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姓来历

起源,来历,习俗... 起源,来历,习俗 展开
 我来答
飞马轩X
推荐于2016-11-17 · TA获得超过5.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万
采纳率:25%
帮助的人:7323万
展开全部
  宫姓来源
  宫姓起源
  1、以职官为姓,形成于西周。周王朝时有专司宫廷修缮、清洁事宜的官,名为“宫人”。其后人遂以宫为姓,称宫姓。
  2、出自姬姓,以封地名为姓。春秋时,鲁国有孟倚子,其儿子韬,封于南宫(今河北省南宫县),其后世子孙遂以封地名“南宫”为姓。后又分化为南、宫二姓。
  3、上古周代,有一种官职叫“宫人”,是专管打扫、维修王宫的。宫人的后代,就以官职为姓。又有一支宫姓,是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将一位名叫虞仲的贵族封为诸侯,又将虞仲的儿子封在上宫那地方做首领。于是上宫的公族后代就以封地为姓。

  宫姓郡望堂号
  郡望
  河东:秦初置河东郡。相当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
  太原郡:秦庄襄公四年(公元前246年)置郡。相当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
  堂号
  忠谏堂:春秋时候,晋国拿了良马河美璧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虞大夫宫之奇向虞国国君谏道:“如果嘴唇被割去,牙齿就必然会暴露而受寒冷。虢国好比我们的嘴唇,我们千万不能借给他人路去割我们自己的嘴唇。”虞君不听,收了晋国的马和璧,借给了他们道路。宫之奇便率领他所有的族人逃出虞国,不愿等着当亡国奴。晋国灭了虢国班师,顺道把虞国也灭了。

  宫姓家乘谱牒
  暂无!

  宫姓迁徙分布
  暂无!

  宫姓历史名人
  历史名人
  宫钦:元朝人,至大初为东阿令,以威严著称,清正廉洁。当时年遇饥荒,他带头以自己的薪俸济饥,得到富裕人家的响应,互助互济,全县无人饿死。当地有一群无恶不作的坏人,屡教不改,宫钦下令,限期归正,逾期不改者,在这些恶人的院墙上,涂以黑色,以示其辱,后皆化为善良。他调离东阿县后,当地人民立碑记念他,流芳千古。
  宫国苞:清代诗画家。擅写兰竹,工诗,与丹徒张石帆称“江上两诗人”。
  宫畹兰:清代女画家。能诗,工画墨梅,雪叶风枝,俨然有偃蹇瑶台之思。
  东汉有道术家宫崇,明代有平蛮将军宫聚、翰林学士宫伟鏐,清代有福建巡抚宫梦仁、诗人宫鸿历。

  暂无!
创作者PQefITWzVB
2019-05-14 · TA获得超过3.7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万
采纳率:29%
帮助的人:894万
展开全部
一.宫姓的起源
胶东宫姓源于姬姓,得姓始祖为春秋时期宫之奇。史载,武王姬发克商建立周朝,分封天下诸侯时,封同一曾祖的族侄仲为虞君,是为虞仲。又封虞仲之子为<宫阝>(tong,音“同”)国之君,
宫阝国传数世即为晋国所灭。宫之奇原姓姬,名之奇,又名奇,是宫阝国后世国君的族人。宫阝国被晋国灭时,他离
宫阝奔虞国,将宫阝字去右耳(右“阝”旁的原字型为“邑”字,“邑”为诸侯之国的意思,去邑表示离开故国,“宫阝”去邑为“宫”),改姓宫,名之奇。从此以后,即有了宫姓,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
宫之奇到虞国后,就任虞国上大夫,辅佐虞公,是一位贤臣。“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这两个著名的成语典故,讲的就是宫之奇的故事。<<左传.僖公五年>>、<<春秋谷梁传.虞师晋师灭夏阳>>、<<史记.晋世家>>、<<汉书.辛庆忌传>>等都有关于宫之奇的记述。
就全国人口数而言,宫氏一族是小姓。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从七省抽样结果,宫姓排在152位;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统计,宫姓排名在212位。
宫姓的渊源,在全国范围内,宫之奇的后裔,是宫姓的主体。另外,宫姓还有以下几个起源:1.南宫氏的后裔,有的改姓宫。2.周官“宫人”的后裔,以官职为姓。(此两支宫姓,皆为姬姓之后。)3.共氏、龚氏有的改为宫姓。4.明朝,回族宫火因,以宫为氏。5.清朝,满族恭佳氏,改为宫氏。6.蒙古族,亦有改为宫氏者。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卜箫0E
2020-02-29
知道答主
回答量: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455
展开全部
有态度一套房胡突然想起来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创作者UjFXDALZsL
2020-02-12 · TA获得超过3.7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2万
采纳率:30%
帮助的人:782万
展开全部
宫姓始祖宫之奇到虞国后,古虞国位于今山西省境内,就任虞国上大夫,辅佐虞公,是一位贤臣。“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这两个著名的成语典故,讲的就是宫之奇的故事。
《左传.僖公五年》、《春秋谷梁传.虞师晋师灭夏阳》、《史记.晋世家》、《汉书.辛庆忌传》等都有关于宫之奇的记述。就全国人口数而言,宫氏一族是小姓。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从七省抽样结果,宫姓排在152位;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统计,宫姓排名在212位。
宫姓的渊源,在全国范围内,宫之奇的后裔,是宫姓的主体。
另外,宫姓还有以下几个起源:
1.南宫氏的后裔,有的改姓宫。
2.周官“宫人”的后裔,以官职为姓。(此两支宫姓,皆为姬姓之后。)
3.共氏、龚氏有的改为宫姓。
4.明朝,回族宫火因,以宫为氏。
5.清朝,满族恭佳氏,改为宫氏。
6.蒙古族,亦有改为宫氏者。
扩展资料
名人
1、宫懋谅
(1671—1715)字翊元,号益元,象宗子。附庠生,康熙戊子47年(1708)顺天府举人,充内廷纂修,授钜县教谕,候补主事。子二:大鹏,殿对。
2、宫焕业
(1685—1757)字进修,号肄亭。懋勤子。邑增生,乾隆丁卯12年(1747)举人。侯选知县。子二:谦基、随基。
3、宫廷颺
(1730—1796)榜名晋基,字沐藩,号湘秋,焕采子。增生,乾隆庚辰25年(1760)举人。山西长治县知县。子二:秉鉴、秉钧。
4、宫

(1790—1859)原名朝,字书臣,号筱衫,鋆子。优廪生,嘉庆丙子21年(1816)举人。江宁府教授。子二:福元,福魁。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汽照化O
2019-05-31 · TA获得超过3.6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6万
采纳率:27%
帮助的人:721万
展开全部
宫姓起源
1、以职官为姓,形成于西周。周王朝时有专司宫廷修缮、清洁事宜的官,名为“宫人”。其后人遂以宫为姓,称宫姓。
2、出自姬姓,以封地名为姓。春秋时,鲁国有孟倚子,其儿子韬,封于南宫(今河北省南宫县),其后世子孙遂以封地名“南宫”为姓。后又分化为南、宫二姓。
3、上古周代,有一种官职叫“宫人”,是专管打扫、维修王宫的。宫人的后代,就以官职为姓。又有一支宫姓,是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将一位名叫虞仲的贵族封为诸侯,又将虞仲的儿子封在上宫那地方做首领。于是上宫的公族后代就以封地为姓。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2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