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6年作品:第一交响曲(C大调 Op.21)
1802年作品:第二交响曲(D大调 Op.36)
1804年作品:第三交响曲(降E大调 Op.55 “英雄”)
1806年作品:第四交响曲(降B大调 Op.60)
1808年作品:第五交响曲(c小调 Op.67 “命运”) ;第六交响曲(F大调 Op.68 “田园”)
1811年作品:第七交响曲(A大调 Op.92)
1812年作品:第八交响曲(F大调 Op.93)
1824年作品:第九交响曲(d小调 Op.125 “合唱”) ;
扩展资料: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贝多芬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贝多芬从32岁起开始音乐创作,在近两年的彷徨与探索后,他终于创作出第一部具有自己鲜明特点的作品《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其最突出的特点是音调跌宕起伏,时而沉静凝思,时而愤慨咆哮,令人情绪激愤。
他在维也纳最初十年(1792—1802)的创作,比较着名的作品也只有《悲伤》、《月光》和《克罗采》奏鸣曲及《第三钢琴协奏曲》等。
但在这期间,他对社会与政治诸问题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能意识到他要努力探寻的目标。1802-1812年,他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时期,这段时间后来成为他的英雄年代。
1,第一交响曲(C大调 Op.21)
《C大调第一交响曲》(Symphony No.1 in C major, Op.21)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作于1794至1796年的交响曲,1800年4月2日在维也纳霍夫堡剧院首演。
《C大调第一交响曲》整体风格沿袭了前辈莫扎特、海顿的很多音乐元素,该曲幽默通俗又带有舞蹈性。某些部分的旋律激昂,某些部分充满了欢乐的喜剧性,轻松诙谐,展现了舞蹈性的主题。
2,第二交响曲(D大调 Op.36)
《D大调第二交响曲》(Symphony No.2 in D major,Op.36)是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创作的交响曲,作于1802年,1803年4月5日首次公演。
该曲充满着宁静幻想的诗情,歌唱般的情调,具有一种美感,是作者献给挚友李希诺夫斯基公爵的。全曲有四个乐章。
3,,第三交响曲(降E大调 Op.55 “英雄”)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The Symphony No.3 in E flat major,Op.55,又名《英雄交响曲》),是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作于1804年的交响曲,作品55号。
交响曲第一乐章描绘了英雄在战斗中成长;第二乐章是葬礼进行曲,亦是贝多芬独创;第三乐章是谐谑曲;第四乐章是凯旋进行曲式的终曲。
4,第四交响曲(降B大调 Op.60)
《降B大调第四交响曲》(Symphony No.4 in B flat major, Op.60)是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创作的交响曲,完成于1806年的9、10月间。这部作品于1807年3月由奥佩尔斯道尔夫伯爵和他的乐队首演,演出地点是维也纳的利赫夫诺斯基宫。
《降B大调第四交响曲》以其优雅、活泼、轻松的气质引人注目,其中充满了微妙的力量平衡。
5,第五交响曲(c小调 Op.67 “命运”)
《c小调第五交响曲》(Symphony No. 5 in C minor, Op. 67),又名命运交响曲(Fate Symphony),是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创作的交响曲,作品67号,完成于1807年末至1808年初。
《c小调第五交响曲》以音乐中的短—短—短—长节奏动机开场。据说,贝多芬曾将四个音的动机解释为“命运之神在敲门”。它主导了第一乐章,并在整个交响曲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整首交响曲可以被看到是情感的发展,从c小调第一乐章的冲突与斗争,发展到c大调末乐章的胜利与喜悦。最末乐章是全曲的最高潮,它比第一乐章在篇幅上更长、在声音上更有力。
《献给爱丽丝》《欢乐颂》《月光》《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奏鸣曲》《第五钢琴协奏曲》。
贝多芬的交响曲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英雄性,戏剧性的,这是他创作的最基本的一方面,比如第三、第五、第九交响曲;第二,生活风俗性、抒情性的,如第一、第四、第八交响曲;第三,群众性,舞蹈性的,比如第七交响曲。
贝多芬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最为著名)。
《第一交响曲》是贝多芬伟大一生中的第一部交响曲体裁的作品,但事实上早在1788-1789年间,也就是贝多芬20岁不到的时候,他就曾经试图创作交响乐,但是没能获得成功。
扩展资料:
贝多芬1770年出生在德国波恩,生活在充满音乐艺术的浓郁氛围中,而且贝多芬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音乐天赋。在当时莫扎特已经是很多人心目中的音乐神童,贝多芬的父亲也就立志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这样的人物。11岁的时候,贝多芬从学校辍学,开始了属于自己的音乐旅程。随后他跟随父亲和一些颇具水准的乐师学习乐器演奏以及音乐理论,逐渐展现出了才华。
贝多芬 C大调第一交响曲,贝多芬 D大调第二交响曲,贝多芬 b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贝多芬 bB 大调第四交响曲,贝多芬 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贝多芬 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贝多芬 A大调第七交响曲,贝多芬 F大调第八交响曲,贝多芬 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
拓展资料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享年57岁),德国著名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的主要作品以九部交响曲占首要地位。代表作有: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A大调第七交响曲、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欢乐颂》主旋律)、序曲《爱格蒙特》、《莱奥诺拉》、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F大调第五小提琴奏鸣曲《春天》、F大调第二浪漫曲。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月光曲》曾以传说的形式出现在小学语文课本上。
贝多芬在音乐史的地位是极其突出的,他不仅是古典主义风格的集大成者,同时又是浪漫主义风格的开创者。作为音乐大师,贝多芬对艺术歌曲同样予以相当程度的关注,他是德国艺术歌曲创造的先驱,毕生作有钢琴伴奏的艺术歌曲六十多首,他的艺术歌曲以极其丰富的表现手法和形式来展现,表达属于全人类的情感。在艺术歌曲的领域里取得了非凡成就。
贝多芬交响曲按时间轴划分:
1796年作品:第一交响曲(C大调 Op.21)
1802年作品:第二交响曲(D大调 Op.36)
1804年作品:第三交响曲(降E大调 Op.55 “英雄”)
1806年作品:第四交响曲(降B大调 Op.60)
1808年作品:第五交响曲(c小调 Op.67 “命运”) ;第六交响曲(F大调 Op.68 “田园”)
1811 年作品:第七交响曲(A大调 Op.92)
1812 年作品:第八交响曲(F大调 Op.93)
1824年作品:第九交响曲(d小调 Op.125 “合唱”) ; 第十交响曲(未完成)
1813年作品:威灵顿的胜利(战争交响曲)(D大调 Op,91)
拓展资料: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于德国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
贝多芬在父亲严厉苛刻的教育下度过了童年,造就了他倔强、敏感激动的性格。22岁开始终生定居于维也纳,创作于1803年至1804年间的《第三交响曲》标志着其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此后20余年间,他数量众多的音乐作品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宏伟气魄,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高峰,并预示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到来。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于维也纳去世,享年57岁。
贝多芬一生创作题材广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1部歌剧、32首钢琴奏鸣曲、5首钢琴协奏曲、多首管弦乐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等。因其对古典音乐的重大贡献,对奏鸣曲式和交响曲套曲结构的发展和创新,而被后世尊称为“乐圣”、“交响乐之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贝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