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教师的提问策略与教学的有效性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教学活动过程中所呈现的幼儿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的场景,经常是教师的有效提问引发的。所以,提问是教师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在特定情境下是决定教学活动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但实践中因教师提问不当导致教学活动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屡见不鲜,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提问应有目的性和指向性,以保证幼儿操作的有效性
幼儿的操作活动应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教师通常以提问的方式将目的和要求传递给幼儿。在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如果提问体现了活动的目标、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幼儿就会很快明白这个活动要解决的问题,活动效果就显著,反之则收效甚微。笔者曾看过一个中班数学活动“小兔的新家”,教学设计的目标是要求幼儿按照形状、颜色等特征对事物进行排序和设计序列。教师在幼儿操作前出示了小猴的新家图例,并对幼儿说:“这是小猴新装修的家,漂亮吗?请小朋友看看小猴新家的瓷砖是怎样的?”(幼儿说有的是白的,有的是红的,有的是长的,有的是方的。)教师又问:“栅栏又是怎样的?”(幼儿说有的高有的矮。)在幼儿观察图例后,教师说道:“小兔也想把新家装修得和小猴的家一样漂亮,你们愿意帮忙吗?如果愿意,请分组帮小兔装修,喜欢贴瓷砖的在前面桌子上做,喜欢围栅栏的在后面桌子上做。”幼儿操作结束时,教师发现幼儿贴的瓷砖毫无规律,围成的栅栏亦然。于是,教师再次引导幼儿观察小猴的新家,并问幼儿:“你们看,小猴家的瓷砖是怎么排列的?栅栏是按照什么顺序围成的?”幼儿观察后进行第二次操作,结果完全不同。
在这个活动中,为什么幼儿第一次贴的瓷砖、围的栅栏没有按规律排列呢?这应该与教师的提问引导有关。因为一开始教师并未围绕活动目标,抓住重点内容进行设问,提的都是有关瓷砖栅栏外部特征的问题,并没有去引导幼儿发现它们的排列规律。因此,幼儿认为只要将瓷砖贴上去,把栅栏围起来就可以了。而第二次操作前,教师的提问有了明确的指向性。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幼儿不仅发现了图例上的瓷砖和栅栏的排列规律,而且有了自己的思考和创造。因此教师的提问要围绕活动目标,突出内容重点,指向性要强,以免幼儿进行无效的操作活动。
●提问应立足于幼儿的操作体验和观察经验,以提高讨论交流的实效性
讨论交流源于问题,讨论交流有助于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澄清事实。教师能否引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是幼儿能否在探究、交流过程中获得正确认识的关键。如在“鸡蛋浮起来”的活动中,教师先让幼儿观察、比较两个杯子及其装水量,接着先后将鸡蛋放进两个杯子。待幼儿观察后,教师提问:“为什么这个杯子里的鸡蛋会浮起来?”幼儿讨论后说出了各自的理由:“这个杯子大一点。”“鸡蛋放进去以后水满上来一点。”“这个杯子里的水多一些。”教师提醒幼儿,两个杯子是一样大的,水也是一样多的。于是,有幼儿说:“老师刚才从这个杯子里舀起鸡蛋放进那个杯子时勺子里还有点水,所以那个杯子里的水就多了一点。”还有幼儿说水的颜色有点不一样(他看见放盐的那杯水有点白)。见幼儿都不能合理解释“鸡蛋浮起来”的现象,教师就对幼儿说:“因为老师在这个杯子里加了一点神奇的东西。”幼儿于是开始猜测,教师则顺势拿出味精、盐、白糖供幼儿操作探索。
本案例中,教师在幼儿初步观察、比较后向幼儿提问,目的是要引导幼儿通过讨论找出鸡蛋浮起来的原因,但幼儿的回答都未涉及真正的原因,这是因为幼儿没有操作经验,也不知道教师准备的两杯水有所不同,他们只是根据猜想作出一些主观判断,所以说出的理由不着边际是不足为奇的。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教师在要求幼儿就某个问题讨论交流前,应让幼儿亲历探究的过程,否则讨论交流往往是无意义的。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幼儿需要在教师引导下通过操作和观察、分析、比较才能找出现象背后的原因,然后通过讨论交流去伪存真,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如果教师要将供幼儿探究的问题或让幼儿观察的现象寓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从而让幼儿产生自己的问题并探究,教师就需要让自己的提问建立在幼儿的操作体验和获得观察经验这一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教师的提问才是有效的。
●提问应基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正确理解,以促进幼儿的创造表现丰富高效
活动对幼儿是否有意义,是否具有教学价值,关键在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是否准确。
中班诗歌《家》的教学活动开始,教师先请幼儿倾听自己朗诵诗歌:“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绿绿的树林是小鸟的家,浩瀚的大海是鲸鱼的家,广阔的沙漠是骆驼的家。”然后问幼儿“你听到什么了”,并依次问幼儿天空、树林、大海、沙漠各是谁的家。幼儿回答后,教师再问:“怎样的天空是谁的家?怎样的树林是谁的家……”在幼儿初步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出示图片指导幼儿尝试仿编诗歌。当时教师提出的问题与幼儿的回答如下:
师:要是把草地当成家,会是谁的家?
幼甲:草地是小鸟的家。
师:为什么说草地是小鸟的家?
幼甲:小鸟本来是在天上飞的,下雨时,它就飞落到草地上,藏到草丛里了。
师:是什么样的草地呢?
幼乙:绿绿的草地是七星瓢虫的家,还有毛毛虫的家也在草地上。
最后,教师让幼儿自选小图片进行匹配性的诗歌创编,幼儿编出了“浩瀚的大海是青蛙的家”“冰箱是水果的家”“树是蝴蝶的家”,等等。当教师问幼儿为什么说“树是蝴蝶的家”时,幼儿回答说“蝴蝶在树上产卵”。从幼儿仿编的诗句看,幼儿普遍不能正确地将小动物与“什么地方是它的家”建立起合理的对应关系。教师在反思时说这是幼儿缺乏经验所致。但笔者认为问题在于教师对诗歌内容的研究不够透彻,重点没有把握准。从活动中教师一直要幼儿说出“什么样的××是××的家”这一句式的情形来看,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仅局限于外在的语言表现形式,没有意识到这首诗歌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是要帮助幼儿找出动物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教师提出的问题没能帮助幼儿解决“为什么说××是××的家”这一关键问题,以致幼儿不能将思考的重点落在“为什么”上,从而影响到他们联想的合理性。由此可见,不是幼儿没有经验,也不是幼儿缺乏想象力,而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不到位,致使幼儿的创编达不到预期目标。其实,这首诗歌的主线是动物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环境的对应关系。如果教师能依此精心设计提问,借以帮助幼儿理解这一对应关系并唤醒幼儿的原有经验,那么幼儿的仿编诗歌活动就会变得高效。考试大收集整理
提问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提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活动质量的高低。所以我们要不断反思教学实践,研究提问策略,增强提问的艺术性,使教学活动过程更有效、更高效。
●提问应有目的性和指向性,以保证幼儿操作的有效性
幼儿的操作活动应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教师通常以提问的方式将目的和要求传递给幼儿。在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如果提问体现了活动的目标、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幼儿就会很快明白这个活动要解决的问题,活动效果就显著,反之则收效甚微。笔者曾看过一个中班数学活动“小兔的新家”,教学设计的目标是要求幼儿按照形状、颜色等特征对事物进行排序和设计序列。教师在幼儿操作前出示了小猴的新家图例,并对幼儿说:“这是小猴新装修的家,漂亮吗?请小朋友看看小猴新家的瓷砖是怎样的?”(幼儿说有的是白的,有的是红的,有的是长的,有的是方的。)教师又问:“栅栏又是怎样的?”(幼儿说有的高有的矮。)在幼儿观察图例后,教师说道:“小兔也想把新家装修得和小猴的家一样漂亮,你们愿意帮忙吗?如果愿意,请分组帮小兔装修,喜欢贴瓷砖的在前面桌子上做,喜欢围栅栏的在后面桌子上做。”幼儿操作结束时,教师发现幼儿贴的瓷砖毫无规律,围成的栅栏亦然。于是,教师再次引导幼儿观察小猴的新家,并问幼儿:“你们看,小猴家的瓷砖是怎么排列的?栅栏是按照什么顺序围成的?”幼儿观察后进行第二次操作,结果完全不同。
在这个活动中,为什么幼儿第一次贴的瓷砖、围的栅栏没有按规律排列呢?这应该与教师的提问引导有关。因为一开始教师并未围绕活动目标,抓住重点内容进行设问,提的都是有关瓷砖栅栏外部特征的问题,并没有去引导幼儿发现它们的排列规律。因此,幼儿认为只要将瓷砖贴上去,把栅栏围起来就可以了。而第二次操作前,教师的提问有了明确的指向性。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幼儿不仅发现了图例上的瓷砖和栅栏的排列规律,而且有了自己的思考和创造。因此教师的提问要围绕活动目标,突出内容重点,指向性要强,以免幼儿进行无效的操作活动。
●提问应立足于幼儿的操作体验和观察经验,以提高讨论交流的实效性
讨论交流源于问题,讨论交流有助于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澄清事实。教师能否引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是幼儿能否在探究、交流过程中获得正确认识的关键。如在“鸡蛋浮起来”的活动中,教师先让幼儿观察、比较两个杯子及其装水量,接着先后将鸡蛋放进两个杯子。待幼儿观察后,教师提问:“为什么这个杯子里的鸡蛋会浮起来?”幼儿讨论后说出了各自的理由:“这个杯子大一点。”“鸡蛋放进去以后水满上来一点。”“这个杯子里的水多一些。”教师提醒幼儿,两个杯子是一样大的,水也是一样多的。于是,有幼儿说:“老师刚才从这个杯子里舀起鸡蛋放进那个杯子时勺子里还有点水,所以那个杯子里的水就多了一点。”还有幼儿说水的颜色有点不一样(他看见放盐的那杯水有点白)。见幼儿都不能合理解释“鸡蛋浮起来”的现象,教师就对幼儿说:“因为老师在这个杯子里加了一点神奇的东西。”幼儿于是开始猜测,教师则顺势拿出味精、盐、白糖供幼儿操作探索。
本案例中,教师在幼儿初步观察、比较后向幼儿提问,目的是要引导幼儿通过讨论找出鸡蛋浮起来的原因,但幼儿的回答都未涉及真正的原因,这是因为幼儿没有操作经验,也不知道教师准备的两杯水有所不同,他们只是根据猜想作出一些主观判断,所以说出的理由不着边际是不足为奇的。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教师在要求幼儿就某个问题讨论交流前,应让幼儿亲历探究的过程,否则讨论交流往往是无意义的。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幼儿需要在教师引导下通过操作和观察、分析、比较才能找出现象背后的原因,然后通过讨论交流去伪存真,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如果教师要将供幼儿探究的问题或让幼儿观察的现象寓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从而让幼儿产生自己的问题并探究,教师就需要让自己的提问建立在幼儿的操作体验和获得观察经验这一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教师的提问才是有效的。
●提问应基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正确理解,以促进幼儿的创造表现丰富高效
活动对幼儿是否有意义,是否具有教学价值,关键在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是否准确。
中班诗歌《家》的教学活动开始,教师先请幼儿倾听自己朗诵诗歌:“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绿绿的树林是小鸟的家,浩瀚的大海是鲸鱼的家,广阔的沙漠是骆驼的家。”然后问幼儿“你听到什么了”,并依次问幼儿天空、树林、大海、沙漠各是谁的家。幼儿回答后,教师再问:“怎样的天空是谁的家?怎样的树林是谁的家……”在幼儿初步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出示图片指导幼儿尝试仿编诗歌。当时教师提出的问题与幼儿的回答如下:
师:要是把草地当成家,会是谁的家?
幼甲:草地是小鸟的家。
师:为什么说草地是小鸟的家?
幼甲:小鸟本来是在天上飞的,下雨时,它就飞落到草地上,藏到草丛里了。
师:是什么样的草地呢?
幼乙:绿绿的草地是七星瓢虫的家,还有毛毛虫的家也在草地上。
最后,教师让幼儿自选小图片进行匹配性的诗歌创编,幼儿编出了“浩瀚的大海是青蛙的家”“冰箱是水果的家”“树是蝴蝶的家”,等等。当教师问幼儿为什么说“树是蝴蝶的家”时,幼儿回答说“蝴蝶在树上产卵”。从幼儿仿编的诗句看,幼儿普遍不能正确地将小动物与“什么地方是它的家”建立起合理的对应关系。教师在反思时说这是幼儿缺乏经验所致。但笔者认为问题在于教师对诗歌内容的研究不够透彻,重点没有把握准。从活动中教师一直要幼儿说出“什么样的××是××的家”这一句式的情形来看,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仅局限于外在的语言表现形式,没有意识到这首诗歌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是要帮助幼儿找出动物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教师提出的问题没能帮助幼儿解决“为什么说××是××的家”这一关键问题,以致幼儿不能将思考的重点落在“为什么”上,从而影响到他们联想的合理性。由此可见,不是幼儿没有经验,也不是幼儿缺乏想象力,而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不到位,致使幼儿的创编达不到预期目标。其实,这首诗歌的主线是动物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环境的对应关系。如果教师能依此精心设计提问,借以帮助幼儿理解这一对应关系并唤醒幼儿的原有经验,那么幼儿的仿编诗歌活动就会变得高效。考试大收集整理
提问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提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活动质量的高低。所以我们要不断反思教学实践,研究提问策略,增强提问的艺术性,使教学活动过程更有效、更高效。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