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我国的环境问题现状 和解决之道
环境问题,通常指由于人类活动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即所谓次生环境问题。它不包括自然界自身活动而引起的地震、海啸、火山爆发、台风、寒潮、风暴潮、水旱灾害等自然灾害带来的环境问题,即原生环境问题。
一、环境问题的由来及发展
自从人类出现在地球上,就不断地向自然界进行索取,同时引发出环境问题。由于古代人类生活简单,刀耕火种,生产力不发达,对外部环境的影响是很有限的。随后,人类学会了驯化动物,农业和畜牧业发展了,人类对环境的改造意识加强了。与此同时,由于砍伐森林、破坏草原、反复刀耕火种,导致土壤被破坏、植被锐减、水土流失、肥沃的土地变成荒漠。
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也随之突出。特别是到19世纪中叶,第一次产业革命相继在各国完成,生产力迅速发展,人口急剧增长,人类社会活动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扩大,人们向自然索取的能力和对自然环境干预的能力越来越大,资源消耗和排放废弃物大量增加。又由于当时人类对于环境及环境保护认识的局限性,致使环境问题发展十分迅速。
以亚洲为例,亚洲的经济发展引人注目,但是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城市的环境状况令人担忧。人口膨胀、垃圾增多、交通拥挤、大气和河流污染,使城市的环境日趋恶化。由于农村人口的大量涌入,加之居高不下的出生率,1990年亚洲的城市人口已达10亿。到2020年,据估计,亚洲的城市人口将增至24亿。城市人口的增加,使贫民窟的面积也随之扩大,城市公害又导致市民中呼吸管道疾病患者的大量增加。目前公害问题比较突出的城市有泰国的曼谷、菲律宾的马尼拉、印度的孟买和加尔各答等。这些城市二氧化硫和悬浮灰尘造成的大气污染程度,比美国和加拿大的城市高出十多倍。其中,因汽车排放尾气严重,曼谷市民血液中铅的浓度是美国城市市民的四倍。
1996年“地球日”前夕,联合国环境署发表了《采取行动:你和你的社区的环境指南》的报告。报告中列举了一连串数字,使我们不能不为我们的家园——地球充满忧虑。报告指出:南极臭氧空洞正以每年一个美国陆地面积的速度在扩大,受臭氧空洞的影响,太阳紫外线辐射长驱直入,人类皮肤癌发病率不断上升;空气质量严重恶化,全球有1.25亿人口生活在污浊的空气中,温室气体过度释放造成全球气候变暖,使沿海低地和一些岛屿国家处在岌岌可危之中;全球12%的哺乳动物和11%的鸟类濒临灭绝,每24小时就有150到200种生物从地球上消失;全球有12亿人口生活在缺水地区,14亿人口的生活环境中没有生活污水排放装置;全球每年土壤流失达200亿吨;每年化学杀虫剂的使用量超过270万吨;全球捕鱼量已大大超过每年一亿吨的上限,有四十多种鱼类因人类的过度捕捞而濒临灭绝;全世界的森林正以每年460万公顷的速度从地球上消失……
二、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
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我国在经济发展中也遇到了环境恶化这个棘手的难题。目前,我国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并正向农村蔓延。在一些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环境污染尤为突出。森林减少、沙漠扩大、草原退化、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等生态破坏问题也日趋严重。环境恶化目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危害公众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而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又给我国的资源和环境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冲击。
大气污染十分严重。全国城市大气总悬浮微粒浓度年日均值为320微克/立方米,污染严重的城市超过800微克/立方米,高出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近10倍。参加全球大气监测的北京、沈阳、西安、上海、广州五座城市,都排在全球监测的五十多座城市里污染最严重的10名之中。全国酸雨覆盖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29%,而且酸雨严重区已越过长江,向黄河流域蔓延,青岛也监测到酸雨,全国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40亿元。以长沙、赣州、怀化、南昌等地为代表的华中酸雨区,90年代以来,已成为全国最严重的酸雨区,其中心区域年均pH值低于4.0,酸雨频率高于90%。
水污染非常突出。全国七大水系近一半的监测河段污染严重,86%的城市河段水质超标。据对15个省市29条河流的监测,有2800公里河段鱼类基本绝迹。淮河流域191条支流中,80%的水呈黑绿色,一半以上的河段完全丧失使用价值,沿岸不少工厂被迫停产,一些地区农作物绝收。1994年7月,淮河发生特大污染事故,两亿吨污水排入干流,形成70公里长的污染带,使苏皖两省一百五十多万人无水可饮。各地由于水污染导致的停工、停产及纠纷事件频频发生。
噪声和固体废物加剧。全国有2/3的城市居民生活在超标的噪声环境中。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已累积70亿吨,每年仍以六、七吨的速度增加,垃圾“围城”现象十分普遍,受污染耕地达1.5亿亩以上。危险废物大多未得到有效处置,随意堆放形成重大环境隐患。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一些地区盲目发展污染重的企业和不合理地开发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了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致使一些生态环境脆弱地区,陷于人畜无饮水、草木难生长的境地。
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人民的身体健康。贵州省务川县从事土法炼汞的农民中,有97%的人有汞中毒症状,安徽省奎河污染严重的地区,人群癌症发病率高达1024/10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十多倍。各地污染纠纷和群众来信来访逐年增加,由此酿成的械斗等流血冲突和人员伤亡时有发生,已开始影响社会稳定。
我国的环境问题引起社会各界乃至国际社会的关注。许多专家学者提出,在环境问题上如果不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仅将在很大程度上抵消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而且可能重蹈50年代人口问题的覆辙,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三、 环境保护的概念和内容
地球环境的恶化引进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于是,环境保护日益提到了各国的日程上。
环境保护就是通过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措施,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还要依据人类的意愿,保护和改善环境,使它更好地适合于人类劳动和生活以及自然界中生物的生存,消除那些破坏环境并危及人类生活和生存的不利因素。环境保护所要解决的问题大致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类身心的健康,防止机体在环境的影响下变异和退化;二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进入环境,以及保护自然资源(包括生物资源)的恢复和扩大再生产,以利于人类生命活动。
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
环境污染危害着人体健康,甚至会出现致畸、致癌、致突变的情况,严重的污染还会引出社会政治问题。因此,环境保护工作的好坏,直接与国家的安定有关,对保障社会劳动力再生产免遭破坏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类对环境认识的深入,环境是资源的观点,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空气、水、土壤、矿产资源等,都是社会的自然财富和发展生产的物质基础,构成了生产力的要素。由于空气污染严重,国外曾有空气罐头出售;由于水体污染、气候变化、地下水抽取过度,世界许多地方出现水荒;由于人口猛增、滥用耕地、土地沙漠化,使得土地匮乏等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不保护环境,不保护环境资源,就会威胁到人类社会的生存,也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发展下去。
工业发达国家在本世纪初,只注意发展经济,不顾环境保护,以牺牲环境作代价去谋求经济的发展。当污染形成公害,引起广大人民的强烈反对并影响到经济的顺利发展时,才被迫去治理,付出了昂贵的代价。被后人称之为走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这种发展方式,不但使国民经济发展缓慢,甚至会破坏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人类不按照环境科学规律办事,肆意破坏生态环境,也必然会遭到环境的报复。统计资料表明:云南省1950年森林覆盖率为50%,平均九年遭到一次大的水旱灾害。由于乱砍滥伐等破坏,到1980年森林覆盖率仅为24.9%,影响了对气候的调节作用,1950~1980年间竟发生了11次灾害,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环。这是环境给予人类的报复。
经济建设和环境之间必须协调发展,这是人类从发展经济的教训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二者之间的关系一旦失调,必将造成生态破环、环境污染,所带来的损失和影响非常大,甚至无法计算。若使被破坏的环境得以恢复,需要很长的时间和代价,或者根本无法复原。
五、 我国环境保护发展历程
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大体上走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70年代,这是我国环保事业的创建时期。1972年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使中国了解了世界环境状况和环境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1973年8月5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会议检查了我国环境保护的情况,通过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确定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境保护工作方针。1978年12月31日,党中央批准了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关于《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这是我党历史上第一次以党中央的名义对环境保护工作作出的指示。1979年9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使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走上了法制的轨道。
第二阶段是80年代,为环境保护事业的开拓期。1983年12月31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会议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了环境保护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战略任务,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从而确立了环境保护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制定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方针,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三大政策。
第三阶段为90年代,是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期。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未来共同的发展战略,得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与会国家政府的赞同。1992年8月,联合国环发大会之后,我国政府提出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应采取的十大对策,明确指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当代中国以及未来的必然选择。1994年3月,我国政府批准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从人口、环境与发展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1996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把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使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得以实施。
六、控制人口,保护环境
考察人类文明发展史,从特定角度观察,可以说是人口与环境变动互相作用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表现为人口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环境,环境质量对人口的数量、素质和分布等产生重要影响,一定的良好环境有利于人们子孙后代的繁衍,也有利于人口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代,对有利于人口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提高的环境要求更高;另一方面表现为人口的数量素质和结构的变动直接作用于环境,尤其是人口长期累进的增长,对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大,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环境恶化,并最终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我国未来半个多世纪内将再增加四亿人口,满足原有和新增人口衣、食、住、行等生活资料的需求,以及就业需求、就学需求、养老保障需求等,唯一的途径是有赖于国民经济比较快的发展。但由于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这个基本国情,如目前的人均耕地、人均草原面积均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淡水相当于1/4,人均森林相当于1/8,加快发展经济也将使资源短缺加剧,农业集约化经营将使土地退化加剧,潜存着使本来比较薄弱的生态基础变得更加薄弱的危险。
人口与环境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中两个突出的问题,人们在实践中加深着对二者之间关系的认识。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素质的提高,技术的进步和手段的增强,人类在同环境大自然的搏击中取得一个接一个的辉煌胜利。今天,在某些领域自然只能听从人类的摆布,不过不要忘记,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以人类自身的极大牺牲为代价的:人口增长就要毁林开荒,变牧为田,环境自然便以土壤沙化、气候变得恶劣报复人类;人类过度开采煤、石油等化石燃料,能源直线上升,环境自然便以“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空洞报复人类;人类加速推进工业化,环境自然便以大气、水、土壤质量的全面下降、污染的加重和大量生物的死亡报复人类。无情的现实唤起人们的觉醒,并取得越来越多的共识,在人类与环境大自然的关系中,不再是谁战胜谁的问题,一味地索取已经危及到索取者自身,消减索取最重要的途径是减少索取者的数量,人类必须自觉控制自身数量的增长。
环境问题,通常指由于人类活动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即所谓次生环境问题。它不包括自然界自身活动而引起的地震、海啸、火山爆发、台风、寒潮、风暴潮、水旱灾害等自然灾害带来的环境问题,即原生环境问题。
一、环境问题的由来及发展
自从人类出现在地球上,就不断地向自然界进行索取,同时引发出环境问题。由于古代人类生活简单,刀耕火种,生产力不发达,对外部环境的影响是很有限的。随后,人类学会了驯化动物,农业和畜牧业发展了,人类对环境的改造意识加强了。与此同时,由于砍伐森林、破坏草原、反复刀耕火种,导致土壤被破坏、植被锐减、水土流失、肥沃的土地变成荒漠。
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也随之突出。特别是到19世纪中叶,第一次产业革命相继在各国完成,生产力迅速发展,人口急剧增长,人类社会活动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扩大,人们向自然索取的能力和对自然环境干预的能力越来越大,资源消耗和排放废弃物大量增加。又由于当时人类对于环境及环境保护认识的局限性,致使环境问题发展十分迅速。
以亚洲为例,亚洲的经济发展引人注目,但是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城市的环境状况令人担忧。人口膨胀、垃圾增多、交通拥挤、大气和河流污染,使城市的环境日趋恶化。由于农村人口的大量涌入,加之居高不下的出生率,1990年亚洲的城市人口已达10亿。到2020年,据估计,亚洲的城市人口将增至24亿。城市人口的增加,使贫民窟的面积也随之扩大,城市公害又导致市民中呼吸管道疾病患者的大量增加。目前公害问题比较突出的城市有泰国的曼谷、菲律宾的马尼拉、印度的孟买和加尔各答等。这些城市二氧化硫和悬浮灰尘造成的大气污染程度,比美国和加拿大的城市高出十多倍。其中,因汽车排放尾气严重,曼谷市民血液中铅的浓度是美国城市市民的四倍。
1996年“地球日”前夕,联合国环境署发表了《采取行动:你和你的社区的环境指南》的报告。报告中列举了一连串数字,使我们不能不为我们的家园——地球充满忧虑。报告指出:南极臭氧空洞正以每年一个美国陆地面积的速度在扩大,受臭氧空洞的影响,太阳紫外线辐射长驱直入,人类皮肤癌发病率不断上升;空气质量严重恶化,全球有1.25亿人口生活在污浊的空气中,温室气体过度释放造成全球气候变暖,使沿海低地和一些岛屿国家处在岌岌可危之中;全球12%的哺乳动物和11%的鸟类濒临灭绝,每24小时就有150到200种生物从地球上消失;全球有12亿人口生活在缺水地区,14亿人口的生活环境中没有生活污水排放装置;全球每年土壤流失达200亿吨;每年化学杀虫剂的使用量超过270万吨;全球捕鱼量已大大超过每年一亿吨的上限,有四十多种鱼类因人类的过度捕捞而濒临灭绝;全世界的森林正以每年460万公顷的速度从地球上消失……
二、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
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我国在经济发展中也遇到了环境恶化这个棘手的难题。目前,我国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并正向农村蔓延。在一些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环境污染尤为突出。森林减少、沙漠扩大、草原退化、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等生态破坏问题也日趋严重。环境恶化目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危害公众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而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又给我国的资源和环境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冲击。
大气污染十分严重。全国城市大气总悬浮微粒浓度年日均值为320微克/立方米,污染严重的城市超过800微克/立方米,高出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近10倍。参加全球大气监测的北京、沈阳、西安、上海、广州五座城市,都排在全球监测的五十多座城市里污染最严重的10名之中。全国酸雨覆盖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29%,而且酸雨严重区已越过长江,向黄河流域蔓延,青岛也监测到酸雨,全国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40亿元。以长沙、赣州、怀化、南昌等地为代表的华中酸雨区,90年代以来,已成为全国最严重的酸雨区,其中心区域年均pH值低于4.0,酸雨频率高于90%。
水污染非常突出。全国七大水系近一半的监测河段污染严重,86%的城市河段水质超标。据对15个省市29条河流的监测,有2800公里河段鱼类基本绝迹。淮河流域191条支流中,80%的水呈黑绿色,一半以上的河段完全丧失使用价值,沿岸不少工厂被迫停产,一些地区农作物绝收。1994年7月,淮河发生特大污染事故,两亿吨污水排入干流,形成70公里长的污染带,使苏皖两省一百五十多万人无水可饮。各地由于水污染导致的停工、停产及纠纷事件频频发生。
噪声和固体废物加剧。全国有2/3的城市居民生活在超标的噪声环境中。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已累积70亿吨,每年仍以六、七吨的速度增加,垃圾“围城”现象十分普遍,受污染耕地达1.5亿亩以上。危险废物大多未得到有效处置,随意堆放形成重大环境隐患。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一些地区盲目发展污染重的企业和不合理地开发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了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致使一些生态环境脆弱地区,陷于人畜无饮水、草木难生长的境地。
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人民的身体健康。贵州省务川县从事土法炼汞的农民中,有97%的人有汞中毒症状,安徽省奎河污染严重的地区,人群癌症发病率高达1024/10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十多倍。各地污染纠纷和群众来信来访逐年增加,由此酿成的械斗等流血冲突和人员伤亡时有发生,已开始影响社会稳定。
我国的环境问题引起社会各界乃至国际社会的关注。许多专家学者提出,在环境问题上如果不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仅将在很大程度上抵消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而且可能重蹈50年代人口问题的覆辙,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三、 环境保护的概念和内容
地球环境的恶化引进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于是,环境保护日益提到了各国的日程上。
环境保护就是通过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措施,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还要依据人类的意愿,保护和改善环境,使它更好地适合于人类劳动和生活以及自然界中生物的生存,消除那些破坏环境并危及人类生活和生存的不利因素。环境保护所要解决的问题大致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类身心的健康,防止机体在环境的影响下变异和退化;二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进入环境,以及保护自然资源(包括生物资源)的恢复和扩大再生产,以利于人类生命活动。
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
环境污染危害着人体健康,甚至会出现致畸、致癌、致突变的情况,严重的污染还会引出社会政治问题。因此,环境保护工作的好坏,直接与国家的安定有关,对保障社会劳动力再生产免遭破坏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类对环境认识的深入,环境是资源的观点,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空气、水、土壤、矿产资源等,都是社会的自然财富和发展生产的物质基础,构成了生产力的要素。由于空气污染严重,国外曾有空气罐头出售;由于水体污染、气候变化、地下水抽取过度,世界许多地方出现水荒;由于人口猛增、滥用耕地、土地沙漠化,使得土地匮乏等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不保护环境,不保护环境资源,就会威胁到人类社会的生存,也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发展下去。
工业发达国家在本世纪初,只注意发展经济,不顾环境保护,以牺牲环境作代价去谋求经济的发展。当污染形成公害,引起广大人民的强烈反对并影响到经济的顺利发展时,才被迫去治理,付出了昂贵的代价。被后人称之为走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这种发展方式,不但使国民经济发展缓慢,甚至会破坏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人类不按照环境科学规律办事,肆意破坏生态环境,也必然会遭到环境的报复。统计资料表明:云南省1950年森林覆盖率为50%,平均九年遭到一次大的水旱灾害。由于乱砍滥伐等破坏,到1980年森林覆盖率仅为24.9%,影响了对气候的调节作用,1950~1980年间竟发生了11次灾害,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环。这是环境给予人类的报复。
经济建设和环境之间必须协调发展,这是人类从发展经济的教训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二者之间的关系一旦失调,必将造成生态破环、环境污染,所带来的损失和影响非常大,甚至无法计算。若使被破坏的环境得以恢复,需要很长的时间和代价,或者根本无法复原。
五、 我国环境保护发展历程
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大体上走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70年代,这是我国环保事业的创建时期。1972年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使中国了解了世界环境状况和环境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1973年8月5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会议检查了我国环境保护的情况,通过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确定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境保护工作方针。1978年12月31日,党中央批准了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关于《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这是我党历史上第一次以党中央的名义对环境保护工作作出的指示。1979年9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使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走上了法制的轨道。
第二阶段是80年代,为环境保护事业的开拓期。1983年12月31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会议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了环境保护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战略任务,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从而确立了环境保护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制定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方针,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三大政策。
第三阶段为90年代,是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期。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未来共同的发展战略,得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与会国家政府的赞同。1992年8月,联合国环发大会之后,我国政府提出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应采取的十大对策,明确指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当代中国以及未来的必然选择。1994年3月,我国政府批准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从人口、环境与发展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1996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把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使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得以实施。
六、控制人口,保护环境
考察人类文明发展史,从特定角度观察,可以说是人口与环境变动互相作用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表现为人口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环境,环境质量对人口的数量、素质和分布等产生重要影响,一定的良好环境有利于人们子孙后代的繁衍,也有利于人口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代,对有利于人口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提高的环境要求更高;另一方面表现为人口的数量素质和结构的变动直接作用于环境,尤其是人口长期累进的增长,对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大,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环境恶化,并最终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我国未来半个多世纪内将再增加四亿人口,满足原有和新增人口衣、食、住、行等生活资料的需求,以及就业需求、就学需求、养老保障需求等,唯一的途径是有赖于国民经济比较快的发展。但由于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这个基本国情,如目前的人均耕地、人均草原面积均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淡水相当于1/4,人均森林相当于1/8,加快发展经济也将使资源短缺加剧,农业集约化经营将使土地退化加剧,潜存着使本来比较薄弱的生态基础变得更加薄弱的危险。
人口与环境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中两个突出的问题,人们在实践中加深着对二者之间关系的认识。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素质的提高,技术的进步和手段的增强,人类在同环境大自然的搏击中取得一个接一个的辉煌胜利。今天,在某些领域自然只能听从人类的摆布,不过不要忘记,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以人类自身的极大牺牲为代价的:人口增长就要毁林开荒,变牧为田,环境自然便以土壤沙化、气候变得恶劣报复人类;人类过度开采煤、石油等化石燃料,能源直线上升,环境自然便以“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空洞报复人类;人类加速推进工业化,环境自然便以大气、水、土壤质量的全面下降、污染的加重和大量生物的死亡报复人类。无情的现实唤起人们的觉醒,并取得越来越多的共识,在人类与环境大自然的关系中,不再是谁战胜谁的问题,一味地索取已经危及到索取者自身,消减索取最重要的途径是减少索取者的数量,人类必须自觉控制自身数量的增长。
九州鹏跃
2024-09-26 广告
2024-09-26 广告
服务热线:400-885-3078北京九州鹏跃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集自主研发、组装生产、定制集成、服务运维于一体的新型科技公司。产品包括粉尘检测设备、本安/矿用防爆测尘设备、烟尘检测设备、CEMS系统、气溶胶发生器等,形成了...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九州鹏跃提供
展开全部
一、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现状
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形势严峻,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为特征的生态破环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二、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成因
1.巨大的人口压力
2.不合理的开发活动
说明:中国现代人口数量异常迅猛增长,成为中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压力,为了生存,人们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采滥挖,破坏植被,环境保护意识不强,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维护,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超过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造成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
三、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
中国地域广大,且受季风气候的影响,由北向南、从东到西,气候和地势有明显差别,形成了类型众多的生态系统。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在不同生态系统背景下产生了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布见图4、16。
我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形成原因:
地区名称 主要生态问题 形成原因
自然背景 人为原因
A 大兴安岭两侧 森林破坏、土壤侵蚀、草场退化严重 半干旱草原地区 过垦、过伐、过牧严重。
B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草场退化严重 降水较少、气候较干 过牧严重。
C 黄淮海平原区 土壤侵蚀严重。
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人口密集,过垦严重
人口密集,过垦严重
D.E 南方亚热带丘陵地区 亚热带丘陵,降水丰富
F 亚热带的横断山区、云贵高原 土壤侵蚀,森林破坏严重,物种灭绝和多样性锐减。 亚热带丘陵山地地区,
地质条件复杂 人民生活贫穷,过垦、过伐导致。
G 青藏高原 高寒地区 受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影响,生态十分脆弱。
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形势严峻,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为特征的生态破环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二、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成因
1.巨大的人口压力
2.不合理的开发活动
说明:中国现代人口数量异常迅猛增长,成为中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压力,为了生存,人们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采滥挖,破坏植被,环境保护意识不强,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维护,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超过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造成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
三、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
中国地域广大,且受季风气候的影响,由北向南、从东到西,气候和地势有明显差别,形成了类型众多的生态系统。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在不同生态系统背景下产生了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布见图4、16。
我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形成原因:
地区名称 主要生态问题 形成原因
自然背景 人为原因
A 大兴安岭两侧 森林破坏、土壤侵蚀、草场退化严重 半干旱草原地区 过垦、过伐、过牧严重。
B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草场退化严重 降水较少、气候较干 过牧严重。
C 黄淮海平原区 土壤侵蚀严重。
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人口密集,过垦严重
人口密集,过垦严重
D.E 南方亚热带丘陵地区 亚热带丘陵,降水丰富
F 亚热带的横断山区、云贵高原 土壤侵蚀,森林破坏严重,物种灭绝和多样性锐减。 亚热带丘陵山地地区,
地质条件复杂 人民生活贫穷,过垦、过伐导致。
G 青藏高原 高寒地区 受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影响,生态十分脆弱。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一、 生态问题、分布、人为和自然原因
1,森林破坏
东北、西南、华南林区
滥垦、滥伐,超出了森林抚育更新的能力
森林火灾等
2,土地荒漠化
西北、华北半干旱区
过牧超载严重、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降水少、气候干旱
3,湿地萎缩
三江低地、湖滨海滨
土壤侵蚀、环境污染、围湖(海)造田、引水灌溉及河流的截流改向
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沼
4,生物多样性锐减
林区、草原、近海海域
人类的狩猎采集、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
物种都有一定的寿命
5,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东南丘陵
人口稠密,过垦严重
降水季节变率大且多暴雨
草原退化
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
过度放牧、过度垦殖
气候干旱、降水减少
二、对策
1.植树种草,涵养水源,营造区域良好环境。水资源严重短缺,干旱连年发生,且持续时间长,追根溯源,就在于植被遭到严重破环,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能力下降。在空间布局上,应坚持“北草南林”的原则。
2.理顺思路,调整结构,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实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要适应新阶段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形势,由以粮为主的自给自足型农业向以林牧业为主的生态型农业转变,以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为调整的重点。要在保护和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提高粮食生产水平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林果业、畜牧业等多种经营,培养主导产业,优化品种结构,开拓高附加值的特色产品,以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推进农村经济向产业化、专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走生态农业发展之路。生态环境,重在保护。在抓好原有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监督的同时,要把小流域综合治理作为改善生态环的突破口来抓。要坚持“三高”(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达到“三保”(保土、保水、保肥),实现“三效”(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结合),搞好小流域综合治理;要以流域为单元,一条沟、一面坡、一架山的系统规划,山、水、林、田、路、草综合配套,工程、生物、耕作措施相互补充,全面提高小流域投入力度。通过清理河道、加固河堤和增加植被保持水土,防止流失。要把综合治理与科技开发相结合,通过治理一条流域,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群众,最终实现山绿、水清、村美、人富的目标。
4.全面规划,分步实施,要进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先行试点、稳步推进”的原则,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山川秀美工程规划,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退耕还林要以造定退,重点是25度以上的坡耕地。退耕还林要尊重群意愿,不搞强迫命令和一刀切。对一时退不下来的陡坡耕地,要实行经济林草与粮油作物间作逐步退耕。以便做到退耕不减产,还林要增收,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要分地区、分步骤搞好封山育林。按照“统一规划、集中配置、统一治理、政府控制的原则,搞好种苗基地建设,抓好省级和区域性重点苗圃,为植树造林,荒山绿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5.加强治理,保护资源,实现有序开发和综合利用。 (1)保护好天然林草资源,落实林业采伐政策,严禁乱砍滥伐; (2)加强对已治理区域的治理和保护,对自然及人为造成的破坏及时采取维修和弥补措施,提高治理保护率; (3)果断制止新的垦荒行为,严格推行封山禁牧,把人工治理与植被的自然恢复结合起来; (4)要果断关闭和取缔“五小”企业,对地、市、县属工业污染源进行综合治理,不符合排放规定的企业不答应开机生产,保护空气和水资源不受污染; (5)对地下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要具体规划,配套建设各项开发设施,逐步开发利用,不搞急功近利、竭泽而渔,杜绝破坏性、掠夺性开发; (6)要进一步落实环保建设责任制,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加强环保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6.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开展资源节约活动,推进资源节约工作,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缓解资源瓶颈制约,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涵就是实现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它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途径实现发展的社会进步过程,对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森林破坏
东北、西南、华南林区
滥垦、滥伐,超出了森林抚育更新的能力
森林火灾等
2,土地荒漠化
西北、华北半干旱区
过牧超载严重、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降水少、气候干旱
3,湿地萎缩
三江低地、湖滨海滨
土壤侵蚀、环境污染、围湖(海)造田、引水灌溉及河流的截流改向
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沼
4,生物多样性锐减
林区、草原、近海海域
人类的狩猎采集、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
物种都有一定的寿命
5,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东南丘陵
人口稠密,过垦严重
降水季节变率大且多暴雨
草原退化
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
过度放牧、过度垦殖
气候干旱、降水减少
二、对策
1.植树种草,涵养水源,营造区域良好环境。水资源严重短缺,干旱连年发生,且持续时间长,追根溯源,就在于植被遭到严重破环,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能力下降。在空间布局上,应坚持“北草南林”的原则。
2.理顺思路,调整结构,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实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要适应新阶段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形势,由以粮为主的自给自足型农业向以林牧业为主的生态型农业转变,以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为调整的重点。要在保护和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提高粮食生产水平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林果业、畜牧业等多种经营,培养主导产业,优化品种结构,开拓高附加值的特色产品,以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推进农村经济向产业化、专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走生态农业发展之路。生态环境,重在保护。在抓好原有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监督的同时,要把小流域综合治理作为改善生态环的突破口来抓。要坚持“三高”(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达到“三保”(保土、保水、保肥),实现“三效”(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结合),搞好小流域综合治理;要以流域为单元,一条沟、一面坡、一架山的系统规划,山、水、林、田、路、草综合配套,工程、生物、耕作措施相互补充,全面提高小流域投入力度。通过清理河道、加固河堤和增加植被保持水土,防止流失。要把综合治理与科技开发相结合,通过治理一条流域,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群众,最终实现山绿、水清、村美、人富的目标。
4.全面规划,分步实施,要进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先行试点、稳步推进”的原则,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山川秀美工程规划,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退耕还林要以造定退,重点是25度以上的坡耕地。退耕还林要尊重群意愿,不搞强迫命令和一刀切。对一时退不下来的陡坡耕地,要实行经济林草与粮油作物间作逐步退耕。以便做到退耕不减产,还林要增收,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要分地区、分步骤搞好封山育林。按照“统一规划、集中配置、统一治理、政府控制的原则,搞好种苗基地建设,抓好省级和区域性重点苗圃,为植树造林,荒山绿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5.加强治理,保护资源,实现有序开发和综合利用。 (1)保护好天然林草资源,落实林业采伐政策,严禁乱砍滥伐; (2)加强对已治理区域的治理和保护,对自然及人为造成的破坏及时采取维修和弥补措施,提高治理保护率; (3)果断制止新的垦荒行为,严格推行封山禁牧,把人工治理与植被的自然恢复结合起来; (4)要果断关闭和取缔“五小”企业,对地、市、县属工业污染源进行综合治理,不符合排放规定的企业不答应开机生产,保护空气和水资源不受污染; (5)对地下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要具体规划,配套建设各项开发设施,逐步开发利用,不搞急功近利、竭泽而渔,杜绝破坏性、掠夺性开发; (6)要进一步落实环保建设责任制,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加强环保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6.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开展资源节约活动,推进资源节约工作,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缓解资源瓶颈制约,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涵就是实现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它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途径实现发展的社会进步过程,对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生态问题,可以说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原始积累”不可逾越的过程。我国资本主义在原始积累的时候,将生态问题转嫁给殖民地,而我国在该阶段,只能自己消化。在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科学发展观,确实是功在千秋的伟大战略。
我国国土资源的地区分布很不均衡,且不同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利用不合理的问题。在选修地理教材中,因地制宜治理区域发展中的限制性因素是国土整治的重要内容,对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限制性因素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地、洪涝等,是形成一些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农业的发展。究其形成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且人为因素是主要原因。这里列出一些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及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引起大家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关于工业化造成的严重污染,对生态的极度破坏,你自己可以总结,我从以下几点给你以提示)
一、耕地轮荒
轮荒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原始农业生产耕作类型。农民不是选择适宜耕种的土地来开垦,靠精耕细作来增产粮食,而是没有固定的耕地,采用毁林毁草、到处开荒、只种地不施肥的原始生产方式。当开垦的土地表土流失、肥力耗尽之后,人们便丢弃撂荒,另择稍好的荒草地开垦。轮荒的结果是使地表林草植被破坏殆尽,无法恢复,在湿润坡地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如我国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自古以来盛行的轮荒耕作制度有密切关系。如今,这种不合理的耕作制度主要存在于热带雨林中的低地丘陵地区。
二、林区皆伐
皆伐,即被采伐的林地不分树龄全部伐掉。皆伐省工省力,便于机械化作业,成本很低。但实践表明,这种采伐利少弊多,因为不分树龄大小一起砍伐,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浪费,也不利于森林的天然更新。东北林区以往采伐以皆伐为主,采伐大于更新,资源减少,林质下降。有林地面积逐年减少。如小兴安岭由于长期超采,已到了后期无林可采的程度。森林质量下降,红松等针叶林可采资源日趋枯竭。长期以来,东北地区林木超采现象十分严重,采育脱节,加上毁林开荒、滥砍乱伐、居民烧柴等多种冲击,使得森林覆盖率下降,导致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物种减少。
三、陡坡开荒
从历史上看,在远古时候人们主要在平地上种粮维持生活,山区、丘陵区都有茂密的森林或草原,到处青山绿水,基本上没有水土流失。后来由于人口增加,平地种粮不够吃,就到山区、丘陵区去,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种粮,大有“种田种到山顶上”的态势,于是就产生了水土流失。陡坡开荒种粮前一二年产量还可以,由于水土流失,土地日益瘠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粮食产量一年不如一年,加上人口增多,为维持生存又进一步毁林毁草,扩大陡坡开荒种粮,致使水土流失就进一步加剧。这种“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地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就是典型的例证。
四、围湖造田
淡水湖泊提供地球近1/2的可利用淡水为人类的生产生活之用,为众多的特有水生生物提供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我国不少地区曾出现大面积围垦湖泊、与河争地的热潮,大有“插秧插到水中央”的态势。围湖造田首先是加快了湖泊沼泽化的进程,使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地表径流调蓄出现困难,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如湖北省由于湖泊不断减少,萎缩后的湖泊已基本丧失了原有的调蓄功能,造成水旱灾害面积呈逐年增长趋势,其次是水生动植物资源衰退,湖区生态环境劣变,使鱼的种类不断下降,数量减少。湖泊退化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后果,该湖区生物多样性明显减少,一些特有种类已经绝迹。
五、过度放牧
长期以来,靠天养畜的牧业形式在我国一直延续着。为求得短期的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超载放牧,对草原形成了很大压力,导致牧草生长能力和土壤结构被破坏,进而造成了草场大面积退化甚至沙化。草场载畜量降低,从而形成新一轮的过牧,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的过程。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草原牲畜的超载放牧,一些地方植被破坏严重,土层变薄,生态环境脆弱,只要下大雨就会形成大面积的水土流失。过去一些人烟稀少的地方如今也有了频繁的人类活动,使我国一些野生保护动物活动范围急剧减小,面临困境。
另外,在缺乏能源的地区,如南方低山丘陵区,过度樵采问题严重。黄淮海平原一些地方只用地不养地,使得土壤肥力日益下降。以上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还有很多,在不同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自然资源的补给、再生和增殖是需要时间的,一旦利用超过了极限,要想恢复是困难的。很多地区的人们生态意识淡薄,长期采用有害于环境的生产方法,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因此国土整治中必须进行有效的环境保护,防止地理环境遭受过度的人为影响,而被迫朝着不良方向演化。诸多地理环境问题表明,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就会出现生态破坏问题。人们只有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人文特征,确立科学的综合发展观,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和自然对立的矛盾局面,以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国土资源的地区分布很不均衡,且不同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利用不合理的问题。在选修地理教材中,因地制宜治理区域发展中的限制性因素是国土整治的重要内容,对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限制性因素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地、洪涝等,是形成一些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农业的发展。究其形成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且人为因素是主要原因。这里列出一些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及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引起大家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关于工业化造成的严重污染,对生态的极度破坏,你自己可以总结,我从以下几点给你以提示)
一、耕地轮荒
轮荒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原始农业生产耕作类型。农民不是选择适宜耕种的土地来开垦,靠精耕细作来增产粮食,而是没有固定的耕地,采用毁林毁草、到处开荒、只种地不施肥的原始生产方式。当开垦的土地表土流失、肥力耗尽之后,人们便丢弃撂荒,另择稍好的荒草地开垦。轮荒的结果是使地表林草植被破坏殆尽,无法恢复,在湿润坡地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如我国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自古以来盛行的轮荒耕作制度有密切关系。如今,这种不合理的耕作制度主要存在于热带雨林中的低地丘陵地区。
二、林区皆伐
皆伐,即被采伐的林地不分树龄全部伐掉。皆伐省工省力,便于机械化作业,成本很低。但实践表明,这种采伐利少弊多,因为不分树龄大小一起砍伐,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浪费,也不利于森林的天然更新。东北林区以往采伐以皆伐为主,采伐大于更新,资源减少,林质下降。有林地面积逐年减少。如小兴安岭由于长期超采,已到了后期无林可采的程度。森林质量下降,红松等针叶林可采资源日趋枯竭。长期以来,东北地区林木超采现象十分严重,采育脱节,加上毁林开荒、滥砍乱伐、居民烧柴等多种冲击,使得森林覆盖率下降,导致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物种减少。
三、陡坡开荒
从历史上看,在远古时候人们主要在平地上种粮维持生活,山区、丘陵区都有茂密的森林或草原,到处青山绿水,基本上没有水土流失。后来由于人口增加,平地种粮不够吃,就到山区、丘陵区去,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种粮,大有“种田种到山顶上”的态势,于是就产生了水土流失。陡坡开荒种粮前一二年产量还可以,由于水土流失,土地日益瘠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粮食产量一年不如一年,加上人口增多,为维持生存又进一步毁林毁草,扩大陡坡开荒种粮,致使水土流失就进一步加剧。这种“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地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就是典型的例证。
四、围湖造田
淡水湖泊提供地球近1/2的可利用淡水为人类的生产生活之用,为众多的特有水生生物提供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我国不少地区曾出现大面积围垦湖泊、与河争地的热潮,大有“插秧插到水中央”的态势。围湖造田首先是加快了湖泊沼泽化的进程,使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地表径流调蓄出现困难,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如湖北省由于湖泊不断减少,萎缩后的湖泊已基本丧失了原有的调蓄功能,造成水旱灾害面积呈逐年增长趋势,其次是水生动植物资源衰退,湖区生态环境劣变,使鱼的种类不断下降,数量减少。湖泊退化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后果,该湖区生物多样性明显减少,一些特有种类已经绝迹。
五、过度放牧
长期以来,靠天养畜的牧业形式在我国一直延续着。为求得短期的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超载放牧,对草原形成了很大压力,导致牧草生长能力和土壤结构被破坏,进而造成了草场大面积退化甚至沙化。草场载畜量降低,从而形成新一轮的过牧,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的过程。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草原牲畜的超载放牧,一些地方植被破坏严重,土层变薄,生态环境脆弱,只要下大雨就会形成大面积的水土流失。过去一些人烟稀少的地方如今也有了频繁的人类活动,使我国一些野生保护动物活动范围急剧减小,面临困境。
另外,在缺乏能源的地区,如南方低山丘陵区,过度樵采问题严重。黄淮海平原一些地方只用地不养地,使得土壤肥力日益下降。以上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还有很多,在不同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自然资源的补给、再生和增殖是需要时间的,一旦利用超过了极限,要想恢复是困难的。很多地区的人们生态意识淡薄,长期采用有害于环境的生产方法,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因此国土整治中必须进行有效的环境保护,防止地理环境遭受过度的人为影响,而被迫朝着不良方向演化。诸多地理环境问题表明,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就会出现生态破坏问题。人们只有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人文特征,确立科学的综合发展观,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和自然对立的矛盾局面,以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0-05-11
展开全部
、我国资本主义在原始积累的时候,将生态问题转嫁给殖民地,而我国在该阶段,只能自己消化。在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科学发展观,确实是功在千秋的伟大战略。
我国国土资源的地区分布很不均衡,且不同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利用不合理的问题。在选修地理教材中,因地制宜治理区域发展中的限制性因素是国土整治的重要内容,对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限制性因素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地、洪涝等,是形成一些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农业的发展。究其形成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且人为因素是主要原因。这里列出一些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及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引起大家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关于工业化造成的严重污染,对生态的极度破坏,你自己可以总结,我从以下几点给你以提示)
一、耕地轮荒
轮荒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原始农业生产耕作类型。农民不是选择适宜耕种的土地来开垦,靠精耕细作来增产粮食,而是没有固定的耕地,采用毁林毁草、到处开荒、只种地不施肥的原始生产方式。当开垦的土地表土流失、肥力耗尽之后,人们便丢弃撂荒,另择稍好的荒草地开垦。轮荒的结果是使地表林草植被破坏殆尽,无法恢复,在湿润坡地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如我国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自古以来盛行的轮荒耕作制度有密切关系。如今,这种不合理的耕作制度主要存在于热带雨林中的低地丘陵地区。
二、林区皆伐
皆伐,即被采伐的林地不分树龄全部伐掉。皆伐省工省力,便于机械化作业,成本很低。但实践表明,这种采伐利少弊多,因为不分树龄大小一起砍伐,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浪费,也不利于森林的天然更新。东北林区以往采伐以皆伐为主,采伐大于更新,资源减少,林质下降。有林地面积逐年减少。如小兴安岭由于长期超采,已到了后期无林可采的程度。森林质量下降,红松等针叶林可采资源日趋枯竭。长期以来,东北地区林木超采现象十分严重,采育脱节,加上毁林开荒、滥砍乱伐、居民烧柴等多种冲击,使得森林覆盖率下降,导致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物种减少。
三、陡坡开荒
从历史上看,在远古时候人们主要在平地上种粮维持生活,山区、丘陵区都有茂密的森林或草原,到处青山绿水,基本上没有水土流失。后来由于人口增加,平地种粮不够吃,就到山区、丘陵区去,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种粮,大有“种田种到山顶上”的态势,于是就产生了水土流失。陡坡开荒种粮前一二年产量还可以,由于水土流失,土地日益瘠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粮食产量一年不如一年,加上人口增多,为维持生存又进一步毁林毁草,扩大陡坡开荒种粮,致使水土流失就进一步加剧。这种“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地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就是典型的例证。
四、围湖造田
淡水湖泊提供地球近1/2的可利用淡水为人类的生产生活之用,为众多的特有水生生物提供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我国不少地区曾出现大面积围垦湖泊、与河争地的热潮,大有“插秧插到水中央”的态势。围湖造田首先是加快了湖泊沼泽化的进程,使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地表径流调蓄出现困难,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如湖北省由于湖泊不断减少,萎缩后的湖泊已基本丧失了原有的调蓄功能,造成水旱灾害面积呈逐年增长趋势,其次是水生动植物资源衰退,湖区生态环境劣变,使鱼的种类不断下降,数量减少。湖泊退化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后果,该湖区生物多样性明显减少,一些特有种类已经绝迹。
五、过度放牧
长期以来,靠天养畜的牧业形式在我国一直延续着。为求得短期的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超载放牧,对草原形成了很大压力,导致牧草生长能力和土壤结构被破坏,进而造成了草场大面积退化甚至沙化。草场载畜量降低,从而形成新一轮的过牧,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的过程。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草原牲畜的超载放牧,一些地方植被破坏严重,土层变薄,生态环境脆弱,只要下大雨就会形成大面积的水土流失。过去一些人烟稀少的地方如今也有了频繁的人类活动,使我国一些野生保护动物活动范围急剧减小,面临困境。
另外,在缺乏能源的地区,如南方低山丘陵区,过度樵采问题严重。黄淮海平原一些地方只用地不养地,使得土壤肥力日益下降。以上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还有很多,在不同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自然资源的补给、再生和增殖是需要时间的,一旦利用超过了极限,要想恢复是困难的。很多地区的人们生态意识淡薄,长期采用有害于环境的生产方法,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因此国土整治中必须进行有效的环境保护,防止地理环境遭受过度的人为影响,而被迫朝着不良方向演化。诸多地理环境问题表明,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就会出现生态破坏问题。人们只有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人文特征,确立科学的综合发展观,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和自然对立的矛盾局面,以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国土资源的地区分布很不均衡,且不同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利用不合理的问题。在选修地理教材中,因地制宜治理区域发展中的限制性因素是国土整治的重要内容,对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限制性因素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地、洪涝等,是形成一些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农业的发展。究其形成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且人为因素是主要原因。这里列出一些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及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引起大家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关于工业化造成的严重污染,对生态的极度破坏,你自己可以总结,我从以下几点给你以提示)
一、耕地轮荒
轮荒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原始农业生产耕作类型。农民不是选择适宜耕种的土地来开垦,靠精耕细作来增产粮食,而是没有固定的耕地,采用毁林毁草、到处开荒、只种地不施肥的原始生产方式。当开垦的土地表土流失、肥力耗尽之后,人们便丢弃撂荒,另择稍好的荒草地开垦。轮荒的结果是使地表林草植被破坏殆尽,无法恢复,在湿润坡地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如我国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自古以来盛行的轮荒耕作制度有密切关系。如今,这种不合理的耕作制度主要存在于热带雨林中的低地丘陵地区。
二、林区皆伐
皆伐,即被采伐的林地不分树龄全部伐掉。皆伐省工省力,便于机械化作业,成本很低。但实践表明,这种采伐利少弊多,因为不分树龄大小一起砍伐,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浪费,也不利于森林的天然更新。东北林区以往采伐以皆伐为主,采伐大于更新,资源减少,林质下降。有林地面积逐年减少。如小兴安岭由于长期超采,已到了后期无林可采的程度。森林质量下降,红松等针叶林可采资源日趋枯竭。长期以来,东北地区林木超采现象十分严重,采育脱节,加上毁林开荒、滥砍乱伐、居民烧柴等多种冲击,使得森林覆盖率下降,导致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物种减少。
三、陡坡开荒
从历史上看,在远古时候人们主要在平地上种粮维持生活,山区、丘陵区都有茂密的森林或草原,到处青山绿水,基本上没有水土流失。后来由于人口增加,平地种粮不够吃,就到山区、丘陵区去,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种粮,大有“种田种到山顶上”的态势,于是就产生了水土流失。陡坡开荒种粮前一二年产量还可以,由于水土流失,土地日益瘠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粮食产量一年不如一年,加上人口增多,为维持生存又进一步毁林毁草,扩大陡坡开荒种粮,致使水土流失就进一步加剧。这种“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地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就是典型的例证。
四、围湖造田
淡水湖泊提供地球近1/2的可利用淡水为人类的生产生活之用,为众多的特有水生生物提供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我国不少地区曾出现大面积围垦湖泊、与河争地的热潮,大有“插秧插到水中央”的态势。围湖造田首先是加快了湖泊沼泽化的进程,使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地表径流调蓄出现困难,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如湖北省由于湖泊不断减少,萎缩后的湖泊已基本丧失了原有的调蓄功能,造成水旱灾害面积呈逐年增长趋势,其次是水生动植物资源衰退,湖区生态环境劣变,使鱼的种类不断下降,数量减少。湖泊退化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后果,该湖区生物多样性明显减少,一些特有种类已经绝迹。
五、过度放牧
长期以来,靠天养畜的牧业形式在我国一直延续着。为求得短期的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超载放牧,对草原形成了很大压力,导致牧草生长能力和土壤结构被破坏,进而造成了草场大面积退化甚至沙化。草场载畜量降低,从而形成新一轮的过牧,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的过程。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草原牲畜的超载放牧,一些地方植被破坏严重,土层变薄,生态环境脆弱,只要下大雨就会形成大面积的水土流失。过去一些人烟稀少的地方如今也有了频繁的人类活动,使我国一些野生保护动物活动范围急剧减小,面临困境。
另外,在缺乏能源的地区,如南方低山丘陵区,过度樵采问题严重。黄淮海平原一些地方只用地不养地,使得土壤肥力日益下降。以上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还有很多,在不同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自然资源的补给、再生和增殖是需要时间的,一旦利用超过了极限,要想恢复是困难的。很多地区的人们生态意识淡薄,长期采用有害于环境的生产方法,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因此国土整治中必须进行有效的环境保护,防止地理环境遭受过度的人为影响,而被迫朝着不良方向演化。诸多地理环境问题表明,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就会出现生态破坏问题。人们只有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人文特征,确立科学的综合发展观,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和自然对立的矛盾局面,以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