人说:“婴儿衫都是这样,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

甚至在南方的一些地区还有一种民俗:小宝宝出生后穿的衣服,不能丢,不能送人,要保留下来,一辈子在衣柜中珍藏。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或许是岁月冲淡了记忆,已经没有人能道出真正的缘由了。但是我们的祖先却一直在努力地传承,即使没有了“汉服”这个称呼,也期盼后人不要忘记它—人之初,穿汉服。 哪怕屠刀再锋利,依然要给汉服留个位置,一个不起眼,却又最重要的位置:迎接新生儿的,从来都是汉服。

如今的我们,对于汉服,仿佛一个失忆的民族,面对着文化荒漠般的现状,试图在历史书中,寻找曾经的美丽与辉煌,也试图在东亚邻国那里,寻觅残留的记忆与印痕。毕竟,每个民族都应该有自己的民族服装。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