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国拍不出《拯救大兵瑞恩》这样的电影,这是为什么?
影片很优秀
这部影片在人物塑造和叙事结构方面有很高的成就,但最为人们称道的,还是大导演斯皮尔伯格第一次以纪录片的视角和拍摄手法,来展示残酷、恐怖的战争场景,属于电影史上的开先河之作 。
瑞恩是二战期间被困在了敌人后方的美国伞兵。更不幸的是,他的三个兄弟全部在战争中死亡,如果他也遇难,家中老母亲将无依无靠。马歇尔上将得知后,便派遣一个八人小分队,在人海茫茫枪林弹雨中,寻找生死未卜的瑞恩,并将其平安送回。
上将派出救援队,显然是出于人道和人性的考量,这个没有问题。问题在于,用极有可能一去不回的八个人,去救一个人,值不值得?
有些人认为,这个马歇尔不顾大局,感情用事,也有人质疑,如果小分队没有救出瑞恩,连这八个人也赔进去,谁来负这个责任?还有人把这个问题上升到东西方价值观的高度。
但以我之见,这个讨论更多的要落在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上。不过,我不想在这里故作高深,言多必失,只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中国象棋有许多的棋谚,象丢卒保车,弃子入局等等,小兵小卒价值不大,随时可以弃掉。老帅老将都猫在小格子里,连护卫老帅的士和象也不能动窝。你在看国际象棋,王和后不仅能满世界跑,而且是所有兵种中威力最大的。咱们只要老将在,其他的都死光也没关系。
体现形式
拿拯救大兵瑞恩来说,几个镜头的手法到现在看起来都是看成经典。大量摇晃的长镜头跟拍,加上上百个音源点,让你就是有切身于诺曼底的感觉。虽然看似混乱,但这就是战场真实的情况。
翻过头来看诸如红海行动,虽然特效更棒,清晰度更高,军事细节也展现的前所未有的真实。但是不是感觉和看动作片有点类似,就是剧中人并不是你。而是“他”即使是石头脖子中弹牺牲,还有那个谁被炸断手,通讯兵用最后力气打开无线电。最终你感受到的还是“他”。
但是长期电影中只是描绘了光辉的那一面,却没有把那些英雄当作一个人来描述。是人就有自己的特性。拯救大兵瑞恩里面对于每个角色都有相当细致的描写,冲锋艇上杰克逊亲吻自己的十字架,抢滩之后虐杀德军战俘,犹太人梅利什拿着希特勒青年团的小刀无助的哭泣(希特勒青年团曾是杀犹太人主力)。在这里你看到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士兵,他们也怕死,也会对七个人去救一个人很不爽,他们也会发泄情绪,他们会犯错,而不是一个天生万丈光芒的英雄。
个人看法
先说拍摄技术和后期制作方面。由于电影工业技术的普及和迭代,《拯救》中的拍摄手法和后期特效,如今已经完全普及。看冯小刚的《集结号》,有场面也有细节,子弹横飞炮火连天的战争逼真度,大约已经很接近世界水平了。
但在人物塑造和主题挖掘方面,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审片方面会有些困难。不过,单以英雄塑造而言,《红海行动》实际上已经有了很大改观。
至于文化差异方面,相信会长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