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魏蜀吴三国第一功臣分别是谁?

 我来答
梦之缘文化
2022-08-04 · TA获得超过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332
采纳率:94%
帮助的人:142万
展开全部

曹魏阵营

一、文臣:1.荀彧;2.郭嘉。

荀彧出场于演义第十回,当时曹操在兖州招贤纳士,荀彧(离开袁绍)前来投奔。曹操与荀彧初次深入交谈后,就惊叹连连,赞誉荀彧为 “此吾之子房也!” 荀彧自投奔曹营以后,一直到曹操进位魏王前,二十余年的时间,荀彧一直是曹操的首席谋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没有荀彧,就没有曹操后来的一世基业。

我们看一下荀彧的主要功绩:

1.为曹操举荐了多位重要谋臣。

荀彧投奔时,带来了侄子荀攸。曹操咨询, “谁能代卿为我谋者?” 荀彧则向曹操举荐了程昱、郭嘉,这些人又互相引荐,为曹操吸收了陈群、刘晔、满宠等高级人才。

2.为曹操力保三城。

曹操东征徐州期间,吕布、陈宫袭击兖州,占据濮阳。曹操闻之大惊失色,火速撤军。荀彧与程昱力保鄄城、范县、东阿, “设计死守得全,其余俱破” 。曹操感叹道, “非卿力保,吾无家可归矣!”

3.为曹操规划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的宏伟蓝图。

曹操听说刘备坐领徐州,大怒,准备 “先杀刘备,后戮谦尸,以雪先君之怨”, 但是荀彧当即否决,建议道 “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有困,终济大业。” 如果您攻打徐州,带兵少则不够用,带兵多则吕布必然乘虚而入,一旦兖州再次失守,您又急切打不下徐州,到时候还能去哪里呢?曹操恍然大悟,于是依从荀彧之战略, “东略陈地,破黄巾余党以养三军,复而剿除吕布”

正是荀彧力保三城,又提出了深根固本的高级策略,才让曹操在前期诸阀混战期间得以立足。

4.为曹操提出了世纪大战略,即挟天子以令诸侯。

此乃王牌中的王牌,为曹操一举奠定了天时之利器。当时汉献帝在杨奉、董承的护卫下东归洛阳,在是否奉迎天子的问题上,曹操犹豫难决,曹营内部也争执不定。荀彧说, “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服从;汉高祖为义帝发丧,而天下归心”。

曹操反问,不会是个烫手山芋吧?荀彧说, “奉天子以从众望,不世之略也。若不早图,人将先我而为之矣。” 于是曹操下定了决心,奉迎天子,移驾幸许都。反观袁绍,在沮授强烈建议奉迎天子时,犹豫不决,以致于错失千载难逢的良机,被曹操抢先。

5.向曹操献出了“二虎竞食”和“驱虎吞狼”之计。

6.力劝曹操除掉刘备(当时栖身曹营),可惜未被曹操采用。

7.力劝曹操率先剿灭吕布,再图河北。

8.为曹操坚定了力战袁绍的决心。

当时袁绍命颜良、文丑起兵三十万,望黎阳进发。曹操阵营内,大部分人都很恐慌,认为难以抵抗,必须议和。荀彧当即给曹操吃了一颗定心丸,说 “袁绍无用之人,何必议和?” 然后分析了袁绍阵营内的田丰、许攸、审配、逄纪等各人的缺陷, “此数人者,势不相容,必生内变” ;在说到武将时,荀彧说 “颜良、文丑,匹夫之勇,一战可擒。其余碌碌等辈,纵有百万,何足道哉!” 此外,荀彧还提出了著名的“四胜四负论”,即曹操在度、谋、武、德四个方面,均要远远胜于袁绍。曹操闻听此言,立即坚定了信心,并说 “皆不出荀文若之料。” 事实证明,荀彧的眼光真是独到、毒辣,所言皆一语中的!

9.力劝曹操猛追穷寇,在仓亭大破袁绍,将其主力扫灭殆尽。

10.建议曹操南征刘表, “今北方已定,南土知困矣。” 曹操南下,刘琮投降。

11.为曹操维稳大后方。

但凡曹操出征,荀彧几乎都没有随军参谋,诸如剿吕布、灭袁氏、征刘表、战赤壁等,荀彧都是镇守大后方。正是荀彧在后方坐镇,曹操才得以安心征战,即便数次惨败,但大后方从来从未出过任何差池。这就是荀彧的功劳,而且是隐形的大功,如果您读演义细致入微,绝对会注意到这些细节(当然, 历史 中正是如此)。曹操可以没有荀攸、没有程昱、没有贾诩,但绝对不能缺失荀彧。

荀彧之死,令人惋惜,此处不再多讲。

郭嘉,在被荀彧举荐后出场。曹操与郭嘉深入接触后,赞誉他为 “此孤之奇佐也!”

郭嘉在演义中的主要功绩为:

1.力劝曹操先灭吕布。“徐州吕布,实心腹大患。今绍北征公孙瓒,我当乘其远出,先取吕布,乃为上计;否则我方攻绍,布必乘虚来犯许都,为害不浅也”。

2.为曹操献出了 “决沂、泗之水以淹下邳” 的妙招,一举将吕布生擒。

3.为曹操算准了孙策会死于小人之手。

当时曹操准备征北,担心江东孙策会乘机袭取许都,郭嘉却说, “策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 郭嘉的预测,竟如玄幻般的精准。

4.为坚定曹操抗袁的决心,提出了光芒耀眼的“十胜十败”论。

5.遗计定辽东,让曹操扔下辎重,轻兵北进,促成了张辽阵斩蹋顿。

郭嘉堪称真正的算无遗策,可惜在曹操平定北方后凯旋期间,郭嘉早已病死。郭嘉之才华,不在荀彧之下,但因为早夭,未能全部施展。赤壁之战后,曹操当着程昱、荀攸之面,痛哭郭嘉, “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然后说,如果郭奉孝在此,绝对不会让我有如此惨重之败。程昱、荀攸等人,默然自惭。

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其实郭嘉的很多计谋战略,都与荀彧不谋而合。郭嘉说,我有一计可破下邳,胜过二十万雄兵,荀彧马上就说 “莫非决沂、泗之水乎?” 郭嘉提出十胜十败,荀彧就说 “正与愚见相合,绍兵虽众,何足惧耶!” 总之,荀彧的功劳,是要大于郭嘉的。

二、武将:曹洪,典韦,许褚,张辽,徐晃

曹洪,两次舍命救主,一次在荥阳之战,曹洪将战马让于曹操,并说 “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 ;另一次就是潼关战马超,捡了一条命的曹操说, “吾若杀了曹洪(失守潼关),今日必死于马超之手也!”

典韦,濮阳之战,火光中杀退吕布四健将,死命救出曹操;宛城之战,以命换取曹操的突围。曹操说, “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 此后,曹操又专门率文武到典韦坟冢前跪拜祭祀。

许褚,在潼关渭水之战中,先是舍命救护曹操过河,又把意欲突袭刺杀曹操的马超吓退。

没有曹操就没有曹魏的一切,曹洪、典韦、许褚,可以说是居功至伟。

张辽,镇守合淝,大破孙权,让曹操高枕无忧;曹仁,在南郡与周瑜斡旋,在樊城又与关羽死磕;徐晃,驰援樊城,狙击关羽,让曹操迁都的担忧烟消云散。

曹操麾下名将太多了,其他武将,都能各司其职、各立战功,但仅从演义情节来论,其他武将(比如常败将军夏侯惇、送头将军夏侯渊等)的功劳,不如上述几位。

小结:曹魏最大的功臣,非荀彧莫属!此外,郭嘉也算是天功。武将中,典韦、曹洪、许褚、张辽、徐晃、曹仁等,各有大功。

蜀汉阵营

一、文臣:1.诸葛亮;2.庞统;3.法正

蜀汉集团是演义主视角,相信各位都很熟悉,因此咱们长话短说。

诸葛亮在演义中开挂,无需多过解释,说他是刘备的开国第一功臣,丝毫都不为过,此处不再详细论述了。

诸葛亮虽然提出了“隆中对”,但真正实施这个战略的,还是要靠庞统、法正的计谋。

庞统一手策划了进攻西川,并且摆下鸿门宴要杀刘璋(但被刘备中途打断)。此后,庞统为刘备献出“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取中间之计,很快攻城略地,一举包围了雒城。可惜天妒英才,庞统在落凤坡被乱箭射死。

法正力劝刘备入主西川,并答应做内应,坚定了刘备的决心。定军山,正是法正的计谋,黄忠才得以立下盖世奇功。

另外补充一个人,张松,虽然是卖主求荣的小人,但他也算是刘备的大功臣之一,毕竟没有他献出西川地图的话,诸葛亮的隆中对还不知道要等多少年,甚至永远都是空谈。

二、武将:张飞,赵云,黄忠

没有张飞在当阳桥的三声吼,曹操的十大猛将、数十万铁骑,早就将携民渡江的刘备一举歼灭了。义释严颜、三败张郃,都是张飞的大功。张飞丢徐州,是其失职之一;不过以当时的局势(曹操、吕布、袁术多方觊觎)而论,刘备根本没能力保全徐州,迟早要丢。

没有赵云的血战长坂坡,没有赵云的截江夺斗,刘备就要陷入“以子为质”的尴尬境地,后果不堪设想。赵云力劝刘备不要伐吴,可惜未被采纳。

黄忠,定军山力斩夏侯渊,奠定了汉中之战的全面胜利,为刘备进位汉中王铺平了道路。

愚认为,以演义角度来看,此三人,张飞、赵云、黄忠,是蜀汉武将中的最大功臣。反观关羽,深入思考之下你会发现,他除了战长沙之外,简直没什么拿出手的功劳,反而还有丢荆州这种颠覆蜀汉格局的惨痛之失。

小结:蜀汉阵营中,最大的功臣,当属诸葛亮,而庞统、法正的功劳,在一定程度上,可与诸葛亮相提并论。武将中,张飞、赵云、黄忠的功劳最大。

孙吴阵营

一、谋略:周瑜

思之再三,还是将周瑜定义为文臣吧,毕竟他的谋略高于一切武将。当然,他官拜大都督,您说他是武将,我也赞成。

我们看一下周瑜的功劳:

1.向孙策举荐了张昭等文臣。

张昭在赤壁之战前,作为托孤重臣,带头提出投降论,是其短处,但瑕不掩瑜。张昭辅佐东吴两代,秉持“稳定豪强”的政策,对稳定江东的政治局面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2.向鲁肃借米,帮助孙策在江东白手起家。

3.是孙策平定江东时期的智囊,尤其是向孙策献计,活捉太史慈。

4.托孤重臣,外事不决问周瑜。

5.向孙权举荐鲁肃。

当张昭等人力劝孙权投降时,孙权犹豫不决,向鲁肃咨询。鲁肃说,那些人投降后,照样高官厚禄衣食无忧,您投降的话,马不过一匹,车不过一乘,给您块巴掌大的封地就把您打发了。孙权顿悟,于是决定联合刘备。

6.强烈主战,在孙权还是犹豫不定时,连夜给孙权剖析了时局和作战策略,孙权立即信心大增,一剑砍断桌角,决计破曹,并抚摸着周瑜的后背,亲切地说, “公瑾此言,足释吾疑。子布无谋,深失孤望。”

7.赤壁之战,骗蒋干盗书,间接除掉了蔡瑁(曹军水师都督)。

8.苦肉计,骗过诈降的蔡中蔡和。

9.三江口周瑜纵火,彻底瓦解曹操的作战意图。

陆逊,夷陵败蜀,石亭御魏,也是盖世奇功。 但愚认为,没有周瑜的居功至伟在前,根本轮不到陆逊登上将台。

鲁肃、吕蒙,都相形见绌,不再多说。

二、武将:周泰

与典韦、许褚等人的角色类似,没有周泰,就没有孙权。宣城护主,周泰身中十二枪;合淝会战,周泰救出被围的孙权,再次身中十数枪,以至于肤如刻画。孙权赐周泰青罗伞盖,以表彰其擎天之功。

东吴的武将,在演艺中被严重边缘化。罗贯中之所以这样设置,是不无道理的。正所谓 “南人驾船,北人乘马” ,而东吴凭借长江天堑,很少遭遇陆地上的大规模军事攻击。东吴的武将,善于水战(比如甘宁等),而在骑术方面,相比于曹魏、蜀汉阵营,则要逊色很多。东吴第一大将太史慈,也只能打平张辽,就是最好的例证。

因此,东吴的武将,很少有出色的战绩,更缺乏轰动而又惊艳的战功。

小结:东吴第一功臣,非周瑜莫属。周泰二次救主,也算是居功至伟!

魏国第一功臣:荀彧

在《三国演义》中,荀彧初登场于第十回“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一回中。当时曹操刚剿灭青州黄巾,招降兵三十余万,男女百万口。威名渐重的曹操彼时在兖州招纳贤士。

荀彧之前从事于袁绍,后荀彧认为袁绍非英雄也,故前往投靠曹操;曹操与荀彧初次交谈,便为荀彧的才学所敬佩,高兴地表示荀彧就是他曹操的张良。

第十一回中,曹操为了报父仇兴兵讨伐徐州陶谦,荀彧与程昱留守根据地兖州,此时吕布在张邈与陈宫的帮助下偷袭兖州,只有鄄城、东阿、范县三处在荀彧与程昱的设计死守得以安全,其余城池都被吕布占领。此役后,荀彧献策吸纳汝南一带的黄巾势力,令曹操得以恢复势力。

第十四回中,荀彧劝曹操乘献帝出走的时候勤王迎帝,奉天子以令天下。此举使汉室得以保存。曹操迎天子于许昌,封荀彧为侍中,尚书令。此时刘备与吕布同会于徐州,荀彧对此向曹操献“二虎竞食之计”挑拨刘备与吕布,令二人心怀诡谲,无法同心合作。

“二虎竟食”使刘备与吕布嫌隙渐生,荀彧又出“驱虎吞狼”之计,以天子之诏令刘备讨伐袁术,使吕布乘隙偷袭徐州。

随后曹操每次征战必留荀彧留守后方。

荀彧不仅深谋远虑,精于内政,还善于识人,为曹操分析敌人性格,指出其弱点。即便是占卜之术也颇有涉猎;在二十四回中,曹操讨伐刘备于小沛时,时遇狂风将军中一面牙旗吹断。荀彧在得知风从东南方向而来,所断之旗乃青红二色,便得于算出刘备会来劫寨。

果然,是夜刘备领兵前来偷营,在早做准备的曹操打得落荒而逃,连小沛也不要了。

官渡之战时,曹操守官渡守了一个月,军力渐乏,粮草不继。曹操心生撤退之心,欲弃官渡退回许昌。荀彧得知,以书信鼓励曹操。

书信大意:袁绍聚集大军在官渡欲与曹操一决胜负,曹操虽然兵力弱于袁绍,此时若不能挡住袁绍大军,则必然为袁绍所败。袁绍虽然人马众多,但是袁绍不会用;反观曹操英明神武,善于用兵;如今的形势就犹如楚汉相争,刘邦在荥阳、成皋抵挡项羽的情形一样;如今敌人底细已经明朗,曹操只需要扼守险地阻止袁绍不能进,等待时机,必将有机会击败袁绍。

曹操在得到荀彧的鼓励后,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死守官渡。最后果然如荀彧所说,袁绍军中发生变故,袁绍的谋士许攸投靠曹操,供出袁绍屯粮基地。使得曹操赢得官渡之胜。

荀彧为何说是曹魏第一功臣

荀彧在战略方面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

战术方面在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使曹操尚存根基之地,得于卷土重来。后以“二虎竟食”与“驱虎吞狼”之计离间刘备与吕布。

之后屡出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二县而暗中抄小路轻装行进,出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奇计。

人才方面为曹操举荐了程昱、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而郭嘉又举荐了刘晔,刘晔又向曹操举荐了满宠、吕虔二人;二人又举荐了毛玠。满宠还为曹操招揽了五子良将中的徐晃。

后期荀彧作为内政大臣,为曹操镇守大后方巩固民心,同时筹备粮食以作军用。

荀彧在朝政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无论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多有建树,被评为曹魏第一功臣,受之无愧。

可惜,明公已经不再是昔日的明公了,曹孟德有负荀令君。

蜀国第一功臣:诸葛亮

一、三顾茅庐,三足鼎立

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这是刘备三顾茅庐第一次见到诸葛亮的情景。

诸葛亮于隆重为刘备定下三分天下之策。指出曹操占据天时,孙权占据地利,刘备占人和;此时刘备应先取荆州,后取西川建立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与孙权共同北伐中原。

刘备兴奋得表示:“我遇先生,犹如鱼得水!”

博望坡军师初用计,一把火烧得夏侯淳十万大军狼狈而逃;诸葛亮火烧新野,曹仁、曹洪十万大军止于此。

面对曹军来势汹汹,诸葛亮向刘备提议连吴抗曹,随后孤身一人前往东吴,舌战群儒口若悬河驳倒吴中众多才俊。智激周瑜,巧妙说服孙权,使孙吴两方订立联盟关系。

赤壁之战后,屡次识破周瑜计谋,三气周公瑾,使周瑜临终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

刘备伐西川过程中,谋士庞统死于落凤坡;诸葛亮接替庞统完成伐蜀之任。诸葛亮助刘备取得西川后,又献计取汉中,使刘备进位汉中王。诸葛亮被封为军师,总理军国重事。

二、力挽狂澜

刘备建立蜀汉后,为了给关羽报仇,不听诸葛亮劝言,坚持发动伐吴之战,致使夷陵之败,最后病死白帝城。

诸葛亮临危受命,辅佐幼主,毫无私心。彼时蜀国正值风雨飘摇之际,羌人柯比能,上庸孟达,阳平关曹真,南蛮孟获,各率十万大军前来进犯取川;旁边还有东吴在一旁虎视眈眈。

诸葛亮对此胸有成竹,调兵谴将,制定了退敌之策。只见南蛮孟获被魏延用疑兵计杀退;曹真被赵子龙扼住各处险道,止步于斜谷道,最后撤兵归去;羌人兵出西平关,见了神威大将军马超,话也不多说,不战自退;至于上庸孟达,见各路大军无法取胜,半路称病而回。最后诸葛亮派邓芝为使与东吴重归于好。

建兴三年,南中各路豪强起兵叛乱,诸葛亮为了稳定后方,亲率大军前往征伐,更制定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策略,七擒七纵孟获,使孟获心悦诚服,永不再叛。之后采取以夷制夷的方略,使西南少数民族归心。

南征而回,闻曹丕新丧;诸葛亮开始启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北伐之路,写出了闻名后世的“出师表”。

诸葛亮前后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然而多以粮食补给不足而无功,最终积劳成疾病死于五丈原。死后还演出了一会“死诸葛走生仲达”。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用他的后半生履行了对刘备知遇之恩的承诺。

诸葛亮无论军事、外交才能、政治、人品都是杰出的。

1、作为一个杰出的军事家,诸葛亮为刘备制定了三分天下的战略,先取荆州,后取西川;联吴抗曹,静待时机,以伐中原,恢复汉室。

军事方面,首战便以两把火烧退了曹操二十万大军。取南郡,伐荆南四郡,稳荆州;擒张任定西川,讨汉中,征西南,六伐中原。

2、外交方面,诸葛亮舌战群儒,以言激周瑜使孙刘两家齐力合作对抗曹操;夷陵之战后,不计前嫌与孙吴重归于好。

3、比起军事,诸葛亮的政治才能也是同样出彩。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蜀国,打击豪强,严刑峻法,安抚百姓,任人唯贤,提拔人才,约束官员,开拓农田,兴修水利,发展经济,改善与少数民族关系等方面做出贡献。

4、除此之外,诸葛亮对天文地理,占卜星相,兵器机械,农工水利等都相当精通。比如:设七星坛招东风,草船借箭,八卦阵,发明馒头,木马流牛,诸葛弩,开发木兽,孔明灯,最后还设七星灯续命。可以说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简直就是智慧的化身。

吴国第一功臣:孙策

孙策,字伯符,孙权的兄长。孙坚死后,孙策领其父部下千余人,渡江荡平江东群雄,占据江东六郡被封为吴侯。人称江东小霸王,孙吴政权奠基者。

公元191年,孙坚因为攻打荆州刘表,身中埋伏而亡;十七岁的孙策带着家人跟父亲的尸首前往吴郡曲阿投靠舅舅吴景,并将其父孙坚埋葬在曲阿。

初露锋芒

孙策率领孙坚旧部将领投靠寿春袁术。袁术见了孙策后,非常喜爱,看见别人的儿子这么优秀,袁术常叹息说:“如果能让我生儿子像孙策一样,我就算死了也没有怨恨了。”

之后孙策为袁术讨灭泾县大帅祖郎,庐江太守陆康。

横扫江东

孙策见袁术为人无礼,不是成大事的人。故以传国玉玺向袁术借兵,袁术当即给了孙策三千士兵,五百马,并表其为折冲校尉,殄寇将军。

蛟龙入海,二十岁的孙策带领朱治、吕范、程普、黄盖、韩当、等将领从历阳渡江,期间路遇刎颈之交周瑜来投,又得江东“二张”。

孙策与刘繇首战,便大败驻扎在牛渚的张英,收获大批粮食和军器,并招降了士卒四千余人。随后又在神亭岭南再次大败刘繇,同时派周瑜领兵偷袭曲阿。

刘繇大败后,会合筰融领兵去取牛渚,孙策自提大军返回援救牛渚。二军相遇,刘繇部下于糜挺枪迎向孙策,战不了三回合,被孙策生擒,拔马回阵;刘繇将樊能见此,亦挺枪来偷袭,孙策手下见状,大声告知孙策。孙策回头,忽见樊能来袭,孙策大喊一声,声如巨雷。樊能惊骇,被吓得跌下马,摔破头而死。

孙策回到营中,将于糜丢在地上,未料于糜已经被挟死。瞬间挟死一将吓死一将,“小霸王”之名因此而来。

刘繇遭到惨败,投奔刘表去了。彼时孙策拥兵数万,兵势大胜,入驻曲阿。

灭刘繇后,孙策领兵直取吴郡严白虎,会稽王朗;袭取庐江败刘勋,降豫章太守华歆;至此江东六郡归孙策所有。

公元198年,曹操见孙策强盛,感叹道:“狮儿难与争锋也!”遂上表奏准任命孙策为讨逆将军,封吴候。

彼时吴郡太守许贡暗中上书给曹操。其略曰:孙策骁勇,与项羽相似。朝廷宜外示荣宠,召还京师;不可使居外镇,以为后患。

这封信被孙策截获,许贡被杀。

公元200年,孙策外出狩猎,被许贡三名门客偷袭,面颊中箭,身中数枪。孙策自知不久于人世,召张昭等诸人,及弟孙权,至卧榻前,嘱咐道:“天下方乱,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大有可为。子布等幸善相吾弟。”

随后取印绶与孙权道:“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卿宜念父兄创业之艰难,善自图之!”

而后与其母,诸弟,妻子大乔等亲人一一嘱别,言讫,瞑目而逝。

孙策容貌俊美,且性格开朗、直率、大度,善于听取部属的意见,知人善任,善于笼络人才,敢于起用贤良。

从义释太史慈那件事,更是显示了他知人善任的雄才大略。太史慈本是刘繇手下的一员部将,武功高强、身怀绝技,但一直得不到刘繇的赏识和重用,后孙策和周瑜用计活捉了太史慈, 太史慈见孙策礼贤下士,有英雄气概,就归顺了孙策。

但随即太史慈说他愿意回去召集刘繇的散兵游勇,来扩充孙策的阵营,不知孙策能否相信他、放他回去。孙策部下诸将都捏一把汗,认为这是太史慈的脱身之计,但孙策力排众议说:“子义(太史慈)乃信义之士,必不背我。”后来,太史慈果然按约定的时间准时到来,并带回了一千多士兵。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就是孙策的用人之道。

孙策继承父业,称霸江东,在他的治理下,东吴兵强马壮,势力蒸蒸日上,为孙吴政权奠定了基础。







  

荀彧,诸葛亮,周瑜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