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封锁期间,深刻体会了孩子妈妈的不易
在疫情封锁期间,我认为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就是学会了如何带娃。也让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当妈妈的辛苦。
与其说有意义,不如说在跟娃斗智斗勇中,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这两个月大的小家伙儿是真不讲理。
成年人跟成年人打交道的多了,就越容易沟通,哪怕遇到一些不太讲理的人,至少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基本能够达成共识。
带娃难就难在,他没有逻辑、没有道理、更没有体谅,只有一声声捉摸不透的哭闹,慢慢猜去吧。
初当父母,心态比技能更重要
带娃技能一般由两个方面组成,老人们的经验,加上现代养儿的专业知识,这两点相互补充,互相解释,但经常冲突。
就比如,现代主张爸爸的穿衣厚度决定了宝宝的厚度,因为孩子怕热不怕冷,但这与“老人觉得你冷”产生了冲突。这是两代人不同的观念,是传统经验和现代育儿的不同观念所造成的。
当你开始思考谁对谁错的时候,你就陷入了焦虑。你有大把有理有据的科学理论,他们有几十年沉淀下来的丰富经验,毕竟把你健康拉扯大,不是嘴上说说而已。所以到底谁对谁错?
我认为,其实谁都没错,只是对的方式不一样。
你会用你认为最好方式来养娃,他们也会用他们最好的方式。如果说哪有错,就是我们和父母都犯了一个可以被理解的错,那就是“过度紧张”,并且高估了自己方式的正确性,低估了孩子顽强的生命力。
听谁的?听最辛苦的
按劳分配可能不是最科学的方法,但我想告诉你,在新生儿家庭中,它绝对是最合理,最公平的。
孩子问题上产生的分歧,我们家只听孩子妈妈的。很简单,因为她最辛苦,这种辛苦是其他人无法替代的。
10月怀胎、分娩之痛、产后激素不平稳,凌晨两个小时的喂奶循环,单说这几点,就足以捍卫母亲在问题上的决策权。
最辛苦,也意味着她跟孩子呆的时间最长,最了解孩子,所以在决策上也更有发言权。
虽然洗衣服,换尿布,做饭,给孩子洗澡,拍嗝等等..,也很辛苦,但这种辛苦是可替代性的,至少可以通过学习,慢慢从生疏到熟练。
养儿技能好学,但关注点的错位问题更大。
带娃的技能网上其实都能找到,不懂就搜,一般不会出什么问题。而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往往是其他人关注点的错位。
在这期间,孩子是母亲的重心,也是唯一重心。其他人能做的事情,妈妈都能做,其他人做不到的事情,妈妈也能做。对于娃来讲,他最需要的人就是他的妈妈,而不是其他人。
这种无法替代性,决定了妈妈才是养儿期间最重要的人。
而其他人的职责,第一点就是配合她,并且做好后勤工作。不要总是过度关心宝宝,这样反而会增加妈妈处理信息的压力,影响她的工作。
第二段就是,新生儿家庭,其他人最应该关心的就是孩子妈妈。
因为这个时候的她是最辛苦的,不仅要承受产后的疼痛,和激素所带来的精神压力,还要没日没夜的承担起喂养宝宝的责任,可谓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折磨。
其实,这个看似可爱弱小的宝宝,并不会缺少关心和爱,而真正辛苦无助的妈妈,才需要更多的关怀和帮助。
最后,今日是五月八日母亲节,给天下母亲道一声辛苦,祝愿你们身体健康,幸福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