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中国发展高科技产业有何启示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近20年来,印度政府一直将扶持高新技术产业锁定在信息、生物和材料三个领域。这主要是基于在知识经济时代,印度可以利用其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的认识。在《2020年科技远景发展规划》中,印度政府明确提出:到2020年,印度不仅要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还要成为信息技术大国、生物技术大国和核技术大国。在2003年发布的《科技政策》中,政府也强调了科学研究和创新的优先领域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材料技术。
信息技术产业
信息技术产业是印度高新技术产业中出口增长最快的部分。《远东经济评论》分析指出,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成为印度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它推动了印度经济以高于6%的年增长率迅速发展。印度信息技术产业的代表是软件产业,而硬件产业无论就其规模还是技术水平都处于微不足道的地位。现仅以软件产业为例介绍印度政府对信息技术产业的扶持政策。
1.营造政策环境
自1984年起,历届印度政府就不遗余力地促进以软件产业为主的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1984年颁布的计算机政策正式确定软件业为产业,并为其发展提供政府补贴;
1986年又进一步放宽政策,为软件生产提供进出口用汇便利,简化投资和进出口手续,并在税收上给予减免税;
1991年实施《软件技术园区计划》和《电信港建设计划》,开始在班加罗尔等地建设软件科技园区和电信港。此后,又相继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出口加工区”、“100%出口导向型企业”、“电子硬件技术园区”和“经济特区”等,以促进电子工业和软件产业的发展。进入园区的企业享受各种优惠政策,如免交进出口税,允许外资100%控股和免征所得税等。
1992年取消了设备和产品讲口许可证制度,进一步刺激了出口导向型软件业的发展。
在机制建设上,1998年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是今后重点发展的两大知识型产业,并成立了以政府总理为组长的国家信息技术和软件发展工作组。同年7月,内阁决议通过了该工作组提出的《信息技术发展计划》。该计划制定了产业发展远景目标,即:用10年时间,在印度独立60周年之际(2008年),使印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软件生产和出口国。此外,该计划还提出优先发展信息产业;打破国内信息基础设施垄断经营的局面、解决信息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进一步改革税制,确保对信息产业的资金支持;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完善电子商务和相关法律等措施。
1999年,政府组建了独立的信息技术部(MIT),具体负责信息技术行业的政策制定、产业管埋和项目实施等。为更好地协调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还成立了内阁信息委员会,颁布了《信息技术法》,建议政府各部将2%~3%的预算用于发展信息技术,如信息技术产品的开发、采购、人员培训和服务等。这些措施在推动国家级信息中心和政府数据库建设的同时,也促进了印度国内软件市场的形成。目前,各邦政府也都仿效联邦政府的做法,成立了各自的信息技术部,制定积极的信息技术产业政策。包括:免除环境许可证;建设通信网络;建立培训中心;鼓励私入投资信息技术教育与培训;对经济落后地区的信息技术教育提供补贴和培养高质量人才等。
2.完善法律体系
近20年来,政府修订并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版权法》、《信息技术法》和《半导体集成电路设计法》等,初步建立和完善了推动信息产业发展的法律体系。
为适应软件产业发展的需要,1994年政府修订了《版权法》,明确界定了未经版权持有人授权,复制计算机软件,出售、出租盗版计算机软件的行为皆属违法。违法者如被认定有罪,将被处以7天至3年的监禁或5万卢比(约合1万元人民币)以上20万卢比(约合4万元人民币)以下的罚款,或两罚并用,该法被印度官方认为是世界上最严格的法律之一。政府各部门和行业组织也不断打击软件盗版活动,对举报者给予重奖。目前,软件用户的版权意识开始增强,软件盗版率已经降到60%左右,远远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90%以上的盗版率,这使印度的软件产品逐渐得到了西方国家的认可。
2000年5月,印度议会通过了《信息技术法》。该法修订了《证据法》、《刑法》和《储备银行法》等相关法律的有关条文,对非法进入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篡改源文件、传播计算机病毒、复制软件和伪造电子签名等违法行为等都做了明确界定,并制定了具体的罚则。同时,还提出电子合同、电子文书和数字签字的法律依据,使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发展有法可依。2000年10月18日《信息技术法》的正式实施不仅使印度成为世界上12个有信息技术法的国家之一,还标志着印度已构建了较完善的信息技术产业法律保障体系。
3.重视人才培养和储备
印度政府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开展人才培养:①各种公立的院校;②私营的商业性培训机构,这已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补充,这类培训机构已超过1000家,每年能够培养数万名专业人才;③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和工作。政府鼓励人才自由流动,只要能够回印工作就能带来相关的经验和技术。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这种产业化的职业教育培养了大批的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专业人才,使得印度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软件人才储备库。
4.加大投入
政府除加大政府投入,与银行和企业联合设立软件和信息技术工业国家风险基金外,还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通过吸引跨国风险投资、为软件企业提供信贷支持、放宽国际融资机构收购国内软件企业的有关限制等资本市场工具实现资源配置和产业提升,使软件企业向集团化和国际化发展。
信息技术产业
信息技术产业是印度高新技术产业中出口增长最快的部分。《远东经济评论》分析指出,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成为印度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它推动了印度经济以高于6%的年增长率迅速发展。印度信息技术产业的代表是软件产业,而硬件产业无论就其规模还是技术水平都处于微不足道的地位。现仅以软件产业为例介绍印度政府对信息技术产业的扶持政策。
1.营造政策环境
自1984年起,历届印度政府就不遗余力地促进以软件产业为主的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1984年颁布的计算机政策正式确定软件业为产业,并为其发展提供政府补贴;
1986年又进一步放宽政策,为软件生产提供进出口用汇便利,简化投资和进出口手续,并在税收上给予减免税;
1991年实施《软件技术园区计划》和《电信港建设计划》,开始在班加罗尔等地建设软件科技园区和电信港。此后,又相继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出口加工区”、“100%出口导向型企业”、“电子硬件技术园区”和“经济特区”等,以促进电子工业和软件产业的发展。进入园区的企业享受各种优惠政策,如免交进出口税,允许外资100%控股和免征所得税等。
1992年取消了设备和产品讲口许可证制度,进一步刺激了出口导向型软件业的发展。
在机制建设上,1998年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是今后重点发展的两大知识型产业,并成立了以政府总理为组长的国家信息技术和软件发展工作组。同年7月,内阁决议通过了该工作组提出的《信息技术发展计划》。该计划制定了产业发展远景目标,即:用10年时间,在印度独立60周年之际(2008年),使印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软件生产和出口国。此外,该计划还提出优先发展信息产业;打破国内信息基础设施垄断经营的局面、解决信息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进一步改革税制,确保对信息产业的资金支持;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完善电子商务和相关法律等措施。
1999年,政府组建了独立的信息技术部(MIT),具体负责信息技术行业的政策制定、产业管埋和项目实施等。为更好地协调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还成立了内阁信息委员会,颁布了《信息技术法》,建议政府各部将2%~3%的预算用于发展信息技术,如信息技术产品的开发、采购、人员培训和服务等。这些措施在推动国家级信息中心和政府数据库建设的同时,也促进了印度国内软件市场的形成。目前,各邦政府也都仿效联邦政府的做法,成立了各自的信息技术部,制定积极的信息技术产业政策。包括:免除环境许可证;建设通信网络;建立培训中心;鼓励私入投资信息技术教育与培训;对经济落后地区的信息技术教育提供补贴和培养高质量人才等。
2.完善法律体系
近20年来,政府修订并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版权法》、《信息技术法》和《半导体集成电路设计法》等,初步建立和完善了推动信息产业发展的法律体系。
为适应软件产业发展的需要,1994年政府修订了《版权法》,明确界定了未经版权持有人授权,复制计算机软件,出售、出租盗版计算机软件的行为皆属违法。违法者如被认定有罪,将被处以7天至3年的监禁或5万卢比(约合1万元人民币)以上20万卢比(约合4万元人民币)以下的罚款,或两罚并用,该法被印度官方认为是世界上最严格的法律之一。政府各部门和行业组织也不断打击软件盗版活动,对举报者给予重奖。目前,软件用户的版权意识开始增强,软件盗版率已经降到60%左右,远远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90%以上的盗版率,这使印度的软件产品逐渐得到了西方国家的认可。
2000年5月,印度议会通过了《信息技术法》。该法修订了《证据法》、《刑法》和《储备银行法》等相关法律的有关条文,对非法进入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篡改源文件、传播计算机病毒、复制软件和伪造电子签名等违法行为等都做了明确界定,并制定了具体的罚则。同时,还提出电子合同、电子文书和数字签字的法律依据,使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发展有法可依。2000年10月18日《信息技术法》的正式实施不仅使印度成为世界上12个有信息技术法的国家之一,还标志着印度已构建了较完善的信息技术产业法律保障体系。
3.重视人才培养和储备
印度政府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开展人才培养:①各种公立的院校;②私营的商业性培训机构,这已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补充,这类培训机构已超过1000家,每年能够培养数万名专业人才;③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和工作。政府鼓励人才自由流动,只要能够回印工作就能带来相关的经验和技术。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这种产业化的职业教育培养了大批的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专业人才,使得印度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软件人才储备库。
4.加大投入
政府除加大政府投入,与银行和企业联合设立软件和信息技术工业国家风险基金外,还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通过吸引跨国风险投资、为软件企业提供信贷支持、放宽国际融资机构收购国内软件企业的有关限制等资本市场工具实现资源配置和产业提升,使软件企业向集团化和国际化发展。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