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场上的冷兵器,是用什么做的?
古代战场上的冷兵器是用什么做的?
南北朝时期以前,上好的钢刀都是采用的百炼钢,百炼钢是如何发展从而登上战场的呢?
1.古法百炼钢
南北朝时期以前的中国,制式武器以刀为主,普遍为钢刀。那时上好的钢刀都是采用的百炼钢也就是千锤百炼锻造法,通过反复的锻打祛除钢中的杂质。用这种百炼钢制作的钢刀性能优异,十分锋利。
2.百炼钢的缺点
百炼锻钢法有一个巨大的缺陷,这就是造价太高了。千锤百炼可不只是说说,“百”和“千”只是一个较为笼统的说法,但是翻找过一些资料之后才知道,那时的铁匠都是国家管控,对百炼钢的质量要求很高。
因此一把百炼钢刀的制作周期很长这也导致它的价格居高不下。一把百炼钢刀可以换取七个人两年的口粮。
3.百炼钢的发展
三国时期曹操曾经派人制作百炼钢历时三年锻造出的百炼钢只做出了五把刀。百炼钢刀渐渐成了奢侈品,一旦战事开启,这种刀更是被冠以各种名称每一把都不是凡物。古时人们所说的吹毛断发、削铁如泥说的就是这种刀。
也因此,历代匠人努力探索钢刀的制作工艺,东汉末年,灌钢法应运而生,但是此时的灌钢法还不健全,传播范围也有限。直到南北朝时期,当时有一个襄国人名叫基毋怀文,在灌钢法的基础上发明了宿铁刀,灌钢法取得了突破性的完善和发展。
4.灌钢法
何为灌钢法呢? 以前的百炼钢是匠人在普通生铁铁的基础上加碳进行锻打,根据锻刀的需求不同锻造出碳含量不同的钢材。
灌钢法出于节省人力的考虑,是先将生铁烧成液态,再将液态的生铁浇注在熟铁上。 这样还不够,还要经过几次熔炼,使生铁与熟铁内的碳含量趋于平衡,这样铁就成了钢。
5.灌钢法的弊端
而之前的百炼钢只能通过人工加碳锻打,耗时耗力不说,还很有难度,一般的学徒都不能掌握好其中的具体细节。但是灌钢法也有一个弊端,通过灌钢法制成的钢碳含量是固定的。而刀的制作过程中,刀的不同部位需要用不同碳含量的钢,如果是用碳含量一致的钢,做出来的刀很容易折断。
6.更进一步的锻造工艺
正式由于这种问题,所以古代人进一步的发展了铸剑的工艺。他们的方法是,用灌钢法制成的钢做成刀刃,二氧化碳含量低的熟铁作刀背,这之中的比例很重要。灌钢多了刀容易折断,熟铁多了钢刀就会出现卷刃等问题。
慕毋怀文在提出这种组合锻刀的方法之上,更是解决了比例问题,做出来的刀刚柔相济而且经久耐用。之后,在东魏与西魏交战时,基毋怀文带着他的宿铁刀进献东魏高欢,说他的刀能斩断三十层铠甲而且不卷刃。
高欢一听当然不信,只当他是吹牛。基毋怀文也不高兴了啊,当即请求试验,就用高欢营中的铠甲验证。果不其然,三十层铠甲一刀两断,将士无不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