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为什么不渡过乌江,却选择了自刎呢?

 我来答
承吉凌8580
2022-10-08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4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7.7万
展开全部
唐朝才子杜牧《题乌江亭》写到「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表达了对项羽不肯渡过乌江的叹惋。那么项羽为什么不肯渡过乌江,而是选择了自刎呢? 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是这样记述的。原文如下:「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意思是说:这是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过乌江做什么呢?况且我和江东八千子弟一同渡江西进,现在却无一人返回,纵然江东父老可怜我封我为王,我还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呢?即使他们不说,难道我单单不在心里感到惭愧吗?在司马迁看来,项羽不肯渡过乌江,大致有两层意思。第一,上天要灭亡我,不再有进取心。第二,无颜见江东父老,心中有羞耻心。通过查阅其它资料,学者还有以下观点。第一,为了忏悔,不想再动兵戈,使天下百姓饱受战争之苦。第二,为了博取好名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第三,为了殉情,虞姬已逝,生无可恋。 如果纵观《项羽本纪》就会发现事情的梗概。鸿沟议和后,项羽面对垓下之围,四面楚歌,虞姬自刎,尚且组织了800多壮士突破重围。如果项羽真的不想逃脱汉军的打击,在此时为何还要废这一番周折呢?说明项羽此时还具有逃生的欲念。再来看看项羽逃亡的过程,又会产生哪些疑问呢?当项羽逃亡后,汉军等到天明才发现,刘邦于是派遣灌婴带领5000多骑兵追击。等到项羽渡过淮河,能够跟随的只有100多人了。到达阴陵后又迷失道路,因为一农民欺骗了他,最后陷入水泽之中,因此被汉军追上。本来是毫不相识,那么农民为什么要欺骗项羽呢?到达东城的时候项羽只剩下28人,而汉军追赶的有数千人,项王估计不能逃脱。他说道:「 ”我自从起兵到现在已经八年了,亲身经历七十多次战斗。所抵抗我的人都被攻破,我所攻击的都被降服,不曾失败过,于是称霸天下。现在最终却在这里被围困,这是上天要灭亡我啊,不是我不能作战。”这一番话又值得人思考,项羽先入为主,以为上天要灭亡他,首次发出感慨,开始心存懈怠之念。然而在被汉军围了数层的情况下,项羽率领28人还是进行了一番冲击,杀了敌军几百人,而自己只折了两人,此时稍微找回了一点心里安慰。《项羽本纪》接着记载「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说明此时项羽还是想要渡过乌江的,尚无轻生之念。我想让项羽突然改变渡江主意的,还是乌江亭长的那些话。乌江亭长说道:「 ”江东虽然狭小,土地方圆千里,民众几十万人,足够可以称王了,希望大王赶快渡江,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到了,是无法渡过的。” 我想,此时站在乌江边上的项羽,必定是思绪万千:想当初巨鹿破釜沉舟、鸿门问罪沛公、戏下分封诸侯、咸阳火烧秦宫、彭城以少胜多、荥阳数窘汉王、广武吓退楼烦,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如今却因垓下一战之败,却落得如丧家之犬,恐怕是上天要灭亡我吧?此时连毫不相识的农民都要欺骗于我,恐怕是已经失去民心了吧?再说虞姬有什么罪过,为了不连累我甘愿自刎以谢,我项羽纵然是铁血男儿,又何尝没有侠骨柔情呢?江东父老的八千子弟已战死疆场,我又怎能再让他们的父兄饱受战争之苦呢?再说我还有脸面去见他们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罢,罢,罢,渡江何为,唯有以血谢世人吧!是非功过,任由后人评说去!于是他举起了佩刀,颈上一划,鲜血汩汩直流。真个是一世功业何足道,方知人间是迷离。 司马迁写《史记》时,距离项羽已近百年,至于项羽为何不渡乌江,而选择自刎。恐怕也是通过人们口耳相传得来,只是冰山一角,至于后人的见解也只是在司马迁记录的基础上得出。至于项王不渡乌江,选择自刎,恐怕只有他本人才能说出真正的原因。至于做学问,一切原因皆有可能,我写这篇文章只是为了抛砖引玉,望大家提出更高的见解。 最后附录王安石的一首《叠题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