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没有统一天下

 我来答
林顾姝
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8-04-10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5万
采纳率:84%
帮助的人:6398万
展开全部
  首先:曹操战胜乌桓后,志得意满。视天下英雄如无物。因此他并没有仔细规划统一战略。同样,他麾下的谋士,唯一有阳谋远见的郭嘉去世,其他如贾诩,荀彧,荀攸都不能给曹操一个完美的战略框架。
  战胜乌丸,平定辽东后,曹操的实力和声望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个时候,他是继续谦恭养望,积蓄实力,还是横行无忌,惟我独尊呢?很明显,曹操选择了后者。本来曹操是以东汉中兴之臣的面目出现的,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尊天子以伐不臣”,曹操本来是站在正义的一面,吊民伐罪,讨伐不臣,和之前的权臣何进,董卓,袁绍都不一样,曹操因此取得了民心,尤其是士大夫的归心。但是曹操在依靠武力征服了半个中国,尤其是取得中国当时最富饶,最核心的地区后。按理说应该是占得天时,但实际不然,曹操占领邺城后,野心膨胀,大修土木,如铜雀台,供自己享乐,而后又自任丞相,横行朝野,三国演义有记载,说曹操目中无天子,经常欺君罔上,有一次甚至“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万岁”“,惹得关二爷要一刀把他干掉,虽然是演义,但也反映了当时的一些事实,那就是曹操的不臣之心已经昭然若揭。在天下还未统一,人心还未稳定的情况下,拥有半壁江山的曹操如此作为,不可能不引起一向以忠君爱国自诩的儒家士大夫们的愤怒,同样,阉人之后的曹操,其家族虽然豪富,虽然自诩为汉开国元勋曹参的后人,但实际远不如”四世三公“的袁家,甚至不如四世太尉的杨家那么具有威望。在门第家世思想非常浓厚的东汉末年,这是很难得到士大夫和世家们的支持的。因此曹操虽然拥有强大武力,但政治基础并不雄厚。这是他的致命伤之一。如果他如王莽那样蓄养人望,不急着享受。“多积粮,缓称王”,继续势力,收取民心。稳定自己的阵营。而后以继续“尊天子而伐不从”,以王师征伐刘表,刘备,孙权,刘璋,结果可能会大不一样。
  其二,曹操是一个性格乖张的人,曹操大多数时候都爱才如命,礼贤下士,但是他本身性格比较狷介,从小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点和优点同样明显的人,他好色,喜怒无常,多疑,视人命如草芥。这一切都让他很难成为一个统一天下的雄主,如果拿他跟秦始皇比,被认为是刻薄寡恩,鹰视豺声的赢政,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从未有过杀戮无辜的情况,也没有随意杀害臣下和侍仆。但曹操不同,曹操经常偏离正轨,经常根据自己的好恶行事,如梦中杀人,酒后杀人,随意杀自己的小妾。杀孔融,杀杨修,包括一怒屠城,杀害数十万无辜百姓,这都不是一个雄主应该的做的,而更像一个游侠儿。因此,他的性格,不可避免的影响了他的决策。这对他的统一大业是有致命影响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西蜀张松因为其被曹操轻视(曹操个人喜好所致,张松其貌不扬,曹操不喜,因而轻慢之)而怀恨在心,力劝刘璋与曹操为敌,且成了刘备内应。成为曹操的统一大业的绊脚石。。
  其三,曹操作战方向的错误,曹操在平定乌桓后,我认为他应该西向消灭关西马超,韩遂等西凉势力。马超韩遂虽然勇猛,西凉军虽然彪悍,但绝非曹操的对手,因此曹操应该首先统一北方。在北方,他的军队是具有绝对优势的,他的将领们也善于陆战。收拾西凉后,再南下汉中,西蜀,如果善用韬略,必定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样就平定了大半个中国。以西,南,东三个方向对刘表,孙权形成夹击之势。刘表新丧,内部不稳,刘备虽然想鸠占鹊巢,但强龙难压地头蛇。刘琮及蔡氏审时度势,必定投降曹操。这时候刘备如丧家之犬,不但诸葛亮不会辅佐他,徐庶都很难说。要么继续南逃东吴,要么就只能投降曹操。此刻孙权孤掌难鸣,不可能再有一战之决心。不用打,很快就会降了。就算打,曹操兵多将广,粮草充裕,并且可以从三个方向进攻,东吴兵少,虽然善于水战,但长期来看,必败无疑,而且曹操王命之下,东吴士人很难抗拒。
  后世有人经常把赤壁之战当作曹操的滑铁卢,但事实并非如此,曹操不能统一天下,不是一两个赤壁就能决定的。曹操一生,身经百战,胜仗固然多,败的也不少,经常是丢盔卸甲,根据地丢了,甚至连命都差点没了,这个时候曹操都挺过来了。但是由于曹操的性格决定了他的策略,连续的胜利造成了他的自大心理,妄自称相,横行朝野,造成人心不服,而后又在吞并荆州以后贸然以倾国之兵力南下,妄图以石击卵,一战平定长江以南,统一天下。但是曹操军队不习水战,结果在孙刘的夹击之下,一败涂地,损失惨重。让刘备缓过气来,先图荆州,后并西蜀,三国并立之势形成,刘备势力同时发展壮大,东吴也没有了惧怕之心。曹操在两者的夹击下,已经无力回天,很难再有统一天下的大好局势。
神魔003
推荐于2017-09-25 · TA获得超过48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88.3万
展开全部
抛开他的败绩和那个成全三国的赤壁,因为这些是表象,我们讨论一下造成这一切的根本所在.一般是主观和客观两方面.
首先是曹操本身,李世民说曹操: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馀,万乘之才不足。这是有道理的,曹操身为军事统帅的时候能够让人看到一个乱世奸雄的能耐,在用人上他也算是物尽其用.可一提到权力,这就立刻让他敏感起来.首先是兵权,大家可以回忆一下,曹操在世的时候有谁是独当一面,有临机决断,自行用兵的权力?张辽对东吴用兵只有防御权,没有见机进兵权;夏侯渊镇长安逐马超,杨阜向他求救,渊因未得曹操言语,未敢动兵,可见一斑.甚至出现了汉中之战时夏侯渊只带400兵排鹿角的情况.派于禁当关羽,自己还带大军驻于摩坡,不放心呀!是不是他手下没有这样的人才?当然有!司马义是历史证明的人才,还有张辽,曹仁,徐晃.......曹操不放兵权有几个原因:1.他本身的才能,曹操作为一个了不起的军事家,他不需要有韩信,白起,徐达,自己就可以了.2.他的发家史,曹操起家靠的就是武威,所以他深知拥兵自重的可怕.3我们同时也不应该把曹操对兵权的控制说的太夸张,毕竟他没有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现象,将领们还是有拥有亲兵的权力的.只是说曹操在对兵权下放上不够有气魄!这也成就他每战必亲临,造成他的战功赫赫!
其次是对人才的宽容度.对于这一点,我们不要被曹操的人才庞大给蒙蔽了.曹操手下能人辈出是事实,但他对某方面高过自己的人的驾御能力却值得商榷.比如对刘备的使用,难道刘备真的就那麽执着自己打一片天下?当时他没有诸葛亮,当然不会想到占了荆州再取西川,还有联吴抗曹什么的.他能做的就是占个徐州,进而与曹操争衡,有点头脑的都知道自己这样胜算不大,为什么刘备不跟着曹操立下汗马功劳,名垂竹帛?这一方面是刘备本身枭雄的成分在作怪,另一方面就是曹操的驾御问题,陈寿的评价不是没道理的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再说说旬域,其实他的死可以总结一句话功高震主,于是乎曹操容不下他们,杀!!!在这一点上曹操比汉高祖差远拉.主要是汉高在杀的时机上比曹操高明.走兽尽才烹犬,飞鸟未绝怎能藏良弓,说到底是曹操万乘之才不足'造成的.
最后附带说一下曹操在对袁绍降卒问题上的处理,历史是他坑杀近7万人,造成7年才平河北,这似乎是他万乘之才不足'造成的.其实我觉得曹操在这个问题上是权衡再三的,首先是粮草,再有是安置,造成曹操不可能使用或谴散他们,那只有放了和杀掉两条路.有人认为曹操杀他们显示出万乘之才不足',其实不然.放他们天知道是不是放虎归山,认为放了降卒敌方士气瓦解,那只是我们现代人看这个问题的角度.当时如果袁氏二子和睦,放了这些人无异于白打了官渡之战,这不现实.换成是谁来当曹操,当时也会觉得只要平了河北,得天下举手之劳,所以曹操不在乎多花几年去平定它,当然他不知道自己会有赤壁之败.
再来看看曹操没能平定天下的客观因素.首先,他的对手,一个不屈不挠,百折不回的乱世枭雄,一个已历三世,人才辈出的孙氏.哪个也不是陈后主,也不是商纣王,个个都是强敌.这造成曹操赤壁之败,汉中之失,不能简单归为曹操无能.再有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限制,曹操成功于此,也受于此,毕竟每次出师他要有光明正大的理由.而这个挟也造成人心思汉,诸葛亮说待天下有变,什么变?就是人心思汉,关羽进军中原是受农民义军的拥护的,可见这对曹操的影响有多大.
最后我觉得曹操未能统一天下的原因,甚至是超越他本身万乘之才不足的原因,就是历史时机的不成熟.罗贯中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是适用于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国的至理名言.曹操之于三国乱世他只是一个奠基者,在没完成各方面的融合,准备之前想统一他是不现实的.历史人物的使命是一定的,同时是有戏剧性的.如果柴荣不英年早逝,那中国还会有宋代百余年的屈辱史吗?可历史是赵家统一了天下,任何人也无法逆转.总之曹操没有统一天下的原因是多重的,复杂的.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馀,万乘之才不足.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但完全归结于此对曹操是不公平的,三国之所以被称为三国就是互相的斗智斗力,不是曹操个人能掌握得了的,曹操所处的环境和客观因素使他的贡献只能做周文王,做一个奠基人,而统一大业只能在后辈的手中完成.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9-11
展开全部
曹操是宦官的养子的儿子。出身是不好,不过其父是当时的高官,太尉,名义上的三军司令。
曹操是个很有政治头脑的人,他没有篡汉,不是因为没本事,而是因为很多原因。到后来,他的待遇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统治者。除了没后“皇帝”这个封号而已。
之所以没有自立,其实和他的性格也有很大关系,曹操刚出道的时候是没有很大野心的。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不过是一种想完成祖国统一,杜绝民族分裂的一种政治和军事需要手段。当时他不“挟天子以令诸侯”,那就是袁绍了,或许还有别的人。你们看下当时除了曹操,另外一个谁有能力做到曹操后来的成绩?
其实,曹操很大的原因是被逼出来的。树大招风嘛。当时他可以下诏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而别人呢?也可以说有皇帝的密诏,做些顶抗曹操的事。所以,那时候是战乱年代,曹操是不会这么傻的把自己立为皇帝的。那时候异己太多,想想袁术,看看董卓,就知道树敌多了会是什么后果。所以曹操不傻。他没有。过着皇帝般的日子,还让别人说不出什么。这才叫大智慧。
曹操虽然没篡汉,但是还是被他儿子把事做了。各种理由,很难去给个肯定答案
至于赤壁战败,其实愿意很多。那时候的曹操情敌应该是有的。天时地利和人和其实也不是站在他那边。
手下猛将谋士是多,但是。看看孙刘,文武也不差。
当时的战役貌似是孙刘的5万对曹操的号称80万,其实也就10万多。悬殊是有。也算一次很漂亮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我认为赤壁,曹操败就败在他爱才,要不何来庞统的连环计?也许一个人对人才的渴望已经让他看不到背后的危险。曹操可能就是这样一个爱才的人。
要说郭嘉不死,战事会是什么样。
答曰:历史没如果。
但是要是我们自己猜猜的话,结果可以说还是胜负各半。
郭嘉的学识应该也就和诸葛亮和周瑜,庞统差不多。
曹操后来败后哭奉孝,有2种可能,一是想到当时自己打败了。但是自己这么多谋士,没几个能帮他出什么好主意的。就会想到郭嘉。不知道大家知道不。曹操以前打仗,结束后,胜败都要去嘉奖手下谋士。如果败了,开战前劝他不要打的,重赏。
另一个可能,是败后,想想自己一辈子哪败的怎么惨过,哭奉孝也许是个安慰自己的举动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9-11
展开全部
才智不足,赤壁逢周郎,华容遇关羽。

运气不好,碰上周瑜诸葛亮等旷世奇才。

不得人心,本为汉臣,上弑皇后,下压群臣,托名汉相,实为汉贼。这也是不能统一天下的最根本之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9-11
展开全部
天时地利人和,
曹操得天时
刘备得人和
孙权得地利(长江之险)
而三国后期
刘禅失去人和 士族在看清楚形式以后,都希望有个最强大的势力统一全国,保护他们的利益
而曹魏是他们的最佳选择,曹魏得天时、人和 所以蜀汉泯灭。
蜀汉泯灭后 东吴的败亡就很正常了。 司马氏建晋
当然还有很多 细节制约着曹操,比如——郭嘉早亡,曹操唯一真正的超一流的军事参谋。
周瑜 诸葛亮的存在。一个是三国军事之神,一个政治之神。 曹操本人身体条件。等等因数。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