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采是什么意思?

优雅大金毛
2019-11-14 · TA获得超过243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00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4万
展开全部
上海科佛
2025-02-17 广告
KOF-K Kosher犹太认证全球通用和认可,认证产品数量不限,新品随时默认免费增加,1个工作日响应的快速服务。KOF-K机构直营,免费咨询,售后服务出色。超过50年历史的KOF-K Kosher犹太认证,执行最高犹太标准,全球认可,品质...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上海科佛提供
天上飞earth
高粉答主

2019-08-27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0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万
展开全部

纳采是古代汉族婚姻风俗,“六礼”中的第一礼。“纳采”就是是送聘财,就相当于现在所讲的“彩礼”,即结婚的时候男方给女方的钱或物。

古代男方欲与女方结亲,男家遣媒妁往女家提亲,送礼求婚。得到应允后,再请媒妁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初议后,若女方有意,则男方派媒人正式向女家求婚,并携带一定礼物。

扩展资料:

古代结婚流程

古代结婚包括纳采、问名、结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六个阶段,它对中国历代婚礼的演形,终起着主导作用,成为婚礼的主要模式。在东汉汉、魏晋的“乱世”之际,因战乱、环境不稳定、人多草率等原因仓卒成婚,而不完全按照六礼程序行事。

隋、唐以后,随看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婚礼又复杂起来。后因过于繁忙行之不便,又有所简化。到南宋时将其有关内容合并,由六礼变成三礼了。婚嫁六礼之首是纳采。纳采就是议婚、提亲,送礼、求婚、选择配偶等,是男家向女家提出喜结连理的请求。

问名是六礼中的第二礼,就是男家向女家行纳采礼后,再托媒人询问女子名出生年月日时辰。就是讨要年康八字,也叫讨八字,以便男家占卜吉凶,可见古人对于个人大事的操办十分迷信,凡事必问天命。

纳吉是六礼中的第三礼,男家行过纳采、问名礼后,去自己家经常供奉的神庙中卜算吉凶。卜得吉,男家备礼,通过媒人通知女家,然后双方商议结婚时间与事宜,现在称为订婚。纳吉也叫送定、过定、定聘、过小礼等。

纳征是六礼中的第四礼,主要就是向女方家送礼品,也叫下彩礼。这礼在六礼中至关重要,是决定嫁娶前的关键环节。女方只有收取彩礼之后,才会答应这门亲事。

请期是六礼中的第五礼,就是确认具体结婚的日子,也叫择吉送日子、定日子。由男方选择好结婚的吉日良辰,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请媒人通知女家,征求意见。

女方主要考虑,日期是不是女孩的月经期,经双方同意,确定下来。结婚日期一般选双月双日,如二月二、四月八、六月六等,以图吉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纳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知识之窗l
高能答主

2021-09-03 · 教育培训小达人,乐于帮助你我他
知识之窗l
采纳数:1236 获赞数:3604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纳采是古代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全国许多地区。“六礼”中的第一礼。男方欲与女方结亲,男家遣媒妁往女家提亲,送礼求婚。得到应允后,再请媒妁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初议后,若女方有意,则男方派媒人正式向女家求婚,并携带一定礼物,故称。

古纳采礼的礼物只用雁。纳采是全部婚姻程序的开始。后世纳采仪式基本循周制,而礼物另有规定。出自《仪礼·士昏礼》:“昏礼,下达纳采。用雁。”郑玄注:“将欲与彼合婚姻,必先使媒氏,下通其言,女氏许之,乃后使人纳其采择之。”其礼物用雁。

之后事宜

“纳采”之后是“问名”,就是由媒人询问女方的姓名、年庚以及“八字”,通过占卜、算命来看看男女双方会不会相冲相克,以及有没有其他不宜结成夫妻的地方,“问名”也称为“过小帖”或“合八字”。

“问名”后是“纳吉”,男方父母将自己儿子的生辰八字交给媒人带给女方,这就是“过大贴”、“换鸾书”,也称为“通书”,实际上有点儿订婚的意思。

接下来的“纳徵”对女家来说最实惠,大概意思就是给彩礼,彩礼的时代特色鲜明,古时候是给绢帛之类,后来是金银财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3453410697
2013-11-16 · TA获得超过11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5
采纳率:66%
帮助的人:70.7万
展开全部
中国自古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婚俗及其礼仪也有有所不同,但是自从华夏先祖在商周之际进入文明社会后,其男婚女嫁就逐渐有了一套约定俗成的礼仪,并被后代王朝定为礼制,为汉民族普遍认同。这就是儒教经典备载的“六礼”。“六礼”原来是周代贵族男子的婚娶礼仪,据《仪礼?士昏礼》,“六礼”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徴、请期、亲迎等六个步骤及其礼仪。 “纳采”是婚礼的第一礼,男家选定意中人后,请媒人向女家提亲,女家同意后,男家再备礼亲人前去求婚。纳的意思就是纳送,其所送的礼物用雁,因为在古人心目中,雁为候鸟,顺阴阳往来,象征男婚女嫁顺乎阴阳,后代也有用羔羊、合欢、嘉禾、胶漆等物代替的,都用以象征夫妻关系和睦牢固之义。 “问名”是婚礼的第二礼,男家行纳采礼后,再托媒人询问女方的名字、排行、出生年月日时等,以便男家卜其吉凶,这实际上是男家详细了解媳妇及其娘家的过程。 “纳吉”是婚礼的第三礼,男家行问名礼后,在自家祖庙中卜问吉凶,若得吉兆,男家再遣使者通知女家,于是两家就正式缔结姻亲关系,后代称为定盟,现在代称为订婚。纳吉是正式订立婚约,行礼时须有信物,古代用雁,后代多用首饰、戒指、彩绸等。 “纳徴”是婚礼的第四礼,徴的意思是成,即男家在纳吉之后,将币帛等贵重彩礼送给女家,纳币以成婚礼,故又称“纳币”。币指作为礼物的丝织品,以及鹿皮等,非指钱币,后代称为“聘礼”或者“财礼”等。纳徴所送彩礼数量取双忌单,如束帛(丝绸)为十、鹿皮成对(即俪皮)等。 “请期”是婚礼的第五礼,男家行纳徴礼后,即派使者往女家征求成婚日期,但这只是一种走过场,因为男家已经卜得吉期,请女家决定婚期只是谦辞,以示尊重对方,女家自然辞让一番,意即婚期由男家决定,于是男家使者将婚期告知女家,故后代“请期”直称“告期”。 婚礼的第六礼是“亲迎”,到了约定的婚期,新郎于黄昏时分亲自前往女家迎娶新娘。 至此,“六礼”完备,婚礼的男女主人公才正式登场,举行拜天地祖宗。拜堂、合卺(后代演变为“交杯酒”)、入洞房等婚庆仪式。“六礼”本是贵族婚礼,在其整个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繁文缛节,因此,随着这一婚礼模式在民间的流行,也逐步有所减省,而所送礼物也因时因地不断变化。 宋代朱熹作《家礼》,就将“六礼”简化合并为纳采、纳吉、亲迎三项,类似现代的求婚、订婚、成婚三部曲。元明清三代,朝廷颁布的《土庶婚礼》就是依据《朱子家礼》制订的,但品官却必须严格依照古礼举行“六礼”,以显示官民之间的等级差别。从现代的角度看,“六礼”所包括的仪式实际上只是婚礼的前奏曲,现代将亲迎后的婚庆典礼才称为婚礼,这是古今婚礼一词的差异。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创作者t5e3Yd3nnU
2019-12-14 · TA获得超过3680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000
采纳率:34%
帮助的人:458万
展开全部
中国古代婚礼中的一个单项,古代“六礼”(一纳采、二问名、三纳吉、四纳征、五请期、六迎亲)演变而来。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