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提条件:改革开放实行后,中国的综合能力日益增强,同时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高;
政策因素: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
法律依据: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
群众基础:港澳同胞的爱国意识强烈,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渴望回到祖国的怀抱;
准备工作: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扩展资料
1、香港回归
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洗刷了民族百年耻辱,完成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要一步。香港回归祖国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
历史意义可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来看:
对国内的意义:有利于推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促进香港地区的繁荣稳定与发展。香港回归十余年,在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下,香港发展走向日益繁荣;
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通过香港回归的实践证明邓小平提出这一政策是英明正确的,同时为澳门问题的解决以及澳门的回归提供了实践的范本,最终也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完全统一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对国外的意义:香港的顺利回归不仅是给西方大国以有力的回击,而且香港回归的成功实践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实例,对世界政治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澳门回归
澳葡政府在中方的督促下,采取三大措施,确保澳门政权顺利交接,包括中文合法化、公务员本地化和法律本地化,合称“三化”。
中文合法化
中国外长钱其琛在1992年访问葡萄牙时,两国就不利障碍达成协定,从此中文取得了官方地位,与葡文并列成为澳门的官方语言。澳门总督在1999年12月19日才发布批示,把中文正式列为澳门地区的官方语言之一。
公务员本地化
澳葡政府在《联合声明》签署后,开始培养本地公务员。
法律本地化
1996至1999年期间,分别颁布构成澳门法律体系的五大框架法典,即《刑法典》、《刑事诉讼法典》、《民法典》、《民事诉讼法典》和《商法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香港回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澳门主权移交

2025-05-07 广告
香港和澳门成功回归的根本原因原因: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随之导致了国际地位的空前提高,这就使我国在与英国、葡萄牙谈判时大大增加了话语权,促使了香港、澳门的回归.
其他原因: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为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开辟了正确的途径;新中国的建立,使我国拥有独立自主的内政和外交权利;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及统一的历史大趋势。
扩展资料: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当时清政府战败于1842年8月29日与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及鸭脷洲割让给英国。
1860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再次战败,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时称九龙司地方一区)界限街以南及昂船洲交给英国管治。
在1984年12月19日正式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决定从1997年7月1日起,中国在香港成立特别行政区,开始对香港岛、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新界等土地重新行使主权和治权。
1987年4月13日,中葡两国政府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澳门地区(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是中国的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香港回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澳门主权移交
香港和澳门成功回归的根本原因原因: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
只有国家强大了,才能在国际交往中有底气,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英国同意归还香港主权,还是因为英国不在拥有日不落帝国的实力了,随着我国的实力增强,英国及葡萄牙不再能够握有主导权。
扩展资料:
香港和澳门回归对中国的意义:
1、有利于推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有利于促进香港地区的繁荣稳定与发展。香港回归十余年,在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下,香港发展走向日益繁荣;
3、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通过香港回归的实践证明邓小平提出这一政策是英明正确的。
同时为澳门问题的解决以及澳门的回归提供了实践的范本,最终也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完全统一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澳门主权移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香港回归
二战胜利以后中国也一直错失了收回香港的机会。新中国成立以后,针对台湾香港的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从而从本质上为香港的回归提供了可能和政策保障,这样中国和英国经过长时期的谈判,终于使得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回归过程简要如下:1983年邓小平爷爷提出收回香港,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83.7~1984.9中英进行了22伦谈判
2.一国两制的提出;
3.领导人的英明,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
4.英国和葡萄牙的租期满了;
5.祖国的统一是必然的,是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8522444.html?si=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