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回答
展开全部
所谓文学欣赏就是运用自己的思维器官,对文学作品进行感受、体验、想象和思索,从而获得美的感染和愉悦,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它包含感受艺术形象,体味艺术境界,领会思想内容,激起情感反应,玩赏艺术魅力,鉴别作品质量。文学欣赏既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又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文学欣赏是一种借助形象与感情的审美享受活动,它始终离不开艺术形象的诱导和强烈情感的激发。
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被作品中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所吸引,所感染,以认识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现实面貌,并进而理解它的本质意义,引起情感上的反应。所以说形象所唤起的欣赏者的情感反映,是审美享受的重要标志,是文学欣赏的一个重要特点。例如:人们在欣赏《保卫延安》、《青春之歌》、《创业史》、《红岩》等作品时,就会特别喜欢作品所表现的可歌可泣的斗争生活,喜爱那些鲜明生动的革命者的光辉形象。从作品中了解过去的革命斗争历史,学习先辈的革命传统与斗争精神,并陶冶自己的情操与坚定自己的革命意志。在阅读高尔基的《母亲》、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伏契克的《绞刑架下的报告》等作品时,作品所展现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以及从斗争中锻炼出来的坚强的革命战士的形象,不管在任何时期,对广大读者都具有巨大的教育、鼓舞力量。这种感情上的反应是很强烈的。总之,欣赏者的情感反映,以文学作品的形象系统为基础,以作家在作品中所灌注的情感为动力。
二、文学欣赏是感觉与理解相统一的审美认识活动,在欣赏过程中,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结伴而行。
文学欣赏不是简单地复现现象,而是对形象意蕴的深刻理解。这种理解又不是抽象的认识,而是形象的意会,是在感觉中理解,在审美过程中认识。文学欣赏以读者对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为基础,读者对作品的感性认识,在文学欣赏中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的感觉它”。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形象,只有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深刻的感受。例如,宋代诗人苏轼,在读了陶渊明的《饮酒》诗以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望”和“见”一字之差,意境全非。这是因为,陶渊明要表达的是自己辞官以后的喜悦,因而用“见”字,传达出悠然自得的情怀,确有“境与意会”的效果;若改为“望”字,变成主动寻求,不仅破坏了全诗的意境,且亦不符合陶潜的节操。所以,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陶诗的意境以及陶潜的为人都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当读者对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还停留在片断的、分散的、表面的感性认识阶段时,他们是不可能对作品的内容有全面的、深刻的感受的。只有当读者经过深思,把那些片断的、分散的、表面的印象集中起来,加上自己想象的补充和丰富,在自己的头脑里获得形象的再现时,他才能对作品所描绘的形象有比较全面、深刻的感受,达到感受和理解的有机统一,才能透彻地领会其中的意味,得到思想感情上的陶冶和艺术鉴赏上的愉悦。
三、文学欣赏是一种依靠想象与联想所进行的艺术再创造活动。
艺术的想象在文学欣赏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学欣赏离不开形象,但也不是简单的复映现象,再现形象,而是在作品形象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欣赏者的想象、联想,通过欣赏者的感受、理解,重新创造形象。在艺术欣赏中,读者要为情所感,就得依靠形象所给予的具体生动的感受,以及随之而来的想象、联想等思维活动。特别是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由于其形象的间接性,读者对它的欣赏,与对造型艺术、表演艺术、综合艺术等的欣赏相比,更有待于形象的再创造,更需要形象思维的能力。它要求读者善于通过语言的媒介,想象出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和生活境界,并进而领会其思想内容。例如:没有参加过战斗的读者,能够体验、领略描写战争的文学作品,并非由于他们头脑里有多少关于战争的概念,而是因为作家的形象描绘提供了具体可感的生动材料,它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从而体验和认识自己从未经历过的战争生活;而亲自经历过战争生活的读者,对以战争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往往倍感亲切,有更多的体会,这是因为他们能够以自己关于战争生活的经验,来感受、想象,以至丰富、补充作品里关于战争的描写。要是读者不善于进行积极的想象和联想,或缺乏必要的生活感受,那么,再美的文学形象对他也没有多大意义。“孤帆远景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诗中这些脍炙人口、富有表现力的诗句所勾画的种种意境,在感受、想象能力较差的读者眼里,也可能是平淡无奇的。又如,在剧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主要通过戏剧语言来表现,然而由于剧中特有的规定场景,人物通常都不需要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盘托出。他有时讲得少而想得多,有时言在此而意在彼,有时说的则恰恰同想的相反,要是鉴赏剧本时,读者不能根据剧情展开积极的思维,就不可能正确地感受和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及剧本内容。如《雷雨》第四幕里,侍萍得知四凤和周萍的关系后,悲愤地发出了这样的声音:
“啊,天知道谁犯了罪,谁造的这种孽!—他们都是可怜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天哪,如果要罚,也罚在我一个人身上。他们是我的干净孩子,他们应当好好地活着。
罪孽是我造的,苦也应当我一个人尝。今天晚上,是我让他们一块儿走的。这罪过我知道,我都替他们担戴了;要是真有什么,也就让我一个人担待吧。”
这是对自己的谴责吗?罪孽真是侍萍造成的吗?绝对不是。这是对周朴园的血泪控诉,这是对周公馆为代表的封建黑暗势力的猛烈抨击。侍萍和他的“可怜的孩子”,都被这个万恶的社会吞噬了—这就是《雷雨》通过艺术形象所显示的真理。因此,不依靠自己的想象和联想,不经过自己积极的形象思维,读者就不可能对作品的意境有深切的感受,不可能发现和了解作品中那些弦外之音、韵外之致;而读者能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反复地品味,积极地思考,也就能从中获得更多的感受和更深的认识。当然,不同的读者,由于生活经历、文化素养、个性特点的差异,对于同一作品中的形象,也很可能得到的印象不一样,认识不一样。鲁迅曾说过:现代的读者看《红楼梦》,对于林黛玉这个人物,“恐怕会想到剪头发,穿印度绸衫,清瘦、寂寞的摩登女郎;或者别的什么模样。”总之,和三四十年前读者心目中的林黛玉“是截然两样的。”正是由于读者在欣赏过程中对于作品形象的想象,总不免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等而有所加工改造,于是所得的印象也就往往带有个人特点。因此人们认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即欣赏者头脑里再现的形象,既有作品中形象的确定性与规定性,又有欣赏者的独创性、新颖性。
四、文学欣赏是以“通感”和“共鸣”为重要特征的一种综合的心理感应活动。
在文学欣赏中,由于欣赏者的生活、欣赏经验,由于各种感觉器官的暂时联系,视觉和听觉之间;视觉、听觉和触觉、嗅觉、味觉之间往往可以相互作用而彼此沟通,从而唤起艺术形象原来不一定具有的另一种或另几种感觉形象。这种“通感”现象是在艺术欣赏中的独特现象。文学欣赏中的另一种心理活动—共鸣,是一种复杂而常见的现象。当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作家通过作品的形象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操,强烈地打动了读者,引起读者思想感情的回旋激荡。他们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为作品中正面人物的胜利而欢乐,为反面人物的溃灭而称快;或者为正面人物的失败而悲痛,为反面人物的得势而愤慨,象喜亦喜,象忧亦忧。他们为黛玉葬花而潜然泪下,为武松打虎而慷慨击节;冉阿让的命运,引起他们深切的关注与同情;盖拉辛的遭遇,则使人们对万恶的农奴制度切齿痛恨。凡此种种,是“通感”与“共鸣”现象在文学欣赏活动中的突出特点。
可见,文学欣赏是伴随感情活动的形象思维活动,文学欣赏中的认识活动主要是一种感受体验,而不是评论,但是,对文学作品的形象及其所包含的意蕴,只有在正确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全面的、深刻的感受。因此,文学欣赏是感性和理性或感受、体验和理解、鉴别的有机统一
一、文学欣赏是一种借助形象与感情的审美享受活动,它始终离不开艺术形象的诱导和强烈情感的激发。
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被作品中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所吸引,所感染,以认识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现实面貌,并进而理解它的本质意义,引起情感上的反应。所以说形象所唤起的欣赏者的情感反映,是审美享受的重要标志,是文学欣赏的一个重要特点。例如:人们在欣赏《保卫延安》、《青春之歌》、《创业史》、《红岩》等作品时,就会特别喜欢作品所表现的可歌可泣的斗争生活,喜爱那些鲜明生动的革命者的光辉形象。从作品中了解过去的革命斗争历史,学习先辈的革命传统与斗争精神,并陶冶自己的情操与坚定自己的革命意志。在阅读高尔基的《母亲》、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伏契克的《绞刑架下的报告》等作品时,作品所展现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以及从斗争中锻炼出来的坚强的革命战士的形象,不管在任何时期,对广大读者都具有巨大的教育、鼓舞力量。这种感情上的反应是很强烈的。总之,欣赏者的情感反映,以文学作品的形象系统为基础,以作家在作品中所灌注的情感为动力。
二、文学欣赏是感觉与理解相统一的审美认识活动,在欣赏过程中,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结伴而行。
文学欣赏不是简单地复现现象,而是对形象意蕴的深刻理解。这种理解又不是抽象的认识,而是形象的意会,是在感觉中理解,在审美过程中认识。文学欣赏以读者对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为基础,读者对作品的感性认识,在文学欣赏中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的感觉它”。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形象,只有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深刻的感受。例如,宋代诗人苏轼,在读了陶渊明的《饮酒》诗以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望”和“见”一字之差,意境全非。这是因为,陶渊明要表达的是自己辞官以后的喜悦,因而用“见”字,传达出悠然自得的情怀,确有“境与意会”的效果;若改为“望”字,变成主动寻求,不仅破坏了全诗的意境,且亦不符合陶潜的节操。所以,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陶诗的意境以及陶潜的为人都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当读者对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还停留在片断的、分散的、表面的感性认识阶段时,他们是不可能对作品的内容有全面的、深刻的感受的。只有当读者经过深思,把那些片断的、分散的、表面的印象集中起来,加上自己想象的补充和丰富,在自己的头脑里获得形象的再现时,他才能对作品所描绘的形象有比较全面、深刻的感受,达到感受和理解的有机统一,才能透彻地领会其中的意味,得到思想感情上的陶冶和艺术鉴赏上的愉悦。
三、文学欣赏是一种依靠想象与联想所进行的艺术再创造活动。
艺术的想象在文学欣赏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学欣赏离不开形象,但也不是简单的复映现象,再现形象,而是在作品形象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欣赏者的想象、联想,通过欣赏者的感受、理解,重新创造形象。在艺术欣赏中,读者要为情所感,就得依靠形象所给予的具体生动的感受,以及随之而来的想象、联想等思维活动。特别是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由于其形象的间接性,读者对它的欣赏,与对造型艺术、表演艺术、综合艺术等的欣赏相比,更有待于形象的再创造,更需要形象思维的能力。它要求读者善于通过语言的媒介,想象出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和生活境界,并进而领会其思想内容。例如:没有参加过战斗的读者,能够体验、领略描写战争的文学作品,并非由于他们头脑里有多少关于战争的概念,而是因为作家的形象描绘提供了具体可感的生动材料,它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从而体验和认识自己从未经历过的战争生活;而亲自经历过战争生活的读者,对以战争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往往倍感亲切,有更多的体会,这是因为他们能够以自己关于战争生活的经验,来感受、想象,以至丰富、补充作品里关于战争的描写。要是读者不善于进行积极的想象和联想,或缺乏必要的生活感受,那么,再美的文学形象对他也没有多大意义。“孤帆远景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诗中这些脍炙人口、富有表现力的诗句所勾画的种种意境,在感受、想象能力较差的读者眼里,也可能是平淡无奇的。又如,在剧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主要通过戏剧语言来表现,然而由于剧中特有的规定场景,人物通常都不需要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盘托出。他有时讲得少而想得多,有时言在此而意在彼,有时说的则恰恰同想的相反,要是鉴赏剧本时,读者不能根据剧情展开积极的思维,就不可能正确地感受和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及剧本内容。如《雷雨》第四幕里,侍萍得知四凤和周萍的关系后,悲愤地发出了这样的声音:
“啊,天知道谁犯了罪,谁造的这种孽!—他们都是可怜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天哪,如果要罚,也罚在我一个人身上。他们是我的干净孩子,他们应当好好地活着。
罪孽是我造的,苦也应当我一个人尝。今天晚上,是我让他们一块儿走的。这罪过我知道,我都替他们担戴了;要是真有什么,也就让我一个人担待吧。”
这是对自己的谴责吗?罪孽真是侍萍造成的吗?绝对不是。这是对周朴园的血泪控诉,这是对周公馆为代表的封建黑暗势力的猛烈抨击。侍萍和他的“可怜的孩子”,都被这个万恶的社会吞噬了—这就是《雷雨》通过艺术形象所显示的真理。因此,不依靠自己的想象和联想,不经过自己积极的形象思维,读者就不可能对作品的意境有深切的感受,不可能发现和了解作品中那些弦外之音、韵外之致;而读者能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反复地品味,积极地思考,也就能从中获得更多的感受和更深的认识。当然,不同的读者,由于生活经历、文化素养、个性特点的差异,对于同一作品中的形象,也很可能得到的印象不一样,认识不一样。鲁迅曾说过:现代的读者看《红楼梦》,对于林黛玉这个人物,“恐怕会想到剪头发,穿印度绸衫,清瘦、寂寞的摩登女郎;或者别的什么模样。”总之,和三四十年前读者心目中的林黛玉“是截然两样的。”正是由于读者在欣赏过程中对于作品形象的想象,总不免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等而有所加工改造,于是所得的印象也就往往带有个人特点。因此人们认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即欣赏者头脑里再现的形象,既有作品中形象的确定性与规定性,又有欣赏者的独创性、新颖性。
四、文学欣赏是以“通感”和“共鸣”为重要特征的一种综合的心理感应活动。
在文学欣赏中,由于欣赏者的生活、欣赏经验,由于各种感觉器官的暂时联系,视觉和听觉之间;视觉、听觉和触觉、嗅觉、味觉之间往往可以相互作用而彼此沟通,从而唤起艺术形象原来不一定具有的另一种或另几种感觉形象。这种“通感”现象是在艺术欣赏中的独特现象。文学欣赏中的另一种心理活动—共鸣,是一种复杂而常见的现象。当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作家通过作品的形象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操,强烈地打动了读者,引起读者思想感情的回旋激荡。他们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为作品中正面人物的胜利而欢乐,为反面人物的溃灭而称快;或者为正面人物的失败而悲痛,为反面人物的得势而愤慨,象喜亦喜,象忧亦忧。他们为黛玉葬花而潜然泪下,为武松打虎而慷慨击节;冉阿让的命运,引起他们深切的关注与同情;盖拉辛的遭遇,则使人们对万恶的农奴制度切齿痛恨。凡此种种,是“通感”与“共鸣”现象在文学欣赏活动中的突出特点。
可见,文学欣赏是伴随感情活动的形象思维活动,文学欣赏中的认识活动主要是一种感受体验,而不是评论,但是,对文学作品的形象及其所包含的意蕴,只有在正确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全面的、深刻的感受。因此,文学欣赏是感性和理性或感受、体验和理解、鉴别的有机统一
参考资料: 天下文章一大抄
北京华文众合科技有限公司
2019-02-19 广告
2019-02-19 广告
北京华文众合公司研发的智云数字书法教学系统,在国内首次采用云资源与智能硬件终端结合的高新技术,教学更专业,北京华文众合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数字信息及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书法教育有机融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破解了书法及师资匮乏、书法教学困难、...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北京华文众合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展开全部
1�自觉自愿与自我选择。文学欣赏是一种自觉自愿的审美活动。鲁迅先生曾说过:看客的兴趣是无法强求的,倘若不看,拖也无用。20世纪70年代初,某地举行革命样板戏电影周,电影票免费分发到各单位,看戏算上班。某建筑队有天上午分到十张票,但大家宁愿去跟砖头泥巴打交道, 也不愿去电影院。艺术欣赏如此,文学欣赏也如此,都是不能强求的,读者欣赏什么作品, 什么时间欣赏,都应由自己决定,不宜摊派。审美有着自由的特性。
文学欣赏行为的自由发生,其内在的机制是读者或听众的审美欲求。欣赏者有了审美的欲求 ,产生了审美的冲动,才会欣赏文学作品。产生审美的冲动,需有一定的条件和机遇。文学欣赏是一种心理过程,心理条件也就很重要。一个人心情轻松、愉悦、平和,处于顺心境, 才会有审美的需求,反之,处于沉重、苦闷、恐惧、激愤的逆心境,则不会有审美的需要,不会形成审美的念头。一位老作家说:40年代(20世纪),在日本鬼子的追赶下,他逃亡到桂 林,痛苦、忧虑、愤怒,一点也没有欣赏桂林山水的念头。有了审美的冲动,找到符合自己 审美趣味的对象,才会形成具体的对某一作品的审美愿望,从而自觉自愿地去欣赏它。前面讲的那些建筑工人也许有审美的念头,但没有寻求到或曰遇到对胃口的作品,也就没有形 成具体的审美愿望,产生自觉的欣赏行为。
欣赏作品是自觉自愿的,不能强求。而欣赏什么作品则是自我选择,同样不能强求,这也是 由欣赏者独立的审美趣味决定的。四川人喜欢吃辣,广东人喜欢吃甜,北京人喜欢吃咸,东南 西北,口味不同,选择各别。审美也与此相似,张三喜欢轻快活泼的彩调,李四喜欢慷慨悲 歌的秦腔,王五喜欢典雅缠绵的昆曲,芸芸众生,审美的嗜好也各异。正像个人总是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菜肴一样,他们总是根据自己的审美趣味来选择作品进行欣赏的。正因 为审美趣味制导着审美选择,所以一定要培养欣赏者健康高尚的审美愿望和审美趣味,使之 自觉自愿地欣赏美的作品,自觉自愿地抵制腐朽、庸俗的作品。
2�文学欣赏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文学欣赏的主观性指欣赏者将文学形象转化为审美意象时,要受自身主观条件制约的特征 。具体地说,欣赏者对作家创造的形象,进行想像时,要受到自身的政治立场、生活经历、艺术修养、艺术趣味、审美理想、思维能力、性格特征、思想感情等制约,从而导致脑海 里出现的审美意象,在外貌和内涵上都打上了自己的烙印,使这再生态形象与原生态形象形成了不同。另外,不同的欣赏者,主观条件不同,对同一欣赏对象也会发生不同的审美想 像,使得各自脑海里的审美意象也有不同的地方。所以有人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 特。就拿《红楼梦》来说吧,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欣赏者脑海里的林黛玉,按鲁迅先生的说 法是一个清瘦、寂寞、穿着印度绸衫的摩登女郎,这与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显然有些不同。这是由当时欣赏者的生活经历、审美理想等主观条件决定的。再看《红楼梦》形 象的内涵,封建卫道者认为它包含着诲淫的思想,胡适则认为其包含着情场忏悔的思想,而今天的欣赏者则认为其体现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自由生命的思想,这种种不同,当是受世 界观、政治立场等主观条件的制约。文学欣赏的主观性导致了文学欣赏的差异性,导致了文学欣赏的创新性,并使其具备了审美创造的意味。
文学欣赏还有客观性的一面,它指的是读者的审美意象与作品形象的同一性与因果性。它 与主观性统一,形成文学欣赏审美再造的整体特性。也就是说,文学欣赏既不是纯粹的审美再 现,也不是纯粹的审美创造,而是双方统一构成的审美再造。这种审美再造是以文学形象为 基础和依据的创造,是遵照蓝本所许可的创新,因而是再现与创造的统一。
文学欣赏的主观性使不同欣赏者欣赏同一作品,各自脑海里的意象出现“相异”和“不似 ”之处,使得欣赏者脑海中的意象和作家笔下的形象出现“相异”和“不似”之处。文学欣赏的客观性使得不同欣赏者欣赏同一作品时,各自脑海里的意象出现相同相似之处,且均与 作家笔下的 形象出现相同相似之处。而文学欣赏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共同决定了欣赏者头脑里的形象和作家笔下的形象是同中有异、似又不似,共同决定了不同欣赏者面对同一欣赏对象,脑海里 浮现的意象也是同中有异、似又不似的。正是这种同中有异、似又不似或曰差异性与共同性的统一,构成了文学欣赏审美再造的基本精神。
文学欣赏的自觉自愿,自我选择与主观性、客观性,从不同侧面体现了审美的自由。前者是 一种自主的自由,这种自主也受到社会的审美风尚、时代的审美理想的潜在规范,是受审美共性陶铸的审美个性,是随心所欲而又不逾规矩的。否则,这种自主也就背离了审美的本质 ,走向单纯 的猎奇、猎艳甚至猎丑、猎恶。后者是一种自律的自由,是循规而不囿于规,是本根而不限于根,这虽是一种带框框的自由,但自由活动的空间大,可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欣赏者尽可发挥自己的审美个性和审美创造性。前者从自由出发,暗合规范,后者从规范出发,拓展自由,同样是既合规律又合目的的,是合理合式的自由,是与规范一致的自由, 而非是天马行空、无所依傍的自由。
文学欣赏行为的自由发生,其内在的机制是读者或听众的审美欲求。欣赏者有了审美的欲求 ,产生了审美的冲动,才会欣赏文学作品。产生审美的冲动,需有一定的条件和机遇。文学欣赏是一种心理过程,心理条件也就很重要。一个人心情轻松、愉悦、平和,处于顺心境, 才会有审美的需求,反之,处于沉重、苦闷、恐惧、激愤的逆心境,则不会有审美的需要,不会形成审美的念头。一位老作家说:40年代(20世纪),在日本鬼子的追赶下,他逃亡到桂 林,痛苦、忧虑、愤怒,一点也没有欣赏桂林山水的念头。有了审美的冲动,找到符合自己 审美趣味的对象,才会形成具体的对某一作品的审美愿望,从而自觉自愿地去欣赏它。前面讲的那些建筑工人也许有审美的念头,但没有寻求到或曰遇到对胃口的作品,也就没有形 成具体的审美愿望,产生自觉的欣赏行为。
欣赏作品是自觉自愿的,不能强求。而欣赏什么作品则是自我选择,同样不能强求,这也是 由欣赏者独立的审美趣味决定的。四川人喜欢吃辣,广东人喜欢吃甜,北京人喜欢吃咸,东南 西北,口味不同,选择各别。审美也与此相似,张三喜欢轻快活泼的彩调,李四喜欢慷慨悲 歌的秦腔,王五喜欢典雅缠绵的昆曲,芸芸众生,审美的嗜好也各异。正像个人总是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菜肴一样,他们总是根据自己的审美趣味来选择作品进行欣赏的。正因 为审美趣味制导着审美选择,所以一定要培养欣赏者健康高尚的审美愿望和审美趣味,使之 自觉自愿地欣赏美的作品,自觉自愿地抵制腐朽、庸俗的作品。
2�文学欣赏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文学欣赏的主观性指欣赏者将文学形象转化为审美意象时,要受自身主观条件制约的特征 。具体地说,欣赏者对作家创造的形象,进行想像时,要受到自身的政治立场、生活经历、艺术修养、艺术趣味、审美理想、思维能力、性格特征、思想感情等制约,从而导致脑海 里出现的审美意象,在外貌和内涵上都打上了自己的烙印,使这再生态形象与原生态形象形成了不同。另外,不同的欣赏者,主观条件不同,对同一欣赏对象也会发生不同的审美想 像,使得各自脑海里的审美意象也有不同的地方。所以有人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 特。就拿《红楼梦》来说吧,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欣赏者脑海里的林黛玉,按鲁迅先生的说 法是一个清瘦、寂寞、穿着印度绸衫的摩登女郎,这与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显然有些不同。这是由当时欣赏者的生活经历、审美理想等主观条件决定的。再看《红楼梦》形 象的内涵,封建卫道者认为它包含着诲淫的思想,胡适则认为其包含着情场忏悔的思想,而今天的欣赏者则认为其体现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自由生命的思想,这种种不同,当是受世 界观、政治立场等主观条件的制约。文学欣赏的主观性导致了文学欣赏的差异性,导致了文学欣赏的创新性,并使其具备了审美创造的意味。
文学欣赏还有客观性的一面,它指的是读者的审美意象与作品形象的同一性与因果性。它 与主观性统一,形成文学欣赏审美再造的整体特性。也就是说,文学欣赏既不是纯粹的审美再 现,也不是纯粹的审美创造,而是双方统一构成的审美再造。这种审美再造是以文学形象为 基础和依据的创造,是遵照蓝本所许可的创新,因而是再现与创造的统一。
文学欣赏的主观性使不同欣赏者欣赏同一作品,各自脑海里的意象出现“相异”和“不似 ”之处,使得欣赏者脑海中的意象和作家笔下的形象出现“相异”和“不似”之处。文学欣赏的客观性使得不同欣赏者欣赏同一作品时,各自脑海里的意象出现相同相似之处,且均与 作家笔下的 形象出现相同相似之处。而文学欣赏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共同决定了欣赏者头脑里的形象和作家笔下的形象是同中有异、似又不似,共同决定了不同欣赏者面对同一欣赏对象,脑海里 浮现的意象也是同中有异、似又不似的。正是这种同中有异、似又不似或曰差异性与共同性的统一,构成了文学欣赏审美再造的基本精神。
文学欣赏的自觉自愿,自我选择与主观性、客观性,从不同侧面体现了审美的自由。前者是 一种自主的自由,这种自主也受到社会的审美风尚、时代的审美理想的潜在规范,是受审美共性陶铸的审美个性,是随心所欲而又不逾规矩的。否则,这种自主也就背离了审美的本质 ,走向单纯 的猎奇、猎艳甚至猎丑、猎恶。后者是一种自律的自由,是循规而不囿于规,是本根而不限于根,这虽是一种带框框的自由,但自由活动的空间大,可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欣赏者尽可发挥自己的审美个性和审美创造性。前者从自由出发,暗合规范,后者从规范出发,拓展自由,同样是既合规律又合目的的,是合理合式的自由,是与规范一致的自由, 而非是天马行空、无所依傍的自由。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主要是感动,能感动你的文字,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一定是最真实的文字!
文学主要是心灵的交流与沟通,连感动都没有何谈共鸣呢?
文学主要是心灵的交流与沟通,连感动都没有何谈共鸣呢?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不用说那么多 不写论文的话 就一个字 “真”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文学鉴赏的基本特点:
文学鉴赏是一种独特的精神活动,它的基本特点可以归纳分述如下:
(一)、文学鉴赏是审美享受的活动
人们欣赏任何文学艺术作品,主要是满足娱乐享受,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精神的陶冶,获得心灵的净化,从而理解生活的底蕴,受到思想教育。
文学鉴赏的这一特点,是由文学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作家是从艺术的角度去接近生活,用艺术的眼光去看待生活,通过亲身强烈的审美活动(感受、体验、想象、虚构等)去把握事物的美感特征。只有当他有了强烈的审美感受,进行了深刻而具体的审美体验,把握了事物的美感特征,认识了事物美的本质,才可能进行文学创作,产生文学作品。同时,他反映现实生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是用个别表现一般、现象表现本质、偶然表现必然的典型化方法,是用具体感性的、概括的、有审美意义的艺术形式。因此,在文学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生活可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更带普遍性,从而具有强烈的美感力量。在表现形式方面,由于各种形式的巧妙配合、内容形式的和谐统一、节奏的鲜明、语言的准确、韵律的优美,也给我们一种美感。当读者阅读作品时,艺术形象给他的是一种具体感性的、活生生的、富有美感力量的一幅生活图画或艺术意境,加上作品与读者之间的各方面的联系,便会唤起丰富的联想、感情的波动,并通过这种审美活动,获得巨大的审美享受。文学鉴赏的审美享受的特点是由文学的形象性、意象性、情感性、想象性的特点所决定的。正因为文学作品具有具体感性的活生生的艺术形象,有喜怒哀乐的感情,最易于触动读者的联想,激起情感的波澜,才能给读者以审美享受;正因为读者从对艺术形象的具体而直接的感受与把握中,引起了审美活动,获得了审美享受,才使文学作品的阅读不同于政治论文、科学著作的阅读,具有独特的特点而成为鉴赏的对象。所以,审美享受是文学鉴赏的首要特点。
我们阅读一首诗、一篇小说、一个剧本,如果作品是公式化、概念化的东西,板着面孔说教的东西,没有艺术特色没有感情趣味的东西,就不能唤起我们丰富的想象,激起我们的感情,就不能给我们以审美享受,从而就谈不到鉴赏。同是部优秀的作品,如果我们阅读时漫不经心,不去具体地细致地深入地感受和把握艺术形象,不作设身处地的体验,积极的想象,那么,也感受不到其中的美,就得不到审美的享受,这种阅读仍然不是鉴赏。相反,如果我们全神贯注地阅读,深切感受,深入体验,积极联想,仔细玩味,乃至达到“入迷”、“忘我”的境地,那么,我们便会感到审美享受的满足和愉快。这时,阅读就不是一般的阅读,而成为文学鉴赏了。
(二)、文学鉴赏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文学鉴赏决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它有很大的主观能动性,它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们在鉴赏过程中,通过思维想象活动,可以“丰富”、“补充”和“扩大”作品中艺术形象,对艺术形象进行“再创造”。正如巴尔扎克在描写一个诗歌朗诵场面所说:“真正懂诗的人会把作者诗句中只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心中去发展。”《罗丹艺术论》的记录者葛赛尔有一次陪罗丹到卢森堡美术馆参观,在他欣赏罗丹的雕像《思》的复制品时有这样的感受:“这是一个非常年轻、神秀,面目俊美的女性头像。她低着头,周围萦绕着梦想的气氛,显得她是非物质的。头额上帽子的边缘,好象她的梦想的羽冀一样;但是她的颈项,甚至她的颔都在一块粗大的石头上,好象夹在不能摆脱的枷板中一样。”这里所描述的内容,既有从艺术形象中直接看到的,也有不是直接看到的,没有直接出现在雕像上的,而这正是鉴赏者通过联想和想象在自己心目中发展开去的。正如王朝闻所说:“欣赏活动所以是有趣的,不只因为欣赏者被动地接受什么,也因为他可能主动地发现了什么,补充了什么。”
第二,人们凭借作品中的艺术形象,通过联想、想象、玩味,可以发掘出形象中的含蓄、象征等隐蔽的形象和意义,因小见大,举一反三。例如,我们在鉴赏毛泽东的《十六字令》:“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坠,赖以柱其间。”这里直接描写的虽然只是生动雄伟的山的形象,然而在我们头脑中出现的就不仅是高山的雄姿,更主要的是具有擎天力量的无产阶级战士的英雄形象。我们欣赏谌容的《人到中年》,不仅感受和把握了那位“用瘦削的双肩,默默地承受着生活中各种突然的袭击和经常的折磨”,长年累月,酷暑严寒,劳碌奔波于医院和家庭之间,以她那颗温柔贤惠的心爱她的孩子和丈夫,以她那善良的人格、无私的精神和非凡的才智给病人带来光明和温暖的中年眼科大夫——陆文婷的形象,而且会联想出许许多默默无闻、生活清贫、忍辱负重、不折不挠、埋头苦干的中年知识分子。
第三,人们在鉴赏过程中往往掺进自己的感情,在某种程度上强化或改变作品的感情素质。据史沫特莱说:“听中国人唱《国际歌》,和欧洲不同。中国人唱得悲哀一些。”这就是因为我们掺进了我们的感情体会。唱歌如此,文学鉴赏也是如此。比如,我们鉴赏《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就不仅感受到社国山河的壮美和诗人高昂旷达的情怀,而且会掺进我们今天在现实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时代精神。此外,在鉴赏过程中,鉴赏者可能会发现作者所没有发现的问题,体会到作者所没有体会到的意义。提出和作品不同乃至比作品更艺术更美妙的表现技巧和描写手法,作出不同作者乃至较作者更为正确的结论,等等。这都表现出鉴赏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三)、文学鉴赏存在共鸣现象
共鸣是文学鉴赏中一种复杂而常见的现象,就如物理学上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产生共鸣一样,文学鉴赏中读者和作品之间思想感情上有某种相似或一致时,也会产生共鸣。当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作家通过作品的形象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强烈地打动了读者,引起读者思想感情的回旋激荡,他们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为作品中正面人物的胜利而欢乐,为反面人物的溃灭而称快;或者为正面人物的失败而悲痛,为反面人物的得势而愤慨。这种现象,就是文学鉴赏中的共鸣现象。斯汤达在《拉辛与莎士比亚》一文中讲过这样一件事情:1822年8月,在巴耳地冒尔剧场演出莎士比亚的悲剧《奥赛罗》,当演出到第五幕奥赛罗将要杀死苔丝狄蒙娜时,一个执行剧场警卫任务的士兵(他当然在看戏)喊道:“我决不许一个该死的黑人,当着我的面,杀死一个白女人。”士兵边说边开枪,打伤饰奥赛罗的演员的胳膊。这件事说明,这个士兵在情感上和戏剧产生了共鸣,以致把剧中人物同现实等同起来,做出荒唐的举动。
产生共鸣的条件大致有三:
第一,社会矛盾的类同。历史不断前进,社会不断发展。古代革命人民和进步人士所作的可歌可泣的斗争,仍然可以给今天的的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和启发,引起人们精神上的共鸣。例如,历代富有战斗性的民歌民谣,屈原的《离骚》、《九章》,杜甫的“三吏”、“三别”等,都能拨动今天读者的心弦,使他们产生相当强烈的共鸣。尤其是当这类作品所表现的社会矛盾和现代的社会矛盾有某种类似之处时,它就更容易为今天的读者所喜爱,更容易打动读者的思想感情。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古代一些反对投降、歌颂抗战的文学作品,就深深地激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岳飞的《满江红》曾被人们到处传诵,杜甫的《春望》、陆游的《示儿》、文天祥的《正气歌》等,也给处于民族危难之际的广大读者以勇气和力量。从这些作品中,人们感受和体验到古人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气节,从而激发起自己的爱国热情,坚定了参加抗日救亡的决心和信心。
第二,生活处境近似。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有着种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人的思想感情、性格特点,是受他所生活的特定的社会关系制约的。文学作品中恰恰有许多是着重表现人们对现实生活中这种相互关系的感受的,怀念亲人、感叹离别、追忆故园等类作品就是如此。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之所以千古流传、脍炙人口,就在于诗人以浅近朴实的语言,写出了一种月夜思乡的特定情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的,因而千百年来它曾经触动了无数读者思念家乡、缅怀故国的情感,引起了他们的共鸣。
第三,实践经验相通。文学作品如果艺术地概括了具有客观真理性质的经验,当然也就容易引起读者的欣赏与共鸣。如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广泛传诵的著名的哲理诗,借观庐山的感受,深刻而生动地阐明了哲学上的一个道理:假若人们片面地看待客观事物,陷入局部经验之中,就必然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看不清全局,因而也弄不清事物的全貌、真相。诗中所表达的这一人生哲理,历来都曾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灵。又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李商隐的《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都是借某一特定情景,形象地概括了某一人生哲理。上述这类作品,正因为概括了人类在长期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具有普遍的意义,可以启发读者正确对待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所以长期来得到读者的喜爱和共鸣。
文学鉴赏是一种独特的精神活动,它的基本特点可以归纳分述如下:
(一)、文学鉴赏是审美享受的活动
人们欣赏任何文学艺术作品,主要是满足娱乐享受,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精神的陶冶,获得心灵的净化,从而理解生活的底蕴,受到思想教育。
文学鉴赏的这一特点,是由文学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作家是从艺术的角度去接近生活,用艺术的眼光去看待生活,通过亲身强烈的审美活动(感受、体验、想象、虚构等)去把握事物的美感特征。只有当他有了强烈的审美感受,进行了深刻而具体的审美体验,把握了事物的美感特征,认识了事物美的本质,才可能进行文学创作,产生文学作品。同时,他反映现实生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是用个别表现一般、现象表现本质、偶然表现必然的典型化方法,是用具体感性的、概括的、有审美意义的艺术形式。因此,在文学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生活可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更带普遍性,从而具有强烈的美感力量。在表现形式方面,由于各种形式的巧妙配合、内容形式的和谐统一、节奏的鲜明、语言的准确、韵律的优美,也给我们一种美感。当读者阅读作品时,艺术形象给他的是一种具体感性的、活生生的、富有美感力量的一幅生活图画或艺术意境,加上作品与读者之间的各方面的联系,便会唤起丰富的联想、感情的波动,并通过这种审美活动,获得巨大的审美享受。文学鉴赏的审美享受的特点是由文学的形象性、意象性、情感性、想象性的特点所决定的。正因为文学作品具有具体感性的活生生的艺术形象,有喜怒哀乐的感情,最易于触动读者的联想,激起情感的波澜,才能给读者以审美享受;正因为读者从对艺术形象的具体而直接的感受与把握中,引起了审美活动,获得了审美享受,才使文学作品的阅读不同于政治论文、科学著作的阅读,具有独特的特点而成为鉴赏的对象。所以,审美享受是文学鉴赏的首要特点。
我们阅读一首诗、一篇小说、一个剧本,如果作品是公式化、概念化的东西,板着面孔说教的东西,没有艺术特色没有感情趣味的东西,就不能唤起我们丰富的想象,激起我们的感情,就不能给我们以审美享受,从而就谈不到鉴赏。同是部优秀的作品,如果我们阅读时漫不经心,不去具体地细致地深入地感受和把握艺术形象,不作设身处地的体验,积极的想象,那么,也感受不到其中的美,就得不到审美的享受,这种阅读仍然不是鉴赏。相反,如果我们全神贯注地阅读,深切感受,深入体验,积极联想,仔细玩味,乃至达到“入迷”、“忘我”的境地,那么,我们便会感到审美享受的满足和愉快。这时,阅读就不是一般的阅读,而成为文学鉴赏了。
(二)、文学鉴赏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文学鉴赏决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它有很大的主观能动性,它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们在鉴赏过程中,通过思维想象活动,可以“丰富”、“补充”和“扩大”作品中艺术形象,对艺术形象进行“再创造”。正如巴尔扎克在描写一个诗歌朗诵场面所说:“真正懂诗的人会把作者诗句中只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心中去发展。”《罗丹艺术论》的记录者葛赛尔有一次陪罗丹到卢森堡美术馆参观,在他欣赏罗丹的雕像《思》的复制品时有这样的感受:“这是一个非常年轻、神秀,面目俊美的女性头像。她低着头,周围萦绕着梦想的气氛,显得她是非物质的。头额上帽子的边缘,好象她的梦想的羽冀一样;但是她的颈项,甚至她的颔都在一块粗大的石头上,好象夹在不能摆脱的枷板中一样。”这里所描述的内容,既有从艺术形象中直接看到的,也有不是直接看到的,没有直接出现在雕像上的,而这正是鉴赏者通过联想和想象在自己心目中发展开去的。正如王朝闻所说:“欣赏活动所以是有趣的,不只因为欣赏者被动地接受什么,也因为他可能主动地发现了什么,补充了什么。”
第二,人们凭借作品中的艺术形象,通过联想、想象、玩味,可以发掘出形象中的含蓄、象征等隐蔽的形象和意义,因小见大,举一反三。例如,我们在鉴赏毛泽东的《十六字令》:“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坠,赖以柱其间。”这里直接描写的虽然只是生动雄伟的山的形象,然而在我们头脑中出现的就不仅是高山的雄姿,更主要的是具有擎天力量的无产阶级战士的英雄形象。我们欣赏谌容的《人到中年》,不仅感受和把握了那位“用瘦削的双肩,默默地承受着生活中各种突然的袭击和经常的折磨”,长年累月,酷暑严寒,劳碌奔波于医院和家庭之间,以她那颗温柔贤惠的心爱她的孩子和丈夫,以她那善良的人格、无私的精神和非凡的才智给病人带来光明和温暖的中年眼科大夫——陆文婷的形象,而且会联想出许许多默默无闻、生活清贫、忍辱负重、不折不挠、埋头苦干的中年知识分子。
第三,人们在鉴赏过程中往往掺进自己的感情,在某种程度上强化或改变作品的感情素质。据史沫特莱说:“听中国人唱《国际歌》,和欧洲不同。中国人唱得悲哀一些。”这就是因为我们掺进了我们的感情体会。唱歌如此,文学鉴赏也是如此。比如,我们鉴赏《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就不仅感受到社国山河的壮美和诗人高昂旷达的情怀,而且会掺进我们今天在现实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时代精神。此外,在鉴赏过程中,鉴赏者可能会发现作者所没有发现的问题,体会到作者所没有体会到的意义。提出和作品不同乃至比作品更艺术更美妙的表现技巧和描写手法,作出不同作者乃至较作者更为正确的结论,等等。这都表现出鉴赏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三)、文学鉴赏存在共鸣现象
共鸣是文学鉴赏中一种复杂而常见的现象,就如物理学上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产生共鸣一样,文学鉴赏中读者和作品之间思想感情上有某种相似或一致时,也会产生共鸣。当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作家通过作品的形象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强烈地打动了读者,引起读者思想感情的回旋激荡,他们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为作品中正面人物的胜利而欢乐,为反面人物的溃灭而称快;或者为正面人物的失败而悲痛,为反面人物的得势而愤慨。这种现象,就是文学鉴赏中的共鸣现象。斯汤达在《拉辛与莎士比亚》一文中讲过这样一件事情:1822年8月,在巴耳地冒尔剧场演出莎士比亚的悲剧《奥赛罗》,当演出到第五幕奥赛罗将要杀死苔丝狄蒙娜时,一个执行剧场警卫任务的士兵(他当然在看戏)喊道:“我决不许一个该死的黑人,当着我的面,杀死一个白女人。”士兵边说边开枪,打伤饰奥赛罗的演员的胳膊。这件事说明,这个士兵在情感上和戏剧产生了共鸣,以致把剧中人物同现实等同起来,做出荒唐的举动。
产生共鸣的条件大致有三:
第一,社会矛盾的类同。历史不断前进,社会不断发展。古代革命人民和进步人士所作的可歌可泣的斗争,仍然可以给今天的的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和启发,引起人们精神上的共鸣。例如,历代富有战斗性的民歌民谣,屈原的《离骚》、《九章》,杜甫的“三吏”、“三别”等,都能拨动今天读者的心弦,使他们产生相当强烈的共鸣。尤其是当这类作品所表现的社会矛盾和现代的社会矛盾有某种类似之处时,它就更容易为今天的读者所喜爱,更容易打动读者的思想感情。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古代一些反对投降、歌颂抗战的文学作品,就深深地激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岳飞的《满江红》曾被人们到处传诵,杜甫的《春望》、陆游的《示儿》、文天祥的《正气歌》等,也给处于民族危难之际的广大读者以勇气和力量。从这些作品中,人们感受和体验到古人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气节,从而激发起自己的爱国热情,坚定了参加抗日救亡的决心和信心。
第二,生活处境近似。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有着种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人的思想感情、性格特点,是受他所生活的特定的社会关系制约的。文学作品中恰恰有许多是着重表现人们对现实生活中这种相互关系的感受的,怀念亲人、感叹离别、追忆故园等类作品就是如此。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之所以千古流传、脍炙人口,就在于诗人以浅近朴实的语言,写出了一种月夜思乡的特定情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的,因而千百年来它曾经触动了无数读者思念家乡、缅怀故国的情感,引起了他们的共鸣。
第三,实践经验相通。文学作品如果艺术地概括了具有客观真理性质的经验,当然也就容易引起读者的欣赏与共鸣。如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广泛传诵的著名的哲理诗,借观庐山的感受,深刻而生动地阐明了哲学上的一个道理:假若人们片面地看待客观事物,陷入局部经验之中,就必然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看不清全局,因而也弄不清事物的全貌、真相。诗中所表达的这一人生哲理,历来都曾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灵。又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李商隐的《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都是借某一特定情景,形象地概括了某一人生哲理。上述这类作品,正因为概括了人类在长期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具有普遍的意义,可以启发读者正确对待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所以长期来得到读者的喜爱和共鸣。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