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生态环境的认知,感受以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实践心得的作文,600字左右 15
急!!!!!!!!!!!!!!!!!!!!!!!!!!!!!!!!!!!!!!!!!!!!!!!!快!!!!!!!!!!!!!...
急!!!!!!!!!!!!!!!!!!!!!!!!!!!!!!!!!!!!!!!!!!!!!!!!快!!!!!!!!!!!!!
展开
展开全部
1 生态环境的挑战
广义的“生态环境”包括整个自然环境。人类在自己的活动领域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的历史,可以说与人类利用自然资源进行活动的历史一样久远[1]。回顾人类发展史,从1930年l2月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烟雾事件—— 20世纪最早记录的公害事件以来,工业所致的严重公害事件在全球平均每1O年就出现1次。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印度博帕尔事件、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剧毒物污染莱茵河事件,一次次代价惨重的生态灾难为人类发展敲响了警钟。进入21世纪以来,生态灾难的阴影依然没有离去,反而发作得更加频繁。在新世纪的第1个l0年,SARS、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性疾病纷纷来袭,整个“地球村”陷入恐慌。除疾病外,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世界性水资源危机、森林惨遭毁灭、生态物种不断减少、土地退化和沙漠化等环境问题也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2]
生态环境问题对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发达国家主要是排放废气引起环境污染。发展中国家除此之外,还表现为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以牺牲环境来换取本国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整个世界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联合国已先后通过和签署了180多项与环境和资源有关的国际公约、协议和约定,旨在保护环境,引起大家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与关注。生态危机,已成为并将继续成为2l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
2 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
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一样,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在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化刚刚起步,工业基础相当薄弱,人口总量较小,经济与环境资源的矛盾尚不突出,环境保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一时期,经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可以概括为“重数量、轻质量、重眼前、轻长远”。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一些地区盲目发展。毁坏林场草场,围湖围海造田,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各种环境问题凸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水资源短缺矛盾加剧。中国是世界上最为缺水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每亩耕地占有的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80%。我国水资源不仅总量缺乏,而且时空分布也很不均匀。由于地表水不足,只能过量开采地下水。中国平地的地下水位几乎都在逐渐下降。华北平原的地下水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5 m。中国文明的摇篮——黄河从1985年以后经常发生断流。我国617个城市中,有300个城市缺水,5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由于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我国七大水系污染严重。
(2)水土流失严重。中国现有严重水土流失县646个,50年来中国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耕地333.33多万hm2,平均每年6.67万km2。以200O年的数据分析,水土流失给国家带来经济损失至少在2 000亿元以上,相当于当年全国GDP的2.24%。
(3)工业污染较大。工业污染是环境的重大杀手。一些工业如造纸、机械加工、炼钢、轧钢、铸造、建材、食品加工、化工等排放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造成的污染直接严重危害了环境。
(4)森林毁坏,土地荒漠化。我国是森林覆盖率较小的国家,解放之后又发生过3次较大的毁林高潮,原本为数不多的森林遭到进一步破坏。森林资源的流失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除了战争、火灾等原因外,森林的过度砍伐和加速衰减主要是人类活动的结果。森林毁坏致使水土流失,土壤贫瘠,水库淤积,水旱灾害加剧,土地荒漠化等。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5)生态物种减少。地球上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与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然而,由于受到气候、地形和生物间竞争的影响,尤其是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使得许多物种失去生存的条件,惨遭淘汰。我国目前仍有一些不法分子还在从事捕食、猎杀、走私珍稀生物的勾当,致使生物物种不断减少。
3 我国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所作的努力
3.1 通过水土保持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
60年来,全国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77万km2,在水土流失治理中建设基本农田0.13亿hrn2,营造水土保持林0.46亿hM,建成淤地坝、塘坝、蓄水池、谷坊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680多万座(处)。全国植被覆盖率提高l1.46%,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
3.2 调整产业结构,减少工业污染
新中国成立印年来,国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关停小火电,淘汰造纸、水泥、炼铁、炼焦、酒精、味精、柠檬酸等行业落后产能,对符合环保准人条件的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对“两高一资”项目严格把关,坚持走绿色生态的循环经济工业发展之路。减少主要污染物如COD的排放量,每年削减so246.86万t、化学需氧量3.84万t,实现增产减污。
3.3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森林可持续发展
针对当前全球,特别是中国存在的森林资源及生态环境问题,中国政府近年来就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及利用方面采取了诸多积极的措施,其中包括抓紧建立本国的森林认证体系并参与国际体系的建立,争取林产品国际市场份额和认证体系的发言权和决策权,进一步维护国家利益,同时科学发展^工林,扩大森林资源,加大绿色植被。
3.4 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大生态保护力度
作为世界上12个生物高度多样性国家之一,我国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十分重视,在建立保护区和对濒危珍稀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目前已有646种国家级珍稀濒危动植物被列为重点保护对象,其中野生动物257种,植物389种,6o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人工繁殖成功。新中国成立6o年来,建立了各级自然保护区多处,占国土面积的7.19%。其中长自山、武夷山、鼎湖山、梵净山、卧龙、锡林格勒、博格达峰、神农架等10个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我国还制定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加强外来人侵物种、转基因生物环境安全管理。在国际上,中国已参加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签署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国际公约》,承担更多的义务,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贡献。
3.5 采取多项措施,提升环境质量
着力解决水污染、颗粒物、噪声、餐饮业污染、生活垃圾与机动车尾气污染等环境问题;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在一些大中城市中心区建立“无煤区“,用天然气、电等清洁能源替代直接燃煤,显著改善了市区的大气质量。研究论证氮氧化物总量控制方案,提出防治措施。
加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总结推广北京奥运环境质量保障经验,继续完善保障机制,推进京津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针对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灰霾天气等突出的区域性环境问题,进一步研究制定了突破行政区域界限的环境管理政策,推进广州、上海等区域空气质量达标。
3.6 从各方面倡导环保节能
环保不仅仅体现在水土、森林、大气、生态资源等方面。在建筑设计方面,工程师们不断采取新技术为环保作贡献。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极度重视环境与能源问题,有一套完整的环境保护与能源节约策略体系,旨在以建筑表述“环境宣言”。作为上海世博会的“绿色地标”,中国馆以层叠出挑的造型自然遮阳以减少降温所需的能耗,半室外玻璃廊用被动式节能技术提供冬季保温和夏季通风,屋顶运用生态农业景观等技术措施有效实现隔热,窗户使用LOM—E双层玻璃减低耗能等。一系列独具匠心的设计实现了环保节能新主张,开拓了环保发展的新思路。
4 发展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
4.1 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环境保护是关系我国长远发展和全局性的战略问题。经济的发展,必须和人口、环境、资源统筹考虑,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发达国家走过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环保道路,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危害。我们一定要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环保道路。先污染后治理是“防范不足”的治理,投入的成本必然过高,付出的代价必然过大。而边治理边污染是“防”亏“治”欠的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环境污染的危害,但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环境保护的被动局面,甚至容易贻误保护环境的战机。高效治理,就是要在有效防范的前提下,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治理成果,从根本上减轻环境压力。
4.2 不能因环境问题而否定发展
环境问题是发展带来的,也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加以解决。由于看到工业化造成了环境破坏就否定工业化,是一种狭隘的思想。我们对工业化的反思是提出新型工业化道路而不是反对工业化。我们要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大量耗费能源和环境破坏,提倡节约型社会。[3]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是大问题。没有必要的经济增长、缺乏改善环境的条件和资金的支持,保护环境难以凑效。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与经济发展阶段和技术进步程度密切相关,只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环境问题,才能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4.3 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科技水平不高,经济技术基础比较薄弱,保护生态环境面临的任务艰巨。因此,在经济发展中我们必须努力做到投资少、消耗资源少而经济社会效益高,环境保护好。新的经济发展目标和当前的实际情况要求我们将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人口等多种因素结合起来,统筹考虑。走依靠内需扩大再生产之路,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开发低投入、低污染或无污染、高产出、高效益、高附加值的产品,实现良性循环。
4.4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对科学发展观与中华传统和谐理念的提炼及升华,生态文明被提升到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同等的高度,是认识上的又一个飞跃?1。长期以来,人类对自然界主要采取了2个行动:一是把大自然作为索取资源的仓库,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并且自然资源无价,人们对它的使用是大自然的恩赐。二是把大自然作为排放废弃物的垃圾场。人对自然资源的大肆掠夺和滥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导致人类社会以及“人一自然”系统的危机,使“人一社会一自然”系统陷入困境之中。我们应尽快从这种困境之中走出,扭转“高能耗一高污染—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关注生态保护。推动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化,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真正实现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一票否决权,使那些污染重、效益差的项目坚决不能上马。注重发展高产出、高效益、高附加值、低污染或无污染的产品。加快推进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要坚持把环境保护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统一安排、同时部署;坚持环保规划先行,与产业规划、土地规划、城市规划相协调、相统一,以环保规划优化经济社会发展。
4.5 积极依靠科学技术,探索新思路新方法
通过技术创新,努力推进循环经济,通过Reduce,Recy.cle,Reuse,Rreplace的“4R”创新,挖掘资源潜力,减少浪费。组织科研力量进行攻关,不断提高污染减排的科技含量。重点开发钢铁、石化、有色、建材、造纸、化工、酿造、印染等行业的水污染物削减技术。抓好城市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燃煤电厂脱硫设施建设,尽快发挥减排效益。调整经济与产业结构,加快推进节能减排,促进电力、水泥、钢铁、铁合金、焦炭、造纸、酒精等行业落后生产能力有序退出。大力开发新能源、新资源和替代能源,同时以节能降耗改造为中心,大力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只有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创新能力强、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带动效应大的产业体系,才能解决能源、土地、原材料和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制约[4l。
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就是保护生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实现富民强国、实现现代化的唯一出路。
广义的“生态环境”包括整个自然环境。人类在自己的活动领域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的历史,可以说与人类利用自然资源进行活动的历史一样久远[1]。回顾人类发展史,从1930年l2月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烟雾事件—— 20世纪最早记录的公害事件以来,工业所致的严重公害事件在全球平均每1O年就出现1次。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印度博帕尔事件、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剧毒物污染莱茵河事件,一次次代价惨重的生态灾难为人类发展敲响了警钟。进入21世纪以来,生态灾难的阴影依然没有离去,反而发作得更加频繁。在新世纪的第1个l0年,SARS、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性疾病纷纷来袭,整个“地球村”陷入恐慌。除疾病外,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世界性水资源危机、森林惨遭毁灭、生态物种不断减少、土地退化和沙漠化等环境问题也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2]
生态环境问题对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发达国家主要是排放废气引起环境污染。发展中国家除此之外,还表现为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以牺牲环境来换取本国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整个世界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联合国已先后通过和签署了180多项与环境和资源有关的国际公约、协议和约定,旨在保护环境,引起大家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与关注。生态危机,已成为并将继续成为2l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
2 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
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一样,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在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化刚刚起步,工业基础相当薄弱,人口总量较小,经济与环境资源的矛盾尚不突出,环境保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一时期,经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可以概括为“重数量、轻质量、重眼前、轻长远”。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一些地区盲目发展。毁坏林场草场,围湖围海造田,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各种环境问题凸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水资源短缺矛盾加剧。中国是世界上最为缺水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每亩耕地占有的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80%。我国水资源不仅总量缺乏,而且时空分布也很不均匀。由于地表水不足,只能过量开采地下水。中国平地的地下水位几乎都在逐渐下降。华北平原的地下水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5 m。中国文明的摇篮——黄河从1985年以后经常发生断流。我国617个城市中,有300个城市缺水,5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由于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我国七大水系污染严重。
(2)水土流失严重。中国现有严重水土流失县646个,50年来中国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耕地333.33多万hm2,平均每年6.67万km2。以200O年的数据分析,水土流失给国家带来经济损失至少在2 000亿元以上,相当于当年全国GDP的2.24%。
(3)工业污染较大。工业污染是环境的重大杀手。一些工业如造纸、机械加工、炼钢、轧钢、铸造、建材、食品加工、化工等排放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造成的污染直接严重危害了环境。
(4)森林毁坏,土地荒漠化。我国是森林覆盖率较小的国家,解放之后又发生过3次较大的毁林高潮,原本为数不多的森林遭到进一步破坏。森林资源的流失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除了战争、火灾等原因外,森林的过度砍伐和加速衰减主要是人类活动的结果。森林毁坏致使水土流失,土壤贫瘠,水库淤积,水旱灾害加剧,土地荒漠化等。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5)生态物种减少。地球上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与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然而,由于受到气候、地形和生物间竞争的影响,尤其是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使得许多物种失去生存的条件,惨遭淘汰。我国目前仍有一些不法分子还在从事捕食、猎杀、走私珍稀生物的勾当,致使生物物种不断减少。
3 我国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所作的努力
3.1 通过水土保持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
60年来,全国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77万km2,在水土流失治理中建设基本农田0.13亿hrn2,营造水土保持林0.46亿hM,建成淤地坝、塘坝、蓄水池、谷坊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680多万座(处)。全国植被覆盖率提高l1.46%,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
3.2 调整产业结构,减少工业污染
新中国成立印年来,国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关停小火电,淘汰造纸、水泥、炼铁、炼焦、酒精、味精、柠檬酸等行业落后产能,对符合环保准人条件的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对“两高一资”项目严格把关,坚持走绿色生态的循环经济工业发展之路。减少主要污染物如COD的排放量,每年削减so246.86万t、化学需氧量3.84万t,实现增产减污。
3.3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森林可持续发展
针对当前全球,特别是中国存在的森林资源及生态环境问题,中国政府近年来就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及利用方面采取了诸多积极的措施,其中包括抓紧建立本国的森林认证体系并参与国际体系的建立,争取林产品国际市场份额和认证体系的发言权和决策权,进一步维护国家利益,同时科学发展^工林,扩大森林资源,加大绿色植被。
3.4 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大生态保护力度
作为世界上12个生物高度多样性国家之一,我国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十分重视,在建立保护区和对濒危珍稀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目前已有646种国家级珍稀濒危动植物被列为重点保护对象,其中野生动物257种,植物389种,6o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人工繁殖成功。新中国成立6o年来,建立了各级自然保护区多处,占国土面积的7.19%。其中长自山、武夷山、鼎湖山、梵净山、卧龙、锡林格勒、博格达峰、神农架等10个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我国还制定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加强外来人侵物种、转基因生物环境安全管理。在国际上,中国已参加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签署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国际公约》,承担更多的义务,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贡献。
3.5 采取多项措施,提升环境质量
着力解决水污染、颗粒物、噪声、餐饮业污染、生活垃圾与机动车尾气污染等环境问题;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在一些大中城市中心区建立“无煤区“,用天然气、电等清洁能源替代直接燃煤,显著改善了市区的大气质量。研究论证氮氧化物总量控制方案,提出防治措施。
加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总结推广北京奥运环境质量保障经验,继续完善保障机制,推进京津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针对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灰霾天气等突出的区域性环境问题,进一步研究制定了突破行政区域界限的环境管理政策,推进广州、上海等区域空气质量达标。
3.6 从各方面倡导环保节能
环保不仅仅体现在水土、森林、大气、生态资源等方面。在建筑设计方面,工程师们不断采取新技术为环保作贡献。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极度重视环境与能源问题,有一套完整的环境保护与能源节约策略体系,旨在以建筑表述“环境宣言”。作为上海世博会的“绿色地标”,中国馆以层叠出挑的造型自然遮阳以减少降温所需的能耗,半室外玻璃廊用被动式节能技术提供冬季保温和夏季通风,屋顶运用生态农业景观等技术措施有效实现隔热,窗户使用LOM—E双层玻璃减低耗能等。一系列独具匠心的设计实现了环保节能新主张,开拓了环保发展的新思路。
4 发展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
4.1 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环境保护是关系我国长远发展和全局性的战略问题。经济的发展,必须和人口、环境、资源统筹考虑,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发达国家走过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环保道路,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危害。我们一定要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环保道路。先污染后治理是“防范不足”的治理,投入的成本必然过高,付出的代价必然过大。而边治理边污染是“防”亏“治”欠的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环境污染的危害,但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环境保护的被动局面,甚至容易贻误保护环境的战机。高效治理,就是要在有效防范的前提下,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治理成果,从根本上减轻环境压力。
4.2 不能因环境问题而否定发展
环境问题是发展带来的,也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加以解决。由于看到工业化造成了环境破坏就否定工业化,是一种狭隘的思想。我们对工业化的反思是提出新型工业化道路而不是反对工业化。我们要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大量耗费能源和环境破坏,提倡节约型社会。[3]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是大问题。没有必要的经济增长、缺乏改善环境的条件和资金的支持,保护环境难以凑效。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与经济发展阶段和技术进步程度密切相关,只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环境问题,才能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4.3 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科技水平不高,经济技术基础比较薄弱,保护生态环境面临的任务艰巨。因此,在经济发展中我们必须努力做到投资少、消耗资源少而经济社会效益高,环境保护好。新的经济发展目标和当前的实际情况要求我们将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人口等多种因素结合起来,统筹考虑。走依靠内需扩大再生产之路,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开发低投入、低污染或无污染、高产出、高效益、高附加值的产品,实现良性循环。
4.4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对科学发展观与中华传统和谐理念的提炼及升华,生态文明被提升到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同等的高度,是认识上的又一个飞跃?1。长期以来,人类对自然界主要采取了2个行动:一是把大自然作为索取资源的仓库,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并且自然资源无价,人们对它的使用是大自然的恩赐。二是把大自然作为排放废弃物的垃圾场。人对自然资源的大肆掠夺和滥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导致人类社会以及“人一自然”系统的危机,使“人一社会一自然”系统陷入困境之中。我们应尽快从这种困境之中走出,扭转“高能耗一高污染—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关注生态保护。推动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化,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真正实现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一票否决权,使那些污染重、效益差的项目坚决不能上马。注重发展高产出、高效益、高附加值、低污染或无污染的产品。加快推进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要坚持把环境保护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统一安排、同时部署;坚持环保规划先行,与产业规划、土地规划、城市规划相协调、相统一,以环保规划优化经济社会发展。
4.5 积极依靠科学技术,探索新思路新方法
通过技术创新,努力推进循环经济,通过Reduce,Recy.cle,Reuse,Rreplace的“4R”创新,挖掘资源潜力,减少浪费。组织科研力量进行攻关,不断提高污染减排的科技含量。重点开发钢铁、石化、有色、建材、造纸、化工、酿造、印染等行业的水污染物削减技术。抓好城市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燃煤电厂脱硫设施建设,尽快发挥减排效益。调整经济与产业结构,加快推进节能减排,促进电力、水泥、钢铁、铁合金、焦炭、造纸、酒精等行业落后生产能力有序退出。大力开发新能源、新资源和替代能源,同时以节能降耗改造为中心,大力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只有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创新能力强、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带动效应大的产业体系,才能解决能源、土地、原材料和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制约[4l。
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就是保护生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实现富民强国、实现现代化的唯一出路。
展开全部
使用布袋
我们去商店或农贸市场购物,几乎每样物品都会随赠一个塑料袋, 回到家后,这些塑料袋往往立即被扔进垃圾箱。作为垃圾,塑料袋离开了我们的家,但是它们并没有在这个世界上消失。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 是随处可见塑料袋,遇到刮凤的天 气,它们就会在空中飞舞,降落在树枝上、河流中,影响卫生和市容。塑 料袋增加了垃圾的数量,占用耕地, 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更为严重的是塑 料在自然界中上百年不能降解,若进行焚烧,又会产生有毒气体。仅图一 时方便,却把垃圾遗弃给子孙后代。 这样做合适吗?以北京为例,若人均 每天消费一个塑料袋(约0.4克重),每天就要扔掉4吨塑料袋,仅原料就价 值4万元。小小塑料袋的害处真够大。 我们从前也是用可以重复使用的菜篮 子和布袋子购物买菜的,普遍使用塑料袋只是近几年的事。我们应该恢复 既往的优良传统。德国年轻人正以挎 布袋购物为荣,让我们也来追随这种 “绿色时尚”吧。
2 尽量乘坐公共汽车
美国洛杉矶的居民,在1943年发现空气中有一种微白的薄雾,有时 带有黄褐色,刺激人眼疼痛和流泪,这种薄雾日趋严重,但直到10年后才找到真正的祸首——汽车。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 雾事件,前者有40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全市3/4 的人患病。汽车排放的废气,在每年5-10月份的强烈阳光作用下,形成 光化学烟雾,引起眼病、喉头炎和头疼,还降低了大气能见度,使车祸和飞机坠毁事件增加。如今,汽车废气的治理已取得相当的成功,但数量的 急剧增长,使汽车仍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据报道,近年国内某些大城市也出现过光化学烟雾污染。不仅如此,制造汽车的过程中也要消耗 自然资源,也要排放污染物,汽车还产生噪声等危害。而且日益增加的汽车给城市交通造成重大压力,造成交通拥堵。这些都严重地困扰着我们的 生活,而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少乘小汽车,提倡乘坐公共汽车。
3 不要过分追求穿着的时尚
4 不进入自然保护核心区
5 倡步行,骑单车
6 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
7 不燃放烟花爆竹
8 双面使用纸张
9 节约粮食
10 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
11 消费肉类要适度
12 随手关闭水龙头
13 一水多用
14 尽量购买本地产品
15 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16 拒绝过分包装
17 使用节约型水具
18 拒绝使用珍贵木材制品
19 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2O 尽量利用太阳能
21 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
22 使用节能型灯具
23 简化房屋装修
24 修旧利废
25 不随意取土
26 多用肥皂,少用洗涤剂
27 不乱占耕地
28 不焚烧秸杆
29 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生活
3O 不恫吓、投喂公共饲养区的动物
31 不吃田鸡,保蛙护农
32 提倡观鸟,反对关鸟
33 不捡拾野禽蛋
34 拒食野生动物
35 少使用发胶
36 减卡救树
37 不穿野兽毛皮制作的服装
38 不在江河湖泊钓鱼
39 少用罐装食品、饮品
4O 不用圣诞树
41 不在野外烧荒
42 不购买野生动物制品
43 不乱扔烟头
44 不乱采摘、食用野菜
45 认识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
46 不鼓励制作、购买动植物标本
47 不把野生动物当宠物饲养
48 观察身边的小动物、鸟类并为之提供方便的生存条件
49 不参与残害动物的活动
50 不鼓励买动物放生
51 不围观街头耍猴者
52 动物有难时热心救一把,动物自由时切莫帮倒忙
53 不虐待动物
54 见到诱捕动物的索套、夹子、笼网果断拆除
55 在室内、院内养花种草
56 在房前屋后栽树
57 节省纸张,回收废纸
58 垃圾分类回收
59 旧物捐给贫困者
60 回收废电池
61 回收废金属
62 回收废塑料
63 回收废玻璃
64 尽量避免产生有毒垃圾
65 使用无氟冰箱
66 少用纸尿布
67 少用农药
68 少用化肥,尽量使用农家肥
69 少用室内杀虫剂
70 不滥烧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物品
71 自己不吸烟,奉劝别人少吸烟
72 少吃口香糖
73 不追求计算机的快速更新换代
74 集约使用物品
75 优先购买绿色产品
76 私车定时查尾气
77 使用无铅汽油
78 不向江河湖海倾倒垃圾
79 选用大瓶、大袋装食品
80 了解家乡水体分布和污染状况
81 支持环保募捐
82 反对奢侈,简朴生活
83 支持有环保倾向的股票
84 组织义务劳动,清理街道、海滩
85 避免旅游污染
86 参与环保宣传
87 做环保志愿者
88 认识草原危机
89 认识荒漠化
90 认识、保护森林
91 认识、保护海洋
92 爱护古树名木
93 保护文物古迹
94 及时举报破坏环境和生态的行为
95 关注新闻媒体有关环保的报道
96 控制人口,规劝超生者
97 利用每一个绿色纪念日宣传环境意识
98 阅读和传阅环保书籍、报刊
99 了解绿色食品的标志和含义
100 认识环保标志
我们去商店或农贸市场购物,几乎每样物品都会随赠一个塑料袋, 回到家后,这些塑料袋往往立即被扔进垃圾箱。作为垃圾,塑料袋离开了我们的家,但是它们并没有在这个世界上消失。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 是随处可见塑料袋,遇到刮凤的天 气,它们就会在空中飞舞,降落在树枝上、河流中,影响卫生和市容。塑 料袋增加了垃圾的数量,占用耕地, 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更为严重的是塑 料在自然界中上百年不能降解,若进行焚烧,又会产生有毒气体。仅图一 时方便,却把垃圾遗弃给子孙后代。 这样做合适吗?以北京为例,若人均 每天消费一个塑料袋(约0.4克重),每天就要扔掉4吨塑料袋,仅原料就价 值4万元。小小塑料袋的害处真够大。 我们从前也是用可以重复使用的菜篮 子和布袋子购物买菜的,普遍使用塑料袋只是近几年的事。我们应该恢复 既往的优良传统。德国年轻人正以挎 布袋购物为荣,让我们也来追随这种 “绿色时尚”吧。
2 尽量乘坐公共汽车
美国洛杉矶的居民,在1943年发现空气中有一种微白的薄雾,有时 带有黄褐色,刺激人眼疼痛和流泪,这种薄雾日趋严重,但直到10年后才找到真正的祸首——汽车。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 雾事件,前者有40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全市3/4 的人患病。汽车排放的废气,在每年5-10月份的强烈阳光作用下,形成 光化学烟雾,引起眼病、喉头炎和头疼,还降低了大气能见度,使车祸和飞机坠毁事件增加。如今,汽车废气的治理已取得相当的成功,但数量的 急剧增长,使汽车仍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据报道,近年国内某些大城市也出现过光化学烟雾污染。不仅如此,制造汽车的过程中也要消耗 自然资源,也要排放污染物,汽车还产生噪声等危害。而且日益增加的汽车给城市交通造成重大压力,造成交通拥堵。这些都严重地困扰着我们的 生活,而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少乘小汽车,提倡乘坐公共汽车。
3 不要过分追求穿着的时尚
4 不进入自然保护核心区
5 倡步行,骑单车
6 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
7 不燃放烟花爆竹
8 双面使用纸张
9 节约粮食
10 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
11 消费肉类要适度
12 随手关闭水龙头
13 一水多用
14 尽量购买本地产品
15 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16 拒绝过分包装
17 使用节约型水具
18 拒绝使用珍贵木材制品
19 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2O 尽量利用太阳能
21 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
22 使用节能型灯具
23 简化房屋装修
24 修旧利废
25 不随意取土
26 多用肥皂,少用洗涤剂
27 不乱占耕地
28 不焚烧秸杆
29 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生活
3O 不恫吓、投喂公共饲养区的动物
31 不吃田鸡,保蛙护农
32 提倡观鸟,反对关鸟
33 不捡拾野禽蛋
34 拒食野生动物
35 少使用发胶
36 减卡救树
37 不穿野兽毛皮制作的服装
38 不在江河湖泊钓鱼
39 少用罐装食品、饮品
4O 不用圣诞树
41 不在野外烧荒
42 不购买野生动物制品
43 不乱扔烟头
44 不乱采摘、食用野菜
45 认识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
46 不鼓励制作、购买动植物标本
47 不把野生动物当宠物饲养
48 观察身边的小动物、鸟类并为之提供方便的生存条件
49 不参与残害动物的活动
50 不鼓励买动物放生
51 不围观街头耍猴者
52 动物有难时热心救一把,动物自由时切莫帮倒忙
53 不虐待动物
54 见到诱捕动物的索套、夹子、笼网果断拆除
55 在室内、院内养花种草
56 在房前屋后栽树
57 节省纸张,回收废纸
58 垃圾分类回收
59 旧物捐给贫困者
60 回收废电池
61 回收废金属
62 回收废塑料
63 回收废玻璃
64 尽量避免产生有毒垃圾
65 使用无氟冰箱
66 少用纸尿布
67 少用农药
68 少用化肥,尽量使用农家肥
69 少用室内杀虫剂
70 不滥烧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物品
71 自己不吸烟,奉劝别人少吸烟
72 少吃口香糖
73 不追求计算机的快速更新换代
74 集约使用物品
75 优先购买绿色产品
76 私车定时查尾气
77 使用无铅汽油
78 不向江河湖海倾倒垃圾
79 选用大瓶、大袋装食品
80 了解家乡水体分布和污染状况
81 支持环保募捐
82 反对奢侈,简朴生活
83 支持有环保倾向的股票
84 组织义务劳动,清理街道、海滩
85 避免旅游污染
86 参与环保宣传
87 做环保志愿者
88 认识草原危机
89 认识荒漠化
90 认识、保护森林
91 认识、保护海洋
92 爱护古树名木
93 保护文物古迹
94 及时举报破坏环境和生态的行为
95 关注新闻媒体有关环保的报道
96 控制人口,规劝超生者
97 利用每一个绿色纪念日宣传环境意识
98 阅读和传阅环保书籍、报刊
99 了解绿色食品的标志和含义
100 认识环保标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应自己写!!!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