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思路:五年级第22课《手指》的课后小练笔可以仿照课文,从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以眼睛为例,正文:
在五官中,眼睛最有神彩,就像两个摄像头,把外界看到的一切统统传送给大脑,这样我们的世界才会看到光明,才会看到美丽的色彩和线条。假如没有眼睛,我们的内心会是多么黑暗、寂寞。
眼睛又是心灵的窗户,会把自己内心的感受灵动地表达在眼睛上。比如,我们快乐时,眼睛变得神采飞扬,快乐的符号就从眼神传染给别人,让别人跟着它一起快乐。如果我们忧伤时,眼睛的表现就更明显了,它会流出眼泪来。如果我们愤怒时,眼睛圆睁,好像有火焰喷出来,又像有一只怪兽要跳出来吃人似的。
这就是眼睛,一个最聪明,最有灵性的家伙,我们一定要爱护好它,否则,他就不好好工作,让你看事物变得模糊起来。到那时,你不得不为它配一副眼镜了。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
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的一个朋友。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思康暗中相爱,后来思康回了老家,再也没回来。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送到城墙根脚下,不知去向。英子对她非常同情,于是答应帮秀贞找小桂子。
英子在不经意间发现妞儿的身世与小桂子极其相似,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寻找爸爸。但最终在赶火车时母女二人一同丧命于火车下。英子发着高烧,昏迷了十天,差点丢了性命。
后来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创作背景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以其7岁到13岁的生活为背景创作的。在台湾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期间,林海音一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作者心头。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一去不还。作者因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时的那些景色和人物,于是把它们写了下来,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这是林海音写这本小说的初衷。
高贵---尊贵---卑微
清晰---清楚---朦胧
谦逊---谦虚---骄傲
艳丽---妍丽---朴素
吝惜---怜惜---奢侈
自豪---骄傲---自卑 (骄傲有褒义,也有贬义)
畏惧---敬畏---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