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子对孔子的儒家思想的看法是怎样的?
儒家是春秋末年最早创办的“学校”,自然在学术界,举足轻重,桃李满天下。墨子是孔子后,第一个有影响力的哲学巨匠,在战国初年,即使不学儒学,入墨门学墨学也是件值得骄傲的事。就像现今的中国,高考学子以被录取北大和清华为荣!
但因为孔子代表的是落魄的旧贵族,而墨子代表的是光荣的劳动人民。道不同,注定了墨子和孔子的思想异大于同。两大社会阵营的人,针尖对麦芒,谁也看不惯谁。作为“正义感”十足,看问题“非善即恶”的墨翟大侠,自然要一条一条数落儒家的“毛病”:
墨子详细罗列了儒家的“四大罪状”:
1. 墨子说:儒者不信鬼神,鬼神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孔子对鬼神的问题存而不论,他只关心做人的道理和处事的原则,将一切问题都归于人心和人性,正和“天鬼迷信”“上帝崇拜”相对立。儒者公孟子说:“虽然要学祭祀,但鬼神是不存在的”。墨子讥讽说:“你们儒者既然说没有鬼神,干嘛还学祭祀。这就像没有客人来访,却学习如何接待客人;池塘没有鱼,却学如何捕鱼一样,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墨子认为,鬼神在监察人间人们的一举一动,惩恶扬善。你们儒者却不信仰鬼神,鬼神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2. 墨子说:儒者信命,这种愚昧的“命定论”,会“批量生产”懒癌晚期患者,造成亲爱的祖国GDP上不去!孔子努力了一生后,好像是有点自暴自弃的意味。其实非也。孔子的“知命”并不是革命未能成功,而推卸责任的说辞。而是说“命”是人力所能及之外的一部分。但只要努力,总有些可控可调的部分。只有做了自己应该做的,才能虽无奈但无遗憾地说出这句肺腑之言。但墨子不管,毕竟你孔老二的“知命”和我墨老大的“非命”有冲突。战国初年,百姓家没钱的还读不起书,哪里能悟到“知命”的内涵。只会让更多庄稼汉,丢弃农具,远离牛田,在家消极的等待“命运”做主。
3. 墨子说:儒者你有钱你任性,但是你动不动就主张用上等和田玉做棺材,口里还要含着一颗千年夜明珠,金银珠宝陪葬一箩筐。够俺们大家庭老小吃喝半辈子了,真是贫穷限制了俺的想象力。父母亡还要在墓地边守孝三年。你当时间精力多不值钱啊!
4. 墨子说:你们儒者,好音乐这一口。贵族朋友间见面就行礼唱歌。但音乐能当饭吃,当衣穿吗?也不能说撞一撞钟,弹一弹琴,就平了战乱吧。 墨子总结儒者的问题说: “儒者的学问,几辈子也学不完;礼节繁多到壮年人也受不了(年纪大可能行礼都累虚脱);省吃俭用攒钱也不够他们音乐上的巨额消费;他们把自己的学说包装的很漂亮来迷惑鼓动诸侯;大型设置音乐,来蛊惑人民百姓。他们的学说不可以公布于世上;他们的学问教导百姓只会起反作用!”
总体来看,墨家思想对于防止儒家思想对国家管理的波动性加强了约束,其反抗君王的不“仁”是有其武士的特点,形成了软性的不合作非对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