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身上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 我来答
a350796356
2015-02-07 · TA获得超过693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75
采纳率:66%
帮助的人:416万
展开全部
  【核心提示】沈括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沈括一直重视观察和实验。正是由于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沈括才有勇气批判前人的观点。
  沈括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他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历史、考古等方面都有高深的造诣。他的《梦溪笔谈》以大量篇幅记载了我国古代自然科学和社会文化成就,其学术价值受到中外学者的高度赞誉,被誉为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上的坐标”。沈括深受北宋儒学的济世、博学、怀疑和求理精神的影响,其卓越成就取决于他一生秉持的科学精神。
  基于唯物论的求真求实精神
  沈括一直重视观察和实验。他认为,“人有前知者,数百年事皆能言之,梦寐亦或有之,以此知万事无不前定,予以为不然”。既然“事非前定”,人要获得知识,必然依赖于过往的经验,而经验又源自人的观察与实验。沈括主张用实际测验来制定气历,亲自测验昼夜星月的位置变化达5年之久,以此来求得可靠的实验数据,这才有了后来的《十二气历》。在地质学上,他通过对古植物化石的观察,推断古代的自然环境;在医学上,他从民间收集了许多土方,经过无数次的临床试验,才著于书中。这些都是对沈括观察、试验出真知的最好脚注。
  沈括也善于推理。他坚信“视迹求意”的认识路径和方法,“观古人者,当求其意,不徒视其迹”。“迹”是事物具体、外在、现象的描述;“意”则是抽象、内在、本质的描述。这表明他正确认识到了具体的“迹”与抽象的“意”之间的辩证关系,只有实现“视其迹”到“求其意”的转变,才能真正认识、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事实上,沈括一直在践履“视迹求意”。比如,他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缜密的分析,提出了海陆变迁学说。沈括奉使河北,沿着太行北上,见到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乱卵者,横亘石壁如带”,推断这里过去曾经是海滨。“此乃昔之海滨,距海已近千里。所谓大陆者,皆浊泥所湮耳”则正确解释了华北平原的成因。这种透过现象(迹)追寻本质(意)的认识路径与现代科学认识路径和方法是一致的。
  基于辩证法的批判创新精神
  沈括指出:“大凡物理有常有变,运气所主者常也,异夫所主者皆变也。常则如本气,变者无所不至,而各有所占,故其候有从、逆、淫、郁、胜、复,大过、不足之变,其法皆不同。……其造微之妙,间不容发。推此而求,自臻至理。”这里,沈括揭示出发展变化是无所不在的规律,存在着从、逆、淫、郁、胜、复,大过、不足等各种不同的变化方式,并且起因各不相同。在此基础上,沈括提出了“见简即用,见繁即变,不胶一法”的科学认识方法。在他看来,既然世间万物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就不能被经验的、教条的规则所束缚而陷入僵化,要用辩证的思想来看待问题。
  达到“自臻至理”目的的必要途径和手段是实践,沈括自始至终都在贯彻实践精神。他亲力亲为,进行实地考察。读《梦溪笔谈》,结合沈括在熙宁变法中的作为,会发现他研究的问题大都是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宋神宗时期,由于官员疏于治理,汴河长期得不到疏浚,水中的泥沙不断沉淀淤积。这不仅影响到了正常的航运,而且长期淤积的泥沙使得河床不断提升,一旦河堤决口,后果将不堪设想。沈括利用自己在地质学、数学等方面积累的知识,对汴河两岸的地势、河床深浅等进行实地考察,为后续大规模疏浚汴河工程的展开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数据。同时他也非常注重博采众长,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重视普通劳动人民的创造发明,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梦溪笔谈》中详细记录了包括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宋初匠师喻皓的建筑成就、淤田法等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界的宝贵经验。
  正是由于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沈括才有勇气批判前人的观点。他对当时盛行的“万事无不前定”的天人感应学说给予深刻的批判,指出世间万物的生存、发展与消亡“皆主于气”,提出“天无所豫”、“事非前定”的主张。他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运用推理形成了自己的科学认识方法。在历史观领域,他也坚决反对董仲舒“天为主宰”的观点,主张“天即民也”。这些都展示了他可贵的批判创新精神。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