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总结
第二单元复习线索
本单元有两大线索。
一、艺术(包括书法、绘画、戏剧);二、文学(包括诗歌、小说)。
在引导学生复习时以表格形式体现。
具体如下:
汉字的演变:
新石器时期的刻画符号----------- 文字的雏形
商代的甲骨文---------------------- 最早成熟的文字
商、周的金文---------------------- 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秦代的小篆------------------------- 文字统一(先小篆,后推广隶书)
书法艺术
朝代
艺术特色
时代风貌(成因)
书法名家
魏晋南北朝虚玄灵动社会分裂动荡
士人群体形成王羲之“书圣”;
《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隋唐
草书狂放不羁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开放
科举制确立张旭、怀素
楷书注重规范法度颜真卿、柳公权
宋代
追求个性而
忽略法度;
有意无法重文国策、市民阶层兴起
理学的影响(与文人画背景一样)黄庭坚、米芾、
蔡襄、苏轼;宋徽宗赵佶
明代强调个性化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祝枝山、文徵明
篆刻艺术 秦汉时代----------篆刻的标志性时期
宋元后,书画家开始用印章来给书画作品加印
明中叶以后--------------------篆刻成为真正的一门艺术
绘画艺术
时代画种绘画风格时代特征代表人物及其特点
新石器时代岩画自然、生动、质朴、粗犷,又不失浪漫
前两个时代不重要
战国、汉代帛画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
魏晋文人画
人物画凸显个性社会分裂动荡
士人群体形成顾恺之 “以形写神”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唐代画种丰富创制法度
表现雍容华贵盛唐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科举制吴道子 “吴带当风”
宋、元文人山水画
(独立)
注重意境重文国策
文人阶层壮大
理学的兴起马远、夏圭
“残山剩水”
风俗画描绘市井生活商业兴盛、城市发展
市民阶层兴起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明、清文人花鸟画不拘成法
风格奇特
时代变化、社会动荡八大山人
朱耷、郑板桥
民间绘画木刻版画、年画、壁画、布贴画、剪纸画
中国古代绘画的特点
中国古代绘画的独特风格:存在写实为主的宫廷画和民间画与写意为主的文人画的两大风格;融诗书画印为一体;
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自由灵活。
戏剧 (源头----古代傩戏)
朝代名称流行区域成因著名剧作家或演员备注
宋南戏
南方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
娱乐场所---瓦舍出现
元杂剧
北方城市经济繁荣发达、市民阶层壮大、知识分子地位低下、科举制废除
元曲四大家
标志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清京剧
北京北京成为休闲文化一大中心;
徽班进京,与其它曲调融合
梅兰芳
中国古代戏曲的鼎盛
诗歌与小说
朝代形式文体特点时代特征(成因)代表人物
春秋《诗经》四言体采诗制度
战国楚辞自由灵活的句式经济发展、思想自由屈原《离骚》
汉
赋文采华丽、铺陈辞藻的带赋散文政治统一、经济发展、田猎、巡游之风兴盛司马相如
张衡、班固
唐
诗
四言、七言
绝句、律诗政治统一
经济繁荣
文化开放
科举制确立、中唐战乱浪漫派:李白;
现实派:杜甫、白居易
田园派:孟浩然、王维
边塞派:王昌龄
宋词长短句城市生活丰富、民族危机李清照、苏轼、辛弃疾
元
散曲
俗语科举制被废除
汉族文人地位低下
马致远、张养浩
明清
小说
分章分回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崛起;拜金逐利的社会风气;
政治黑暗、官场腐败,社会矛盾加深三言
二拍
四大奇书
三大批判现实力作
汇总:魏晋时期、唐、宋、元、明清几个时期文学艺术形成的时代背景可以作为共性来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