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个回答
展开全部
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卷2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 草枯鹰眼疾,_______________。(《观猎》)2. 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望岳》)3. 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4.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5.越明年,政通人和,___________。(《岳阳楼记》)
6.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___________,劳其筋骨……(《生于忧,死于安乐》)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7.“胡未灭”的“胡”是指__________。(2分)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上阕前两句再现了词人往日壮志凌云,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
B.上阕后两句表达出词人报效祖国,收拾旧河山的雄心壮志。
C.下阕前三句写出了词人壮志未酬的失望与痛苦。
D.下阕中“天山”指抗金前线,“沧洲”指词人晚年退隐之地。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本文作者是________(朝)_________(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濯清涟而不妖
11.作者将自己爱莲与众人爱牡丹进行对比,表达了自己___________的情操。(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小儿不畏虎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①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黄②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③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④卒去。意虎之食人,先被⑤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注释①〔浣(huàn)衣〕 ② 〔仓黄〕匆忙而慌张 ③〔庶几〕表示可能或希望。在这里有“有点想,抱有那么点希望”之意。 ④〔寻〕不久 ⑤〔被〕施加 给……加上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虎亦寻卒去 ( )
(2)意虎之食人( )
13.下列对“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有一个妇人日日夜夜把两个小孩放在沙子里并且帮他们洗衣服。
B.有一个妇人大白天把两个小孩在放在沙边的水里而自己洗衣服。
C.有一个妇人大白天把两个小孩放在沙地里,自己在河里洗衣服。
D. 有一个妇人白天黑夜都把两个小孩放在沙地里而自己洗衣服。
14.从文中看,小孩不怕凶猛的老虎,是因为 (3分)
15.这则故事,给你的启示是 (3分)
二、现代文(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20分)
赞美如药
①据说,在南非的巴贝姆巴族中,如有人犯错误,族长便会让犯错误的人站在村落的中央,公开亮相,以示惩戒。但每当这种时候,整个部落的人都会从四面八方赶来,将这个犯错误的人团团围住,用赞美来“理疗”他的心灵。他们自动分出长幼,然后从年长的人开始发言,依次告诉这个犯错误的人,他今生曾经为整个部落做过哪些好事,整个“赞美”仪式要持续到所有的族人都将正面的评语说完为止,并将举行盛大的庆典来庆祝犯错误的人脱胎换骨,改过自新,重新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
②实事求是的赞美,是帮助人改正错误的好方法。赞美就像一剂良药,能够愈合对方因为犯错而引发的心灵创伤,除去心头痼疾,矫正错误行为,鼓起改过的信心,点燃向善的正气。
③在我们这个所谓文明社会里,对待犯了错的人所采取的手段是所谓的批评教育。不是真诚地“赞美”,而是一味地指责、处罚;不是真诚地接纳,而是冰冷地_______,或冷嘲热讽;不是客观公正地作出评议,而是以偏概全,将人“一棍子打死”。更有甚者,总用“放大镜”去看待别人犯下的错误,仿佛某人一旦犯了错误,浑身上下就一无是处。这样做的结果,反而把犯错的人逼向敌对的位置,违背了帮助与教育的初衷。
④巴贝姆巴族人则完全不同,他们对待犯错的人的态度是:尽管你犯了错,有了缺点,但我们依然爱护你、关心你、接纳你。既然你曾为整个部族做过那么多的好事、善事,有着那么多的优点,那么,请你认真地作一回反思,然后心悦诚服地改正自己的错误。我们整个部族的人都坚信:你一定具备改过向善的信心与能力。
⑤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们在犯了错误并有所意识的时候,他的第一个反应往往就是自卫。对待犯错的人,如果批评或处罚失当,就会适得其反,甚至会让犯错者彻底丧失改过自新的勇气和信心,以致于“破坛子破摔”。
⑥印度圣雄甘地曾说过:“自我改造,是面对某些行为偏差之时,唯一值得努力的行动。如果我们改造了自己,别人就会愿意跟随我们。”如果我们能够在别人做出成绩,显现出优点的时候,不吝于称赞和褒奖,那么,往后这种美好的行为出现的次数就会越来越多。当别人犯错的时候,我们在大加挞伐之前,先想想对方以往的诸多好处,诸多优点,再以和风细雨的婉言加以诱导,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⑦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修正他人错误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其明白自己的优点,然后引导他用自身的优点,去“占领”开始生长杂草的“心田”。就像一块荒芜的土地,我们要除去杂草的最好办法,不是施药放火,不是斩草除根,而是播种上茁壮的庄稼。
16.第③段横线上应填写的词语是(3分)
A.嘲讽 B.赞美 C.批评 D.拒绝
17.文章开头提到关于巴贝姆巴族的材料,作用是:(1)________;(2)________(4分)
18.本文的论点是____________。(3分)
19.围绕论点,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6分)
(1)________;(2)_______;(3)__________
20.下面一段文字是本文的第________段,理由是_________(4分)
批评是“苦”的,赞美是“甜”的,良药为何一定要“苦口”?送上一剂“甘甜”的良药,不但“患者”喜欢服用,而且能够更好地收到“治病救人”的效果,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26题(28分)
地球婆
①第一次见面,我对她有些不恭。当我知道了她的身份和她家的经济情况,“地主婆”三个字从我嘴里脱口而出。她家里有农场,有大面积的土地,养有成群的牛、羊、鸡,她又是家庭主妇,我叫她地主婆也算是名副其实,不带什么贬义。
②她是美国华盛顿州的一位普通家庭妇女,名字叫格尤。格尤在一个小教堂里遇见我们,知道我们是应邀到美国写作的中国作家,就决定请我们吃饭,吃烤鸡。她特别说明,鸡是她自家养的。我们当然乐意。
③外面下着小雨,颇有凉意,而室内壁炉里面的木柴在熊熊燃烧,带有松柏香味的温暖像是一直暖到我们心里。格尤的厨艺不错,她烤制的嫩鸡黄朗朗的,外脆里酥,的确很好吃。我们用刚刚学到的两句英语,一再赞美,夸烤鸡的味道太棒了,她的厨艺太棒了,她本人也太棒了!格尤对我们微微笑着,一再说谢谢,谢谢!
④我隐隐觉得,格尤有话要对我们说,但因语言上的障碍,她的话没能说出来。话没能说出来,她像是怀有心事一样。格尤的生活如此优裕,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心事呢?
⑤过了几天,格尤又让人给我们捎话,要请我们看一个电视片。我们问是什么电视片?捎话的人说,可能是美国的一个风光片吧。格尤家的农场在另外一个挺远的地方,她独自驱车一百多公里,特意请我们看电视片。在看电视片之前,格尤再次请我们吃饭。她打听到我们爱吃面条,给我们每人煮了一碗热腾腾的汤面。
⑥晚上八点,电视片准时播出。所谓电视片,原来是电视台播放的一档节目,是一个纪录片。纪录片的内容,是展示全球气候变暖之后南极冰川融化的过程。冰川本来是一个巨大而美丽的整体,现在却烂得千疮百孔,到处都是空洞。那些空洞都很深,深得像无底洞一样。拍摄纪录片的人需要穿上防滑的冰鞋,腰间系上很长的尼龙绳子,才能下到深洞的半腰。冰洞的壁上也有洞,那些洞口正哗哗地向外蹿水。如果冰川也有血管和血液的话,那些蹿水恰似冰川的血管破裂流出的血液,让人触目惊心。冰川连绵起伏,像一座座山峰。由于冰川融化,基础遭到破坏,“山峰”轰然倒下,倒向大海。当冰川坍塌激起排空的海浪时,那悲壮的一幕给人一种毁灭之感。无数座冰川倒向海里,就把海平面提高了。海水大面积涌向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和家园,于是人们纷纷逃离。
⑦纪录片看了一半,我就知道格尤的用意了。我悄悄回头看了看格尤,见格尤看得十分专注。她手上端着小半杯红葡萄酒,看片子期间,她就那么一直端着,忘了喝。她表情凝重,看到紧张处似乎还有些惊悚。看完纪录片,格尤通过翻译告诉我们: 。格尤终于说出了她要对我们说的话,她看着我们,神情是那样恳切。我当即表态说:好的,好的,我们一定尽力而为。
⑧我们生于地球,长于地球,日日夜夜在地球上生活,一分一秒都离不开地球。可作为地球上的普通公民,有多少人真正关心过地球的现状呢?有多少人对地球的变化忧心忡忡呢?也许我们觉得地球太大了,大得我们心里装不下它。也许地球离我们太近了,反而觉得它离我们很远。也许我们对地球太熟悉了,对太熟悉的事物我们往往不愿多看它一眼。
⑨格尤不是这样。在格尤眼里,地球好比是她家的一只皮球,她要经常把皮球摸一摸、拍一拍;地球好比是她家的一只宠物,一只猫,或一只狗,她对宠物宠爱有加,不允许别人对宠物有半点伤害。宠物若有一个好歹,她会很心疼的。格尤以地球为己任,她的胸怀是真正胸怀全球的胸怀。须知格尤并不是什么官员,也不是什么环保专家,她只是一位普通的家庭妇女,或者说她只是一个农妇啊!她不愁吃,不愁穿,地球的冷暖关她什么事呢?格尤不,她就是要把地球和自己联系起来,就是要关心地球的事。我们习惯说天塌砸大家,格尤会说,天塌砸我。知道了格尤的环保意识和对地球的责任感,我对她肃然起敬。
⑩我不该叫她地主婆,应该叫她地球婆才是。
21.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的修辞方法是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对比),其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4分)
22.根据上下文,请在第⑦段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句子。(4分)
23.把第⑧段画线句改为陈述句:______。与原句相比,改句削弱了______的语气。(4分)
2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格尤前后两次给作者留下的印象。(6分)
第一次,作者觉得格尤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
第二次,作者觉得格尤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
25.文章的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有:(1) ;(2) (6分)
26.作者说:“格尤不是这样。我对她肃然起敬。”请简述你在格尤身上学到了什么。(80字左右)(8分)
三、作文(60分)
27.以“_________的笑容”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卷2答案
一、文言文(42分)
(一)(18分,每题3分,错一字扣1分)1、落日故人情2、雪尽马蹄轻3、山光悦鸟性4、小桥流水人家 5、百废俱兴 6、必先苦其心志
(二)(4分)7、(2分)金兵 8、(2分)B
(三)(8分)9、(2分)宋 周敦颐 10、(3分)在清水中洗涤却不妖艳 11、(3分) 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四)(12分)12、(4分)(1)离开 (2)吃 13、(2分)C 14、(3分)儿痴,竟不知畏虎(小孩年幼无知,尚不懂得害怕老虎) 15、(3分)望而生畏,自伤锐气;无所畏惧,成功有望(意到即可)
二、现代文(48分)
(一)(20分)16、(3分)D 17、(4分)(1)以故事开头引出论点(2)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18、(3分)赞美是帮助他人改正错误的好方法 19、(6分)(1)用文明社会和原始部落的不同做法作对比,阐明批评教育的不良后果(2)赞美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3)修正他人错误的最好办法,是让其明白自己的优点 20、(4分)⑧ 总结全文,强调“赞美如药”
(二)(28分)
21.(4分)A 形象表现了冰川融化的情形及给人的触目惊心之感
22.(2分)我知道你们是作家,会写文章,希望你们写写环境保护方面的文章,呼吁全世界的人都来爱护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的地球
23.(4分)没有多少人真正关心过地球的现状,没有多少人对地球的变化忧心忡忡 作者对人们环保意识不强的忧虑
24.(4分)热情好客、经济富裕的普通家庭妇女
有着强烈的环保意识和对地球责任感的普通公民
25. (6分)(1)突出了格尤关心着地球环境变化的崇高品质;(2)与文章的开头相呼应,揭示标题的意义
26.(8分)要点:与文章中心相关,有自己的感悟。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 草枯鹰眼疾,_______________。(《观猎》)2. 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望岳》)3. 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4.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5.越明年,政通人和,___________。(《岳阳楼记》)
6.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___________,劳其筋骨……(《生于忧,死于安乐》)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7.“胡未灭”的“胡”是指__________。(2分)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上阕前两句再现了词人往日壮志凌云,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
B.上阕后两句表达出词人报效祖国,收拾旧河山的雄心壮志。
C.下阕前三句写出了词人壮志未酬的失望与痛苦。
D.下阕中“天山”指抗金前线,“沧洲”指词人晚年退隐之地。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本文作者是________(朝)_________(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濯清涟而不妖
11.作者将自己爱莲与众人爱牡丹进行对比,表达了自己___________的情操。(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小儿不畏虎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①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黄②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③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④卒去。意虎之食人,先被⑤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注释①〔浣(huàn)衣〕 ② 〔仓黄〕匆忙而慌张 ③〔庶几〕表示可能或希望。在这里有“有点想,抱有那么点希望”之意。 ④〔寻〕不久 ⑤〔被〕施加 给……加上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虎亦寻卒去 ( )
(2)意虎之食人( )
13.下列对“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有一个妇人日日夜夜把两个小孩放在沙子里并且帮他们洗衣服。
B.有一个妇人大白天把两个小孩在放在沙边的水里而自己洗衣服。
C.有一个妇人大白天把两个小孩放在沙地里,自己在河里洗衣服。
D. 有一个妇人白天黑夜都把两个小孩放在沙地里而自己洗衣服。
14.从文中看,小孩不怕凶猛的老虎,是因为 (3分)
15.这则故事,给你的启示是 (3分)
二、现代文(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20分)
赞美如药
①据说,在南非的巴贝姆巴族中,如有人犯错误,族长便会让犯错误的人站在村落的中央,公开亮相,以示惩戒。但每当这种时候,整个部落的人都会从四面八方赶来,将这个犯错误的人团团围住,用赞美来“理疗”他的心灵。他们自动分出长幼,然后从年长的人开始发言,依次告诉这个犯错误的人,他今生曾经为整个部落做过哪些好事,整个“赞美”仪式要持续到所有的族人都将正面的评语说完为止,并将举行盛大的庆典来庆祝犯错误的人脱胎换骨,改过自新,重新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
②实事求是的赞美,是帮助人改正错误的好方法。赞美就像一剂良药,能够愈合对方因为犯错而引发的心灵创伤,除去心头痼疾,矫正错误行为,鼓起改过的信心,点燃向善的正气。
③在我们这个所谓文明社会里,对待犯了错的人所采取的手段是所谓的批评教育。不是真诚地“赞美”,而是一味地指责、处罚;不是真诚地接纳,而是冰冷地_______,或冷嘲热讽;不是客观公正地作出评议,而是以偏概全,将人“一棍子打死”。更有甚者,总用“放大镜”去看待别人犯下的错误,仿佛某人一旦犯了错误,浑身上下就一无是处。这样做的结果,反而把犯错的人逼向敌对的位置,违背了帮助与教育的初衷。
④巴贝姆巴族人则完全不同,他们对待犯错的人的态度是:尽管你犯了错,有了缺点,但我们依然爱护你、关心你、接纳你。既然你曾为整个部族做过那么多的好事、善事,有着那么多的优点,那么,请你认真地作一回反思,然后心悦诚服地改正自己的错误。我们整个部族的人都坚信:你一定具备改过向善的信心与能力。
⑤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们在犯了错误并有所意识的时候,他的第一个反应往往就是自卫。对待犯错的人,如果批评或处罚失当,就会适得其反,甚至会让犯错者彻底丧失改过自新的勇气和信心,以致于“破坛子破摔”。
⑥印度圣雄甘地曾说过:“自我改造,是面对某些行为偏差之时,唯一值得努力的行动。如果我们改造了自己,别人就会愿意跟随我们。”如果我们能够在别人做出成绩,显现出优点的时候,不吝于称赞和褒奖,那么,往后这种美好的行为出现的次数就会越来越多。当别人犯错的时候,我们在大加挞伐之前,先想想对方以往的诸多好处,诸多优点,再以和风细雨的婉言加以诱导,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⑦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修正他人错误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其明白自己的优点,然后引导他用自身的优点,去“占领”开始生长杂草的“心田”。就像一块荒芜的土地,我们要除去杂草的最好办法,不是施药放火,不是斩草除根,而是播种上茁壮的庄稼。
16.第③段横线上应填写的词语是(3分)
A.嘲讽 B.赞美 C.批评 D.拒绝
17.文章开头提到关于巴贝姆巴族的材料,作用是:(1)________;(2)________(4分)
18.本文的论点是____________。(3分)
19.围绕论点,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6分)
(1)________;(2)_______;(3)__________
20.下面一段文字是本文的第________段,理由是_________(4分)
批评是“苦”的,赞美是“甜”的,良药为何一定要“苦口”?送上一剂“甘甜”的良药,不但“患者”喜欢服用,而且能够更好地收到“治病救人”的效果,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26题(28分)
地球婆
①第一次见面,我对她有些不恭。当我知道了她的身份和她家的经济情况,“地主婆”三个字从我嘴里脱口而出。她家里有农场,有大面积的土地,养有成群的牛、羊、鸡,她又是家庭主妇,我叫她地主婆也算是名副其实,不带什么贬义。
②她是美国华盛顿州的一位普通家庭妇女,名字叫格尤。格尤在一个小教堂里遇见我们,知道我们是应邀到美国写作的中国作家,就决定请我们吃饭,吃烤鸡。她特别说明,鸡是她自家养的。我们当然乐意。
③外面下着小雨,颇有凉意,而室内壁炉里面的木柴在熊熊燃烧,带有松柏香味的温暖像是一直暖到我们心里。格尤的厨艺不错,她烤制的嫩鸡黄朗朗的,外脆里酥,的确很好吃。我们用刚刚学到的两句英语,一再赞美,夸烤鸡的味道太棒了,她的厨艺太棒了,她本人也太棒了!格尤对我们微微笑着,一再说谢谢,谢谢!
④我隐隐觉得,格尤有话要对我们说,但因语言上的障碍,她的话没能说出来。话没能说出来,她像是怀有心事一样。格尤的生活如此优裕,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心事呢?
⑤过了几天,格尤又让人给我们捎话,要请我们看一个电视片。我们问是什么电视片?捎话的人说,可能是美国的一个风光片吧。格尤家的农场在另外一个挺远的地方,她独自驱车一百多公里,特意请我们看电视片。在看电视片之前,格尤再次请我们吃饭。她打听到我们爱吃面条,给我们每人煮了一碗热腾腾的汤面。
⑥晚上八点,电视片准时播出。所谓电视片,原来是电视台播放的一档节目,是一个纪录片。纪录片的内容,是展示全球气候变暖之后南极冰川融化的过程。冰川本来是一个巨大而美丽的整体,现在却烂得千疮百孔,到处都是空洞。那些空洞都很深,深得像无底洞一样。拍摄纪录片的人需要穿上防滑的冰鞋,腰间系上很长的尼龙绳子,才能下到深洞的半腰。冰洞的壁上也有洞,那些洞口正哗哗地向外蹿水。如果冰川也有血管和血液的话,那些蹿水恰似冰川的血管破裂流出的血液,让人触目惊心。冰川连绵起伏,像一座座山峰。由于冰川融化,基础遭到破坏,“山峰”轰然倒下,倒向大海。当冰川坍塌激起排空的海浪时,那悲壮的一幕给人一种毁灭之感。无数座冰川倒向海里,就把海平面提高了。海水大面积涌向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和家园,于是人们纷纷逃离。
⑦纪录片看了一半,我就知道格尤的用意了。我悄悄回头看了看格尤,见格尤看得十分专注。她手上端着小半杯红葡萄酒,看片子期间,她就那么一直端着,忘了喝。她表情凝重,看到紧张处似乎还有些惊悚。看完纪录片,格尤通过翻译告诉我们: 。格尤终于说出了她要对我们说的话,她看着我们,神情是那样恳切。我当即表态说:好的,好的,我们一定尽力而为。
⑧我们生于地球,长于地球,日日夜夜在地球上生活,一分一秒都离不开地球。可作为地球上的普通公民,有多少人真正关心过地球的现状呢?有多少人对地球的变化忧心忡忡呢?也许我们觉得地球太大了,大得我们心里装不下它。也许地球离我们太近了,反而觉得它离我们很远。也许我们对地球太熟悉了,对太熟悉的事物我们往往不愿多看它一眼。
⑨格尤不是这样。在格尤眼里,地球好比是她家的一只皮球,她要经常把皮球摸一摸、拍一拍;地球好比是她家的一只宠物,一只猫,或一只狗,她对宠物宠爱有加,不允许别人对宠物有半点伤害。宠物若有一个好歹,她会很心疼的。格尤以地球为己任,她的胸怀是真正胸怀全球的胸怀。须知格尤并不是什么官员,也不是什么环保专家,她只是一位普通的家庭妇女,或者说她只是一个农妇啊!她不愁吃,不愁穿,地球的冷暖关她什么事呢?格尤不,她就是要把地球和自己联系起来,就是要关心地球的事。我们习惯说天塌砸大家,格尤会说,天塌砸我。知道了格尤的环保意识和对地球的责任感,我对她肃然起敬。
⑩我不该叫她地主婆,应该叫她地球婆才是。
21.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的修辞方法是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对比),其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4分)
22.根据上下文,请在第⑦段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句子。(4分)
23.把第⑧段画线句改为陈述句:______。与原句相比,改句削弱了______的语气。(4分)
2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格尤前后两次给作者留下的印象。(6分)
第一次,作者觉得格尤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
第二次,作者觉得格尤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
25.文章的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有:(1) ;(2) (6分)
26.作者说:“格尤不是这样。我对她肃然起敬。”请简述你在格尤身上学到了什么。(80字左右)(8分)
三、作文(60分)
27.以“_________的笑容”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卷2答案
一、文言文(42分)
(一)(18分,每题3分,错一字扣1分)1、落日故人情2、雪尽马蹄轻3、山光悦鸟性4、小桥流水人家 5、百废俱兴 6、必先苦其心志
(二)(4分)7、(2分)金兵 8、(2分)B
(三)(8分)9、(2分)宋 周敦颐 10、(3分)在清水中洗涤却不妖艳 11、(3分) 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四)(12分)12、(4分)(1)离开 (2)吃 13、(2分)C 14、(3分)儿痴,竟不知畏虎(小孩年幼无知,尚不懂得害怕老虎) 15、(3分)望而生畏,自伤锐气;无所畏惧,成功有望(意到即可)
二、现代文(48分)
(一)(20分)16、(3分)D 17、(4分)(1)以故事开头引出论点(2)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18、(3分)赞美是帮助他人改正错误的好方法 19、(6分)(1)用文明社会和原始部落的不同做法作对比,阐明批评教育的不良后果(2)赞美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3)修正他人错误的最好办法,是让其明白自己的优点 20、(4分)⑧ 总结全文,强调“赞美如药”
(二)(28分)
21.(4分)A 形象表现了冰川融化的情形及给人的触目惊心之感
22.(2分)我知道你们是作家,会写文章,希望你们写写环境保护方面的文章,呼吁全世界的人都来爱护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的地球
23.(4分)没有多少人真正关心过地球的现状,没有多少人对地球的变化忧心忡忡 作者对人们环保意识不强的忧虑
24.(4分)热情好客、经济富裕的普通家庭妇女
有着强烈的环保意识和对地球责任感的普通公民
25. (6分)(1)突出了格尤关心着地球环境变化的崇高品质;(2)与文章的开头相呼应,揭示标题的意义
26.(8分)要点:与文章中心相关,有自己的感悟。
2010-05-13
展开全部
上海市语文中考模拟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0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第一部分 阅读(87分)
一、文言文(共38分)
(一) 默写(15分)
1.(1)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
(2)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
(3)__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
(4)日初出大如车盖,__________,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5)《陈涉世家》中表现陈涉胸怀大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2.彼竭我盈,故克之( )
3.顾野有麦场 ( )
(三)阅读下文,完成4——6题(7分)
桃花源记(节选)
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4.本文作者是____(朝代)发文学家____(人名)。(2分)
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__________
6.第①段作者描写了桃花源中的人们的生活场景,可以想见他们当时的心情是____的。
(将节选文字中的关键字组成现代汉语中双音节词语来回答)(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7——10题(12分)
躁急自败
周容
庚寅冬,予自小巷入蛟州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行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
【注释】①[庚寅]公元1650年,清顺治七年。 ②[蛟州城]今浙江省镇海县城,由近处蛟龙山而得名。 ③[小奚]小书童。 ④[阖(hé)]关门。 ⑤[愠(yùn)]发怒,生气。 ⑥[牡下]指上了锁。牡,门闩,锁阴。 ⑦ [其犹是也夫]大概就像这样的吧。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 )
(2)徐行之,尚开也 ( )
8.下列句子在文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
A.我开朗舒畅地想到这摆渡人说得很有道理。
B.我直爽地想这摆渡的人说的有道理。
C.我心情爽朗地想到这摆渡的说的还真有道理。
D.我心情爽快,想那摆渡的人说得很近情理。
9.“我”听到渡者的回答说“徐行之,尚开也;速行则阖”,为什么认为是“为戏”?__(3分)
10.“我”悟出的道理可以用成语“□□□□□”概括,它的意思是____(3分)
二、现代文(共49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9分)
一生做好一件事
孔令东
①2004年12月,数学大师陈省身逝世,走完了93岁的人生。我从纪念他的文章中知道,他有一个信条:“一生只做一件事。”他对人说:自己只会做一件事,就是研究数学。并且他要求自己:一生做好一件事。他爱数学,有一个原因是:数学简单,只要一张白纸和一枝笔就行。
②不错,陈省身生活在红尘之中,浮嚣之声一定会传到耳朵里。但是,当他面对一道道数学题,面对白纸或黑板时,他会如老僧入定一样,把这个尘世都摒绝于外。于是,他的一生得到最大的成功,他的生命能量发挥到极致(jízhì)。杨振宁说,陈省身是可以和欧几里得、高斯和嘉当并列的数学伟人。
③人们会问,数学可以如此,其它行当也可以如此吗?我想也可以。当一个人静下心来,谁都可以把自己的学问、事业,“简化”成白纸和黑板。
④法国马赛有一位叫多梅尔的警官,为了缉捕一名奸杀女童埃梅的罪犯,查了十几米高的文件和档案,打了30多万次电话,足迹踏遍四大洲,行程达80多万公里。多年来,由于他把全部心思都放在追捕上,结果两任妻子都离他而去,他仍矢志不移,经过52年漫长的追捕,终于将罪犯捉拿归案。那年,当他拿手铐铐住凶手时,已经是75岁高龄。他兴奋地说:“小埃梅可以瞑目了,我也可以退休了。”有记者问他,这样做值吗?他回答说:“一个人一生只要干好一件事,这辈子就没有白过。”
⑤我的朋友是个记者,到过一个地方小剧团采访,剧团里有一个花旦演员已经五十多岁了,她告诉记者一件感人至深的事。1965年,这个剧团到一个偏远的山区为农民演出,她出演折子戏《昭君出塞》中的昭君。在最后一个晚上演出前,公社领导设宴款待他们,她因推却不过,呷了一小口酒,以致在晚上的演出中,唱一句高腔时升不上去,只好用技巧平滑地掩饰过去,她为这个小小的失误伤心不已,觉得有愧于这个职业。但是剧团明天必须返城,已经没有弥补的机会了。她希望将来有机会再来此地演出,把每个字都唱得准确无误。十年“文革”,剧团瘫痪,但是她背着人从来没有放弃过练功。到粉碎“四人帮”后,剧团复兴了,再一次到那个山区演出,她重演《昭君出塞》,每一场都演得神采飞扬。有一个老农民,特地到后台找了她,说:“十年前,您有一个高腔没有翻上去,而这次我一连看了3场,唱得满弓满调,您对得起您的行当。”她当时就流泪了。她不是什么名角,一辈子没走红过,但她仍是一个忠于职守的好演员。
⑥我最后想说的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想成功,喜欢跳槽的人太多了,不少人跳来跳去,最终一事无成,黯然而退。我们何不像陈省身教授、多梅尔警官以及那位花旦演员那样,一旦看准了自己的潜能,看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就沉下心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核心优势”,一心一意做好自己喜欢的这件事,这样,成功的几率也许会大些。
11.根据第①段的拼音,写出词语:jízhì____(2分)
12.第③段画线句“人们会问,数学可以如此,其它行当也可以如此吗?”一句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该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4分)
13.文中,作者共举了三个事例:(1)陈省身教授一生执着于数学研究,终成数学界泰斗。请概括地写出另外两个事例:(2)__________;(3)__________。作者借这三个事例要告诉我们的是__________。(9分)
14.请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以及你平时的阅读积累,再列举一个符合作者观点的事例,并作简要的分析。__________(4分)
(二) 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30分)
信任
冰子(《扬子晚报》2006/6/20)
⑴在这个世界上,父亲是我最敬重的人。
⑵我上高中的时候,是个谁都不喜欢的“刺头”。那时的我没有什么理想,没想过要做个什么样的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惯于______,喜欢交______的朋友,也常常惹点事,只是靠着自己多少还有点儿的______维持着学业。
⑶对于我的______,父亲曾无数次地教训过我,有时甚至是拳头加棍棒。可是,说实在的,我那时真的看不起他——一个普通的铁路工人,整天穿着沾满油污的衣裳,拿着把小锤,从这辆列车钻到那辆列车,敲敲这,听听那,既没有权,又挣不了几张“老人头”。有一次,在他对我发了顿火后,我鄙夷地看着他,说了一句:“你真窝囊!”他一下愣了,然后就是茫然失措。
⑷那天晚上,父亲抽了一夜的烟。
⑸我很残忍,但是我胜利了。从那以后,父亲很少过问我的事,我的日子越发放纵、惬意,但乐极生悲,一场灾祸突然降临到我的头上。一天中午,我们几个朋友一起去打饭,其中一个与高年级的学生吵了起来,对方一下子拥上好几个人,我们眼看着好哥们儿要吃亏,就一拥而上。争斗中,不知是谁用刀子把对方一个人扎了,正扎在腿上,鲜血淋淋。几个人见势不妙,一个个都跑了,就剩下我还在与对方拚命,结果被闻讯赶来的校保卫科的人抓个正着,于是,我也就成了拿刀行凶的第一嫌疑人。
很快的,我被带到了校保卫科,我的那几个哥们儿也相继被找来,他们没有一个人承认自己动了手,事情似乎也有了定论,拿刀行凶的就是我。我愤怒不已,恨自己看错了这些所谓的朋友,交错了所谓的哥们儿,然而我越是为自己辩解,仿佛越是在说谎。
⑺由于拒不交待,当天晚上,我被带到了校长室。校长室中坐满了人,教务处主任、学生处主任、班主任……在众人中,我也发现了形容憔悴的父亲。
⑻班主任先发话了,他脸色铁青,指着我语无伦次地大骂了一通,然后是保卫科科长、教务处主任……我偷偷抬眼看了看父亲,他似乎显得异常平静,是啊,他早就对我绝望了,也许发生这种事是他早就预料到的。我后悔了,也害怕了,我觉得自己就像被扔到了一个荒岛上,没有人是我的朋友,没有人信任我。
⑼终于,校长发话了:“事情就是这样,你拿刀扎伤了人,还拒不承认。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人人都清楚,你的父亲也在这里,我相信他现在的心情也和我们一样。事实上,我们非常欢迎你离开这里,如果你还嘴硬,现在就卷铺盖走人!”
⑽就在这时,父亲从角落里站了起来,他走到我跟前,我只等一个巴掌落到我的脸上,可他并没有打我。“抬起头来!”他把我的脸扳正,瞪着我,仿佛要看穿我的灵魂,“告诉我,是不是你干的?”
⑾我不敢正视父亲灼灼的目光,只是机械地、木然地摇摇头。他叹了口气,目光也变得柔和了。他替我擦了擦眼泪,转过身来对众人说:“我生养的儿子,我最了解。他会打碎玻璃,会跟别人打架,会与老师顶嘴,但是拿刀子扎人他绝对做不出来。因为他是我的儿子!”他给我整了整衣裳:“儿子,我相信你!咱们走,这里不要你,咱们到其他学校去,就是所有学校都不要你,我砸锅卖铁也要供养你!”
⑿也许是父亲的那番话起了作用,学校开始重新调查,事情的真相终于水落石出,我最终没有被开除。从那以后,我完全变了一个人。一年以后的高考,我以全校总分第三的成绩考上了大学。在以后的人生风雨中,我丝毫不敢有任何厌倦、愁苦、懈怠,因为父亲在我最需要的时候给与了我信任,我唯一能回报他的,只能是勇敢、诚实、正直地做人。
15.请将以下四个词语分别依次填入第⑵、⑶段的空格处。
不三不四 玩世不恭 自由散漫 滑头聪明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4分)
16.根据第6段——第⑾段的内容,文章作者除了描写“我”被父亲信任以外,与此同时还写了周围其他人对我的态度,如:______、______等等。联系文章结尾部分的内容,更加突出了父亲的信任给我带来的巨大的影响是:______(6分)
17.第⑷段中,“那天晚上,父亲抽了一夜的烟”的原因是(1)________;(2)________(6分)
18.如果将第⑾段画线句“我不敢正视父亲灼灼的目光,只是机械地、木然地摇摇头”改为“我摇摇头”,两者相比,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请说说理由。________(6分)
19.读了文章,请你联系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就“信任”这个话题谈谈你的看法。(80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8分)
第二部分 写作(63分)
20.题目:生活需要____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答案:发邮件到zhongkaobuxi@126.com来索要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0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第一部分 阅读(87分)
一、文言文(共38分)
(一) 默写(15分)
1.(1)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
(2)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
(3)__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
(4)日初出大如车盖,__________,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5)《陈涉世家》中表现陈涉胸怀大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2.彼竭我盈,故克之( )
3.顾野有麦场 ( )
(三)阅读下文,完成4——6题(7分)
桃花源记(节选)
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4.本文作者是____(朝代)发文学家____(人名)。(2分)
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__________
6.第①段作者描写了桃花源中的人们的生活场景,可以想见他们当时的心情是____的。
(将节选文字中的关键字组成现代汉语中双音节词语来回答)(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7——10题(12分)
躁急自败
周容
庚寅冬,予自小巷入蛟州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行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
【注释】①[庚寅]公元1650年,清顺治七年。 ②[蛟州城]今浙江省镇海县城,由近处蛟龙山而得名。 ③[小奚]小书童。 ④[阖(hé)]关门。 ⑤[愠(yùn)]发怒,生气。 ⑥[牡下]指上了锁。牡,门闩,锁阴。 ⑦ [其犹是也夫]大概就像这样的吧。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 )
(2)徐行之,尚开也 ( )
8.下列句子在文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
A.我开朗舒畅地想到这摆渡人说得很有道理。
B.我直爽地想这摆渡的人说的有道理。
C.我心情爽朗地想到这摆渡的说的还真有道理。
D.我心情爽快,想那摆渡的人说得很近情理。
9.“我”听到渡者的回答说“徐行之,尚开也;速行则阖”,为什么认为是“为戏”?__(3分)
10.“我”悟出的道理可以用成语“□□□□□”概括,它的意思是____(3分)
二、现代文(共49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9分)
一生做好一件事
孔令东
①2004年12月,数学大师陈省身逝世,走完了93岁的人生。我从纪念他的文章中知道,他有一个信条:“一生只做一件事。”他对人说:自己只会做一件事,就是研究数学。并且他要求自己:一生做好一件事。他爱数学,有一个原因是:数学简单,只要一张白纸和一枝笔就行。
②不错,陈省身生活在红尘之中,浮嚣之声一定会传到耳朵里。但是,当他面对一道道数学题,面对白纸或黑板时,他会如老僧入定一样,把这个尘世都摒绝于外。于是,他的一生得到最大的成功,他的生命能量发挥到极致(jízhì)。杨振宁说,陈省身是可以和欧几里得、高斯和嘉当并列的数学伟人。
③人们会问,数学可以如此,其它行当也可以如此吗?我想也可以。当一个人静下心来,谁都可以把自己的学问、事业,“简化”成白纸和黑板。
④法国马赛有一位叫多梅尔的警官,为了缉捕一名奸杀女童埃梅的罪犯,查了十几米高的文件和档案,打了30多万次电话,足迹踏遍四大洲,行程达80多万公里。多年来,由于他把全部心思都放在追捕上,结果两任妻子都离他而去,他仍矢志不移,经过52年漫长的追捕,终于将罪犯捉拿归案。那年,当他拿手铐铐住凶手时,已经是75岁高龄。他兴奋地说:“小埃梅可以瞑目了,我也可以退休了。”有记者问他,这样做值吗?他回答说:“一个人一生只要干好一件事,这辈子就没有白过。”
⑤我的朋友是个记者,到过一个地方小剧团采访,剧团里有一个花旦演员已经五十多岁了,她告诉记者一件感人至深的事。1965年,这个剧团到一个偏远的山区为农民演出,她出演折子戏《昭君出塞》中的昭君。在最后一个晚上演出前,公社领导设宴款待他们,她因推却不过,呷了一小口酒,以致在晚上的演出中,唱一句高腔时升不上去,只好用技巧平滑地掩饰过去,她为这个小小的失误伤心不已,觉得有愧于这个职业。但是剧团明天必须返城,已经没有弥补的机会了。她希望将来有机会再来此地演出,把每个字都唱得准确无误。十年“文革”,剧团瘫痪,但是她背着人从来没有放弃过练功。到粉碎“四人帮”后,剧团复兴了,再一次到那个山区演出,她重演《昭君出塞》,每一场都演得神采飞扬。有一个老农民,特地到后台找了她,说:“十年前,您有一个高腔没有翻上去,而这次我一连看了3场,唱得满弓满调,您对得起您的行当。”她当时就流泪了。她不是什么名角,一辈子没走红过,但她仍是一个忠于职守的好演员。
⑥我最后想说的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想成功,喜欢跳槽的人太多了,不少人跳来跳去,最终一事无成,黯然而退。我们何不像陈省身教授、多梅尔警官以及那位花旦演员那样,一旦看准了自己的潜能,看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就沉下心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核心优势”,一心一意做好自己喜欢的这件事,这样,成功的几率也许会大些。
11.根据第①段的拼音,写出词语:jízhì____(2分)
12.第③段画线句“人们会问,数学可以如此,其它行当也可以如此吗?”一句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该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4分)
13.文中,作者共举了三个事例:(1)陈省身教授一生执着于数学研究,终成数学界泰斗。请概括地写出另外两个事例:(2)__________;(3)__________。作者借这三个事例要告诉我们的是__________。(9分)
14.请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以及你平时的阅读积累,再列举一个符合作者观点的事例,并作简要的分析。__________(4分)
(二) 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30分)
信任
冰子(《扬子晚报》2006/6/20)
⑴在这个世界上,父亲是我最敬重的人。
⑵我上高中的时候,是个谁都不喜欢的“刺头”。那时的我没有什么理想,没想过要做个什么样的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惯于______,喜欢交______的朋友,也常常惹点事,只是靠着自己多少还有点儿的______维持着学业。
⑶对于我的______,父亲曾无数次地教训过我,有时甚至是拳头加棍棒。可是,说实在的,我那时真的看不起他——一个普通的铁路工人,整天穿着沾满油污的衣裳,拿着把小锤,从这辆列车钻到那辆列车,敲敲这,听听那,既没有权,又挣不了几张“老人头”。有一次,在他对我发了顿火后,我鄙夷地看着他,说了一句:“你真窝囊!”他一下愣了,然后就是茫然失措。
⑷那天晚上,父亲抽了一夜的烟。
⑸我很残忍,但是我胜利了。从那以后,父亲很少过问我的事,我的日子越发放纵、惬意,但乐极生悲,一场灾祸突然降临到我的头上。一天中午,我们几个朋友一起去打饭,其中一个与高年级的学生吵了起来,对方一下子拥上好几个人,我们眼看着好哥们儿要吃亏,就一拥而上。争斗中,不知是谁用刀子把对方一个人扎了,正扎在腿上,鲜血淋淋。几个人见势不妙,一个个都跑了,就剩下我还在与对方拚命,结果被闻讯赶来的校保卫科的人抓个正着,于是,我也就成了拿刀行凶的第一嫌疑人。
很快的,我被带到了校保卫科,我的那几个哥们儿也相继被找来,他们没有一个人承认自己动了手,事情似乎也有了定论,拿刀行凶的就是我。我愤怒不已,恨自己看错了这些所谓的朋友,交错了所谓的哥们儿,然而我越是为自己辩解,仿佛越是在说谎。
⑺由于拒不交待,当天晚上,我被带到了校长室。校长室中坐满了人,教务处主任、学生处主任、班主任……在众人中,我也发现了形容憔悴的父亲。
⑻班主任先发话了,他脸色铁青,指着我语无伦次地大骂了一通,然后是保卫科科长、教务处主任……我偷偷抬眼看了看父亲,他似乎显得异常平静,是啊,他早就对我绝望了,也许发生这种事是他早就预料到的。我后悔了,也害怕了,我觉得自己就像被扔到了一个荒岛上,没有人是我的朋友,没有人信任我。
⑼终于,校长发话了:“事情就是这样,你拿刀扎伤了人,还拒不承认。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人人都清楚,你的父亲也在这里,我相信他现在的心情也和我们一样。事实上,我们非常欢迎你离开这里,如果你还嘴硬,现在就卷铺盖走人!”
⑽就在这时,父亲从角落里站了起来,他走到我跟前,我只等一个巴掌落到我的脸上,可他并没有打我。“抬起头来!”他把我的脸扳正,瞪着我,仿佛要看穿我的灵魂,“告诉我,是不是你干的?”
⑾我不敢正视父亲灼灼的目光,只是机械地、木然地摇摇头。他叹了口气,目光也变得柔和了。他替我擦了擦眼泪,转过身来对众人说:“我生养的儿子,我最了解。他会打碎玻璃,会跟别人打架,会与老师顶嘴,但是拿刀子扎人他绝对做不出来。因为他是我的儿子!”他给我整了整衣裳:“儿子,我相信你!咱们走,这里不要你,咱们到其他学校去,就是所有学校都不要你,我砸锅卖铁也要供养你!”
⑿也许是父亲的那番话起了作用,学校开始重新调查,事情的真相终于水落石出,我最终没有被开除。从那以后,我完全变了一个人。一年以后的高考,我以全校总分第三的成绩考上了大学。在以后的人生风雨中,我丝毫不敢有任何厌倦、愁苦、懈怠,因为父亲在我最需要的时候给与了我信任,我唯一能回报他的,只能是勇敢、诚实、正直地做人。
15.请将以下四个词语分别依次填入第⑵、⑶段的空格处。
不三不四 玩世不恭 自由散漫 滑头聪明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4分)
16.根据第6段——第⑾段的内容,文章作者除了描写“我”被父亲信任以外,与此同时还写了周围其他人对我的态度,如:______、______等等。联系文章结尾部分的内容,更加突出了父亲的信任给我带来的巨大的影响是:______(6分)
17.第⑷段中,“那天晚上,父亲抽了一夜的烟”的原因是(1)________;(2)________(6分)
18.如果将第⑾段画线句“我不敢正视父亲灼灼的目光,只是机械地、木然地摇摇头”改为“我摇摇头”,两者相比,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请说说理由。________(6分)
19.读了文章,请你联系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就“信任”这个话题谈谈你的看法。(80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8分)
第二部分 写作(63分)
20.题目:生活需要____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答案:发邮件到zhongkaobuxi@126.com来索要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青浦区2010年初三语文模拟考试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文言文42分
(一)(共18分,各3分,错一字扣1分)
1、千载谁堪伯仲间
2、从心所欲,不逾矩
3、我寄愁心与明月
4、月上柳梢头
5、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6、无论魏晋
(二)(共4分,各2分)
7、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8、D
(三)(共6分)
9、(3分)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10、(3分)C
(四)(共14分)
11、(2分)欧阳修 《醉翁亭记》
12、(4分,各2分)(1)久远(2)类
13、(3分)章敦、蔡京、蔡卞难道不擅长书法吗,但是后世的人把他们的作品当粪土一样看待,一钱不值。
14、(3分)事实 以历史事实,从正反两方面来论证诗画作品是否受重视都与人的品格有关的观点。
15、(2分)C
二、现代文48分
(一)(共24分)
16、(3分)D
17、(3分)不可删。“稍”说明书法影响之广,“或多或少”写出人们对书法的认识程度不一,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18、(4分)一个是当代舞蹈家从书法中得到舞的智慧,一个是古代书法家从舞蹈中得到书法的启发
19、(9分,各3分)
(1)汉字书写形式的演变(中国书法的发展历史)
(2)中国书法产生的条件和基础
(3)中国书法的艺术特征(精神、灵魂)
20、(5分)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1:
同意甲观点。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和传统都表现在方块字中,我们是中国人,应该热爱汉字,写好汉字,传承中国文化从写好汉字开始。
示例2:
同意乙观点。科学迅速发展,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电脑打字取代书写已成趋势。书写汉字已经不适应形势的发展,社会的要求。
(二)(共24分)
21、(2分)老师有了男朋友,就可以留下来不走了。
22、(2分)因为教师缺乏,孩子们受教育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23、(6分)
(1)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下文发生误把刘德华当作老师男朋友的事作铺垫。
(2)通过写封闭落后的环境,来衬托李老师扎根山村教育的高贵品质。
24、(3分) C
25、(3分)C
26、(8分) 评分要求: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能表达出理解、赞许之意即可;从内容和语言两方面评分。
示例1:李慧你好!我理解并尊重你的选择,同时也为你感到由衷的钦佩。你选择了大山,选择了孩子,那你必须面对生活中种种现实的压力,你要挺住!你在自己本可以开花的年龄却成了孩子们的泥土,给予他们盛开的机会。我祝你一帆风顺。
示例2:你好!希望你在那儿幸福快乐,做这群孩子们的大树,应该已经很幸福了吧。但也希望你能找到属于你自己的“刘德华”,让孩子们再为你高兴吧!祝福你,祝愿你和孩子们都找到自己的太阳。
三、作文60分 (附2009年中考评分标准)
书写要求:字迹端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视情况扣分在2分以内。
错别字总扣1分(满2个即扣)。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文言文42分
(一)(共18分,各3分,错一字扣1分)
1、千载谁堪伯仲间
2、从心所欲,不逾矩
3、我寄愁心与明月
4、月上柳梢头
5、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6、无论魏晋
(二)(共4分,各2分)
7、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8、D
(三)(共6分)
9、(3分)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10、(3分)C
(四)(共14分)
11、(2分)欧阳修 《醉翁亭记》
12、(4分,各2分)(1)久远(2)类
13、(3分)章敦、蔡京、蔡卞难道不擅长书法吗,但是后世的人把他们的作品当粪土一样看待,一钱不值。
14、(3分)事实 以历史事实,从正反两方面来论证诗画作品是否受重视都与人的品格有关的观点。
15、(2分)C
二、现代文48分
(一)(共24分)
16、(3分)D
17、(3分)不可删。“稍”说明书法影响之广,“或多或少”写出人们对书法的认识程度不一,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18、(4分)一个是当代舞蹈家从书法中得到舞的智慧,一个是古代书法家从舞蹈中得到书法的启发
19、(9分,各3分)
(1)汉字书写形式的演变(中国书法的发展历史)
(2)中国书法产生的条件和基础
(3)中国书法的艺术特征(精神、灵魂)
20、(5分)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1:
同意甲观点。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和传统都表现在方块字中,我们是中国人,应该热爱汉字,写好汉字,传承中国文化从写好汉字开始。
示例2:
同意乙观点。科学迅速发展,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电脑打字取代书写已成趋势。书写汉字已经不适应形势的发展,社会的要求。
(二)(共24分)
21、(2分)老师有了男朋友,就可以留下来不走了。
22、(2分)因为教师缺乏,孩子们受教育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23、(6分)
(1)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下文发生误把刘德华当作老师男朋友的事作铺垫。
(2)通过写封闭落后的环境,来衬托李老师扎根山村教育的高贵品质。
24、(3分) C
25、(3分)C
26、(8分) 评分要求: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能表达出理解、赞许之意即可;从内容和语言两方面评分。
示例1:李慧你好!我理解并尊重你的选择,同时也为你感到由衷的钦佩。你选择了大山,选择了孩子,那你必须面对生活中种种现实的压力,你要挺住!你在自己本可以开花的年龄却成了孩子们的泥土,给予他们盛开的机会。我祝你一帆风顺。
示例2:你好!希望你在那儿幸福快乐,做这群孩子们的大树,应该已经很幸福了吧。但也希望你能找到属于你自己的“刘德华”,让孩子们再为你高兴吧!祝福你,祝愿你和孩子们都找到自己的太阳。
三、作文60分 (附2009年中考评分标准)
书写要求:字迹端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视情况扣分在2分以内。
错别字总扣1分(满2个即扣)。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要哪个区的?上中考网,下载有答案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买《走向成功》会送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