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党外干部

什么是党外干部... 什么是党外干部 展开
 我来答
是皮皮拐啊
高粉答主

2019-09-29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8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9.2万
展开全部

党外干部特指不具有中国共产党党员身份的干部,如干部队伍中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代表人士等,是整个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选拔党外干部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基本政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在要求。

扩展资料:

培养、选拔、使用党外干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在多党合作政治体制不断完善的今天,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高素质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已成为新时期党的工作的新任务和新课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党外干部

371112028
推荐于2017-10-09
知道答主
回答量: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培养、选拔、使用党外干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中共平昌县委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及省、市有关文件规定和要求,高度重视培养、选拔、使用党外干部工作,并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培养、选拔、使用了一批优秀的党外干部担任环保局、商务局、旅游局、工商联等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工作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但是,根据新时期发展的要求和上级文件规定,我县对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工作仍然存在明显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现状及原因

  党外干部,是指在中国共产党员以外的干部群体,是一个极具浓厚中国特色的称谓,是一个公众略感生疏的政治群落。而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包容多元的社会,是一个让所有人的才能充分展现的社会,是让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社会。那么培养、选拔、使用党外干部是建设民主政治、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实质性举措。随着民主进程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绝大多数党外干部能够以党的事业为重,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发挥党外干部联系广泛、具有特殊专长的作用,维护了团结、协调和稳定的政治局面,为多党合作制度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多党合作政治体制不断完善的今天,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高素质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已成为新时期党的工作的新任务和新课题。

  据调查,在培养、选拔、使用党外干部工作中,普遍存在:选配的数量偏少,比例偏低;正职少,党外后备干部结构性不合理;党外领导干部来源不足,党外干部工作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以平昌县为例,2008年底,全县有党外干部350人,而使用情况是:党外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有13人,其中:副县(处)级4人,正科级4人,副科级5人;年龄最大的46岁,最小的31岁,平均年龄36岁;另外在股长岗位上的还有12人。该县有县人大代表292人,其中党外人士93人,占31、8%,县人大常委29人,其中党外人士6人,占20、6%;县政协委员283人,其中党外人士121人,占42、7%,县政协常委61人,其中党外人士14人,占22、9%。县人大领导班子成员中有1名党外干部,县政府领导班子成员中有1名党外干部,县政协领导班子成员中有2名党外干部。无论在使用数量上,还是在结构比例上,都达不到新时期发展和上级文件规定的要求。存在这些差距,既有工作上的原因,也有历史的原因,还有政治体制的原因,分析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不到位,观念改变难。在培养、选拔、使用党外干部过程中,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思维方式受传统框架的束缚,存在一些偏见和错误认识 ,如:“党内具备条件的干部多的是,用不着到党外去找”,“党外干部大多数是专业技术型人才,担任领导不能发挥其特长”等等,因此,党外干部提拔任用的数量较少,速度较慢,有的即使得到了提拔任用,也不是重用,安排的是相对“弱势”的岗位和职务,安排重要岗位和职务的比较少,并且大多是政治安排,不能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2、措施不到位,政策执行难。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七大以来,党中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来指导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工作,有力促进了党外干部工作的发展。但是,一些地方制定的文件中“争取配备”、“逐步配备”、“尽可能配备”、“要有一定数量”、“要加大力度”等规定和提法,弹性较大,缺乏可操作性的指标和措施,随意性较大。虽然在各级人大、政府、政协的领导班子中有明确的党外干部配备比例和数量,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往往没有严格按照规定比例和相应数量配备,如上级文件已经明确规定政协领导班子和政协常委的配备数量党外要比党内多,而现实是党内比党外的要多得多,因此,党外干部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在政府各部门、各乡镇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中,党外干部所占比例和数量也没有明确规定和要求,这些是导致党外干部安排难、进步难的主要原因。

  3、责任不到位,责权明晰难。责任和权利是一对相辅相成的矛盾统一体,处理得好,事物就能够遵循其自然规律正常发展,否则不然。在党外干部培养、选拔、使用工作分工方面,有关文件虽然也提出了要求,但是,各部门、各单位有哪些具体权力和职责,并没有得到明确。例如:统战部主要负责党外干部的举荐和培养,组织部主要负责党外干部的选拔和任用,统战部检查工作的最终落实。这一规定,意味着组织部和统战部都对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起作用。但目前的情况是,两个部门的权责没有具体化和明晰化,权责不明,难以形成合力,不仅成本高,而且容易造成部门之间的矛盾。

  4、使用不到位,储备完善难。党外干部队伍建设起步晚,人才库储备建设不完善。大部分乡镇和部门几乎没有建立党外干部后备队伍,培养、选拔、使用党外干部的意识不强,不注重平时和长期培养,只在换届时,临时作政治性安排。对党外干部的管理也只停留在人才库的建设上,缺乏有效的后续管理。在培养方面,只注重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缺乏实职安排和实际锻炼。目前,由于多数党外干部的岗位和职务都处相对“弱势”岗位和副职,对他们的使用没有到位,难免产生“进步难”的错觉,有的为了“进步”而强烈要求入党。加之,党外年轻干部本身数量不足,绝大多数又都是专业人才、科技干部或中、高知识分子,本人又有积极入党的愿望,这又从源头上减少了优秀的党外干部的数量,造成了党外干部的后备力量不足,人才储备困难多。

  二、对策及建议

  1、抓认识,统一思想。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阶段和新时期,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关键在于人的因素,在于人的素质,在于人的能力。人才,不仅党内有,党外也有。党外干部也是国家的财富。党外干部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外的普通干部队伍在一定程度上中占有相当大比例,就我县而言,党外干部占干部总人数的40%以上,他们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同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一道,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努力奋斗,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当中有大量的知识分子,不少同志是专业人才和科技干部,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培养教育党外干部的目的在于使用,各级党组织应站在战略的高度,认真贯彻落实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方针政策,切实做好选拔、任用工作。做到在研究干部任用时不忘党外干部,调整班子时不忘配备一定数量的党外干部,对经过多年培养,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工作业绩突出的党外干部应委以重任,努力创造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和良好的工作条件,在政治上信任他们,工作上支持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做到各尽其才,为党所用。

  2、抓“苗子”,储备人才。一是要注重营造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的浓厚氛围,为建立和完善党外干部后备人才库创造条件。二是坚持“一职两备”的原则,建立党外干部后备人才库,要树立创新观念,不拘一格选才。三是要公平对待,要同对待党员干部一样,采取组织选拔,基层推荐,动态管理等方法及时吸纳、完善、充实优秀党外干部进入人才库,从而逐步建立—支不同年龄层次,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党外后备干部队伍。

  3、抓培养,促进成长。一是注重理论培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党外干部进行理论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要认真组织他们联系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提高他们运用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去研究解决问题的本领,着力培养他们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民主监督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二是注重实践锻炼。有不少党外干部缺乏基层工作和领导工作经验,要按培养使用方向有计划地安排这些同志到基层调查研究或挂职锻炼,原单位不得对挂职锻炼的党外干部另眼看待,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关心和支持他们。各级党组织要结合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对基本素质好,有发展前途的优秀党外干部,放到基层单位和一定层次的领导岗位上,给他们压担子,使他们尽快成长。 三是注重培养重点。要把股级干部的培养作为重点,从一般干部抓起,在一些部门,有意识地选配一些党外干部担任股、所(站)长,培养成熟后,从中选拔各方面素质好的担任乡镇、部门的领导,再从乡镇、部门领导岗位上成长起来的优秀党外干部中选拔,作为县级党外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在对党外干部的培养中,坚持从基层抓起,从长远抓起,培养、选拔、使用党外干部工作就有了坚实基础和雄厚人才来源。

  4、抓机制,落实政策。一是要认真执行政策。要严格按照中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把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作为一项人才战略来抓,在执行上级政策中不能走样或流于形式。进一步深化《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的认识,要严格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把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工作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来考评,真正体现各级党委的重视。 二是要坚持联系制度。要认真坚持党政领导与党外干部的联系制度,加强对他们的帮助教育,组织部、统战部要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应定期召开党外干部座谈会和学习会,听取他们的工作、学习、思想汇报,适时进行关心、帮助和教育,引导他们增强自身能力。三是要实行动态管理。要建立健全动态管理制度,建立党外干部和后备队伍基本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成熟一个就选拔、使用一个,并积极探索综合评价体系。四是坚持“三派”锻炼制度。要建立和完善党外干部上派、下派和外派锻炼机制,要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完成选派任务。

  5、抓履职,发挥作用。根据中央、省、市委的有关文件精神,加强高素质党外干部队伍的建设,已成为新时期统战工作的新任务和新课题。中央印发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中指出:“要建立和完善培养选拔非党干部的相关制度”。统战部和组织部要结合党外干部工作的特点及规律,研究制定培养、选拔、使用党外干部的工作规划、工作方案和工作方法。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本着对党和人民负责,对党外干部在培养、选拔、任用之前的情况,认真进行排队分析,建立专人档案,跟踪动态管理,公平公正考察,采取组织考察,民主推荐的方式,拟出初步人选,主动向党委推荐,逐步配备一批优秀党外干部,使党外干部能够茁壮成长。

  总之,党外干部是我国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党外干部工作是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有利于改善各级领导班子结构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各级党委要用战略的眼光,深刻领会抓好党外干部培养、选拔、使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建立一支高效、廉洁、务实的党外干部队伍,使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工作走上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健康轨道,为促进大和谐和大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0-05-11
展开全部
是国家干部,但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