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lxb/notice.png)
五岳海拔高度分别是多少
五岳海拔高度分别是中岳嵩山(海拔1491.71米,位于河南省登封市)、东岳泰山(海拔1532.7米,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西岳华山(海拔2154.9米,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南岳衡山(海拔1300.2米,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北岳恒山(海拔2016.1米,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
五岳自然景观风格各异,文化积淀声名显赫。五岳文化本身就是远古山神崇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厚重。大量历代帝王祭祀封禅的岳庙,佛教和道教修建的佛院和道观,增添了五岳的威严与神秘。
五岳的历史沿革
中国古代,认为高山“峻极于天”,对其加以崇拜,即称“岳”。
对山封“岳”,最早可追溯到5000年前的黄帝时期,至唐虞三代,封有“四岳”。
春秋战国时期,随“五行”之说兴盛,“五岳”也应运而生,故有“唐虞四岳,至周始有五岳”。
汉之前,由于各代疆域限制,五岳之制因势而异,各有不同。
至汉武帝时,五岳制度才正式创立。汉宣帝正式颁发诏书,确定以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即天柱山,今安徽省境内)为南岳,大茂山(今河北省曲阳县)为北岳,嵩山为中岳。
后隋文帝杨坚,定湖南湘江之滨的衡山为南岳,废霍山为名山。
金、元、明、清诸代,均建都于北京,曲阳大茂山在京城之南,与北岳名称不符。
明代,称山西浑源恒山为北岳。
清顺治年间,正式移祀北岳于浑源恒山。
此后,五岳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