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提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建设和谐社会。而社会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学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构建和谐社会培养未来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而班级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单位,因此班级的和谐与否将关系到学校、社会乃至国家的和谐与否,也将关系到国家奋斗目标能否实现。在创建和谐班级的实践和探索过程中,不少专家、学者提出了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方法和具体措施,下面结合自己在和谐班级创建中的一些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思索。
一、和谐处理好班级建设中的几对关系
和谐班级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齐心协力。如果能协调好班级建设中的各种关系将对和谐班级的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这个系统中主要关系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同学关系,教师之间尤其是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之间的同事关系、教师与家长、社会之间的家校关系等。
首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活动中最基本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关系,是创建和谐班级的核心内容。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将对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要做到师生和谐,就要树立正确的师生关系。由于受传统“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影响,学生往往把教师看作权威,而学生更多扮演着“遵从者”的角色,这种不对等的师生关系造成了师生间的隔阂,影响到师生间的交往。而新型的师生关系则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是学生的朋友。如何建立“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如何实现师生和谐呢?我认为关键要热爱学生,关注学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实现师生间的和谐。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长年从事教育工作,在52年的短暂人生中,他35年奉献给了家乡的中小学教育事业。他以马卡连柯为榜样,把整个心灵都献给孩子。他说:“我的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热爱孩子。”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作为教师应有爱心,应该关爱学生,因为教师从事的是一种“爱”的职业。在日常与学生相处过程中,我时刻提醒自己要热爱学生,关注学生,用亲情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用微笑连结起师生间的情感。有一次,我班有位学生因为喜欢宠物,在和宠物猫逗玩过程中,手臂不小心被猫抓破了,由于父母亲不在家,显得手足无措,上课也老是分神。我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个细节,下课后把她叫来和她谈心,在了解事情真相后,我马上送她到防疫站打了疫防针……事实证明这样的付出是完全值得的,这样的付出学生是“领情”的,有利于全新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一件事情让我记忆犹新:那是在2007年元旦前一天的早晨,904班的每位任课老师都收到了全班同学送上的一张贺卡。上面写着:“送给我们最可爱的周老师”、“送给我们最美丽的钱老师”、“送给我们最幽默的丁老师”……当我走进教室准备上班会课的时候,全班同学排队轮流到我面前向我深深地鞠躬,“谢谢班主任老师的关心”、“老师你辛苦了”……在那一刻我再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流下了感动的眼泪。是啊,“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所产生的教育效果也是不可估量的。正是由于有了这样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保障,学生的学习成绩、精神面貌才有了日新月异的改变。“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令而行,行其所服”。
其次要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同学之间既是学习中的合作者、竞争者,又是生活上的朋友与伙伴。同学关系是学校中最常见的人际关系,同学关系处理好坏与否对于和谐班级、和谐校园的建设具有重要影响,不仅影响到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心理健康水平,还会影响到班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但是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行为方式等不同,也难免产生一些冲突和矛盾。要构建和谐班级、和谐校园,必须建立起和谐的同学关系。班主任老师应加以正确的引导,通过主题班会、集体活动让同学之间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激励、互相学习、平等互助、共同进步的新型同学关系。只有同学之间友好相处,才能打造和谐的同学关系。
二、和谐班级创建的几种方法和途径
“条条大路通罗马。”和谐班级的创建是我们学校建设的重要目标,但是和谐班级创建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针对不同的班级和不同的学生,具体方法和措施也应不同,在和谐班级的创建中应做到因材施教,切不可把某一种方法和措施当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灵丹妙药,否则就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结合自己近几年在创建和谐班级中的实践,下列尝试对和谐班级的创建具有一定的效果,希望对同行在和谐班级创建中的探索有所启发。
1、恩威并重、软硬兼施,寻求制度化和人性化的最佳结合点
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校纪班规对学生的行为具有导向、评判作用,有利于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约束和纠正,是构建和谐班级的制度保证。因此在创建和谐班级过程中必须制定相应的班纪班规,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是非观。既然是纪律就必定会有奖惩,有奖惩就必定会对学生的心理和思想产生影响。如果教师一味的“严格”和“高压”,要求学生“必须如何”、“禁止怎样”。势必会抹杀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针对不同学生针对不同的违纪行为,应体现“人性化”。例如学生在犯了错误之后,我们切不可伤害学生的自尊,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需求,让班级制度具有“人情味”。只有这样才能为创建和谐班级提供一种制度保障。我班有位同学褚某,初二时曾是一位颇让老师头疼的学生,由于学习、纪律差、行为习惯不好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为此还被学校处分过,可是他一点都不在乎,还扬言说要和老师对着干。初三刚进入我班时,几乎每天都迟到。如果用班纪班规去衡量他的话,他没有一天不违纪,也没少让老师批评。我也没少找他谈话。可是效果就是不明显。我在反思自己的方法,我看老方法在他身上一点都不灵,老是用纪律和威严去压他,不仅纠正不了他的缺点,反而还会激起他的逆反心理。于是我找了个机会和他进行了平等的对话,让他站在老师的角度想想如果没有纪律班级会是怎样一个景象?他承认纪律很重要,一个和谐的班集体确实离不开纪律,可是迟到已经成了习惯,让他一下子改变很难。我又告诉他,老师可以允许你迟到,但不是每天。他说“既然老师这么尊重我,我保证每周最多迟到两次”。我满眼期待地望着他,用眼神告诉他,这个口头承诺老师相信他。一个多学期过去了,虽然他一个月偶尔也还会迟到一二次,但是较之以往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感到很欣慰。可见和谐班级的创建,制度是保障,“人性”是催化剂。恩威并重、软硬兼施,把制度化和人性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寻求两者的最佳结合点,才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推动班级的进步和发展,才有可能真正达到和谐的境界。
2、人人参与,民主管理、寻求自律和他律的相通点
一个班级学生有几十位,而教师仅有几位,如果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上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教师纵有三头六臂也是徒劳。在和谐班级的创建过程中,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至关重要。班干部队伍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同时也是班级管理制度实施的主力军。因为班干部也是学生,他们与其他同学朝夕相处,比班主任更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等情况,能为班主任及时提供班级信息。因此,班主任老师要尽早创建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我在选拔班干部过程中进行了精心挑选,多选一些责任感强、主动性好,又有特长的学生做班干部,这样才能保障信息的畅通和制度的有力执行。同时,我还十分注意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使每个同学都尽可能的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并在此基础上,人人参与班级管理,使班级出现“人人会管理,事事有人管的”的良好局面。在人人参与,民主管理的氛围中,实现了他律和自律的完美结合。
三、和谐班级创建中的几点反思
和谐班级的创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摸索和实践过程中,也有许多的困惑与迷茫。
1、和谐班级创建与和谐社会大环境建设的矛盾。在和谐班级创建过程中,学生无论从思想、心理、学习还是人际关系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但是社会还有许多不和谐的地方,给学校班级的教育和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
2、和谐班级创建与学校教学评价体系的矛盾。虽然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展开,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还在一部分人头脑中根深蒂固,他们担心和谐班级的创建会影响到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会影响到学校的升学率,因此对和谐班级、和谐校园的建设还心存疑虑。
班级、校园是社会的一个小细胞,和谐社会的健康肌体需要亿万个像学校班级这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小细胞。只要大家同心协力,相信和谐班级的创建必将推动教育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必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和谐处理好班级建设中的几对关系
和谐班级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齐心协力。如果能协调好班级建设中的各种关系将对和谐班级的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这个系统中主要关系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同学关系,教师之间尤其是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之间的同事关系、教师与家长、社会之间的家校关系等。
首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活动中最基本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关系,是创建和谐班级的核心内容。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将对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要做到师生和谐,就要树立正确的师生关系。由于受传统“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影响,学生往往把教师看作权威,而学生更多扮演着“遵从者”的角色,这种不对等的师生关系造成了师生间的隔阂,影响到师生间的交往。而新型的师生关系则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是学生的朋友。如何建立“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如何实现师生和谐呢?我认为关键要热爱学生,关注学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实现师生间的和谐。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长年从事教育工作,在52年的短暂人生中,他35年奉献给了家乡的中小学教育事业。他以马卡连柯为榜样,把整个心灵都献给孩子。他说:“我的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热爱孩子。”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作为教师应有爱心,应该关爱学生,因为教师从事的是一种“爱”的职业。在日常与学生相处过程中,我时刻提醒自己要热爱学生,关注学生,用亲情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用微笑连结起师生间的情感。有一次,我班有位学生因为喜欢宠物,在和宠物猫逗玩过程中,手臂不小心被猫抓破了,由于父母亲不在家,显得手足无措,上课也老是分神。我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个细节,下课后把她叫来和她谈心,在了解事情真相后,我马上送她到防疫站打了疫防针……事实证明这样的付出是完全值得的,这样的付出学生是“领情”的,有利于全新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一件事情让我记忆犹新:那是在2007年元旦前一天的早晨,904班的每位任课老师都收到了全班同学送上的一张贺卡。上面写着:“送给我们最可爱的周老师”、“送给我们最美丽的钱老师”、“送给我们最幽默的丁老师”……当我走进教室准备上班会课的时候,全班同学排队轮流到我面前向我深深地鞠躬,“谢谢班主任老师的关心”、“老师你辛苦了”……在那一刻我再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流下了感动的眼泪。是啊,“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所产生的教育效果也是不可估量的。正是由于有了这样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保障,学生的学习成绩、精神面貌才有了日新月异的改变。“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令而行,行其所服”。
其次要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同学之间既是学习中的合作者、竞争者,又是生活上的朋友与伙伴。同学关系是学校中最常见的人际关系,同学关系处理好坏与否对于和谐班级、和谐校园的建设具有重要影响,不仅影响到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心理健康水平,还会影响到班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但是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行为方式等不同,也难免产生一些冲突和矛盾。要构建和谐班级、和谐校园,必须建立起和谐的同学关系。班主任老师应加以正确的引导,通过主题班会、集体活动让同学之间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激励、互相学习、平等互助、共同进步的新型同学关系。只有同学之间友好相处,才能打造和谐的同学关系。
二、和谐班级创建的几种方法和途径
“条条大路通罗马。”和谐班级的创建是我们学校建设的重要目标,但是和谐班级创建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针对不同的班级和不同的学生,具体方法和措施也应不同,在和谐班级的创建中应做到因材施教,切不可把某一种方法和措施当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灵丹妙药,否则就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结合自己近几年在创建和谐班级中的实践,下列尝试对和谐班级的创建具有一定的效果,希望对同行在和谐班级创建中的探索有所启发。
1、恩威并重、软硬兼施,寻求制度化和人性化的最佳结合点
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校纪班规对学生的行为具有导向、评判作用,有利于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约束和纠正,是构建和谐班级的制度保证。因此在创建和谐班级过程中必须制定相应的班纪班规,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是非观。既然是纪律就必定会有奖惩,有奖惩就必定会对学生的心理和思想产生影响。如果教师一味的“严格”和“高压”,要求学生“必须如何”、“禁止怎样”。势必会抹杀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针对不同学生针对不同的违纪行为,应体现“人性化”。例如学生在犯了错误之后,我们切不可伤害学生的自尊,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需求,让班级制度具有“人情味”。只有这样才能为创建和谐班级提供一种制度保障。我班有位同学褚某,初二时曾是一位颇让老师头疼的学生,由于学习、纪律差、行为习惯不好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为此还被学校处分过,可是他一点都不在乎,还扬言说要和老师对着干。初三刚进入我班时,几乎每天都迟到。如果用班纪班规去衡量他的话,他没有一天不违纪,也没少让老师批评。我也没少找他谈话。可是效果就是不明显。我在反思自己的方法,我看老方法在他身上一点都不灵,老是用纪律和威严去压他,不仅纠正不了他的缺点,反而还会激起他的逆反心理。于是我找了个机会和他进行了平等的对话,让他站在老师的角度想想如果没有纪律班级会是怎样一个景象?他承认纪律很重要,一个和谐的班集体确实离不开纪律,可是迟到已经成了习惯,让他一下子改变很难。我又告诉他,老师可以允许你迟到,但不是每天。他说“既然老师这么尊重我,我保证每周最多迟到两次”。我满眼期待地望着他,用眼神告诉他,这个口头承诺老师相信他。一个多学期过去了,虽然他一个月偶尔也还会迟到一二次,但是较之以往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感到很欣慰。可见和谐班级的创建,制度是保障,“人性”是催化剂。恩威并重、软硬兼施,把制度化和人性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寻求两者的最佳结合点,才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推动班级的进步和发展,才有可能真正达到和谐的境界。
2、人人参与,民主管理、寻求自律和他律的相通点
一个班级学生有几十位,而教师仅有几位,如果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上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教师纵有三头六臂也是徒劳。在和谐班级的创建过程中,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至关重要。班干部队伍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同时也是班级管理制度实施的主力军。因为班干部也是学生,他们与其他同学朝夕相处,比班主任更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等情况,能为班主任及时提供班级信息。因此,班主任老师要尽早创建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我在选拔班干部过程中进行了精心挑选,多选一些责任感强、主动性好,又有特长的学生做班干部,这样才能保障信息的畅通和制度的有力执行。同时,我还十分注意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使每个同学都尽可能的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并在此基础上,人人参与班级管理,使班级出现“人人会管理,事事有人管的”的良好局面。在人人参与,民主管理的氛围中,实现了他律和自律的完美结合。
三、和谐班级创建中的几点反思
和谐班级的创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摸索和实践过程中,也有许多的困惑与迷茫。
1、和谐班级创建与和谐社会大环境建设的矛盾。在和谐班级创建过程中,学生无论从思想、心理、学习还是人际关系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但是社会还有许多不和谐的地方,给学校班级的教育和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
2、和谐班级创建与学校教学评价体系的矛盾。虽然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展开,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还在一部分人头脑中根深蒂固,他们担心和谐班级的创建会影响到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会影响到学校的升学率,因此对和谐班级、和谐校园的建设还心存疑虑。
班级、校园是社会的一个小细胞,和谐社会的健康肌体需要亿万个像学校班级这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小细胞。只要大家同心协力,相信和谐班级的创建必将推动教育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必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展开全部
和谐嘛 没有明争暗斗,大家相互帮助,相互有爱。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和谐的班级应该有良好的班风班貌,不仅仅体现在学习上的互相帮助与相互交流,更重要的是班里的每一个人都能明确知道自己是班级的一份子,都能够拥有很好的班级荣誉感、自豪感。
其实,最重要的是,同学之间能够和睦相处,亲如一家,心连心。不存在什么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亲和力的凝聚显得尤为重要,不仅仅和同学,老师也是的。
希望你们班众志成城,拧成一股绳,共度难关,共享欢愉!
其实,最重要的是,同学之间能够和睦相处,亲如一家,心连心。不存在什么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亲和力的凝聚显得尤为重要,不仅仅和同学,老师也是的。
希望你们班众志成城,拧成一股绳,共度难关,共享欢愉!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