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满分作文》25篇读书笔记摘抄
展开全部
篇一:伊索寓言读书笔记
记得小时候就常听老师和父母这样告诉我:从前哪,有一个会讲故事的老人,他的名字叫伊索。今天,我写完作业后,终于有时间看完了这本《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那些性格各异,喜好不同的飞禽走兽加以描绘,用来比喻形形色色的人,并通过它们揭示人间的真伪、善恶与美丑。在这么多篇寓言里,我最喜欢的是《看见狮子的狐狸》,讲的是有只狐狸从来没有见过狮子。有一天,它们终于遇上了。头一回见到这威武雄壮的庞然大物,狐狸可吓得要命,抱头鼠窜落荒而去。可巧它们又相遇了,虽然是第二次相会,狐狸的心里仍是七上八下恐慌不已,但比上次要好得多了。等到第三次相见时,狐狸竟信心十足地走上前去,哈?哈?地跟狮子闲聊起来。
看完这个故事后,我一下子就说出这个寓言的道理:熟能生巧。想了想,觉迹陪得狐狸所代表的人物很像我。小学一、二年级时,我十分胆小,一上讲台就会两腿发软,四肢发抖,舌头发麻;三年级时,敢在台下发言了,但在台上仍然不敢说话;四年级时,我在台上口吐莲花,神态自若,赢得大家阵阵掌声;五年级时还得了个“英语口语比赛”一等奖。这说明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要勇敢地去面对并想好解决问题的方法。
还有一篇《苍蝇》的寓言:一只苍蝇掉进了汤锅里,就要被淹死了。他对自己说:“好哇,我已经吃饱了,喝足了,还洗了个澡,我死而无憾了。”苍蝇的话充分体现了它的自嘲精神,同时也告诉我们:当在一个新的环境且无法避免的时候,也可以试着慢慢适应环境,融入环境。
《伊索寓言》把一个个深奥的哲理用故事的方式浅显地表达出来,因此在古希腊,《伊索寓言》甚至是衡量一个人的知识的尺度。当时着名的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曾写过这样一句台词:“你连伊索寓言也没有熟读,可见你是多么无知的懒散。”这真是本好书。
篇二:读书笔记(伊索寓言)读《伊索寓言》有感姿游蠢
在伊索的世界里,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才是重点。曲曲几十几百字便能绘出有时三万字长篇论文讲不出的道理。为什么?因为他用的是寓言,而不是概述、说理,将我们带入了一个神奇的童话世界里。
仿佛无需任何理由,只要看了故事,道理就顺其自然的灌进了脑袋里。
蝉与狐狸教会了我要从别人的不幸中吸取教训;狼与狗打仗让我领悟到了人们必须团结一致,一心一意,才能战胜敌人;渔夫和鳗鱼告诉了我不要一心去追求渺茫的大希望,应当注重现实的利益;猫和梭子鱼也道出了“不是天高地厚,超越自己的能力去冒险,是注定要失败的”这一条真理。
小呆社会,许多人一味地模仿别人,随波逐流,终其一生而碌碌无为,甚至迷失了自我。因为那些模仿者浅薄庸俗,外表神奇,但很快便原形毕露。正如驴披着狮子皮四处耀武扬威,不正是中国的成语:“东施效颦”所表现出来的吗?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不要以为只追随前人的足迹,误入歧途。
在生活中,许多商贩,小市民乃至企业家、公务员都爱耍些小磨敬聪明,但往往最终反而陷入灾难之中。那些人一位一次的“成功”获得了不菲的利益,便要进行第二次、第三次,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落了个可悲的下场。
伊索的世界里,到里边如空气,随处皆有,但你离了它们便无法生存或无法好好活下去,尽干些伤天害理之事。在伊索的世界里,就
尽情地吮吸道理吧!
篇三:伊索寓言读书笔记
《伊索寓言》中有好多则蕴含丰富哲理的寓言,其中我感觉最深的就是《狮子、狐狸和牡鹿》。寓言大意是:狮子病了,请求狐狸哄骗牡鹿送上门给它吃。只是因为荣誉,第一次跟狐狸进了山洞。因为生病,老虎没抓到。第二次,牡鹿又因为荣誉,再次进了山洞,从此就再也没有回来。最后,狐狸把心吃了,告诉狮子一句哲理:如此愚蠢的动物,两度闯进狮穴,落入狮抓,不能说他有心。
由此可见,为了贪图一些遥不可及的虚名浮利,致使自己鬼迷心窍,却看不到就要大祸临头,这是非常愚蠢的。
在生活中也有为荣誉而疯狂的人。例如:在学校,有些同学为了一个“全班第一”的称号,不惜付出勇敢,考试抄袭,翻书。一点儿道德都没有。
就这则寓言而言,它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它讽刺了很多品质、修养。心里有缺陷的人,使他们找到正确的目标,树立正确的理想。
狮子,狐狸和牡鹿三者都令人厌倦,但是,生活中不知有多少人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应该抛弃荣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理想观,让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更加绚丽,更有价值。
篇四:《伊索寓言》读书笔记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名叫《伊索寓言》。其中有一篇名为《蚊子与狮子》的寓言,我深受启发。
一个欠了债的人当着债主的面卖自己仅有的一头老母猪,并吹嘘自己的猪多么厉害:土地女神节下母猪,泛雅典娜节下公猪,酒神节还会下山羊!
我看了之后苦笑几声,这位欠债人真了得!他的猪会生羊!这在当今社会里真可谓轰动全球的一大新闻!这个欠债人真无知,真愚昧,猪可能生羊吗?他为了逃脱债主追债,不惜撒下这种弥天大谎,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为不可能的事情作伪证。其实这么做,只会让相信你的人不相信你,而不相信你的人更为厌倦你。做什么事都要实事求是,这样你才能问心无愧,别人才会相信你,而像那位欠债人,买主本是很诚心的,债主也很放心,可他撒下这种谎话,也许再也没有人买他的猪,债主们也会很讨厌他,甚至会把他告上法庭,到那时,他就是自作自受,自食其果了。
同学们,做人要诚实,如果不诚实,人生的彩虹将会少一种色彩。
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的多的东西。寓言是一座独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见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寓言很美,美在简洁,美在内涵,美在语句。
大概大家都听说过《狐狸和山羊的故事》吧?它讲述的是掉在井里的狐狸哄骗山羊下井,然后踩着山羊背跳出了井底,却又扔下山羊自顾自走了的故事。它告诉人们:做好事也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骗。也许大家看了都会说:现在哪去找这么傻的“山羊”呀?但是,我在现实生活中,还确实碰见了一回这么傻的“山羊”。那次我去旅游,车上突然有一个人说要换点零钱。我只瞥了那人一眼,便觉得它他长的贼眉鼠眼的。大概因为这个缘故,全车的人没一个人理他。那个人说的很诚恳,直到说第三遍时候,终于有一个人站了起来,说:我和你换吧!那人好像很激动,左一声大哥右一声大哥的喊,还说可算遇到个好人了。等到他俩换完钱,那个想换零钱的人便说他有点事儿,在汽车刚一到站,就匆匆忙忙的下了车,一会儿就消失了。等到汽车又上路的时候,只听那个换钱的人说:“哎呀,妈呀!这是假的!”只见他两手拿着一张百元大钞在阳光底下反复的照来照去。没一会儿,便一屁股坐在座位上说:“那些钱是给家里买东西的呀,那人怎么那么缺德呢?”我看着,心想:又一个狡猾狐狸和愚蠢的山羊出现了。
而《牛和蛙》的故事则告诉了我们另外一种道理。这则寓言讲述了一个青蛙看见牛以后,非要和牛比一比到底谁大,最终却把自己的肚子撑的爆裂了。我觉得这个青蛙好笨呀!它不应该和牛比到底谁大,而要和牛比谁比娇小,这样不就取人之短,补己之长了吗?也不会再出现肚子爆裂的事情了。而在我们现实社会上,不也是这样想的吗?我们的每一种缺陷不是都有补偿吗?吝啬说是经济,愚蠢说是诚实,卑鄙说是灵活,无才便说是德。。。。。。因此,世界上没有自认为一无可爱的女人,也没有自认为百不如人的男子。这样,彼此各得其所,当然都会相安无事。但如果都像那只青蛙一样的话,那世界将会变成一个什么样子呢?真是无从想象。
《乌龟和老鹰》通过一只乌龟非要让老鹰教它学飞翔,结果从高空中落下来从而摔死的悲剧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规律性,决不可违背这个规律。这篇寓言又让我想起了一个成语故事,那就是《揠苗助长》。《揠苗助长》讲述了一个农民嫌自己的庄稼长的太慢,便想出了一个自认为很聪明但实际上却很愚蠢的办法。他花了一上午的时间把自己地里的秧苗都一个个的拔高了许多,这样看起来,它的苗子确实长的很快。可家里人听说这事之后,就又马上跑到了菜地里看了看,只见地里面所有的秧苗非但长高了,而是全都枯萎了。这个小小的成语故事和《老鹰和乌龟》的意思相同,它让我们懂得:一切事物都要有顺其自然。
伊索寓言》相传是古希腊一位曾经是奴隶可是因为具有聪慧才气而被释放的人——伊索所著的,正是拥有了这种历史,才使我开始看上这本书。伊索内容的人物设定很有特点,绝大多数是以动物与人或者全都是动物为主角的,这样的优势是很明显的。作者不用再去费时间来描述主角、配角的独自性格。只要写出一种动物就会马上使人们联想到其本质,从而很好让人们从不同的角度
来认识对于寓言的寓意。
而且这种用动物代替人的手法也十分地生动典型,狼代表奸诈、狐狸代表狡猾、牛代表老实、兔子代表急躁或机智、老鹰代表有志气的人。伊索寓言的内容看上去都是十分的短小精练,没有任何过长的背景描写或者是心理描绘。几乎只是像“流水账”一般的简洁明了,一篇富含深涵的文章就只有四五百字。尽管只是简单的叙述和对话,去更给了读者更大的空间去思索。所谓“横看成林侧成风”,在不同的人眼里对于同一个寓言里都会自有一番见解。简单的构造使得读者可以自由地深掘故事的本质。
伊索的故事往往是以某些主角(动物)在悲惨的下场下来京时告诫人们,如:《乌鸦与狐狸》、《鹿的脚与角》、《羊与狼》等等,在自然而然的情况下就给于了人们强而有力的说服,使人不得不点都赞同。由于《伊索寓言》是否确有其人现在仍有争论,并且由于在中世纪的一些寓言也被冠于了“伊索”之名,因此现在的《伊索寓言》的版本不尽相同,其中的故事也有些良莠不齐。当然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我在看《伊索寓言》时,发现往往在《农夫与蛇》等故事中的寓意很深刻简易,可是有部分的寓言实在难以理解,不知作者在讲什么,甚至有一些寓言荒诞极了,有种莫名其妙的感觉。而编者的一段话解说了原因:因为《伊索寓言》中有的故事良莠不齐,因此不必一定要从一个寓言中获得什么教训,仅仅作为消遣的小故事略读一番即可。看完后,我也觉得的确我太钻“牛角尖”了。而《伊索寓言》中有些寓言可能只因为作者怕读者太难理解,所以在最后添上一句:“这说明xxxxxxxx”,看上去实在是把我的想法给抑制住了,反而不太合适,有了画蛇添足之感。总的来说,《伊索寓言》值得学习牢记在心的教训是很多的,故事内容也相对比较精彩,而2分钟就能看完、看懂一篇寓言了,所以我对这本书的评价是很不错的。
http://m.baidu.com/from=844b/bd_page_type=1/ssid=0/uid=0/pu=usm%400%2Csz%401320_1001%2Cta%40iphone_2_4.1_3_534/baiduid=C0609D21AB30797445896D0B9DCCC553/w=0_10_%E3%80%8A%E4%B8%AD%E8%80%83%E6%BB%A1%E5%88%86%E4%BD%9C%E6%96%87%E3%80%8B25%E7%AF%87%E8%AF%BB%E4%B9%A6%E7%AC%94%E8%AE%B0%E6%91%98%E6%8A%84/t=iphone/l=3/tc?m=8&srd=1&dict=30&src=http%3A%2F%2Fwww.pequip.com.cn%2Fa%2F201501%2F822752743.html
记得小时候就常听老师和父母这样告诉我:从前哪,有一个会讲故事的老人,他的名字叫伊索。今天,我写完作业后,终于有时间看完了这本《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那些性格各异,喜好不同的飞禽走兽加以描绘,用来比喻形形色色的人,并通过它们揭示人间的真伪、善恶与美丑。在这么多篇寓言里,我最喜欢的是《看见狮子的狐狸》,讲的是有只狐狸从来没有见过狮子。有一天,它们终于遇上了。头一回见到这威武雄壮的庞然大物,狐狸可吓得要命,抱头鼠窜落荒而去。可巧它们又相遇了,虽然是第二次相会,狐狸的心里仍是七上八下恐慌不已,但比上次要好得多了。等到第三次相见时,狐狸竟信心十足地走上前去,哈?哈?地跟狮子闲聊起来。
看完这个故事后,我一下子就说出这个寓言的道理:熟能生巧。想了想,觉迹陪得狐狸所代表的人物很像我。小学一、二年级时,我十分胆小,一上讲台就会两腿发软,四肢发抖,舌头发麻;三年级时,敢在台下发言了,但在台上仍然不敢说话;四年级时,我在台上口吐莲花,神态自若,赢得大家阵阵掌声;五年级时还得了个“英语口语比赛”一等奖。这说明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要勇敢地去面对并想好解决问题的方法。
还有一篇《苍蝇》的寓言:一只苍蝇掉进了汤锅里,就要被淹死了。他对自己说:“好哇,我已经吃饱了,喝足了,还洗了个澡,我死而无憾了。”苍蝇的话充分体现了它的自嘲精神,同时也告诉我们:当在一个新的环境且无法避免的时候,也可以试着慢慢适应环境,融入环境。
《伊索寓言》把一个个深奥的哲理用故事的方式浅显地表达出来,因此在古希腊,《伊索寓言》甚至是衡量一个人的知识的尺度。当时着名的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曾写过这样一句台词:“你连伊索寓言也没有熟读,可见你是多么无知的懒散。”这真是本好书。
篇二:读书笔记(伊索寓言)读《伊索寓言》有感姿游蠢
在伊索的世界里,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才是重点。曲曲几十几百字便能绘出有时三万字长篇论文讲不出的道理。为什么?因为他用的是寓言,而不是概述、说理,将我们带入了一个神奇的童话世界里。
仿佛无需任何理由,只要看了故事,道理就顺其自然的灌进了脑袋里。
蝉与狐狸教会了我要从别人的不幸中吸取教训;狼与狗打仗让我领悟到了人们必须团结一致,一心一意,才能战胜敌人;渔夫和鳗鱼告诉了我不要一心去追求渺茫的大希望,应当注重现实的利益;猫和梭子鱼也道出了“不是天高地厚,超越自己的能力去冒险,是注定要失败的”这一条真理。
小呆社会,许多人一味地模仿别人,随波逐流,终其一生而碌碌无为,甚至迷失了自我。因为那些模仿者浅薄庸俗,外表神奇,但很快便原形毕露。正如驴披着狮子皮四处耀武扬威,不正是中国的成语:“东施效颦”所表现出来的吗?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不要以为只追随前人的足迹,误入歧途。
在生活中,许多商贩,小市民乃至企业家、公务员都爱耍些小磨敬聪明,但往往最终反而陷入灾难之中。那些人一位一次的“成功”获得了不菲的利益,便要进行第二次、第三次,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落了个可悲的下场。
伊索的世界里,到里边如空气,随处皆有,但你离了它们便无法生存或无法好好活下去,尽干些伤天害理之事。在伊索的世界里,就
尽情地吮吸道理吧!
篇三:伊索寓言读书笔记
《伊索寓言》中有好多则蕴含丰富哲理的寓言,其中我感觉最深的就是《狮子、狐狸和牡鹿》。寓言大意是:狮子病了,请求狐狸哄骗牡鹿送上门给它吃。只是因为荣誉,第一次跟狐狸进了山洞。因为生病,老虎没抓到。第二次,牡鹿又因为荣誉,再次进了山洞,从此就再也没有回来。最后,狐狸把心吃了,告诉狮子一句哲理:如此愚蠢的动物,两度闯进狮穴,落入狮抓,不能说他有心。
由此可见,为了贪图一些遥不可及的虚名浮利,致使自己鬼迷心窍,却看不到就要大祸临头,这是非常愚蠢的。
在生活中也有为荣誉而疯狂的人。例如:在学校,有些同学为了一个“全班第一”的称号,不惜付出勇敢,考试抄袭,翻书。一点儿道德都没有。
就这则寓言而言,它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它讽刺了很多品质、修养。心里有缺陷的人,使他们找到正确的目标,树立正确的理想。
狮子,狐狸和牡鹿三者都令人厌倦,但是,生活中不知有多少人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应该抛弃荣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理想观,让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更加绚丽,更有价值。
篇四:《伊索寓言》读书笔记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名叫《伊索寓言》。其中有一篇名为《蚊子与狮子》的寓言,我深受启发。
一个欠了债的人当着债主的面卖自己仅有的一头老母猪,并吹嘘自己的猪多么厉害:土地女神节下母猪,泛雅典娜节下公猪,酒神节还会下山羊!
我看了之后苦笑几声,这位欠债人真了得!他的猪会生羊!这在当今社会里真可谓轰动全球的一大新闻!这个欠债人真无知,真愚昧,猪可能生羊吗?他为了逃脱债主追债,不惜撒下这种弥天大谎,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为不可能的事情作伪证。其实这么做,只会让相信你的人不相信你,而不相信你的人更为厌倦你。做什么事都要实事求是,这样你才能问心无愧,别人才会相信你,而像那位欠债人,买主本是很诚心的,债主也很放心,可他撒下这种谎话,也许再也没有人买他的猪,债主们也会很讨厌他,甚至会把他告上法庭,到那时,他就是自作自受,自食其果了。
同学们,做人要诚实,如果不诚实,人生的彩虹将会少一种色彩。
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的多的东西。寓言是一座独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见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寓言很美,美在简洁,美在内涵,美在语句。
大概大家都听说过《狐狸和山羊的故事》吧?它讲述的是掉在井里的狐狸哄骗山羊下井,然后踩着山羊背跳出了井底,却又扔下山羊自顾自走了的故事。它告诉人们:做好事也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骗。也许大家看了都会说:现在哪去找这么傻的“山羊”呀?但是,我在现实生活中,还确实碰见了一回这么傻的“山羊”。那次我去旅游,车上突然有一个人说要换点零钱。我只瞥了那人一眼,便觉得它他长的贼眉鼠眼的。大概因为这个缘故,全车的人没一个人理他。那个人说的很诚恳,直到说第三遍时候,终于有一个人站了起来,说:我和你换吧!那人好像很激动,左一声大哥右一声大哥的喊,还说可算遇到个好人了。等到他俩换完钱,那个想换零钱的人便说他有点事儿,在汽车刚一到站,就匆匆忙忙的下了车,一会儿就消失了。等到汽车又上路的时候,只听那个换钱的人说:“哎呀,妈呀!这是假的!”只见他两手拿着一张百元大钞在阳光底下反复的照来照去。没一会儿,便一屁股坐在座位上说:“那些钱是给家里买东西的呀,那人怎么那么缺德呢?”我看着,心想:又一个狡猾狐狸和愚蠢的山羊出现了。
而《牛和蛙》的故事则告诉了我们另外一种道理。这则寓言讲述了一个青蛙看见牛以后,非要和牛比一比到底谁大,最终却把自己的肚子撑的爆裂了。我觉得这个青蛙好笨呀!它不应该和牛比到底谁大,而要和牛比谁比娇小,这样不就取人之短,补己之长了吗?也不会再出现肚子爆裂的事情了。而在我们现实社会上,不也是这样想的吗?我们的每一种缺陷不是都有补偿吗?吝啬说是经济,愚蠢说是诚实,卑鄙说是灵活,无才便说是德。。。。。。因此,世界上没有自认为一无可爱的女人,也没有自认为百不如人的男子。这样,彼此各得其所,当然都会相安无事。但如果都像那只青蛙一样的话,那世界将会变成一个什么样子呢?真是无从想象。
《乌龟和老鹰》通过一只乌龟非要让老鹰教它学飞翔,结果从高空中落下来从而摔死的悲剧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规律性,决不可违背这个规律。这篇寓言又让我想起了一个成语故事,那就是《揠苗助长》。《揠苗助长》讲述了一个农民嫌自己的庄稼长的太慢,便想出了一个自认为很聪明但实际上却很愚蠢的办法。他花了一上午的时间把自己地里的秧苗都一个个的拔高了许多,这样看起来,它的苗子确实长的很快。可家里人听说这事之后,就又马上跑到了菜地里看了看,只见地里面所有的秧苗非但长高了,而是全都枯萎了。这个小小的成语故事和《老鹰和乌龟》的意思相同,它让我们懂得:一切事物都要有顺其自然。
伊索寓言》相传是古希腊一位曾经是奴隶可是因为具有聪慧才气而被释放的人——伊索所著的,正是拥有了这种历史,才使我开始看上这本书。伊索内容的人物设定很有特点,绝大多数是以动物与人或者全都是动物为主角的,这样的优势是很明显的。作者不用再去费时间来描述主角、配角的独自性格。只要写出一种动物就会马上使人们联想到其本质,从而很好让人们从不同的角度
来认识对于寓言的寓意。
而且这种用动物代替人的手法也十分地生动典型,狼代表奸诈、狐狸代表狡猾、牛代表老实、兔子代表急躁或机智、老鹰代表有志气的人。伊索寓言的内容看上去都是十分的短小精练,没有任何过长的背景描写或者是心理描绘。几乎只是像“流水账”一般的简洁明了,一篇富含深涵的文章就只有四五百字。尽管只是简单的叙述和对话,去更给了读者更大的空间去思索。所谓“横看成林侧成风”,在不同的人眼里对于同一个寓言里都会自有一番见解。简单的构造使得读者可以自由地深掘故事的本质。
伊索的故事往往是以某些主角(动物)在悲惨的下场下来京时告诫人们,如:《乌鸦与狐狸》、《鹿的脚与角》、《羊与狼》等等,在自然而然的情况下就给于了人们强而有力的说服,使人不得不点都赞同。由于《伊索寓言》是否确有其人现在仍有争论,并且由于在中世纪的一些寓言也被冠于了“伊索”之名,因此现在的《伊索寓言》的版本不尽相同,其中的故事也有些良莠不齐。当然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我在看《伊索寓言》时,发现往往在《农夫与蛇》等故事中的寓意很深刻简易,可是有部分的寓言实在难以理解,不知作者在讲什么,甚至有一些寓言荒诞极了,有种莫名其妙的感觉。而编者的一段话解说了原因:因为《伊索寓言》中有的故事良莠不齐,因此不必一定要从一个寓言中获得什么教训,仅仅作为消遣的小故事略读一番即可。看完后,我也觉得的确我太钻“牛角尖”了。而《伊索寓言》中有些寓言可能只因为作者怕读者太难理解,所以在最后添上一句:“这说明xxxxxxxx”,看上去实在是把我的想法给抑制住了,反而不太合适,有了画蛇添足之感。总的来说,《伊索寓言》值得学习牢记在心的教训是很多的,故事内容也相对比较精彩,而2分钟就能看完、看懂一篇寓言了,所以我对这本书的评价是很不错的。
http://m.baidu.com/from=844b/bd_page_type=1/ssid=0/uid=0/pu=usm%400%2Csz%401320_1001%2Cta%40iphone_2_4.1_3_534/baiduid=C0609D21AB30797445896D0B9DCCC553/w=0_10_%E3%80%8A%E4%B8%AD%E8%80%83%E6%BB%A1%E5%88%86%E4%BD%9C%E6%96%87%E3%80%8B25%E7%AF%87%E8%AF%BB%E4%B9%A6%E7%AC%94%E8%AE%B0%E6%91%98%E6%8A%84/t=iphone/l=3/tc?m=8&srd=1&dict=30&src=http%3A%2F%2Fwww.pequip.com.cn%2Fa%2F201501%2F822752743.html
展开全部
考网邀请语文名师对深圳中考作文进行了点评,如下:
首先要以第一人称写,其次要扣在隐谈“最喜欢”,因为有“最”这个程度,所以一定要着重写明原因,之后扣在“一个词空拍”上,可以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或是直接用成语等等,挑选自己擅长的来写。
从题目上看,有些说明、讲解、解释的感觉,主要围绕最喜欢这一个词的“原因”来写,例如之前有猜灶亏碰测的“中国梦”这个词,因为这个词是最近几年才广泛传播的,所以要说明第一次是怎么听到这个词的,然后就是重点“为什么最喜欢”了,可以举实际的例子,例子不一定全部是自己发生的,但要对自己有所感触或者启发的,这样文章结构会比较紧密。
另外,如果孩子没有最喜欢的词也不要紧,肯定有最喜欢的书、人、事等等,只要从中提炼、总结出来,然后围绕着来写就不会偏题。
整体来看,作文题目较简单,范围面很广,益于下笔。
首先要以第一人称写,其次要扣在隐谈“最喜欢”,因为有“最”这个程度,所以一定要着重写明原因,之后扣在“一个词空拍”上,可以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或是直接用成语等等,挑选自己擅长的来写。
从题目上看,有些说明、讲解、解释的感觉,主要围绕最喜欢这一个词的“原因”来写,例如之前有猜灶亏碰测的“中国梦”这个词,因为这个词是最近几年才广泛传播的,所以要说明第一次是怎么听到这个词的,然后就是重点“为什么最喜欢”了,可以举实际的例子,例子不一定全部是自己发生的,但要对自己有所感触或者启发的,这样文章结构会比较紧密。
另外,如果孩子没有最喜欢的词也不要紧,肯定有最喜欢的书、人、事等等,只要从中提炼、总结出来,然后围绕着来写就不会偏题。
整体来看,作文题目较简单,范围面很广,益于下笔。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