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的仁政思想.
3个回答
2013-12-20
展开全部
儒家的仁爱思想是儒家思想最为重要的内容。孔子之时,仁的思想得到了充分的论述。孔子在许多具体场合都谈论过仁,学者们的研究也证明“仁”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在孔子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并且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
按照孔子“仁者爱人”的说法,仁的基本含义应该落实到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上面,具体地说,应该承认人的存在,尊重人的人格,具有明确的人化意识和行为。孔子“仁”的思想强调人伦义务,希望人人尽伦尽职。这样,在为人处世方面就应该努力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以“爱人”解释仁,作为仁德的根本标志,他不仅希望以“仁爱”精神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以“仁爱”原则来治国安邦。如果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做到仁、具有仁爱之心,上下、长幼、尊卑有序的礼治社会便不难实现了。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孔子思想自然是基于对那时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他的仁爱思想也是如此。孔子所思考的是社会如何安定,是怎样使政治清明,因而在政治的层面上,孔子的仁爱思想便十分自然地推衍出了仁政德治的思想,从而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理论体系,以仁来统摄诸德,强调仁在智、仁、勇等重要德行之中的中心地位,把恭敬、慈惠、诚信、宽厚、敏捷等德行作为实现仁德的标志。
孔子以后的几位思想家孟子、墨子和荀子都对仁学有重要发展。尤其是孟子将孔子的仁爱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影响后世极大。孟子把“恻隐之心”看成“仁之端”。孟子看到了人生具有的良知、良能,看到了人所共有的怜悯、同情之心,进而把仁看成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依据,因而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有道德的人就是保存了先天的仁德的人,具备了仁德,才能以仁爱之心处世待人。
在将仁爱思想建立成为人性论的依据之后,孟子又将仁爱精神推而及于政治,从而产生了他的仁政学说。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这便是孟子的仁政论。在他看来,仁与不仁应当作为施政的根本。行仁政者得天下,失仁政者失天下,这是历史经验已经反复证明了的。不仁者而得邦国尚有可能,“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要统一天下,得到天下人民的拥护,不施仁政是绝对做不到的。
二
秦汉以后,孔、孟的仁学思想不仅产生了积极影响,而且还在后世的实践和阐发下继续得到了发展。
秦由暴政而亡的教训,给了汉初统治者们带来太多的思考。当战争的烟尘散尽后,汉初政治家和思想家不能不认真总结秦朝灭亡的教训,陆贾因此撰成《新语》,认为秦“用刑太急”,不知教化,是导致强秦速灭的重要原因。贾谊在《过秦论》中的话更是切中了要害,这便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对汉初的政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面对极度凋弊、百业俱废的严峻现实,汉初的统治者不得不取用“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他们看到了儒学“难与进取,可与守成”、“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的特征,于是,当经济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之后,他们还是选择了儒家思想,以巩固封建统治秩序,维护社会伦理纲常。
汉统治者取用儒学却不是专用儒学,他们也离不开其他各家的一些主张,如法家的“尊君抑臣”思想就倍受汉武帝的欢迎。汉朝学术是一种综合学术,那时的思想家都不同程度地儒、法杂糅,仁义与法刑并列。这表现在汉朝的施政方针上,则是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刑德并用”。西汉的“中兴之主”宣帝就表白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汉武帝便是“内多欲而外施仁义”,虽然他们内里多欲,但为了江山的长治久安,仍然要压抑自己,行王道,主德治,施仁义。
儒家的仁义主张总是在与政治上的强力抗争着。秦汉时期,现实政治生活中民本思想的提倡以及政治批评的活跃,总是生动地体现着仁学的精神。汉代,从贾谊的政论、董仲舒的抑兼并、废奴婢、除专杀之威、不与民争利的政治主张,到夏侯胜、贡禹、鲍宣对暴政的揭露与抨击,无不贯穿着仁学精神。
东汉后期,社会危机不断加深,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玄学产生,佛教、道教流行。玄学盛行之际,“名教”被批判,周公、孔子遭轻薄。例如,东汉末年的曹操曾因“后生者不见有仁义礼让之风”而伤神,但他却认为“承平尚德治,乱世赏功能”,故下《举贤勿拘品行令》,宣称可以任用“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玄学家也有人认为儒家的伦常合乎人性自然而加以肯定,说“夫仁义者,人之性也”,这不是对儒家“名教”的调和,便是用道家的理论为儒家思想作论证。魏晋隋唐长期的儒、佛、道“三教”争斗时期,儒家的仁学甚至沦落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
宋明时期,理学兴起,仁学终于走出了危机。孔孟道统取得了独尊地位,以仁为核心与实质的伦理本体建立起来。理学家集从前仁学之大成并有重大发展,他们以仁为理、为太极,将仁的实质归结为“天地生物之心”,使仁的思想更加丰富,恢复了仁学的目的论精神,仁学也真正成为一种时代精神。在此背景下,王安石乐做“亲民之官”,立志改革;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倡导革新;张载立志“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更多的人在反对权奸或者挽救民族危亡的关头表现出高风亮节,视死如归,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的“正气歌”。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更心系“万民之忧乐”,在社会政治思想方面为理学时代的仁学做了极好的总结。
近代以来,内忧外患、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谭嗣同的《仁学》、康有为的《大同书》是批判继承发展仁学的代表,体现了仁学在近代的新变化、新面貌。前者以仁作为冲决罗网的动力,他提出“民本君末”、“君权民授”,提倡仁说,谓“仁以通为第一义”;后者以仁为未来理想社会的价值基础,看起来它吸收了民主、自由、人权等资产阶级思想,与孔孟仁学有“实质”区别,但其深层核心处却依然体现了孔孟仁学的价值标准。
一
按照孔子“仁者爱人”的说法,仁的基本含义应该落实到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上面,具体地说,应该承认人的存在,尊重人的人格,具有明确的人化意识和行为。孔子“仁”的思想强调人伦义务,希望人人尽伦尽职。这样,在为人处世方面就应该努力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以“爱人”解释仁,作为仁德的根本标志,他不仅希望以“仁爱”精神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以“仁爱”原则来治国安邦。如果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做到仁、具有仁爱之心,上下、长幼、尊卑有序的礼治社会便不难实现了。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孔子思想自然是基于对那时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他的仁爱思想也是如此。孔子所思考的是社会如何安定,是怎样使政治清明,因而在政治的层面上,孔子的仁爱思想便十分自然地推衍出了仁政德治的思想,从而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理论体系,以仁来统摄诸德,强调仁在智、仁、勇等重要德行之中的中心地位,把恭敬、慈惠、诚信、宽厚、敏捷等德行作为实现仁德的标志。
孔子以后的几位思想家孟子、墨子和荀子都对仁学有重要发展。尤其是孟子将孔子的仁爱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影响后世极大。孟子把“恻隐之心”看成“仁之端”。孟子看到了人生具有的良知、良能,看到了人所共有的怜悯、同情之心,进而把仁看成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依据,因而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有道德的人就是保存了先天的仁德的人,具备了仁德,才能以仁爱之心处世待人。
在将仁爱思想建立成为人性论的依据之后,孟子又将仁爱精神推而及于政治,从而产生了他的仁政学说。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这便是孟子的仁政论。在他看来,仁与不仁应当作为施政的根本。行仁政者得天下,失仁政者失天下,这是历史经验已经反复证明了的。不仁者而得邦国尚有可能,“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要统一天下,得到天下人民的拥护,不施仁政是绝对做不到的。
二
秦汉以后,孔、孟的仁学思想不仅产生了积极影响,而且还在后世的实践和阐发下继续得到了发展。
秦由暴政而亡的教训,给了汉初统治者们带来太多的思考。当战争的烟尘散尽后,汉初政治家和思想家不能不认真总结秦朝灭亡的教训,陆贾因此撰成《新语》,认为秦“用刑太急”,不知教化,是导致强秦速灭的重要原因。贾谊在《过秦论》中的话更是切中了要害,这便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对汉初的政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面对极度凋弊、百业俱废的严峻现实,汉初的统治者不得不取用“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他们看到了儒学“难与进取,可与守成”、“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的特征,于是,当经济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之后,他们还是选择了儒家思想,以巩固封建统治秩序,维护社会伦理纲常。
汉统治者取用儒学却不是专用儒学,他们也离不开其他各家的一些主张,如法家的“尊君抑臣”思想就倍受汉武帝的欢迎。汉朝学术是一种综合学术,那时的思想家都不同程度地儒、法杂糅,仁义与法刑并列。这表现在汉朝的施政方针上,则是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刑德并用”。西汉的“中兴之主”宣帝就表白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汉武帝便是“内多欲而外施仁义”,虽然他们内里多欲,但为了江山的长治久安,仍然要压抑自己,行王道,主德治,施仁义。
儒家的仁义主张总是在与政治上的强力抗争着。秦汉时期,现实政治生活中民本思想的提倡以及政治批评的活跃,总是生动地体现着仁学的精神。汉代,从贾谊的政论、董仲舒的抑兼并、废奴婢、除专杀之威、不与民争利的政治主张,到夏侯胜、贡禹、鲍宣对暴政的揭露与抨击,无不贯穿着仁学精神。
东汉后期,社会危机不断加深,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玄学产生,佛教、道教流行。玄学盛行之际,“名教”被批判,周公、孔子遭轻薄。例如,东汉末年的曹操曾因“后生者不见有仁义礼让之风”而伤神,但他却认为“承平尚德治,乱世赏功能”,故下《举贤勿拘品行令》,宣称可以任用“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玄学家也有人认为儒家的伦常合乎人性自然而加以肯定,说“夫仁义者,人之性也”,这不是对儒家“名教”的调和,便是用道家的理论为儒家思想作论证。魏晋隋唐长期的儒、佛、道“三教”争斗时期,儒家的仁学甚至沦落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
宋明时期,理学兴起,仁学终于走出了危机。孔孟道统取得了独尊地位,以仁为核心与实质的伦理本体建立起来。理学家集从前仁学之大成并有重大发展,他们以仁为理、为太极,将仁的实质归结为“天地生物之心”,使仁的思想更加丰富,恢复了仁学的目的论精神,仁学也真正成为一种时代精神。在此背景下,王安石乐做“亲民之官”,立志改革;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倡导革新;张载立志“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更多的人在反对权奸或者挽救民族危亡的关头表现出高风亮节,视死如归,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的“正气歌”。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更心系“万民之忧乐”,在社会政治思想方面为理学时代的仁学做了极好的总结。
近代以来,内忧外患、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谭嗣同的《仁学》、康有为的《大同书》是批判继承发展仁学的代表,体现了仁学在近代的新变化、新面貌。前者以仁作为冲决罗网的动力,他提出“民本君末”、“君权民授”,提倡仁说,谓“仁以通为第一义”;后者以仁为未来理想社会的价值基础,看起来它吸收了民主、自由、人权等资产阶级思想,与孔孟仁学有“实质”区别,但其深层核心处却依然体现了孔孟仁学的价值标准。
2013-12-20
展开全部
孔子主张以德治国,尊礼崇仁,但其本质仍是维护封建统治者的利益,因而带有阶级局限性。孟子主张仁政,认为民贵君轻但究其根本,儒家的仁政思想并非真正的仁,其仁爱仍是有等级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12-20
展开全部
孔子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