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苗疆地区有什么姓氏

 我来答
fsylhf
2019-06-13 · TA获得超过13.1万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76%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黔东方言地区一部分苗族实行父子连名制。凯里市和黄平县、雷山县、丹寨县境内女孩子苗名多以“阿”开头,男生以“嗲(dia)”开头。而剑河县的父子连名制还要在其后加上苗姓,名前姓后。名字多以十二地支和自然界动植物命名。

如:午(Ngux)、未(Mais)、申(Hxenb )、酉(Yul )、亥(Hat )、丑(Hxud )、寅(Yenx )等,自然万物中如:花(bangx)、草(niangx)、水(eb)、石头(vib)等,子女的名字与父亲的名字构成了完整的家族世系。

例如剑河县南包寨的寨岛(zaid daox)家族,汉姓多为杨姓,字辈为“再、政、通、光、昌、胜、秀”。

而苗语子孙七代人为:午尹岛(ngul yenx daox)——尹久岛(yenx jeex daox)——久养岛(jeex yangx daox)——养乔岛(yangx qiaol daox)——乔波岛(qiaol bod daox)等等。构成了一连串的家族系谱。

而在剑河县南寨镇的锡绣支系中,在苗姓前面还要加上汉姓。如柳富寨的人名:龙辛布钮(hxenb bod niel),展留寨的人名:龙尼桑久(nil sanb jeex)。以人名“龙尼桑久”为例,“龙”是汉族姓氏,“尼”是自己的名字,“sanb”是其父亲名字,“久”是苗族姓氏

黔东南历史上使用汉姓的历史始于清代中期开辟苗疆以后为了统计户口而官方指定或者自己选择,所以汉姓在苗族的使用历史并不长。而且汉姓与苗姓并不存在严格的对应关系,同一个苗姓可能会有多个汉姓,而同一个汉姓往往存在多个苗姓。

在家族认同还是在开亲往来中多以苗姓为主。例如同为杨姓的两个家族可以通婚,虽然汉姓一样,但是苗姓有别。由于史书中不清楚苗族的姓氏,往往认为“婚姻不避同姓”。这完全是错误的。

台江县境内有“寨方”、“寨黎”、“寨向”、“寨勾”、“寨柳”、“寨嗄闹”等苗姓 [4]  。其他县境内都以一字为主:後、花、清、君、文、芸等,各县尽不相同。

扩展资料:

“苗疆”字样初现于明代,但作为一个有特定范围的地域概念形成于清雍正年间以后。明王朝建立后,国家首次以组织化移民的方式,从内地调遣大量汉人以“军屯”“民屯”“商屯”等形式移入西南民族地区,由此深刻地改变了西南民族地区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

在这一过程中,“苗”开始取代过去的“蛮”,成为中国南方非汉族群的泛称之一;而“苗”与“苗疆”的出现与元、明、清时期中国的王朝国家政权在西南地区推行“国家化”政策,即自上而下进行政治、经济和文化整合的过程有密切关联。

在展开这些问题以前,有必要对西南边疆与中原的互动历史进行若干回顾和梳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苗族姓氏

那么反
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9-10-10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5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2.8万
展开全部

1、东部方言地区,以吴、龙、麻、石、廖为五大姓;黔东松桃,铜仁等地苗族,以吴、龙、麻、石、田为五大姓。此外,还有杨、张、赵、欧、伍、刘、梁、施、罗、王、邓,满、滕、胡、向等姓。

2、中部方言地区,有杨、龙、王、李、张,姜、吴、刘、邰、陆、万、彭、潘、罗、黄、周等数十姓。福泉县,操中部方言的苗族,有吴、潘、文、雷、龙、杨、王、刘、杜、候、宋、江、熊、张、罗、李等,共52个汉姓。雷山县掌背等地苗族,汉姓有张、白、韩、莫、向、蒋等。

3、西部方言地区,属滇东北次方言的贵州赫章县苗族,主要有16个汉姓,即李、罗、汪、王、张、安、杨、韩、朱、潘、陶、吴、苏、马、龙、陆等;威宁县的苗族,以朱姓为大姓,其他按人数多少分别是张、王、李、雷、韩、龙、吴等姓。

4、届川黔滇次方言的云南文山地区的苗族(白苗为多),以杨姓人数最多,其次为马、李、陶、熊、项、王、吴,人数最少的还有邓、刘、宋等姓 。

5、剑河县的父子连名制还要在其后加上苗姓,名前姓后。名字多以十二地支和自然界动植物命名。如:午(Ngux)、未(Mais)、申(Hxenb )、酉(Yul )、亥(Hat )、丑(Hxud )、寅(Yenx )等,自然万物中如:花(bangx)、草(niangx)、水(eb)、石头(vib)等。

6、湘西方言(即东部方言)地区苗族流传的《古老话》说,苗族有十二个宗支,即十二大苗姓。

据石宗仁先生整理翻译本,为“仡濮”、“仡楼”、“仡慷”、“仡芈”、“仡驩”、“仡卡”,“仡削”、“仡徕”、“仡侃”、“仡宿”、“仡劳”、“仡雄吾” 。龙炳文先生的整理翻译本有“仡莱”、“仡恺”、“仡卢”、“仡弄”、“仡辽”、“仡芈”等 。

苗疆这个词多见于明清两代,是指的中国西南部苗族为主的聚居区。

扩展资料:

苗族有两种姓氏,一种是苗姓,一种是汉姓。苗姓是原本固有的;汉姓是后来输入的。因为过去苗族没有文字书写自己的苗姓,只用汉字书写汉姓,以致使人误认为只有汉姓,而不知有苗姓。

汉文献常载:苗族“有名无姓”、“婚姻不避同姓”。这虽不能说完全是无稽之谈,但并不符合苗族的实际情况。因为所谓“姓”,在苗族中既有广泛使用的汉字姓氏,即所谓“汉姓”,又有渊远流长的传统苗语姓氏,称“苗姓”。

在未使用“汉姓”之前,苗族内部早有自己区分血缘宗亲和族系的“苗姓”。历代汉族文人及其他外族人,往往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只以汉族通行的汉字姓氏为准,从而产生错觉和误解。
苗族的分布地域广袤,内部方言土语和支系繁多。各地、各方言区和各支系的苗族,都曾有自己世代相传的苗语姓氏,而且至今依然在内部流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苗族姓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小谭游记
推荐于2019-08-13 · TA获得超过125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78
展开全部

黔东方言地区一部分苗族实行父子连名制。凯里市和黄平县、雷山县、丹寨县境内女孩子苗名多以“阿”开头,男生以“嗲(dia)”开头。

而剑河县的父子连名制还要在其后加上苗姓,名前姓后。名字多以十二地支和自然界动植物命名。如:午(Ngux)、未(Mais)、申(Hxenb )、酉(Yul )、亥(Hat )、丑(Hxud )、寅(Yenx )等,自然万物中如:花(bangx)、草(niangx)、水(eb)、石头(vib)等。

湘西方言(即东部方言)地区苗族流传的《古老话》说,苗族有十二个宗支,即十二大苗姓。

据石宗仁先生整理翻译本,为“仡濮”、“仡楼”、“仡慷”、“仡芈”、“仡驩”、“仡卡”,“仡削”、“仡徕”、“仡侃”、“仡宿”、“仡劳”、“仡雄吾” 。龙炳文先生的整理翻译本有“仡莱”、“仡恺”、“仡卢”、“仡弄”、“仡辽”、“仡芈”等 。

苗疆这个词多见于明清两代,是指的中国西南部苗族为主的聚居区。

扩展资料

少数民族中的姓氏,灭亡后的百济、高句丽国民,被唐朝政府内迁辽中、辽西、河北等地,其中有部分族人改汉姓为苗氏,以别于当地汉民。在唐王朝灭亡后的五代十国时期,该支苗氏族人有部分人“去草为田”,改苗氏为田氏,世代相传至今。

蒙古族,回族中的汉姓,出自明朝太祖皇帝朱元璋赐姓,满族中的苗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其他少数民族也有姓苗的,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今苗族、朝鲜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苗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苗氏,世代相传至今。

少数民族苗姓与汉族苗姓没有任何关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苗族姓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yanzhiyuhe
推荐于2017-11-24 · TA获得超过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296
采纳率:46%
帮助的人:2055万
展开全部
作为生活在中国土地上最古老的民族,苗人有苗姓,这是常识。苗族“汉姓”是汉人逼出来的。转文一篇,供参考:
苗族姓氏考
作者:伍新福
(一)“苗姓”考释
苗族的分布地域广袤,内部方言土语和支系繁多。从笔者目前所掌握的资料看,各地、各方言区和各支系的苗族,都曾有自己世代相传的苗语姓氏,而且至今依然在内部流行的还较多。湘西方言(即东部方言)西部土语的苗族流传的《古老话)说,苗族有十二个宗支,即十二大苗姓。据石宗仁先生整理翻译本,为“仡濮”、“仡楼”、“仡慷”、“仡芈”、“仡灌”、“仡卡”,“仡削”、“仡徕”、“仡侃”、“仡宿”、“仡劳”、“仡雄吾”。龙炳文先生的整理翻译本有“仡莱”、“仡恺”、“仡卢”、“仡弄”、“仡辽”、“仡芈”等。二者基本相同,只是所用的一些记音的汉字有别。“仡”为语气词,有时又可汉译为“果”、“禾”,加在姓的前面带有尊重的意思。平常也可加“代”,而不用“仡”。又据20世纪三、四十年代湘西苗族文人石启贵记载,乾城(今吉首)、凤凰,永绥(今花垣)等地的苗族,传说有十二个系别(即苗语姓氏),当时尚保留的有七个。即禾孝、禾篾、禾瓜、禾卡,禾枷、禾列。“禾”,即为“仡”(“果”)的不同汉字的记音。与《古老话》对照,“禾孝”即“仡削”,“禾篾”即“仡芈”,“禾瓜”即“仡灌”,“禾卡”即“仡侃”,“禾列”即“仡徕”,相互可对应,仅汉字记音不同而已。可见,东部方言的几大苗姓,一直在苗族内部世代相传。 在黔东方言(中部方言)苗族地区,苗族内部流传的苗姓至今亦大多可考。如福泉县流传的苗姓,有“喀编给”、“喀乾打”、“喀编打”、“喀香卡”、“喀往觉”、“喀卯”等。前面所加的苗语“喀”相当于汉语的“人”或“客”,也有尊称的意思,可直译为“编给人”、“乾打人”、“香卡人”等。台江县境内有“寨方”、“寨黎”、“寨向”、“寨勾”、“寨柳”、“寨嗄闹”等苗姓。苗语“寨”相当于汉语的“家”,意为“方家”、“黎家”、“向家”等。实际是方、黎、向、勾、柳、嗄闹等姓,这也就是黔东南地区苗族内部至今仍存在的一些不同支系和宗支。川黔滇方言(西部方言)苗族地区,次方言和不同土语特别多,所以苗姓比较复杂。据黔西北赫章县调查,其境内西部方言滇东北次方言苗族,有“卯简”、“卯档”、“卯漏”、“卯蚩”、“卯远”、“卯懒”、“卯鲁”、“卯让”等苗姓;川黔滇次方言苗族内部,有“姆叽”、“姆赤”、“姆吾”、“姆扒”、“姆绕”、“姆陇”、“姆尤”、“姆髦”、“姆低”、“姆举”等姓。据威宁县调查,在其境内泊东北次方言苗族中,至今仍流行的有八大苗姓。即“卯展”、“卯荡”、“卯娄”、“卯蚩”、“卯简”、“卯鲁”、“卯绕”、“卯日”;川黔滇次方言第二土语苗族,有“蒙优”、“蒙儿”、“蒙蚩”、“蒙荡”、“蒙鲁”、“蒙嚷”、“给蒙”、“格支”、“格宾浪”、“喀居”、“蒙汪”、“格芈”等,共12苗姓。 1987年10月笔者在滇东比昭通地区考察时,彝良苗族代表人士张荣等人介绍,他们属“大花苗”(西部方言苗族的一个主要支系),内部有八大姓(宗支),即“蒙周”、“蒙当”、“蒙阶”、“蒙雌”、“蒙绕”、“蒙扎”、“蒙耶”、“蒙竹”。又据川南珙县调查资料记载,当地苗族(届“白苗”支系),内部有28姓。即“夸叶”、“夸卯”、“夸洛”、“夸让”、“夸挡”、“夸虑”、“夸皆”、“夸杠”、“夸众”、“夸乃”、“夸两”、“夸这”、“夸路”、“夸抓”、“夸告”、“夸巴”、“夸暂”、“夸合”、“夸查”、“夸那”、“夸插”、“夸故”、“夸勒”、“夸耸”、“夸干”、“夸拿”、“夸捏”、“夸策”。从上引资料看,“卯”、“姆”、“蒙”,应是西部方言的大多数苗族的自称“Hmong”的不同汉字记音和谐音。加在姓氏的前面,其意即为“苗族展”、“苗族蚩”、“苗族绕”等。“夸”,相当于东部方言的”仡”,“代”,为语气词,同样有尊重的意思。西部方言地区各次方言和土语的苗族姓氏,各有差异,但相互参照起来看,依然有不少姓氏是共同的。如“蚩”(“雌”、“赤”),“绕”(“让”、“嚷”),“当”(“挡”),“尤”(“优”),“阶”(“皆”、“给”),“叶”(“耶”),“巴” (“扒”)等。显然是各地方言土语发音的差异,对同一个苗姓使用了不同的汉字记音。 由于苗族有自己民族语言而无民族文字,所有的苗姓均系口耳相传,没有文献记载,因此其最初形成的年代和得姓缘由,现在已无法一一加以考证查实。若依据现有材料作综合考察,笔者认为各苗姓的历史由来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得姓于远古氏族部落和首领的名称。如湘西方言苗族中的“仡濮”一姓,很可能同先秦时代聚居于湘西和武陵五溪地区的古濮人有联系;而“仡灌”,则应得姓于被舜放逐于湘西“崇山”的;兜 (欢头),这支苗姓至今仍奉灌兜为自己的先机。据考证,湘西苗族十二姓中,“仡徕”、“仡恺”、“仡轲”、“仡侨”等,均为原远古苗族首领和氏族部落名称,后发展为苗族姓氏。又据《苗族史诗溯河两迁》记载,苗族先民们在“方”、“柳”、“恭”(“勾”)、“希”、“福”等祖公率领,西迁到黔东南地区,经杀牛祭祖后分散于剑河、台江、雷山等地定居下来,发展成各个不同的宗支和姓氏。至今仍流传的“寨方”、“寨柳”、“寨勾”等苗姓,显然就是得姓于相应的始迁祖公之名。第二类,源于图腾崇拜。苗族的某一支系以某种动植物为自己的保护神和图腾加以崇拜,后即以该动植物之名为姓氏。例如:西部方言苗语称羊和山羊为“雌”,苗姓中的“蒙雌”,以及“卯蚩”、“姆赤”,应与羊有关系。这一姓氏和支系的苗族很可能长期以牧羊为主业,同羊结下不解之缘,故将羊作为图腾加以崇奉,后遂以羊(雌)为姓,称“蒙雌”或“卯蚩”、“姆赤”。又如,西部方言苗语叫“龙”为“绕”,苗姓“蒙绕”和“姆绕”、“卯让”,即源于对“龙”的崇拜。苗族这一支系和姓氏,历史上曾以“龙”(“绕”、“让”)作为自己的保护神和图腾,后遂以“绕”(“让”)为姓。而他们的子孙后代至今仍保留着“接龙”、“安龙”的传统,对“龙”十分崇敬。第三类,以祖居地之名为姓。如上引黔东南福泉等地苗族所流行的“喀编给”、“喀乾打”、”喀编打”、“喀香卡”、“喀往觉”等苗姓,其中“编给”、“乾打”、“编打”、“香卡”、“往觉”等,均为原祖居地的苗语地名,至今依然沿用,但又早已演化成苗族内部的宗支名和苗姓。
(二)苗族“汉姓”
中国的苗族,现在已普遍使用汉姓,而且汉族的大多数姓氏在苗族中都可以找到。但不同地区和不同支系的茁族、甽各以某些汉姓为主,相互有些差异。东部方言地区,湘西风凰、花垣、吉首等地的苗族,以吴、龙、麻、石、廖为五大姓;黔东松桃,铜仁等地苗族,以吴、龙、麻、石、田(或白)为五大姓。此外,还有杨、张、赵、欧、伍、刘、梁、施、罗、王、邓,满、滕、胡、向等姓。据《古老话》记载,茁族共有148个汉姓。可见,东部方言苗族的汉姓相当多,但以“五大姓”为主,其他姓的人数则较少。小郎方言地区,如剑河县,苗族中有杨、龙、王、李、张,姜、吴、刘、邰、万、彭、潘、罗、黄、周等数十姓。而其中杨、龙、王、李为四大姓,人口均在1万人以上;福泉县,操中部方言的苗族,有吴、潘、文、雷、龙、杨、王、刘、杜、候、宋、江、熊、张、罗、李等,共52个汉姓,其中则以吴、潘、文、雷、龙、杨等姓为主。又据笔者调查,雷山县掌背等地苗族,汉姓有张、白、韩、莫、向、蒋等,而以张姓的人数为最多。 西部方言地区,属滇东北次方言的贵州赫章县苗族(大花苗),主要有16个汉姓,即李、罗、汪、王、张、安、杨、韩、朱、潘、陶、吴、苏、马、龙、陆等;威宁县的苗族(大花苗),以朱姓为大姓,其他按人数多少分别是张、王、李、雷、韩、龙、吴等姓。届川黔滇次方言的云南文山地区的苗族(白苗为多),以杨姓人数最多,其次为马、李、陶、熊、项、王、吴,人数最少的还有邓、刘、宋等姓。从历史情况看,苗族采用汉姓,是随着汉文化进入苗族地区,以及苗、汉民族之间接触和交往的增多而逐步实现的,而且各地区和各支系先后不一,时间有早有晚。在某些地区,由于较早接触汉文化,因而也就较早地采用了汉姓;在愈偏远、愈闭塞的地区,采用汉姓的时间则愈晚。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古武陵郡和“五溪”地区,即今湘西和湘、黔、渝、鄂交界地区,为中原和长江,黄河中下游汉族发达地区,通向少数民族聚居的大西南和云贵高原的中介地,同汉族地区和汉文化的关系比较密切,这些地区的苗族出现汉姓的时间也就最早。据湘西流传的苗族古歌《傩公傩母》传述,“洪水漫天”后,姐弟二人朋以繁卫人类。结果姐弟二人生下一个大肉团,弟弟就将肉团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甩向四面八方。共甩出148块,变成了148姓的人。古歌说:“甩在岩石上的肉块啊,后来变成了人,取汉字姓为石;甩在稻田里的,变成人,取汉字姓为田;甩在水里的,变成人,取汉字姓为吴(苗语叫水为“吴”);甩在李树杨树上的,变成人后,就取汉姓叫李,杨……”。这是笔者所见到的,关于苗族得汉姓的一种最原始的说法,当然这属于神话,是苗族在使用汉姓之后由民间传人将其添加到神话中去的,不足为据。但该古歌同时提及“桃源洞”、“桃源县”,并说“傩公傩母”居住在桃源县。所谓“桃源县”,即今常德地区的桃源县,处武陵地区北部,西汉属临沅县(现今常德市),东汉至南朝置沅南县。隋唐五代改属武陵县(现今常德市)。宋乾德元年(963年)始析武陵县地置桃源县,沿袭至今。这说明,现在流传的苗族古歌《傩公傩母》,应是在宋代设置桃源县之后,经民间传人整理加工而形成的。由此可以推断,湘西地区苗族开始采用吴、龙、麻、石、廖、田、梁、张、杨等汉姓,应是在唐宋之际,或更早一点。从汉文献资料看有关苗族汉姓的记载,最早见于唐代樊绰的《蛮书》。据其记载,咸通三年(862年)三月,时任安南经略使从事的樊绰,奉命去安南都护府所辖云南境内一些羁縻州,招抚闹事的“蛮”军,见到了“蛮将杨阿触、杨酋盛等。“蛮”将诉说:他们乃“盘瓠之后”,原住在“黔中”、“巴东”等地,是被征调到安南来的。并说:“盘瓠皮骨今在黔中田、雷等家时祀之”。在“巴东”,有“田、雷、冉、向、蒙、吴、叔、孙七姓”,均属“盘瓠”后裔。所谓“盘瓠之后”,当然还包括了瑶族和畲族,但这里主要是指苗族:“黔中”、“巴东”,即今重庆市东南部、湘、贵州铜仁地区、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怀化市所属各县(市),大体属古武陵五溪地区。说明这些地区的苗族,在唐代后期已有杨、田、雷、冉、向、蒙等汉族姓氏。这与苗族古歌《傩公傩母》所传述的苗族采用汉姓的年代,大体相合。唐宋之际,武陵五溪地区的苗族,开始采用了汉姓。但还只是一部分,并且从人数看,在整个苗族中只占少数。苗族大量采用汉姓,特别是在云贵高原和西南偏远地区,是始于明代,而在清初“改土归流”和“开辟”“苗疆”(所谓“生苗”区)之后,才形成高潮。这不仅与汉文化教育在苗族地区推广和苗、汉民族间交往交流的加强相关,而且明清王朝和地方统治当局以行政手段,自上而下的强制推行,起了重要的作用。永乐十一年(1413年),明王朝废除思州、思南二宣慰使司,分其地为八府四州,设置贵州行省。从此,贵州苗族地区有相当一部分被正式纳入经制府、州、县的行政管辖范围,对苗族实行编户人籍。为编立户籍,于是开始替“有名无姓”苗民定立汉字姓氏。如据记载,巡抚贵州都御史刘洪于弘治十七年 (1504年)奏称:“所属土苗,族类渐蕃,混处无别”,请“以《百家姓》,编为字号,赐之汉姓。”经兵部“覆请”,上日:“华夷有定分,可随其俗称呼,定与姓氏,不必用《百家姓》。”明朝廷,首先肯定了为苗民定立汉字姓氏的必要;同时认为可随其俗用相应的汉字称呼,不一定都按照汉族流行的“百家姓”来定。由于强制性的自上而下在苗族中推行汉姓,从明代开始,各地苗族采用汉族姓氏的已比较多。以当时留下的(明实录)的记载为例。据笔者查阅,明人先后出现于历史舞台的苗族首领们,有相当一部分都已使用了汉字姓名。如永乐年间,有竿子坪“生苗”廖彪、思州台罗寨苗人。罗哲,竿子坪称”苗王”的吴者泥,以及吴担竹、吴亚麻等;宜德年间,有领导苗民起义的治古答意长官司长官石各野、竿子坪长官司长官吴毕郎,“镇竿苗”龙三、白大虫;黄老虎、石计聘等;正统年间,有贵州称“苗王”的“播州苗”韦同烈,都匀。草塘苗”龙惟保,“新宁苗”杨文伯等;景泰年间,有在镇远、清平一带称“苗王”的王阿同,“洪州苗”田总干,平越“苗首”王阿榜,横岭峒“苗首”吴英头和称“苗王”的蒙能等;弘治年间,有率众起事的“武冈苗”李再万,“镇溪苗”龙麻阳,“铜仁苗”龙童保等;嘉靖中叶领导湖贵边苗民大起义的“竿子坪苗”龙母叟、“亚酉寨苗”龙求儿,“腊尔山苗”龙计保和吴黑苗等,还有铜仁“旦逞寨酋”吴朗拱,“苗头”廖羊保等;明末在各地起事的,有“辰州苗酋”张五保、“镇竿苗酋”吴老文、“武冈苗”袁有志等。上引人物所涉及的地域,按现在的行政区划包括湖南西部和西南部的湘西自治州、怀化地区、邵阳地区、贵州东部和东南部的铜仁地区、黔东南自治州、黔南自治州等所属县(市),范围已从武陵五溪地区进一步向西、向南扩大;采用的汉字姓氏有廖、吴、龙、白、田、石、黄、杨、王、韦、蒙、张、罗、袁等,数目已不少,而且这些姓氏至今仍为这些地区苗族所通行的一些主要的汉姓。但同时出现于《明实录》的苗族人物,有许多仍只有苗名汉译而无汉姓。如洪武年间,贵州领导江力、江松等“四十寨苗”起义的叫“把具”、“播共桶”等;永乐年间,在思州与罗哲一道共同领导起义的还有苗首“普亮”;景泰年间,有平越等处“苗首”阿拿称“苗王”;正统年间,有贵州“计沙苗”金虫、总牌起事;天顺年间,领导都匀龙里“东苗”起义的首领叫“干把猪”;成化年间,陈蒙烂土长官司所属夭坝干“黑苗”,以“赍果”为首起事;正德年间,有“清平苗”阿旁、阿阶、阿革称“王”;嘉靖年间,那匀府平浪司苗民起义,“头目”叫阿向、阿四、老脚、普俄、老亨等;天启年间,兴隆、清平二卫苗民天保、阿秧、阿买等起事。这些“苗酋”、“苗首”、“苗王”等,显然均为苗名汉译,他们都尚未采用汉族姓氏,还是“有名无姓”。在清初“改土归流”和“开辟”“苗疆”(“生苗”区)的过程中,云贵总督鄂尔泰于雍正四年(1726年)曾上奏《经理苗疆事宜》。其奏曰:“苗人多同名”,应“令各照祖先造册”,而对于那些“不知本姓者”,则“官为立姓”。所谓“照祖先造册”,就是在编户入籍时按其祖先和支系名号确定姓氏。“不知本姓”,即没有汉姓又已记不清自己始祖和支系名号。这些苗民就由官府为其择用汉族通用的一些姓氏。各苗族地区,在设置府、州、县、厅后,苗民由官府登造入门、编户人籍时,都普遍实行了这种政策。因而苗族在历史上出现了采用汉姓的高潮。从此以后,绝大多数的苗族人户才都有了汉姓。依据目前我们掌握的材料,要对现在各地苗族通行的汉姓一一加以考察,弄清其最初的由来,也是不可能的。但大致可归入以下四种途径和方式:一、民间自己改用汉姓。这是苗、汉民族交往交流过程中自然出现的,早在唐宋以前即已开始。如据民间传说,东汉早期率领“五溪蛮”起义的相单程,他的亲族和后代在起义失败后都改为向姓,至今仍聚居于湖南沅陵县莲花池一带的向姓苗族均为其后裔。在唐代樊绰《蛮书》中记载的苗族杨、雷、向、田、冉等姓;《明实录》记载的,明初出现的“苗首”廖彪、罗哲、吴者泥、石各野等使用的廖、罗、吴、石、龙等姓氏,都应是在部分地区出族民间自发采用的汉姓。又如据记载,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贵州都匀平浪司苗民起义被镇压之后,苗族的一些头领改用了汉姓,其中“阿四”取汉名叫“王聪”,采用了汉族的“王”姓。二、由原流行的苗姓或氏族头领和户主的名号按汉字译音而演化成的。这主要是在苗民编户入籍登造户口时采用的一种方式,即所谓“各照祖先造册”。如川黔滇次方言苗族中苗姓有“所古”(或“夸古”),汉字音译为“古”;还有苗姓“姆尤”汉字音译为“尤”。这应是现在云南一些苗族地区仍流行的苗族古、尤等汉字姓氏最初的由来。又如,据民间传说,贵州雷山—带姓白的苗族,本无汉字姓氏。其头人叫“绍白寡”,编户入籍时就按汉族姓氏改为“白绍寡”,“白”变成了姓,此后这支苗族都姓白。三、“官为立姓”。明初年,即有个别苗族酋领在归顺朝廷后,由朝廷和官府赐予汉字姓氏的。如募役长官司(治今关岭自治县西南),长官原叫阿辞,为“有名无姓”,归附明王朝后,授长官司职。传至阿更,朝廷赐姓礼,更名山,即姓礼名山,有了汉姓。在苗族地区“归流”和“开辟”后,官府在登户造册时更普遍地采用这种“赐”姓,即“官为立姓”的方式。但山于年代久远而又缺乏文献资料,现在很难作具体考证。四、山汉人带入苗区。汉人以各种不同的原因进入苗区定居,后逐步融合于苗族,苗族中就有了相应的姓氏。如贵州中部地区苗族,姓蔡、宋的不少,历史上称“蔡家苗”、“宋家苗”。据文献记载,他们本是中原的“蔡人”、“宋人”,被放逐于黔地,“流为南夷”即演化为苗族,故苗中有蔡、宋等姓。又据上世纪30年代,凌纯声、芮逸夫和石启贵等人在湘西苗区实地考察,乾城(今吉首)、凤凰、永绥 (今花址)等地出入有“吴、龙、廖、石、麻五姓”,他们称之为“纯苗”。由于一些“外姓人”(多原为汉人),“入赘于苗而习其俗”,即逐步融合于苗,因而“五姓”之外,在苗族中又有“杨、施、彭、张、洪诸姓”。由于近代以来,苗、汉之间通婚的现象日渐增多,其中汉族男子入赘苗家者其子女往往从父姓,苗族小的汉姓也就日益增多。据贵州福泉县凋查,其境内萱花乡的柳、陈、何、舒、陆、谢、汤七个姓,翁羊乡的兰、刘、罗、唐、廖五姓,均为苗、汉通婚和汉人入赘苗家后,新增加的汉姓。
(三)苗族姓氏与婚姻
苗族采用汉姓,无论是通过哪一种方式,都有很大的随意性,并没有什么定则和规律可循。但其传统流行的苗姓,却是十分严格的,且世代遵循不变。这就造成在苗族中汉姓与苗姓关系的复杂性。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或因时因地而异,本届一个支系和一个苗姓的成员却采用了各不相同的汉姓;另一方面,往往又有不同的几个支系和几个苗姓的成员采用了同一个汉姓。一个苗姓包括着二个以上的汉姓,一个汉姓为两个以上的苗姓所采用,在苗族地区都是常见的。如湘西东部方言苗族,苗姓“禾蔑”(仡芈),有廖和石两个汉姓,汉姓石的苗族,又分属“禾篾”和“禾卡”(仡侃)两个不同的苗姓,前者称大石,后者称小石(又写成时);“禾卡”中除石姓外,有一部分还采用了汉姓麻;而麻姓苗族有一部分又是属“禾流”(仡辽)这一支系和苗姓的;“禾孝”(仡削)这一支系和苗姓的苗族,则分成了吴和伍(武)两个汉姓。黔东方言地区,汉姓吴,在福泉县包括:“喀乾打”和“喀编打”两个不同苗姓的苗族;黄平、福泉等地分属“喀编给”和“喀香卡”两个不同苗姓的苗族,现在汉姓都姓杨。滇东北次方言的苗族,苗姓“卯简”,汉姓分成李、罗二姓;苗姓“卯漏”,汉姓分为张、安二姓;苗姓“卯让”,有苏、马、龙、陆四个汉姓。川黔滇次方言等二土语区苗族,苗姓“蒙优”汉姓杨,苗姓。“格蒙”汉姓熊,苗姓“蒙鲁”汉姓祝、陶,苗姓“蒙荡”汉姓分为张、王。在赫章县苗族中,汉姓杨,除苗姓“蒙优”采用外,还有属滇东北次方言支系的“卯蚩”;汉姓罗、既有滇东北次方言支系的“卯简”,又包括川黔滇次方言支系的“蒙哧”。苗族在历史上与汉族一样,都奉行“同姓不婚”的婚姻制度。所谓“同姓”则是指苗姓,只要苗姓相同,即同属一个支系和宗支,无论采用的汉姓是否相同,双方就不允许缔结婚姻关系。由于同苗姓就是同一个祖宗,有血缘关系,苗族先民们在生存斗争的实践中,早已认识到同宗结婚有害于后代的发展。所以对“同姓不婚”十分严格。只要同姓,同一个宗支,不管年代已隔多久、血缘关系已经多么疏远,也不能结婚。汉族也是如此,只是近代以来才逐步有所改变,认为虽然同姓只要出“五服”,男女双方就可以结婚。现在汉族同姓结婚的已十分普遍了。但各地苗族,只要传统的苗姓还没有失传,同属一个茁姓的男女,至今仍然不得通婚。因而在苗族内部出现了外人难以理解的“异姓不婚”的特殊现象。即有时汉姓不同也不能结为夫妻。如湘西地区,苗族中石与廖、吴与伍、张与陈等姓均不能通婚。又如云贵地区滇东北次方言苗族,李与罗、朱与潘、陶与吴、苏与马等姓不得通婚。这都是因为他们采用的汉姓虽不同,但同属一个苗姓,宗支相同。由于苗族中苗姓与汉姓并存,且二者的关系又颇为复杂,所以在有异姓不婚的同时,又有同姓可婚现象的存在。如湘西地区的苗族,石与石 (时)、龙与龙(隆)、张与张(章)等均可婚。因为他们所用的汉姓虽相同,但实际上是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支系和苗姓,不同宗,没有血缘关系,当然相互可以通婚。外人不了解内情,片面以汉姓为准,故明清以来的一些历史文献多有苗族“婚姻不避同姓”之说。这完全是误解。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