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存高远的人是谁?

 我来答
小张文案素材
2022-03-04 · 专注生活日常、生活百科等小知识
小张文案素材
采纳数:210 获赞数:165325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志存高远的人是诸葛亮诫子。

五十四岁时,诸葛亮给年仅八岁的儿子诸葛瞻写了一封《诫子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文中说: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这是说,一个有文化修养、品格高尚的人,要以静心来养身,以节俭来养德,不追求名利,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封家训,是告诫儿子修身、养德、立志的做人做事之道,既是诸葛亮一生的经验总结,也是他对儿子的殷切期望,更是对“汉室复兴”梦想的一种深深寄托。

这样的家训诫言还体现在他对外甥庞涣的谆谆教诲上,《诫外甥书》云: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这封家书教诲外甥要树立高远志向,要仰慕前代贤人,节制情欲,抛弃疑虑,明确成为贤才的志向,要忍受屈辱,丢弃杂念,广泛请教,摈弃吝啬猜疑,这样即使名位低下,又怎能损伤美好志趣,又何必担心不为世所用呢?接着从反面论证了“志不强毅,意不慷慨”的后果,即如被世俗困扰、被情欲束缚,势必永远沦于凡夫俗子之列。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