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高血压简介

 我来答
夕志画5204
2022-11-23 · TA获得超过3539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883
采纳率:98%
帮助的人:84.4万
展开全部

目录

  • 1 拼音
  • 2 概述
  • 3 腹部平片
  • 4 静脉尿路造影
    • 4.1 每分钟连续摄片法
    • 4.2 冲洗试验
    • 4.3 水负荷试验
    • 4.4 加用肾血管扩张药物
  • 5 肾动脉造影
    • 5.1 单侧性管壁缺损
    • 5.2 孤立性狭窄
    • 5.3 多发性狭窄
    • 5.4 管壁粗糙不整齐
    • 5.5 管腔完全阻塞
    • 5.6 侧支循环
    • 5.7 肾动脉全段及肾内小动脉纤细
    • 5.8 肾动脉局限性扩张
    • 5.9 肾静脉早期显影
  • 6 注意项

1 拼音

shèn xìng gāo xuè yā

2 概述

高血压为一常见病,除原发性高血压外,肾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中最常见的一种。一般认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体系为产生肾性高血压的重要因素。引起肾性高血压的主要病因有: ①肾血管病变,如肾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纤维肌肉增生、缩窄性大动脉炎引起的肾动脉狭窄等;②肾脏病变,如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多囊肾等。肾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与原发性高血压无明显差别。舒张压往往特别高。肾血管性高血压病例,往往在上腹部和腰背部可听到持续性杂音。X线检查方法及表现如下:

3 腹部平片

腹部平片可见肾脏缩小,轮廓改变和钙化等表现。

4 静脉尿路造影

有常规法和特殊法两种。常规法静脉尿路造影对肾性高血压的检查,价值不高。特殊法很多,今介绍以下四种:

4.1 每分钟连续摄片法

术前准备与常规法同。在15~30秒钟内,注入静脉内60%泛影葡胺20~25ml,从注射开始计算,在30秒钟摄一肾实质象,并在最初5分钟内,每分钟摄片一张,以后摄取10、15和30分钟片各一张,如加大造影剂量或用体层摄片,可使肾影显示更为清晰。X线表现:①两肾大小的变化;正常成人,左肾比右肾略长,如两肾长度相差超过1.5cm(或左肾较右肾长2cm,或短于1.5cm),即有诊断意义,短的一侧就是病侧,②病肾实质及肾盂肾盏显影浅淡与显影延迟; 正常肾脏在3分钟的片上,肾盂及肾盏显影良好,两侧基本一致。病肾的功能则延迟,只有比较每分钟连续摄片才能发现。病肾实质及肾盂肾盏显影密度较低、浅淡,如病变局限则表现为局部密度不均匀,当一侧肾较对侧显影迟1分钟以上者,即可认为显影延迟。③肾盂肾盏细小; 可能为病肾长期尿量减少,也可以是痉挛或肾脏萎缩所致,但肾盂肾盏形态仍保持正常。④造影后期片示病侧肾盂肾盏密度增高;最初,病侧的肾盂显影浅淡,以后两侧相等,但最后病侧反而密度较高。此乃因缺血肾中尿液通过肾小管缓慢,从而加强了肾小管对水的再吸收作用,而不为肾小管所吸收的造影剂在尿液中的浓度反比健侧为高的缘故。⑤病肾完全不显影;如肾动脉完全阻塞、肾实质全部破坏或接近全部破坏时,造影剂不能进入肾脏,或仅有极少造影剂进入,达不到对比程度,则病肾不显影。⑥输尿管切迹;在输尿管上段或输尿管与肾盂连接处可出现多数细小的波浪状的切迹,此因在肾动脉狭窄的病例中,输尿管受到周围扩张的侧支循环血管压迫所引起。

4.2 冲洗试验

病侧肾盂肾盏密度增高,对诊断肾功能障碍具有较高的价值。在某些病例中,有时两肾密度差别不明显,可采用冲洗试验。在静脉尿路造影摄得较满意的肾盂肾盏片后,将20%甘露醇100ml在10分钟内滴入静脉,或将含尿素40g的生理盐水500ml在10~20分钟内滴入静脉。滴注开始后,后者于开始滴注5分钟后每隔3分钟摄片一张,直到肾盂肾盏显影变淡为止。由于大量水分的进入产生稀释作用,同时又加上利尿剂的作用,因而健侧产生大量尿液,肾盂肾盏内的造影剂很快被稀释冲淡而消失,而病侧的水在肾小管内仍被大量吸收,尿液中造影剂浓度相对增加,故能较明显地显示出病肾密度较高且排空也较慢。

4.3 水负荷试验

在静脉尿路造影检查后次日,进行再一次检查,在注射造影剂前1小时,让病人在15~20分钟内饮水1000ml,然后每隔15分钟饮水250ml,直到结束为止。注射后5、10、15分钟各摄一片,健侧尿液稀释,肾盂肾盏显影不清而病侧正常显影,这样就使健、病两肾显影密度差别增大。在摄片前2小时内饮水300~600ml,也可达到同样作用。

4.4 加用肾血管扩张药物

正常肾脏的大小与血管的扩张或收缩状态有关。改变肾血管状态时,肾脏大小也随之改变,加注入肾血管扩张药物后,肾动脉无狭窄者肾影增大,肾动脉狭窄之肾脏则不增大或增大程度甚小。

5 肾动脉造影

肾动脉造影是诊断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一项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检查方法。肾动脉造影技术 (参见“肾动脉造影”条)。X线表现:

5.1 单侧性管壁缺损

多位于肾动脉开口处或近1/3段,大都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向动脉管腔突出所致。

5.2 孤立性狭窄

范围较短,边缘常较整齐,常伴有狭窄后扩张,可为肾动脉纤维化、纤维肌肉增生或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

5.3 多发性狭窄

涉及范围一般较长,常位于肾动脉中1/3及远1/3段,呈多数不规则狭窄形成念珠状,为肾动脉纤维肌肉增生的典型表现。

5.4 管壁粗糙不整齐

范围较长,边缘粗糙呈锯齿状,为血管内壁多发性硬化斑块所形成。

5.5 管腔完全阻塞

阻塞处的边缘规则或不规则,多为硬化斑块或栓塞所致。

5.6 侧支循环

肾动脉狭窄的一侧可有丰富的侧支循环形成,一般与狭窄的程度成正比,侧支循环的血管扩张,扭曲并交错纠缠,如侧支循环血管主要位于肾脏的内下方,在静脉尿路造影片上可见输尿管切迹。

5.7 肾动脉全段及肾内小动脉纤细

管壁光滑整齐、肾脏小,为肾动脉先天性发育不全所引起。

5.8 肾动脉局限性扩张

可呈囊形或梭形,为肾动脉瘤的表现。

5.9 肾静脉早期显影

常伴有肾动脉分支扩张和扭曲,为肾动静脉瘘的表现。

6 注意项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杭州彩谱科技有限公司
2020-07-03 广告
色差计“L”代表物体的明亮度,0-100表示从黑色到白色,l值越高,则越亮,另外a代表红绿色,b代表黄蓝色,c表示彩度(色彩饱和的程度或纯粹度),h表示色调角。对于仪器有问题也可以咨询彩谱。...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杭州彩谱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