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过度的危害
走路过度的危害
走路过度的危害,运动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经历都有很大的好处,但凡事不能过满,运动也要注意运动量,太多会伤害身体太少则没有效果,走路也是一样,下面分享走路过度的危害。
走路过度的危害1
过度走路的坏处
适当运动对健康益处多多,但过度则危害多多,而走路也是如此。
1、四肢无力
运动之后出现疲劳感是正常的现象,一般休息一刻钟的时间就可以恢复正常的体力。但如果出现四肢无力,且好几天都无法恢复正常的体力,则是过度运动的表现。
因为过度走路使自身的脾受到损害,同时四肢的肌肉也会出现受损的现象。
2、关节疼痛
年纪较大的人群会将关节疼痛归结于风湿病,其实这与过度走路有较大的关联。
因为过度走路会使腿部的韧带处于绷紧的状态,易使韧带拉伤,从而导致关节疼痛。
3、肌肉酸痛
多数人在进行走路运动时是没有时间规律的,导致一会长时间运动,一会休息,这易腿部肌肉出现酸痛。
一般正常的运动后出现腿部酸痛是正常的现象,只要休息两天左右即可恢复正常,如果几天过去还是酸痛则明显是过度走路造成的。
因为过度走路导致肌肉软组织受到损害,所以会出现肌肉酸痛的现象。
4、头痛心慌
正常步行是不会出现头痛心慌的症状,只有过度步行才会出现这种症状,这时应该立即停止步行,进行休息,最好去医院对脑部进行检查。
走路过度的危害2
走路对我们健康来说是有帮助的,可以预防糖尿病,防止老年痴呆等等好处多多。但是凡事都不能过度,一过度就产生了危害。虽然走路属于比较慢的运动并不剧烈,但是如果长时间走路,或者走路过量的话,危害也是有的。
第一点,危害就是会导致肌肉韧带劳损,我们都知道走路是要靠腿部的肌肉进行的腿部上的韧带,它对走路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果我们长时间的走路就会导致韧带使用过度,产生疼痛感,引起身体的不适。
第二点,危害就是会使我们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导致我们防范外来病毒或者细菌入侵的能力降低,容易使我们生病。走路过量也会导致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率,造成我们运动能力下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第三点,过度的步行会造成我们关节的肿胀和疼痛,有可能使我们换上膝关节滑膜炎这样的疾病。长时间的走路可能会导致我们腿上软骨的病变和磨损,软骨是不可再生的,而且磨损之后会非常难恢复。如果出现关节肿胀、疼痛、行走困难、上楼下楼艰难等情况,则要考虑是否出现了膝关节的问题。
同时长时间的步行也会导致我们身体的疲惫,现在人们压力工作就很大,如果长此以往的疲惫,是会严重打击我们的精神和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走路一定要适量,不要过度的走,不要把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变成危害我们身体的隐形杀手。
走路过度的'危害3
膝关节损伤,八九成与运动过度有关
临床上除了因年龄增大而发生骨关节退行性病变的患者以外,80%-90%都是运动过度造成的膝骨关节的损伤。
运动不正确,会导让膝盖提前“退休”!
我们的膝关节表面都有一层软骨,能够润滑、吸收冲击、减缓摩擦和保护关节。然而,软骨也是会被磨损的。随着年龄增长、过度使用或者外来损伤,软骨表面不再光滑,就会产生令人不适的摩擦感,加上滑膜上神经丰富,疼痛和炎症随之而来。
走路有益健康,但要会走!
那么,是不是就不能运动了么?当然不是!
而是要选择一些不那么伤害膝盖的运动方式,尤其是老人!
走路步数:6000步
人常说“万步走”,不过中国膳食营养指南建议是日行6000步。
6000步比较安全,万步只是利于记忆。
能走多少,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必过于刻板,要循序渐进。兼顾有氧运动的安全与效果。
出现身体不舒服或者感觉疲劳,建议停止运动。
走路时间:至少30分钟
步行的速度可分为:慢走(70~90步/分钟);中速走(90~120步/分钟);快走(120~140步/分钟);极速走(140步以上/分钟)。
有一定运动能力的老人可采取中速或快走,每次30~40分钟,可进一步强化心肺功能。走路以微微出汗为宜。
走路地点:公园或塑胶场地
走路最好还是在公园、体育场等远离马路,清静又干净的地方。最好是塑胶场地,而避免在水泥地、柏油路等硬地面上走,也避免上下坡行走或上下台阶。
因为这些路段膝关节承受的压力大,膝盖部位容易受伤。
走路姿势:抬头挺胸
最理想的走路姿势,头部应该是垂直的,不要盯着脚下看,一定不要含胸,而是将胸部挺起来,同时收紧小腹和臀部,最好让手臂轻微弯曲,随着步伐自然摆动,体现出韵律感。走路时可有意地调整呼吸,建议走三步吸气一次,再走三步呼气一次。
走路准备:一定要拉伸
健走前最好做做拉伸或者原地小跑5-10分钟,增加关节的灵活度。
健走后也要做做放松和拉伸活动。
走路装备:鞋底要微软有弹性
走路一定要选双好鞋,不一定非要名牌的,舒服就行。因为健走时脚底所受到的冲击是全身体重的1.2~1.5倍
一双合脚的软底跑鞋,可缓冲走路时脚底的压力,保护脚踝关节免受伤害。“掰”一下鞋底应该较自如的弯曲,穿上走几步,鞋底有轻微的弹力但不至于太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