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为王菲出专辑
展开全部
我们知道,王菲自从1997年就宣布不再出粤语专辑,然后自2003年《将爱》之后,就没有再出过新专辑。但是,也有人奇怪地发现,在2015年11月,发行过一张王菲的粤语专辑《敷衍》。
那么,这张专辑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这是一张迟到了整整18年的粤语专辑,录制时间正是在1996年。这理应是当年她的第十张粤语专辑,却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推出,而是把专辑的10首曲目七零八落地发布在多张唱片里,成为了菲迷心中的一个遗憾。
而此次为菲迷弥补这个遗憾的,不是王菲与她的经纪公司,也不是唱片公司,而是一位与这些歌同龄的19岁歌迷。
《敷衍》的渊源
我们知道,王菲早年在香港出道时签约的第一家公司是新艺宝,跟BEYOND同门。她的合约到1996年止。在合约结束前,王菲大着肚子在新艺宝录制了这最后一张专辑,之后就跳槽去了百代唱片。
这张唱片10首歌,作词为同一人,而作曲则邀请了多位优秀音乐人参与,如BEYOND黄家强2首,C.Y. Kong江志仁2首,陈小霞2首,陈伟文2首,还有两首是陈辉阳和张亚东。
这张专辑基本可以算是1995年底专辑《Di-Dar》的续集,是一张风格统一、概念完整的粤语大碟。可是,待全部制作完成后,1997年这张大碟却没有如期上市。为什么呢?
因为这时的王菲已经在百代唱片,并推出了同名国语大碟《王菲》,市场反响非常热烈,比如《你快乐所以我快乐》、《闷》、《人间》等歌曲都颇受欢迎,王菲不但没有因为更换公司而减少关注,反而影响力更大。
老东家新艺宝思来想去,便想出了一个“馊主意”,把手里仅有的这点资源进行分散投放,以实现利益最大化。
他们放弃了《敷衍》的大碟计划,将10首歌打散作为多张唱片来发。先是发行了一张EP《玩具》,里面收录了《玩具》、《暗涌》、《约定》、《我信》和《敷衍》5首歌;
年底又发行了另一张EP《自便》,收录了《自便》、《守时》和《守护天使》3首,另加3首旧歌混音版。
这两张EP一共用去了8首,剩下一首《不得了》收录在同年的精选辑《菲卖品》中,还有一首《心惊胆战》,收录在几年后的精选辑《Faye Best》中。
就这样,一张完整的粤语大碟因为商业考虑而被一分为四。虽然歌曲都能听到,但就跟一家子的人迫于现实而流离四方一样,不能放在一起听,所以多年来在歌迷心中,留下了一个遗憾。
18年后梦想成真
自2003年发了《将爱》后,王菲一直处于退隐和半退隐状态,也没有发过专辑。作为歌迷,盼星星,盼月亮,盼王菲出新专辑,成了大家心里一种几乎没可能实现的奢望。
等了12年,终于等到这样一张“新专辑”。名为“敷衍”,实则并不敷衍。
既然王菲自己不出,没办法,只好歌迷来出咯。虽然这样的想法一直有,但万万没想到,最终将它付诸行动的,居然是一个19岁的男孩。
这个男孩叫谢琦,是王菲的忠实歌迷,据说3岁起就被王菲吸引了。算起来,谢琦跟《敷衍》中的歌曲应该是差不多的年龄,已成年的他,决定将这张同龄专辑重见天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当时谢琦还在加拿大读大学,为了这事,他特意休学一年,并专门在广州注册了一家公司“浮躁音乐”,开始启动这个项目。从公司名字也看得出,只为王菲而来。公司其实只有谢琦一个人,所有事情都是自己一个人跑。幸好得到了父母的资助,但这种事,并不是有人资助就能一帆风顺的。毕竟你只是一个势单力孤的歌迷,唱片业的小白,没有经验,没有人脉,而做一张专辑要协调的方面太多了。
谢琦从做企划书,与唱片公司协商版权,到曲序的安排,专辑名称的确定,再到封面和内页图的选择,文案的撰写……每个环节都困难重重。据说光是企划书给唱片公司审核就先后改了20稿,曲目排序也变更了十几个版本,封面和内页的照片,辗转联系到1997年为王菲拍过照的日本摄影师藤代明砂获取……
最容易的环节,反而是经纪公司这一关,一次就过了。本来陈家瑛公司也从来没有这方面的计划,但看到谢琦作为歌迷,为这张专辑所做的一系列井井有条的工作,也就欣然拍板了。
谢琦光是唱片版权方面就花了100来万,另外从封面照片的获取,就看得出他对这张专辑的“不将就”。整个过程前后花了9个月的时间,专辑才终于出炉,10月开始在网上预售。
专辑定价128元,对于这样一张承载着特殊情怀的旧歌新碟,这个价钱也算良心价了。据说预售超过万张,收回成本应该问题不大。但这张专辑没有在内地正式开卖,内地歌迷只能通过网上从香港代购。
活着的传奇
就这样,一张由歌迷自愿发起并出钱出力完成的专辑得以面世,终于圆了广大菲迷一个18年的梦。这样的案例,在乐坛几乎前所未有。一般情况下,只有过世的传奇歌手,才会有歌迷自发出那种纪念性质的专辑。

那么,从这层意义来讲,王菲真算得上“活着的传奇”了。
<End>
那么,这张专辑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这是一张迟到了整整18年的粤语专辑,录制时间正是在1996年。这理应是当年她的第十张粤语专辑,却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推出,而是把专辑的10首曲目七零八落地发布在多张唱片里,成为了菲迷心中的一个遗憾。
而此次为菲迷弥补这个遗憾的,不是王菲与她的经纪公司,也不是唱片公司,而是一位与这些歌同龄的19岁歌迷。
《敷衍》的渊源
我们知道,王菲早年在香港出道时签约的第一家公司是新艺宝,跟BEYOND同门。她的合约到1996年止。在合约结束前,王菲大着肚子在新艺宝录制了这最后一张专辑,之后就跳槽去了百代唱片。
这张唱片10首歌,作词为同一人,而作曲则邀请了多位优秀音乐人参与,如BEYOND黄家强2首,C.Y. Kong江志仁2首,陈小霞2首,陈伟文2首,还有两首是陈辉阳和张亚东。
这张专辑基本可以算是1995年底专辑《Di-Dar》的续集,是一张风格统一、概念完整的粤语大碟。可是,待全部制作完成后,1997年这张大碟却没有如期上市。为什么呢?
因为这时的王菲已经在百代唱片,并推出了同名国语大碟《王菲》,市场反响非常热烈,比如《你快乐所以我快乐》、《闷》、《人间》等歌曲都颇受欢迎,王菲不但没有因为更换公司而减少关注,反而影响力更大。
老东家新艺宝思来想去,便想出了一个“馊主意”,把手里仅有的这点资源进行分散投放,以实现利益最大化。
他们放弃了《敷衍》的大碟计划,将10首歌打散作为多张唱片来发。先是发行了一张EP《玩具》,里面收录了《玩具》、《暗涌》、《约定》、《我信》和《敷衍》5首歌;
年底又发行了另一张EP《自便》,收录了《自便》、《守时》和《守护天使》3首,另加3首旧歌混音版。
这两张EP一共用去了8首,剩下一首《不得了》收录在同年的精选辑《菲卖品》中,还有一首《心惊胆战》,收录在几年后的精选辑《Faye Best》中。
就这样,一张完整的粤语大碟因为商业考虑而被一分为四。虽然歌曲都能听到,但就跟一家子的人迫于现实而流离四方一样,不能放在一起听,所以多年来在歌迷心中,留下了一个遗憾。
18年后梦想成真
自2003年发了《将爱》后,王菲一直处于退隐和半退隐状态,也没有发过专辑。作为歌迷,盼星星,盼月亮,盼王菲出新专辑,成了大家心里一种几乎没可能实现的奢望。
等了12年,终于等到这样一张“新专辑”。名为“敷衍”,实则并不敷衍。
既然王菲自己不出,没办法,只好歌迷来出咯。虽然这样的想法一直有,但万万没想到,最终将它付诸行动的,居然是一个19岁的男孩。
这个男孩叫谢琦,是王菲的忠实歌迷,据说3岁起就被王菲吸引了。算起来,谢琦跟《敷衍》中的歌曲应该是差不多的年龄,已成年的他,决定将这张同龄专辑重见天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当时谢琦还在加拿大读大学,为了这事,他特意休学一年,并专门在广州注册了一家公司“浮躁音乐”,开始启动这个项目。从公司名字也看得出,只为王菲而来。公司其实只有谢琦一个人,所有事情都是自己一个人跑。幸好得到了父母的资助,但这种事,并不是有人资助就能一帆风顺的。毕竟你只是一个势单力孤的歌迷,唱片业的小白,没有经验,没有人脉,而做一张专辑要协调的方面太多了。
谢琦从做企划书,与唱片公司协商版权,到曲序的安排,专辑名称的确定,再到封面和内页图的选择,文案的撰写……每个环节都困难重重。据说光是企划书给唱片公司审核就先后改了20稿,曲目排序也变更了十几个版本,封面和内页的照片,辗转联系到1997年为王菲拍过照的日本摄影师藤代明砂获取……
最容易的环节,反而是经纪公司这一关,一次就过了。本来陈家瑛公司也从来没有这方面的计划,但看到谢琦作为歌迷,为这张专辑所做的一系列井井有条的工作,也就欣然拍板了。
谢琦光是唱片版权方面就花了100来万,另外从封面照片的获取,就看得出他对这张专辑的“不将就”。整个过程前后花了9个月的时间,专辑才终于出炉,10月开始在网上预售。
专辑定价128元,对于这样一张承载着特殊情怀的旧歌新碟,这个价钱也算良心价了。据说预售超过万张,收回成本应该问题不大。但这张专辑没有在内地正式开卖,内地歌迷只能通过网上从香港代购。
活着的传奇
就这样,一张由歌迷自愿发起并出钱出力完成的专辑得以面世,终于圆了广大菲迷一个18年的梦。这样的案例,在乐坛几乎前所未有。一般情况下,只有过世的传奇歌手,才会有歌迷自发出那种纪念性质的专辑。

那么,从这层意义来讲,王菲真算得上“活着的传奇”了。
<End>
展开全部
因为王菲唱歌很好听,而且很火是有利益的,所以要给他出专辑呀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王菲的其他专辑里面,都少不了通俗流行的情歌,而歌曲要流行起来,必须能够直接简单地唤起听众的共鸣,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情歌很容易流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因为她的好听的歌不多,一个专辑可以装下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