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围绕哪些问题展开的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围绕三个问题展开的。 这三个问题是:
1、要不要变法;
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维新运动是近代中国改良派掀起的,企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方法,以挽救民族危亡,发展民族经济为两大目标的一场爱国政治运动。这场运动把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寻求国家出路的斗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维新派在政治上主张开议院,倡议民权,限制君权,实行君主立宪。
扩展资料
戊戌变法内容:
1、文教改革
举办京师大学堂所有书院、祠庙、义学、社学一律改为兼习中西学的学堂;各省会设高等学堂,郡城设中等学堂,州县设小学鼓励私人开办学堂设立翻译、医学、农务、商学、路、矿、茶务、蚕桑速成学堂;
派皇族宗室出国游历,挑选学生到日本游学废八股、乡会试及生童岁、科考试,改考历史、政治、时务及四书五经,以及定期举行经济特科设译书局颁发著书及发明给奖章程,保荐格致人才。主要措施为:废八股,兴西学;创办京师大学堂;设译书局,派留学生;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2、经济改革
康有为强调中国必须以工商立国,才能富国养民;另因为官办企业多弊病,故也着重鼓励民办企业、设铁
路矿务总局、农工商总局,并在各省设分局、广泛开设农会,刊印农报,购买农具,订立奖励学艺、农业程序,编译外国农学书籍,采用中西各法切实开垦、颁发制器及振兴工艺给奖章程
在各地设立工厂、在各省设商务局、商会,保护商务,推广口岸商埠、开放八旗经商的禁令,名其学习士农工商自谋生计、倡办实业,促进生产、鼓励私人开办工矿企业。军事改革
改用西洋军事训练;遣散老弱残兵,削减军饷须支,实行团练,裁减绿营,举办民兵;颁发兴造枪炮特赏章程;筹设武备大学堂;武科停试弓箭骑剑,改试枪炮。
3、社会改革
将城乡许多祠堂、庙宇改为学堂,破除迷信。
4、政治改革
(1)开放言路。光绪皇帝下诏,允许报纸“指陈利弊”,“中外时事,均许据实昌言,不必意存忌讳”。又下诏,凡院、部司员欲条陈意见,可以上书,通过本衙门的“堂官”(首长)代传。普通百姓可以到都察院呈递;
(2)精减机构。撤销詹事府(主管皇后、太子家事)、通政司(主管内外章奏)等六个衙门,各省也要做相应精减;
(3)任用新人。维新派杨锐、刘光第、谭嗣同都被光绪任命为“军机衙门章京上行走”(秘书),参与新政。
(4)仿效康熙、乾隆时的旧制,在紫禁城内开“懋勤殿”,使之实际上成为皇帝与维新派讨论制度改革的机构(未能实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维新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戊戌变法
大家好,我是陌上小桑树,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不管你是否愿意,历史的车轮总是推动着人们滚滚向前,而历史上的很多转折其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可以说是大势所趋。但是,变革向来是有利有弊,社会中的财富是有限的,而所谓的变革其实就是财富的再次分配,那么势必会伤害到现有的既得利益者们的利益,所以每一代变法者都会收到来自守旧派的强大阻力。
而我们今天所要说的就是发生在我国清朝时期的“百日维新”中的一件事情,也是百日维新的核心,那就是“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是围绕哪些问题展开的呢?
背景:
“维新派”的所谓的“维新”其实并不彻底,他们没有打算消灭皇权,而是想要保留皇帝的存在,同时借用皇帝的力量来推动一场温和的不彻底的变革,而这场变革所针对的就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
争论问题的焦点:
第一,要不要变法?
这是争论的第一个问题,同时也是首要的问题,那就是要不要变法?变法所谓维新派的诉求,但同时也是守旧派所不愿意面对的事情。
而守旧派所坚持的就是,“祖宗之法不能变,否则就是违背天理”,与守旧派针锋相对的维新派则提出“事物的进化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法则,世间的万事万物无时不变,无事不变”。更何况当时的中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随时可能被列强瓜分,正所谓“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乃亡”
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在守旧派看来,所谓的“民权”这种说法实在是百害而无一利,实际上对于守旧派来说的确如此,等于是削弱了他们的权利。但是维新派却认为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才能救中国。
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尝。
守旧派认为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是不可改的。维新派认为“科举制度”是统治者“牢笼天下”的愚民政策,要求必须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
2018-07-26 · 知道合伙人历史行家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注意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所涉及到的邻域十分广泛,进一步开阔了新型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们长期受到束缚的思想。通过论张,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维新变法政治运动的帷幕随之拉开。
这三个问题是: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