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引领中成长】关于成长的作文600字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杨金林,泰兴市襟江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为全国小学优秀校长,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首批“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在语文教学、素质教育和学校管理等领域有多项独特建树。在国内率先开展“开放式语文教育实验”,首创“为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理论”、“知情行协调教育理论”,并在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产生较大影响。担任百年名校泰兴市襟江小学校长多年,坚持学术治校,重视价值引领,使学校拥有较高文化品位,并持续高位发展。
【我的主张】
知情行合一
教育要培养知情行统一之人;学校要走知情行合一之路。
知即认知,情即情感,行即践行。知情行统一是人格健全的重要指标。人的任何一项相对独立的、能决定人某种特定活动方式的社会文化素质都是由认知、情感、践行三因素组成的(此为我的亚素质结构观)。在人的素质结构中,认知因素是指挥系统,在个体活动中起定向作用,它提供有关客体的各种信息,人依据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并作出决策;情感因素是动力系统,在人的活动中起启动、驱策、调节和强化的作用;践行因素是操作系统,在个体活动中具体执行知、情外化的任务,它是主体展示自身潜能,直接作用和影响客体的重要因素。人的素质发展的过程是认知、情感、践行三因素在横向上相互促进、融合与纵向上螺旋上升、递进累积相统一的过程(此为我的素质发展规律观)。偏重某一因素而忽视其他因素的发展,则整体意义上的素质不能获得发展。教育要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就必须根据人的亚素质结构特点和素质发展规律来展开活动。据此,我提出学校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促进学生知情行协调发展的教育。在这一视域下,笔者不赞同教学的本质是学生特殊认识活动的观点,而认为完整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促进儿童知情行协同活动进而获得协调发展的过程。有效实施知情行合一教育的内在机制是要激发学生知、情、行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这一动力本质上是知、情、行教育要求与学生知、情、行实际的矛盾;学生素质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上述诸多矛盾由对立到统一的前后承转、克生连锁的运演过程;知情行合一教育的关键是要有效推动上述矛盾的运动。
审视中国教育,重知轻情轻行是久积未改的顽疾。重知轻情的教育是一种“半面式教育”,它导致学生知情失调,情感素养低下。重知轻行的教育是一种“颈部之上的教育”,它导致学生知行不一,践行水平低,动手能力差。学生知情行失调,实质上就是人格分裂。要提高中华民族的内在素质,推行知情行合一教育已成了一项十分迫切的重要工程。
知情行合一的教育应有如下特征:(1)教育目标:知情行三元一体。我们在制定教育目标时,不仅要准确设定认知提升目标,而且要精心编制恰当的情感提升目标和践行提升目标,并使这三者相互关联,达到互促共融的终极目标。(2)教育内容:知情行三元融合。要改变现行教育内容以认知为主轴的单一格局,将情感教育内容、践行教育内容有机融进课程、教材和课堂,使教育内容成为知情行三者的融合体。(3)教育策略:知情行三元协进。体现三元协进的策略有二:一是“统合协进”,即选择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知情行三方面均有促进作用,且能使三者互动共进。这种方式具有综合性和整合性,如主题探究性教育、活动式教学等。二是“补弱协进”,即针对学生较为薄弱的方面进行强化,使之得到较好发展,进而与其他方面协调。如品德与生活教育中针对学生“不能行”的弱项,着力开展“力行敏行”的系统教育,学科教学中针对学生情感缺失的问题,重点进行“激情陶情”的系统教育。(4)教育评价:知情行三元合一。教育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都要三元合一。
学校文化营建也要遵循知情行合一的原则,即不仅要使全体师生对学校倡导的文化有正确认知,而且要使大家情感认同、真心悦纳,更要使全体员工在行动中自觉彰显。在学校多种文化中,以“学校精神”为核心的精神文化是影响师生人格品质、精神状态和整体风貌的文化。营建这种文化,一要引导师生从历史到现实,从感性到理性,由抽象到具象,使大家对学校精神有立体、通透、深刻的认识;二要引导师生对体现学校精神的重要校史人物、校史事件、校史瞬间进行感知、体验和感悟,让精神撞击心灵,使师生在情感升华中筑起心中的精神丰碑;三要着力引导师生在行动中自觉践行和弘扬学校精神。以先进教育思想为核心的理念文化是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具有很强引领性的文化。这一文化的营建同样要体现知情行合一的原则:不仅要引导教师在对真实教育案例的思辨中增强理性思维能力,提升他们对相关教育思想的认知境界,而且要通过开展“在体验中享受科学理性带来的快乐”等活动,提升老师对先进教育思想的情感认同度,实行由“知”到“信”到“爱”的转化,更要通过建立各种“理念转化机制”,引导老师将先进教育理念转化为自觉的教育教学行为。
【我的行走】
1.在师生心中树起一面精神大旗
2010年,我校建校150周年。举行校庆活动,是很多代襟江人的期盼——150年来,学校从未搞过校庆活动。历史的责任落到了我的肩上。
校庆的教育蕴意和提升价值何在?校庆目标如何定位?具体该如何搞才是有意义的?对此等相关问题我有过很长时间的思考(甚至可以说是研究)。最后,我想通了所有有关问题,尤其是校庆的目标定位问题。我们校庆的首要目标是总结和提炼出学校精神,使之成为引领襟江人不断前行和攀升的旗帜。“襟江精神”是什么,150年来从未系统总结过,至今没有很好的概括。在建校150年的历史节点进行总结和概括,是历史的要求,我责无旁贷!
如何总结和概括?
从历史到现实。我首先组织老师系统梳理和研究校史,在研究中特别关注有代表性的人物。这一过程是让历史复活的过程,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向我们走来:崇文兴教、捐资办学的襟江书院创办者金以诚知县,废科举办新学的博爱之士龙璋先生,严谨治校30年的杏坛女杰李洛英校长……我们在研究中着力挖掘历史人物所彰显的精神。在此基础上,我引导老师们把目光转向现今校园中的人——他们是“襟江精神”的新传人。我们以年级组为单位,让老师们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推选心目中觉得最能体现襟江品格的“襟江人”(每组两个),并让各组老师讲述他们的故事,然后推举老师撰写 演讲稿 。学校每周政治学习时间安排一人登台演讲这些老师的事迹。一个个亲切可信的身边人,一件件真实感人的身边事,让大家对“襟江精神”有了更真切的感受。
【我的主张】
知情行合一
教育要培养知情行统一之人;学校要走知情行合一之路。
知即认知,情即情感,行即践行。知情行统一是人格健全的重要指标。人的任何一项相对独立的、能决定人某种特定活动方式的社会文化素质都是由认知、情感、践行三因素组成的(此为我的亚素质结构观)。在人的素质结构中,认知因素是指挥系统,在个体活动中起定向作用,它提供有关客体的各种信息,人依据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并作出决策;情感因素是动力系统,在人的活动中起启动、驱策、调节和强化的作用;践行因素是操作系统,在个体活动中具体执行知、情外化的任务,它是主体展示自身潜能,直接作用和影响客体的重要因素。人的素质发展的过程是认知、情感、践行三因素在横向上相互促进、融合与纵向上螺旋上升、递进累积相统一的过程(此为我的素质发展规律观)。偏重某一因素而忽视其他因素的发展,则整体意义上的素质不能获得发展。教育要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就必须根据人的亚素质结构特点和素质发展规律来展开活动。据此,我提出学校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促进学生知情行协调发展的教育。在这一视域下,笔者不赞同教学的本质是学生特殊认识活动的观点,而认为完整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促进儿童知情行协同活动进而获得协调发展的过程。有效实施知情行合一教育的内在机制是要激发学生知、情、行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这一动力本质上是知、情、行教育要求与学生知、情、行实际的矛盾;学生素质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上述诸多矛盾由对立到统一的前后承转、克生连锁的运演过程;知情行合一教育的关键是要有效推动上述矛盾的运动。
审视中国教育,重知轻情轻行是久积未改的顽疾。重知轻情的教育是一种“半面式教育”,它导致学生知情失调,情感素养低下。重知轻行的教育是一种“颈部之上的教育”,它导致学生知行不一,践行水平低,动手能力差。学生知情行失调,实质上就是人格分裂。要提高中华民族的内在素质,推行知情行合一教育已成了一项十分迫切的重要工程。
知情行合一的教育应有如下特征:(1)教育目标:知情行三元一体。我们在制定教育目标时,不仅要准确设定认知提升目标,而且要精心编制恰当的情感提升目标和践行提升目标,并使这三者相互关联,达到互促共融的终极目标。(2)教育内容:知情行三元融合。要改变现行教育内容以认知为主轴的单一格局,将情感教育内容、践行教育内容有机融进课程、教材和课堂,使教育内容成为知情行三者的融合体。(3)教育策略:知情行三元协进。体现三元协进的策略有二:一是“统合协进”,即选择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知情行三方面均有促进作用,且能使三者互动共进。这种方式具有综合性和整合性,如主题探究性教育、活动式教学等。二是“补弱协进”,即针对学生较为薄弱的方面进行强化,使之得到较好发展,进而与其他方面协调。如品德与生活教育中针对学生“不能行”的弱项,着力开展“力行敏行”的系统教育,学科教学中针对学生情感缺失的问题,重点进行“激情陶情”的系统教育。(4)教育评价:知情行三元合一。教育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都要三元合一。
学校文化营建也要遵循知情行合一的原则,即不仅要使全体师生对学校倡导的文化有正确认知,而且要使大家情感认同、真心悦纳,更要使全体员工在行动中自觉彰显。在学校多种文化中,以“学校精神”为核心的精神文化是影响师生人格品质、精神状态和整体风貌的文化。营建这种文化,一要引导师生从历史到现实,从感性到理性,由抽象到具象,使大家对学校精神有立体、通透、深刻的认识;二要引导师生对体现学校精神的重要校史人物、校史事件、校史瞬间进行感知、体验和感悟,让精神撞击心灵,使师生在情感升华中筑起心中的精神丰碑;三要着力引导师生在行动中自觉践行和弘扬学校精神。以先进教育思想为核心的理念文化是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具有很强引领性的文化。这一文化的营建同样要体现知情行合一的原则:不仅要引导教师在对真实教育案例的思辨中增强理性思维能力,提升他们对相关教育思想的认知境界,而且要通过开展“在体验中享受科学理性带来的快乐”等活动,提升老师对先进教育思想的情感认同度,实行由“知”到“信”到“爱”的转化,更要通过建立各种“理念转化机制”,引导老师将先进教育理念转化为自觉的教育教学行为。
【我的行走】
1.在师生心中树起一面精神大旗
2010年,我校建校150周年。举行校庆活动,是很多代襟江人的期盼——150年来,学校从未搞过校庆活动。历史的责任落到了我的肩上。
校庆的教育蕴意和提升价值何在?校庆目标如何定位?具体该如何搞才是有意义的?对此等相关问题我有过很长时间的思考(甚至可以说是研究)。最后,我想通了所有有关问题,尤其是校庆的目标定位问题。我们校庆的首要目标是总结和提炼出学校精神,使之成为引领襟江人不断前行和攀升的旗帜。“襟江精神”是什么,150年来从未系统总结过,至今没有很好的概括。在建校150年的历史节点进行总结和概括,是历史的要求,我责无旁贷!
如何总结和概括?
从历史到现实。我首先组织老师系统梳理和研究校史,在研究中特别关注有代表性的人物。这一过程是让历史复活的过程,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向我们走来:崇文兴教、捐资办学的襟江书院创办者金以诚知县,废科举办新学的博爱之士龙璋先生,严谨治校30年的杏坛女杰李洛英校长……我们在研究中着力挖掘历史人物所彰显的精神。在此基础上,我引导老师们把目光转向现今校园中的人——他们是“襟江精神”的新传人。我们以年级组为单位,让老师们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推选心目中觉得最能体现襟江品格的“襟江人”(每组两个),并让各组老师讲述他们的故事,然后推举老师撰写 演讲稿 。学校每周政治学习时间安排一人登台演讲这些老师的事迹。一个个亲切可信的身边人,一件件真实感人的身边事,让大家对“襟江精神”有了更真切的感受。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汉开
2024-12-11 广告
2024-12-11 广告
对于艺术生文化课辅导,我们采取个性化教学策略。首先,评估学生的文化课基础,制定针对性学习计划。其次,强化基础知识,通过系统讲解与练习,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同时,结合艺术生的学习特点,融入艺术元素,激发学习兴趣。我们还提供一对一或小班授课...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汉开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