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护为何多次罢黜皇帝,极力稳定朝堂,维护自身地位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就算皇帝能够容忍,其麾下亲信也看不过眼。因此朝中大臣曾联合皇帝发动政变,奈何遭到宇文护的镇压,宇文护的统治也更加的稳固。
但是宇文护也对政变心有余悸,因此在其府中有着无数的侍卫把守,就是为了他的安全着想。事实证明,他的能力也是极其出色的,用合适的手段来收服文武百官,让北周政权逐渐稳定下来,也使他的统治能够更加长久。
在北周建立之初,宇文护并没有选择自己登上皇位,而是将宇文泰的儿子孝闵帝推出来面对天下人的唾弃。但国家大权仍旧掌握在宇文护手中,皇帝也只不过是傀儡一样的存在而已。
时间一久,就有许多大臣不满宇文护的统治。例如和他身份相当的大将军赵贵、独孤信等人就不服从宇文护的管理,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二人干脆勾结起来,密谋杀害宇文护。却没想到宇文护提前得知,趁着他们进入皇宫参加朝会这个机会将其一网打尽,参与者全部处死。
不久之后,宇文护就升任为大冢宰。然而只要宇文护在位一天,就不断地有人反抗他的统治。一波政敌又说服了皇帝,得到了皇帝的支持。
宇文护再次得到消息,就暗中将参与这件事的官员名单收集起来。为了不彻底惹怒皇帝,这次他没有下狠手,而是将那些主要密谋者外放到地方为官,想要以此来打消他们的念头。
可孝闵帝却格外思念这些人,常有将其调回京城的想法,还是宇文护劝说道:“人家都说普天之下莫过于亲情最为珍贵,如果兄弟之间爆发矛盾,那么其他人想要亲近就更难了。既然当初你父亲去世之时把国家托付给我,那我自然不会违背他的意思,一定会用心地对待国家的发展。”
皇帝本就懦弱,不管是不是这样认为,都表示同意。
仿佛是意识到了朝中许多反对派势力的不满,宇文护加快了吞并皇权的步伐。这使得那些反对派感到害怕,就准备在一个晚宴进行的时候安排刺客刺杀宇文护。
这次宇文护本没有得到任何消息,却不想爆发前夕其内部发生矛盾,一个官员竟然中途叛乱,将这件事告诉宇文护。
宇文护这方的官员实在无奈每次都遇到这样的问题,最后就干脆建议宇文护直接罢黜孝闵帝,重新迎立一位年幼的皇子为帝。
宇文护也认为多次的朝堂争斗使其疲惫,干脆同意了他们的建议。假装皇帝召集群臣开会,实际上却只通知了那几个心怀不轨的大臣。等到其一进入皇宫,就立马将其活捉,又趁机劝孝闵帝禅让皇帝,将之囚禁到以前的府邸之中。
为表示自己对皇室的忠贞,宇文护还亲自到岐州迎立宇文毓为帝。一朝天子一朝臣在这个时候的北周是不存在的,虽然说皇帝已经更换人选,但丝毫没有对宇文护的身份地位产生威胁。
公元558年,宇文护就被任命为太师,并被赏赐了辂车以及冕服。就连他的儿子也因为他的原因得到升迁,担任崇业郡公。
随着局势的发展,宇文护认识到自己已经处于一个非常危险的境界,一不小心就会遭到粉身碎骨的结局,因此主动将国家大权换给了皇帝。
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实际上皇帝仍旧将国家事务交给其处理,没有独自掌权的意思。但这位皇帝可不是简单的人,他才华出众,既有见识也有胆量,就连宇文护都害怕他。
基于此,为维护自己的地位,宇文护只好重复当初的套路。宇文护曾有一位十分喜欢的厨师,凭借厨艺被任命为膳部下大夫。为报答宇文护的提拔之恩,就答应其在皇帝的食物中下毒。就这样,皇帝遭到杀害。宇文护就重新迎立宇文泰的第四子宇文邕为帝,国家大权仍旧掌握在宇文护手中。
这个时候的宇文护在国家之中担任丞相之职,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朝堂中所面对的敌人,因此格外加强对丞相府的戒备。在宇文泰担任丞相时,就设立左右十二军,专门由丞相府统治,在其去世之后这支军队就传给宇文护。如果没有宇文护的命令,这支军队谁也不能调动。
保定元年,宇文护被任命为都督,全权管理国内外大小军务大事。一些人为迎合宇文护,说周公德高望重,才能够辅佐文王建立一番伟业,而宇文护的功劳足以与周公相比,应该沿用鲁国的礼仪,来感谢宇文护对国家的贡献。这个说法极得宇文护之心,但他也知道实力发展太快会遭到更多人的反抗,因此并没有答应。
最终还是皇帝竭力说服,这才使得宇文护勉强同意,从而在晋国公府邸之中建立宇文护父亲的宗庙,享受后代的祭祀,当时除了他没有人能够享受这样的待遇。
虽然宇文护从来没有成为皇帝,但是在我看来,他要比舅舅宇文泰勇敢得多。最起码他直接废除了西魏皇帝,从而辅佐皇帝建立了北周政权。
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他也曾谋杀了多位北周皇帝,虽然说对他们而言是不公平的,但却足以看出这宇文护所具备的能力。若是由他担任皇帝一职,那定然能够创造出更高的功绩。
但是宇文护也对政变心有余悸,因此在其府中有着无数的侍卫把守,就是为了他的安全着想。事实证明,他的能力也是极其出色的,用合适的手段来收服文武百官,让北周政权逐渐稳定下来,也使他的统治能够更加长久。
在北周建立之初,宇文护并没有选择自己登上皇位,而是将宇文泰的儿子孝闵帝推出来面对天下人的唾弃。但国家大权仍旧掌握在宇文护手中,皇帝也只不过是傀儡一样的存在而已。
时间一久,就有许多大臣不满宇文护的统治。例如和他身份相当的大将军赵贵、独孤信等人就不服从宇文护的管理,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二人干脆勾结起来,密谋杀害宇文护。却没想到宇文护提前得知,趁着他们进入皇宫参加朝会这个机会将其一网打尽,参与者全部处死。
不久之后,宇文护就升任为大冢宰。然而只要宇文护在位一天,就不断地有人反抗他的统治。一波政敌又说服了皇帝,得到了皇帝的支持。
宇文护再次得到消息,就暗中将参与这件事的官员名单收集起来。为了不彻底惹怒皇帝,这次他没有下狠手,而是将那些主要密谋者外放到地方为官,想要以此来打消他们的念头。
可孝闵帝却格外思念这些人,常有将其调回京城的想法,还是宇文护劝说道:“人家都说普天之下莫过于亲情最为珍贵,如果兄弟之间爆发矛盾,那么其他人想要亲近就更难了。既然当初你父亲去世之时把国家托付给我,那我自然不会违背他的意思,一定会用心地对待国家的发展。”
皇帝本就懦弱,不管是不是这样认为,都表示同意。
仿佛是意识到了朝中许多反对派势力的不满,宇文护加快了吞并皇权的步伐。这使得那些反对派感到害怕,就准备在一个晚宴进行的时候安排刺客刺杀宇文护。
这次宇文护本没有得到任何消息,却不想爆发前夕其内部发生矛盾,一个官员竟然中途叛乱,将这件事告诉宇文护。
宇文护这方的官员实在无奈每次都遇到这样的问题,最后就干脆建议宇文护直接罢黜孝闵帝,重新迎立一位年幼的皇子为帝。
宇文护也认为多次的朝堂争斗使其疲惫,干脆同意了他们的建议。假装皇帝召集群臣开会,实际上却只通知了那几个心怀不轨的大臣。等到其一进入皇宫,就立马将其活捉,又趁机劝孝闵帝禅让皇帝,将之囚禁到以前的府邸之中。
为表示自己对皇室的忠贞,宇文护还亲自到岐州迎立宇文毓为帝。一朝天子一朝臣在这个时候的北周是不存在的,虽然说皇帝已经更换人选,但丝毫没有对宇文护的身份地位产生威胁。
公元558年,宇文护就被任命为太师,并被赏赐了辂车以及冕服。就连他的儿子也因为他的原因得到升迁,担任崇业郡公。
随着局势的发展,宇文护认识到自己已经处于一个非常危险的境界,一不小心就会遭到粉身碎骨的结局,因此主动将国家大权换给了皇帝。
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实际上皇帝仍旧将国家事务交给其处理,没有独自掌权的意思。但这位皇帝可不是简单的人,他才华出众,既有见识也有胆量,就连宇文护都害怕他。
基于此,为维护自己的地位,宇文护只好重复当初的套路。宇文护曾有一位十分喜欢的厨师,凭借厨艺被任命为膳部下大夫。为报答宇文护的提拔之恩,就答应其在皇帝的食物中下毒。就这样,皇帝遭到杀害。宇文护就重新迎立宇文泰的第四子宇文邕为帝,国家大权仍旧掌握在宇文护手中。
这个时候的宇文护在国家之中担任丞相之职,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朝堂中所面对的敌人,因此格外加强对丞相府的戒备。在宇文泰担任丞相时,就设立左右十二军,专门由丞相府统治,在其去世之后这支军队就传给宇文护。如果没有宇文护的命令,这支军队谁也不能调动。
保定元年,宇文护被任命为都督,全权管理国内外大小军务大事。一些人为迎合宇文护,说周公德高望重,才能够辅佐文王建立一番伟业,而宇文护的功劳足以与周公相比,应该沿用鲁国的礼仪,来感谢宇文护对国家的贡献。这个说法极得宇文护之心,但他也知道实力发展太快会遭到更多人的反抗,因此并没有答应。
最终还是皇帝竭力说服,这才使得宇文护勉强同意,从而在晋国公府邸之中建立宇文护父亲的宗庙,享受后代的祭祀,当时除了他没有人能够享受这样的待遇。
虽然宇文护从来没有成为皇帝,但是在我看来,他要比舅舅宇文泰勇敢得多。最起码他直接废除了西魏皇帝,从而辅佐皇帝建立了北周政权。
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他也曾谋杀了多位北周皇帝,虽然说对他们而言是不公平的,但却足以看出这宇文护所具备的能力。若是由他担任皇帝一职,那定然能够创造出更高的功绩。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