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人是怎么样的人?

我也不知道高平人是怎么样的人啊?... 我也不知道高平人是怎么样的人啊? 展开
 我来答
手机用户93375
2014-04-28 · TA获得超过14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90
采纳率:33%
帮助的人:69.9万
展开全部
高平人以"赵人"而自居。大粮山上雕刻的由迟浩田将军手书的四个大字:"赵将遗风",昭示着高平人的悲怆情怀,也时常让我想起李白的这首荡气回肠的名诗。。 侯嬴和朱亥的籍贯当然无法准确考证,但,"《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春秋时晋国哀侯及其弟弟侯皆被晋武公所杀,子孙逃奔他国,以原封爵位"侯"为氏。魏国侯嬴即为其后裔。"以此推断,侯嬴是晋国人的后裔,与长平是有些关系的。所以,才能够如赵人一般,"三杯吐若然,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三杯酒下肚,说过的话、承诺过的事比五岳还要重;数杯酒下肚,为朋友两肋插刀,死不足惜。很有高平人的风范! 高平人具有强烈的侠客精神。酒桌上,从不服输,不喝到最后一刻决不罢休的精神是侠客精神;生意场上,挥斥方遒,要做就做到极致的精神也是侠客精神。即便是消费场所大把花钱买房、买车的爽快劲,也不能不说是侠客精神的"变异"。"不教胡马度阴山"的东汉大将陈龟;治理黄河,拯救黎民于洪水之中,身后有两条河是以他名字命名的元代水利专家贾鲁;宋代抗金名将、岳飞的上司,大将王彦;清代重臣毕振姬、祁贡;还有商户遍布大江南北的晋商代表侯庄老赵家......,都是侠气逼人、铁血丹心! 侠者,忍者也!高平人是压抑的。长平一战,家家出殡,户户发丧,集悲愤与恐惧于一身的情愫千百年来如影相随。所以,高平人的侠客精神又多了些悲壮,也暗藏着玩世不恭。 这种压抑转化成了对酒的极端嗜好。"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压抑的情绪也许只有通过酒才能化解,于是乎,高平几乎人人人善饮,人人好饮,人人能饮,名扬三晋大地。 这种压抑转化成了田野间和舞台上的悲声悲调。清明时节,坟头的声声悲咽,田间的如泣如诉,那种高平所独有的哭腔,抒发着愤懑,表达着思念。而发源于泽州的上党梆子更让高平人找到了宣泄内心情感的载体,高亢时,直冲云霄;悲愤时,千转柔肠。 这种压抑转化成了高平人似癫若狂的性格特点:半真半假,似谑非谑。言谈举止有了些许夸张的成分,说话办事颇有几分戏剧的色彩。也因此,高平人身上隐藏着喜剧的天分,几句话出口,不由得你就笑了起来,于是,成了朋友,成了哥们儿,成了熟识的人,办起事来就方便了许多。我想高平人做生意之所以能做大,与这也是有些关系的。似癫若狂的性格在另外一个方面也可以找到佐证,比如,在高平农村,一度以来,巫术十分流行,除了我们解释不透的神秘色彩之外,与他们内心的那种隐秘的狂热是不是也有很大关系呢? 《史记》中记载:四十七年(前260),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上党民走赵。赵军长平,以按据上党民。......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日:"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遣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 从中可以看出,当年的上党人,当然也包括高平人,被杀的原因是"不乐为秦而归赵",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原因。 经历过苦难方能心境淡薄,经历过苦难才能眼界宽阔。曾有一个高平的朋友说过这样的话:"遇上实在人,高平人比你还实在;遇到狡猾的人,高平人比你还狡猾。为什么?我们高平人什么没有见过!"这话,我信,我真信! 时光悠然两千年,当媒体在热炒高平煤老板的时候,当各种版本的暴富故事不断充斥着耳膜的时候,我不知道,那些为了一份真实的情感而被杀的赵人的后代,那些曾经是"慷慨悲歌之士"的后代,他们的眼睛还能看多远?路还能走多远?......
可爱且通顺的繁花j
2014-04-28 · TA获得超过17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62.3万
展开全部
高平人与酒 但凡生活在大晋城的人,恐怕都知道“高平人能喝”,这与流传甚广的“晋城人有钱”一样,都来自民间,有着深厚的民意基础,在开始本文的话题之前,我想先引述一下1992版的《高平县志》里的资料,来给大家亮个底,在物质不太丰富供求不太方便的1978年,当时高平县的糖酒公司统计,本年度全县销酒量达45万公斤,按此数据,若除以当时的高平的总人口394613人,可得出的结论是,在那物质困乏的近三十年前,全高平无论男女老少,每人年平均要喝掉两瓶半白酒,若除以当时的总户数89049户,每个家庭年均要干掉10瓶白酒。如果在今天这样货源充足的社会,相对富裕的高平,这样的数字,真不知道又该怎样换算和统计。 酒,在大多数人眼中,闻之总是先皱一下眉头,然而,在能喝的高平人眼中“不就是些辣水水儿”?一般高平人的集中饮酒主要表现在民间的红白喜事上,在我故乡的村子里,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儿子娶了媳妇,第三天,双方的父母按照风俗“会亲家”,就是双方的长辈做到一起来,礼节性的恭喜庆祝,这样的会面肯定是少不了酒的,而高平人豪饮起来是不分场合的,就这样,男方的家长因喝的太多当场醉死过去,喜庆变成了悲剧;除了红白喜事,其它场合甚至自杀也离不开酒,这是发生在我邻近村子里的一件事情,一老汉因儿子不孝顺,心里解不开疙瘩,遂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按各位的推断,他应该翻箱倒柜的去找敌敌畏,可是这是在高平呀,所以,老汉而是找出了他珍藏的白酒,想一次多喝点醉死过去,你看,酒在豪饮成性的高平变成了自杀的工具,可见,酒不仅被高平人喜欢,还成了生死不渝的好兄弟。 喝酒的高平人中,大多数自然是男人,他们中的“佼佼者”,可以用“嗜酒成性”来形容,前文已经说过,他们“没甚喜好,就好喝点这辣水水儿”(酒鬼口头禅),酒鬼们一般每天都要找酒场喝酒,像普通人每天吃饭入厕一样正常不过,如果有哪天断了酒的,其痛苦状不亚于忽然死了老娘,酒鬼们最得意的事就是在酒友面前炫耀,前个(前天)在老二家喝了半斤,也个(昨天)在丑孩家喝了八两,今天就不喝了不喝了,还没说完,就又被三三两两的酒友们起哄着去开新的酒场;我所认识的高平女子,也常常英武有余,温柔不足,就算是在恋爱中,试问各位,又有哪位高平女子会嫣语轻柔的对你说声情话,这大概也因为和酒鬼们的熏陶有关,你想,她们每天面对的不是酒鬼老爹,就是酒鬼丈夫,再性情温和的女人也会改了脾性,不排除的是,有很多高平女人也是很能喝的,在酒桌上,常见到某酒鬼喝到烂醉如泥,由老婆出来收拾残局,那种从容不迫的姿态,让很多男人都望而生畏。 喜欢喝酒,引起的连锁反应就是美食的兴旺,无可争议的事实是,你现在到晋城的大街小巷里转一转,发现挂着高平名头的大小饭店遍地开花,早先关于高平喝酒的民谣是“喝酒不配菜,高平一大怪”,那是没条件,或者说那是在乡村才有的现象,在条件稍好的城镇,美食和酒是缺一不可的,我常常能看到提了几瓶酒的壮年汉子,笑闹着走进各种档次不一的高平饭店,好象要喝酒只有到高平饭店去才算正规,下酒菜其实很简单,通常是一盘凉菜拼盘,一盘花生米,一盘炒土豆丝足矣,当然,还要有一杯白开水,酒的选择上,喝山西的白酒自然要多一些,在广大的乡间,早些年酒鬼们喝的是三块钱一瓶的高粱白酒,从酒瓶的形状上,因着生产厂家的迥异,有平肚的鼓肚的N种之分,现在大多喝的是杏花玉液等一些价格上绝对不会超过十元的白酒;在城镇,饭桌上自然流行的几乎全是汾酒,汾酒的品种,据我了解,有不下几十种之多,仅从容器和包装上来分,我见过的就有汾酒玻瓶、汾酒瓷瓶、汾酒磨砂瓶、观音瓶汾酒、青瓷瓶开国汾酒、双耳瓷汾酒、书本盒汾酒、牧童牛汾酒、青花瓶汾酒、红木盒中华汾等等。我不是酒鬼,我不敢说我都喝过,但至少我都在饭桌上见到过。 “高平人能喝”这句话绝对应该是喝出来的,就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样,高平人在饭桌上从不怯酒,常被人事后感叹:(高平人)酒量不行的,酒胆也吓人。到了以后形成的现象是,只要有高平人在桌,往往要让高平人先自喝一大杯才放其“走关”。这种习惯简直演变成了一种风俗,在商场的应酬中,朋友的闲聚上,只要有高平人的身影,就必有蔚为状观豪饮好戏,若是恰好几个高平哥们在一起,就非要分出个“酒仙”“酒圣”“酒帝”“酒霸”来不可,当然,肯定会有一个人会喝多的,而且也只有出现一人喝趴了的情况下,这酒席才要散,否则,无论时间地点,定要一喝到底。有一个很逗的笑话也许很能说明酒鬼们“高了”时候的状态:饭店内,某高平酒鬼退出酒场去厕所,迷迷糊糊的到了女厕,恰好一女士正在里面方便,酒鬼听见哗哗之声,眼也不睁的就说,不喝了不喝了,怎么又倒了一杯?女士紧张得要命,情急之下放了一个屁,酒鬼一听,嚷嚷的更大了,说不喝了不喝了,怎么又开了一瓶? 形形色色的酒鬼们,喝伤了脾喝伤了胃,喝的老婆背对背,对身体对家庭对社会其实都是不好的,我的两个姨夫,因为贪杯,一个已经去世,一个刚在去年诊断出早期肝癌,我的两个舅舅,一个喝的妻离子散,一个喝的手臂发抖,而像这样的例子,有哪个高平人敢说,在他周围见不到呢?酒,自古有之,对男人来说是信仰,对女人来说是情调,可要无节制的滥饮,以至于能形成一个地方的特色,怕是并不见得是什么好事。在最后,我只想说,高平的酒鬼们,在沾沾自喜“高平人能喝”的豪饮名声后,是不是也要把一半清醒留在心间呢? 希望对你有帮助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