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冰的用途
可以做燃料,也可以做工业原料,尤其在化工上,但是最主要的作用还是做燃料,其燃烧可以放出大量的热,可以用于发电,供热,等等,类似汽油、柴油的用途。
可燃冰的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在0℃和30个大气压的作用下结晶而成的“冰块”。“冰块”里甲烷占80% 99.9%,可直接点燃,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西方学者称其为“21世纪能源”或“未来能源”。
1立方米可燃冰可转化为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和0.8立方米的水。科学家估计,海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围约4000万平方公里,占海洋总面积的10%,海底可燃冰的储量够人类使用1000年。
可燃冰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科学家估计,海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围约占海洋总面积的10%,相当于4000万平方公里,是迄今为止海底最具价值的矿产资源,足够人类使用1000年。但在繁复的可燃冰开采过程中,一旦出现任何差错,将引发严重的环境灾难,成为环保敌人——
首先,收集海水中的气体是十分困难的,海底可燃冰属大面积分布,其分解出来的甲烷很难聚集在某一地区内收集,而且一离开海床便迅速分解,容易发生喷井意外。更重要的是,甲烷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厉害10至20倍,若处理不当发生意外,分解出来的甲烷气体由海水释放到大气层,将使全球温室效应问题更趋严重。
此外,海底开采还可能会破坏地壳稳定平衡,造成大陆架边缘动荡而引发海底塌方,甚至导致大规模海啸,带来灾难性后果。目前已有证据显示,过去这类气体的大规模自然释放,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地球气候急剧变化。8000年前在北欧造成浩劫的大海啸,也极有可能是由于这种气体大量释放所致。
2024-12-11 广告
可燃冰的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在0℃和30个大气压的作用下结晶而成的“冰块”。“冰块”里甲烷占80% 99.9%,可直接点燃,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西方学者称其为“21世纪能源”或“未来能源”。
1立方米可燃冰可转化为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和0.8立方米的水。科学家估计,海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围约4000万平方公里,占海洋总面积的10%,海底可燃冰的储量够人类使用1000年。
随着研究和勘测调查的深入,世界海洋中发现的可燃冰逐渐增加,1993年海底发现57处,2001年增加到88处。据探查估算,美国东南海岸外的布莱克海岭,可燃冰资源量多达180亿吨,可满足美国105年的天然气消耗;日本海及其周围可燃冰资源可供日本使用100年以上。
据专家估计,全世界石油总储量在2700亿吨到6500亿吨之间。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再有50-60年,全世界的石油资源将消耗殆尽。可燃冰的发现,让陷入能源危机的人类看到新希望。
重大战略意义下的联手勘测
2004年6月2日,26名中德科学家从香港登上德国科学考察船“太阳号”,开始了对南海42天的综合地质考察。通过海底电视观测和海底电视监测抓斗取样,首次发现了面积约430平方公里的巨型碳酸盐岩。
中德科学家一致建议,将该自生碳酸盐岩区中最典型的一个构造体命名为“九龙甲烷礁”。其中“龙”字代表了中国,“九”代表了多个研究团体的合作。同位素测年分析表明,“九龙甲烷礁”区域的碳酸盐结壳最早形成于大约4.5万年前,至今仍在释放甲烷气体。
中方首席科学家、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黄永样对此极为兴奋,他说,探测证据表明:仅南海北部的可燃冰储量,就已达到我国陆上石油总量的一半左右;此外,在西沙海槽已初步圈出可燃冰分布面积5242平方公里,其资源估算达4.1万亿立方米。
我国从1993年起成为纯石油进口国,预计到2010年,石油净进口量将增至约1亿吨,2020年将增至2亿吨左右。因此,查清可燃冰家底及开发可燃冰资源,对我国的后续能源供应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意义重大。
黄永样介绍,在未来十年,我国将投入8.1亿元对这项新能源的资源量进行勘测,有望到2008年前后摸清可燃冰家底,2015年进行可燃冰试开采。
战略性与危险性共同打造的“双刃剑”
迄今,世界上至少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进行可燃冰的研究与调查勘探。
1960年,前苏联在西伯利亚发现了第一个可燃冰气藏,并于1969年投入开发,采气14年,总采气50.17亿立方米。
美国于1969年开始实施可燃冰调查。1998年,把可燃冰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能源列入国家级长远计划,计划到2015年进行商业性试开采。
日本关注可燃冰是在1992年,目前,已基本完成周边海域的可燃冰调查与评价,钻探了7口探井,圈定了12块矿集区,并成功取得可燃冰样本。它的目标是在2010年进行商业性试开采。
但人类要开采埋藏于深海的可燃冰,尚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有学者认为,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比二氧化碳要大10 20倍。而可燃冰矿藏哪怕受到最小的破坏,都足以导致甲烷气体的大量泄漏。另外,陆缘海边的可燃冰开采起来十分困难,一旦出了井喷事故,就会造成海啸、海底滑坡、海水毒化等灾害。
由此可见,可燃冰在作为未来新能源的同时,也是一种危险的能源。可燃冰的开发利用就像一柄“双刃剑”,需要小心对待。
可燃冰的学名叫“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在0℃和30个大气压结晶的作用“冰”。在80%至99.9%的甲烷“冰”可直接点燃,燃烧,污染比煤,石油和天然气小得多后几乎无残留。西方学者称之为“21世纪能源”或“未来能源”。
1立方米可燃冰可被转换至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和0.8立方米的水。科学家估计,可燃冰的海底分配约40万平方公里,占??海洋,海可燃冰够1000人使用的储备总面积的10%的范围内。
随着在世界海洋可燃冰在1993年逐渐增多找到进一步的研究和调查的调查发现,57海里,增加到2001年的88。据估计勘探,布莱克海岭的美国东南沿海,达1.8亿吨可燃冰资源,美国105年,以满足天然气消费量;海??日本和可在日本使用100年以上其周围可燃冰资源。
据专家估计,在270十亿万吨占世界石油储量650十亿吨。在消费,再有50-60年,按照目前的速度,全球石油资源将被耗尽。发现可燃冰,使能源危机成为人类看到了新的希望。联合调查
战略意义,26名中国和德国的科学家登上了德国研究船“太阳号”从香港,开始了全面的地质研究中国南方海上42天。电视海底观测和监测海底电视抓斗取样,首次发现的?约430平方公里巨型碳酸盐岩区。
德国科学家一致建议的自生碳酸盐岩区评为最典型的结构之一的“九龙甲烷礁”。代表中国词“九”的“龙”代表几个研究小组的合作。约会分析表明,碳酸盐结壳“九龙甲烷礁”区域首先形成约45000年前,仍然释放出的甲烷气体。
中国的首席科学家,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黄总工程师一种非常兴奋,他说,检测证明:只有可燃冰储量在中国南海北部,已经达到共陆上石油的一半金额;此外,西沙海槽已初步圈出可燃冰分布面积5242平方公里,为41000亿立方米其资源估算。
国家自1993年起成为石油净进口国,预计到2010年,石油净进口量将增至约100万吨,2020年将增至约200万吨。因此,确定和开发可燃冰团可燃冰资源,中国的能源供应的可持续发展和随后的经济和战略意义。
在未来十年内推出黄样品,中国将投资8.1亿元的新能源资源进行了调查,2008个月后有望找出可燃冰的实际情况,在2015年进行可燃冰试开采。
战略和危险的工作,共同打造一个“双刃剑”
到目前为止,至少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和可燃冰勘探调查世界。
1960年,前苏联在西伯利亚发现了冰的第一个可燃气体水库,并投入开发于1969年,天然气产量14年,总产气量5.017十亿立方米。
美国在1969年就开始可燃冰的调查。 1998年,列入国家中长期国家发展规划的可燃冰作为一种战略能源,到2015年商业性剥削的审判。
日本可燃冰是在1992年关注的问题,目前,已基本完成可燃冰的调查和评估周围的水域,钻探7口探井,12个矿集区的划定,并成功取得可燃冰样本。它的目标是测试的商业开发于2010年。
但是,人类是被埋葬在深海开采可燃冰,尚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全球气候变暖,甲烷的作用下,二氧化碳的事业比1020倍。可燃冰沉积甚至最小的破坏,足以造成大量泄漏的甲烷气体。此外,可燃冰深海采矿极其困难,一旦井喷,就会造成海啸,海底滑坡,水中毒等灾难的边缘。
因此,在未来新能源可燃冰,它也是能量的危险源。可燃冰就像一柄“剑”的开发和利用,需要谨慎对待。
可燃冰竟有这么多的用途,化工发电,能源安全可靠存储量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