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吗?
歌德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假如某个学生对某一个科目不感兴趣,那么他在这科的优势就无法发挥出来,自然成绩也不是很理想。
相反,假设一个学生对某个学科特别感兴趣,那么自然该生在这门学科上就会表现的尤为突出,所以,当你看到某个学生对某个学科达到痴迷状态而废寝忘食的时候,你也就不会觉得奇怪了。
这就是兴趣的魅力所在。
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成了提高学习效果的根本出发点。
就像达尔文一样,他从小就对大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激发了他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极大热情。他开始到郊外收集各种动植物,然后认真地制作成标本。中学毕业后,达尔文应父亲的要求去了爱丁堡大学学习医学,因实在没兴趣而中断了学业,后来又转入剑桥大学学习神学。但达尔文仍然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阅读生物学书籍和采集动植物标本上。他曾在自传中回忆说:“在剑桥的时候,没有一项工作比收集甲虫使我更为热心,更感兴趣了。”后来,也正是这种对生物学的强烈兴趣驱使他在1883年登上“贝格尔”号军舰,开始了举世闻名的环球考察,最终出版了他的巨著《物种起源》。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达尔文所取得的成就与他对生物学的浓厚兴趣是分不开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促进了学习成功,学习上的成功又会提高学习兴趣,这是良性循环;反之,对学习厌腻,学习必然失败,学习失败又加重学习上的厌腻感,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我们在这里有必要讨论如何打破这种怪圈,让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在讨论学习兴趣的问题时,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两种截然相对的说法。
许多教育者一面谆谆教诲学生
“不要凭兴趣去学习”,
“必要学习的东西,没有兴趣也要学”,
—面又主张“要注重兴趣”,
“没有兴趣,学习就是一件苦事”。
其实,这两种说法并不是绝对对立的,因为,学习兴趣是既可以改变,又可以培养的,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德国大音乐家贝多芬, 幼年时期对音乐并不是很感兴趣的,他父亲聘请当时最有名的音乐家来教他钢琴和小提琴,并经过他自己的刻苦努力,他才对音乐产生了兴趣,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音乐大师。因而,任何学习的兴趣都是可以培养的。
在现实中,我们需要学习的课程往往不只一门,各门课程不一定都使自己感兴趣。即使在自己最感兴趣的学科中,也不是所有内容都是有趣得使自己乐意去学。甚至有人认为,在学习中,并不是一切都可以做到富有趣味的,其中必然会有、而且是应该有一些枯燥的东西。
显然,对于那些我们兴趣不大,而又必须学习的东西,只有设法培养起自己的学习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兴趣的指引。
有观点认为,在满足基本自立的基础上,不管我们是优先基于兴趣,还是优先基于现实作出了选择,也用不着把这一初始状态”等同于漫长职业生涯的永久状态”。
大量事实证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成长,喜欢”和挣钱”非但不是割裂的,还很可能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兴趣是一台能量源源不竭的发动机,它既让人痴迷于一份工作,产生以此为志业的恒定信念。
还能释放出人的活力和潜能,最终在岗位上作出创造性的业绩,不光在精神世界中,而且在现实世界中,终将对你的全身心投入给予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