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尘是怎么产生的?贪嗔痴产生恶道六尘慈悲喜舍产生善道六尘吗?无计业产生什么尘?色想皆成尘吗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六尘是指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等六境。又作外尘、六贼。众生以六识缘六境而遍污六根,能昏昧真性,故称为尘。此六尘在心之外,故称外尘。此六尘犹如盗贼,能劫夺一切之善法,故称六贼。
一、色尘
《俱舍论》卷一记载,色境有二种:
1、显色:指显现的颜色,有青、黄、赤、白、云、烟、尘、雾、影、光、明、暗等十二种。
2、形色:指物体的形状,有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等八种。
《瑜伽师地论》卷一,在显色、形色之外,增加表色,使得色尘的分类更加完备。即凡是行、住、坐、卧、取、舍、屈、伸等种种动作形态,明显的表现于外,可以令人看见的,称为表色。
二、声尘
声尘,指耳根所能接收到的声波,是耳识所分别的对象。《俱舍论》卷一记载,声音大致可分为八种。依发声的物体有感觉与否,先大别为有执受大种因之声与无执受大种因之声。执受,是心、心所的异名。大种,指地、水、火、风四大种。凡是声音发自有情的四大种者,称为有执受大种因之声,如人的语言、拍手的声音等;凡是声音发自非有情的四大种者,称为无执受大种因之声,如佛陀以神通力变作化人的言语、录音带所发出的音声,或木、石、流水、落叶等所发的声音等。然后,再根据声音是有意义或无意义,而分为有情名之声、非有情名之声。更由不同物类发出的响声,给予人产生爱恶的情绪反应,又分为可意声、不可意声。
可 意 声:好 语 声,有 情 名
不可意声:恶 语 声,有执受大种为因
可 意 声:好拍手声,非有情名
不可意声:恶拍手声,无执受大种为因
可 意 声:化人好语,有情名
不可意声:化人恶语
可 意 声:木石好声,非有情名
不可意声:木石恶声
三、香尘
香尘又称香境,是鼻根所嗅的东西,鼻识所分别的对象。《俱舍论》卷一记载,香可分为四种:
1、好香:指嗅了使人感到舒适喜悦,有益身心,并且能够增长福业者。
2、恶香:指嗅了使人感到局促紧张,无益身心,并且不能增长福业者。
3、等香:等,是均等的意思。不太强,不太弱,恰到好处者,称为等香。
4、不等香:指太强、太弱,出于均等以外者。
四、味尘
味尘,指舌根所尝的味道,是舌识分别的境界。《俱舍论》说味有六种:甘、醋(酸)、咸、辛、苦、淡。《品类足论辩五事品》则将味分为可意、不可意、顺舍三种。
五、触尘
触尘,指身根感觉的境界,是身识所分别的对象。《俱舍论》说触有十一种:坚、湿、暖、动、滑、涩、重、轻、冷、饥、渴。前四项属能造触,是依四大种(地、水、火、风)所产生的触,是一切触的所依;后七项属所造触,是因所依的四大种增盛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
六、法尘
法尘指第六识(意识)所缘的对境,又名法处、法界。广义而言,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一切诸法,也就是意根、意识对六尘全体的作用。
由于六尘的关系,使我们在心里涌现好、坏、美、丑、高、下、贵、贱等分别妄想,所以六尘又名“六妄”;能衍生种种执着烦恼,令善心衰减,所以也称为“六衰”;能劫持一切功德法财,因此叫做“六贼”。
烦恼如何产生?“色不迷人人自迷”,色是因缘和合而有的假色,它的自身并没有善恶的分别,是我们的眼根攀缘外境所造成的结果。因此“情人眼里出西施”,情人不一定美如西施,只不过是眼识妄起造作分别而已。其它如声、香、味、触、法等尘所以会令我们起惑造业,莫不由于其它五根、五识向外驰求执取,而产生种种贪染爱着的结果。
佛教特别举出六尘的过患,目的在于提醒修行者,要时时注意密护六根门头,不要被虚幻的外境所眩惑左右。
五蕴与六尘
五蕴
一、五蕴:
我们念佛经时,经常听到五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上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谓"蕴"译自(Skanbha),旧译阴或众。意义是积聚,五蕴既是五种聚合。所谓:
(一)、色蕴:即物质的积聚。色蕴包含内色与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我们所依靠生活的根身(身躯);外色就是:色、声、香、味、触--五境:所知的外境,这些都包含在五蕴之中。
(二)、受蕴既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受;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忧、喜。固受有苦、乐、舍、忧、喜五种性质。
(三)、想蕴: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既是看、听、接触东西时,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后为它安立名称,生起认识的心理。
(四)、行蕴:"行"是造作之义,行蕴是驱使心造作诸业,所造作的行为有善、恶、无记三种心理,称为心所生法,又称为心所。
(五)、识蕴:佛教对识蕴的解说有大、小乘的区别,在此依据大乘的分类来解说:识蕴分为八识,它又可分为三种类:一者为心,它集起诸法,并能生起种种的法,此既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二者为意,它恒思量我--末那识。既是我们有一种心念,它一直执著有一个"我",称为意。三者为识,既是了别外境;能够知觉外面境界的心,称为识。有时候,心、意、识总称为心,也称为识蕴;识能够知道外境,所以是能知的心,因为由它带动其他的心念,以它为主,故称为心王,随它而生起的心念称为心所。
五蕴包含了色、受、想、行、识这五种类的法,各个合为一集,都是因缘和合的,它们相续不断的生灭,故五蕴的意思是五种不同的聚合。五蕴也被翻译为五众或五阴。"五众"是五种众多的法聚合在一起;"五阴"是五种法遮盖住我们的智慧之意。佛陀为利根的众生说五蕴;智慧比较差的众生,佛陀则为他们演说十二处、十八界。
二、众生的意义:
五蕴组成生命的自体,世间有很多的生命在活动,佛教把这些生命分为无情生命和有情生命两种。
(一)、无情生命:有生理现象,没有精神活动,也没有我执,称为无情生命。好像植物、依靠我们的身体生活的细胞等,都是无情生命。
(二)、有情生命:有生理活动,也有精神活动,并且执著我、爱我、爱他所执著的我,这样的有情生命才有资格称为有情众生。
佛陀说众生是由名、色组成的聚合,这个名色略分为五种类聚--五蕴。
⑴、名:我们的精神活动,不可见,但知道它的存在,唯有名字,故称之为名。此名既是我们的心,它又可分为心、意、识或八识。
⑵、色:生理的活动,它有色相可见,是属于物质的。在五蕴中的色主要是指我们的身体--身根。故名色是心法和色法,心和色组成我们的身体和精神活动。
三、五蕴简表:
〔色〕-色法-物质的活动
五蕴:-〔想 〕-心所法
〔行〕- 精神的活动
〔识〕-心王
四、详谈五蕴:
(一)、色蕴:
色蕴的意义:色是有质碍,占有一定的空间,久后会变坏。色所指的是一切物质,以及一切物质的活动现象。比如:矿物是物质,它肯定是属于色蕴;但是声音,并非物质,是物质所震动的现象,故它也属于色蕴。
古代印度人把世间的物质,分为四种性质称为四大。色是由四大种造,一切物质皆具四大种。所谓四大既是:一者、地大--坚硬性之元素;二者、水大--流动潮湿性之元素;三者、火大--热暖性之元素;四者、风大--轻浮流动性之元素。以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此四大是指物质的三态以及热的能量:地大--物质的固态;水大--物质的液态;火大--热的能量;风大--物质的气态。故四大并非指地、水、火、风,它是指物质的四种性质,只是用地、水、火、风做代表罢了。经纶上说每一种物体都具有四大,比如说海水,它具有水大多,地大、火大、风大少。如果海水加热,它的火大就增加了。又比如说一块石头,它的地大多,水大、火大、风大少。如果石头冷的话,火大少;石头热的话,火大就多。
佛教对物质的分类比较注重直觉的分析,既是我们的感官接触物质时,直接的了解它,并非像研究物理、化学那样,用各种仪器来研究,发现、明白里面包含何种元素,佛教对这些不太注重。它着重于指导我们认识物质和心之间的关系,所以佛教是以物质的活动与精神的活动,在心与境的互相作用上,作了一个很特别的分类方法,既是将色法分为内色和外色,内色有眼、耳、鼻、舌、身五种;外色有色、声、香、味、触五种,合称为五双色。
内色 外色 产生的知觉
眼根-----色尘-----眼睛看到颜色
耳根-----生尘-----耳朵听到声音
鼻根-----香尘-----鼻子嗅到香味
舌根-----味尘-----舌头舔到味道
身根-----触尘-----身体接触到东西
谈到五双色,那就要讲到"根",我们经常说六根清净,六根不净,那六根是指什么呢?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六根。六根所对的境称为六尘,既是色、声、香、味、触、法。其中意根和法尘的一部分是属于心法,既是法尘可分为两部分:一者、心法;二者、色法--法处所摄色。佛法中把物质(色法)分为五双色和发处所摄色,共十一种。
(二)、受蕴:
"受”是内心领纳所缘的境界的心所生法。内心领取纳受外境,生起一种心念,它会对顺、逆的外境产生三种不同的感受,既是苦、乐、舍(不苦不乐)受,称为三受。
⑴、苦受:领纳逆境,身心逼迫,刺激太强,身心感受到苦。
⑵、乐受:领纳顺境,我们所喜爱的境,身心适悦。
⑶、舍受:领纳中庸性的境,身心处在不苦不乐的感受。
⑴、受的来源:我们凡夫的感受与所知的一切皆从六根而来。
1、眼根所生受--眼睛看到色彩的明暗,并非看到东西,它是看到光线(物体表面之颜色所反射之光)。好像你观看电影,看到的是光线,光线告诉你电影里面有一个"李小龙",而你看到的是光线,看不到"李小龙"。同样的道理,现在大家坐在大悲殿里,看到的是佛像的颜色(即光线),并不是看到佛像。眼睛对颜色有三种感受,比如说光线很刺激,它直射到你的眼睛,你想都不必想,眼睛马上闭起来,当时眼睛在受苦;如果当时的光线很柔和,看了很舒服,那就是眼睛受乐;如果光线没有什么作用,你没感觉到什么,这时的眼睛是处在不苦不乐受(舍受)中。不同的众生对颜色有不同的爱好,碰到所喜爱的光线,就感觉乐受;人类喜爱柔和的青色和蓝色,眼睛看了很舒服;如果很暗的颜色,眼睛看不清楚,就会很辛苦。同样的,我们看到强烈的光线,眼睛感觉的刺痛,那时的眼睛在受苦。
2、耳根所生受--耳朵听音调的高低,以及声量的大小。如果音调太高、声量太大的话,它受不了,苦死;耳朵听到和谐的声音受乐;如果没有声音,耳朵就处在不苦不乐的状态。
3、鼻根所生受--鼻子是嗅香、臭的味道,而香、臭又分为浓烈与清淡。如果味道很浓重,我们一闻,鼻子就塞住,它抗议受不了--苦,如果闻到好味道,鼻子就很舒畅,它受乐。
4、舌根所生受--舌头舔到味道,会生起苦、乐、舍三种感受。
5、身根所生受--身体接触到东西,也会生起苦、乐、舍三受。
6、意根所生受--意所知的是我们的法尘,也就是心念。我们的心里念:do、re 、mi、fa、so,或是念:一、二、三、四、五,这就是心念。我们的意识对这些法尘会有什么感受呢?我们念:一、二、三、四、五会辛苦吗?不会,如果从早念到晚,那"意"就会受不了,觉得很辛苦;我们做不到的事情,想不通的道理,绞尽脑汁,还是想不透,那"意"就很受苦。如果我们不让意根起心动念,它会觉得无聊,很苦,我们稍微让它动一动,它就乐了。这些都是从六根所得来的受,它发生在心、境接触的那一刹那,心、境接触一过后,它就不存在了。比如现在我用灯光照你的眼睛,它受刺激,既是受苦;如果把灯关了,那苦就没有了。
我们还有思想上的忧授与喜受。忧受是担心、忧虑种种的事务;喜受就是对事务产生快乐的心情。忧受与喜受是一念一念的心,心心相续而产生,并非由六根而来。比如你想起一件快乐的事情,你内心很快乐,这就是喜爱。苦、乐、舍三受是六根"接触外境后",加上烦恼而生起的感受,所以忧、喜是烦恼,苦、乐、舍不是烦恼。
色蕴有形状,可看到,它很重要,被列入五蕴中是理所当然的,那受蕴呢?它之所以也被列入五蕴,是因为我们的六根无时无刻都跟六尘接触,既是眼、耳、鼻、舌、身、意念念都在受的作用中。比如你们坐在这里,屁股坐着座垫就有受了;皮肤接触空气,空气热一点,冷一点你都在受;耳朵听我讲话,从扩音机里发出来的声音,你也在受;眼睛看投影机所放射出来的灯光,你也在那儿感受。当时的眼睛与耳朵都在受苦、受乐,所以我们的六根无时无刻都在受苦、受乐当中,它的作用从来没有停止过。我们一觉醒来就在感受,甚至在睡梦中也是如此。因为凡夫对这个受的作用不知不觉,而佛陀觉悟到这个受的作用力非常强大,没有一刻停止过,只要你一知道有事情发生,心念在动,就有受在作用,这个感受很重要,故被列入五蕴之中,占着重要的位置。
受蕴是无量无数相续不断的受心所集为一聚。这个受心所是无量无数刹那生灭的苦、乐、舍三种感受,它们生生灭灭不已,称为受心所。
(三)、想蕴:
六根与外境接触,内心构画出种种外境的相状,对外境起决定的心理,并且安立种种的名称,既是所谓名相的安立。这个名相是众生主观的安立,而在这名相中执著有一个实有的个体。我们以"山"来做例子,眼睛看到一堆沙土,就看到"山"的这个形色,那个颜色的形状多次的出现在眼前、过后,心确定有"山"的形相存在,认为实在有这样的东西,就开始构画种种相状。接着给此相状的物体名字,称它为"山"。过后却颠倒过来,不知道"山"的实体,是因为有这样的形状,我们把它称为"山"罢了。从此以后,我们一件到这样的形状,就执著生起"山"的"想",这就是所谓的想蕴。所以这个想蕴并不是一次得来,而是累积了多次的经验后得到的。在举一个例子:当一个人出世后,没有看过下雨,母亲把他抱到外面,看到雨水纷纷落下,他根本不知道那是"雨",也不知道那是什么回事,看了又看,慢慢的就认定世间有这样东西,会从天上掉下来,后来他从大人那儿学习到那是"雨水",结果以后他就执著,认为这个世间真的有"雨水",这就是想的作用。
想蕴跟受一样,也是从六根而来。眼睛接触的境所生的这个想,既是颜色的相貌,称为色相;耳朵分别声音的相貌;鼻子分别气味的相貌;舌头分别味道的相貌;身体分别接触的相貌,那么我们的意则分别心念想的相貌。这些种种的相貌都是我们内心把它构画出来的。这个想与受一样重要,因为只要我们在受的同时,我们的意识--心,就来回不停地在六根那儿作想,由这个想我们分别外境是如此这般,这般如此,所以说一切的语言都是想的念念作用,只要心中有语言的活动,就是想蕴的作用。甚至不出声,眼睛一打开来看到景物,耳朵听到声音,想蕴就告诉我们那是什么。比如你听到虫叫声、车声,都能确认那是虫叫声或车声。如果第一次听到车声,你可能会被吓死,因为从未听过,太可怕了。不过,多听几回后,就构画出车声的形状--声相,以后一听到那个声相,就给它一个名称,称为车声,这就是所谓的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看、所听到的事事物物,过后心中区别它们,那一样不是由想得来的?所以"想"是一种很重要的心理作用,它也被列为五蕴当中之其中一蕴,称为想蕴。
(四)、行蕴:
行蕴是很复杂的,我在此只是作简单的解说:我们的心所生的种种心念,称为心所。这些心所除了受与想之外,其余的一切心所生法,这些心的行为(心行)皆是有造作的,并且念念迁流变化,都称为行;这种种的"行"聚合在一起,则称为行蕴。比如贪、瞋、痴的心:人家骂你,起瞋心,这就是"行"。此外,贪、瞋、痴、忿、恨、恼、害等都是"行"。所以在我们的心念中,除了识、受和想以外,其他的心念都是行。这些心会造业,是有造作的。甚至你起好心、善心也是行:比如我们念一部《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那也是行,因为我们的心有造作,念念在那儿变化,这个行是属于善的:如果我们被人家骂,起瞋心是属于恶的,那就是造恶。行蕴所生的心是造业的主要力量与原因,因为这些心念驱使我们的身、口、意去造业,所以行蕴是五蕴中造业的主要心理作用。
讲到五蕴,我们就要讲到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的关系。我们的内心接触外境时,它们之间会发生关系,根--六根、尘--六尘(外境)互相接触,它们接触的同时,心作意(也称注意),如果根、尘不接触,识是不会生起来的;如果根、尘接触,同时心也作意的话,这时候知觉的心称为识。根、尘、识三个一起作用的时候,所产生的心理称为触心所。比如说:我们能够看到颜色的心理,称为眼识。这个眼识依靠眼根来接触色的境,在这个过程当中,了别外境的心称为识。如果根、尘不接触,我们是不会生起注意的心理。比如当你的眼睛盖住的时候,心多数就不会注意到眼睛所看的景物。但是根、尘接触的时候,心有时会同时、同境注意,有时候不会;比如说,我们坐在那儿看书,看到入神时,外面有声音在耳朵那里作用,我们却不知道;那就是根、尘接触时,心当时不在耳根,也不在外境(声音)那儿作用,耳识就不生起来,耳边有什么声音,就没听到了。所以我们要明白,内心、六根与外境的作用有这样的区别。
(五)、识蕴
很多识蕴聚合在一起,称为识蕴。依唯识宗说:识可分为八种,称为心王。前面六种:眼、耳、鼻、舌、身、意是属于了别的作用,故称为识。识是依根缘外尘了别外境。
⑴、了别与分别的不同:
了别的意思是:我们的心第一念知觉所对的境,没有加任何的语言去称呼它,称为了别;分别是在了别以后,我们的心对于外境进一步加于名言的了解。比如你坐在这里听我说法,听到我的声音,知道我的声音是男人的声音吗,知道。但是当时你有没有加语言去分别?没有,对吗?所以我每讲一句话,你都知道是广超师的声音,是男人的声音,但是你不必去想它,只是知道而已,这种知道的作用称为了别。但是当我提起我的声音是男人的声音时,你就去想:男人的声音是低沉的,与女声不同;过后就很确定那是男声,这就是分别。我们的心对外境有两层的作用,第一层的作用是了别;第二层的作用称为分别。我们知觉的第一念时时刻刻都处在了别所对的境,与此同时,我们的心时时刻刻又去分别外境;我们先了别,而后分别。了别是现在的心识在知觉,它知觉现在的境;而分别确是在我们了别以后,很多连续的心念去了解刚才已发生过了的境。比如我把手举起来;你们看到这样的动作,当时眼睛是了别这只手的颜色,然后内心分别这是手。
⑵、六识了别的作用:
眼识依眼根了别色境:它了别色境并不是了别色境的内容。比如有一堆颜色,我没说那是什么?你看到是一堆颜色,那叫做了别。如果你知道那颜色所表现的景物、意境等是什么时,那叫做分别。在举一个例子,你看这个白板,上面写这黑字,当你的眼睛在看时,眼识在那边作用,眼识是知道黑白罢了;那黑白里面表达的是什么?眼识是不知道的。过后,我们的第六意识一念念去分别它,把它联系起来,才发现里面的内容,这就是分别。所以了别是在第一念,但是它并非是单独的一个,我们只要看一下,眼识已经不知道多少百千万念飞奔而过。如果我们只保持看而不想的时候,那就是处在了别当中;这个了别一刹那、一刹那就过去。所以眼识也就一刹那、一刹那的生灭。比如我用五颜六色的灯光在银幕上,一下红、一下白;你的眼识就一下子知道红、一下子知道白,在那儿一念一念的作用。红白颜色是眼睛所知道的,但是红白颜色里的图画形象是什么?它就不知道了,必须利用我们的第六意识的心去思考、分别。耳识依耳根了别声境,所以耳识也是知道声音罢了,它不知道声音里有什么内容?比如我们听到猫叫声,就分别是猫的声音而不是狗的,那叫声表达什么意思,我们没有去分别;在了别猫的叫声的同时,我们又在分别那个声音是猫的叫声。
因为了别很快,它一刹那、一刹那飞奔而过,很难感受到。我们所知道的都是处在分别的时候。如果我们没有修禅定,心念的觉悟不够快,不懂多少个念后才知道,那个时候就是分别;当第一个念就知道,那是了别。
意识(第六识)依意根了别法境,举个例子来说,当我们讲到六根,六尘,你们知道什么是法尘吗?法尘就是我们一念一念的心境,既是心所生出来的法。能够知道法尘的才是我们的心--识。请大家坐好,闭上眼睛,随我默念:"阿--弥--陀--佛。……"现在你们注意:阿、弥、陀、佛的这些念--法尘;能够知道这些念(法尘)阿弥陀佛的心--意识。你们知道吗?一般的人往往把法尘当成能知的心。同样的,眼睛看到颜色,当时知道颜色的那个作用,就是你的心;耳朵听到声音,知道声音的也是你的心,所知道的是声音。所以这六个识是一念、一念的在作用,好像刚才我们念阿弥陀佛时,每一念、每一念都有一个意识知道那个声音,当我们念"阿"的时候,那个意识知道"阿";当我们念"弥"的时候,那个意识知道"弥";……所以每一念有不同的法尘与意识在生灭,我们的眼识,耳识也是这样的作用,此即是识。我们除了眼、耳、鼻、舌、身、意六个识外,根据大称唯识宗的讲法,我们还有第七识,这个意根就是第七识。此外我们还有第八识,称为阿赖耶识。我们凡夫对此识不知不觉,它能够收藏所有造业的种子,同时那些种子依靠这个识的因缘而能够形成果报。第七识又称为
末那识,翻译成中文称为意,这个识一直执著阿赖耶识是"我",所以它是执著"我"的一种心理作用。我们的第六意识是依靠第七识而生起的,所以被称为意根。好像我们的眼识依靠眼根而生起,所以称为眼根;第六识依靠意根而生起,所以称为意识。
五、五蕴之间的互相关系:
五蕴中的色蕴,分为内色与外色,就是根与境(尘)。尘是所知道的境,根是我们的识依靠它来知道外境。心与境接触的时候,那个接触的心理称为触。触当时能知外境的是识,心、境接触之后,就会连续的生起受、想、行。过后苦、乐、舍三种受即生起。同时心构画种种的形相。而且给它们种种名称,此既是所谓的想。我们安立名言后,加上烦恼,就生起善、恶之心,甚至发动身、口、意去造业,这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生命就是这样一直连续不断的活动。
六、五蕴的真相:
五蕴的真相是无常、苦、空、无我。因为五蕴中的每一念都在生灭变化,故它是无常的;因为它无常,每一念生起后,终归会消灭,故苦;因为在五蕴的聚合中,任何的一个东西都不是常的,不是独立的,不是单一的,非常非一,而且没有主人,没有人控制,它一直随着因缘生灭,故无我;因为五蕴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的东西没有自性,即使没有自己的性能,所谓没有自性,无自性故空。
七、观察五蕴:
佛陀在《五蕴譬喻经》中教导我们要怎样观察五蕴,经曰:"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时焰,诸行如芭蕉,诸识法如幻。"佛陀教导我们观察五蕴中的"色"如河水冲击时形成的肮脏的泡沫,虚有其形,实无一物,保留片刻,容易破灭;"受"如水中一个一个浮上来的气泡,一下子就破灭了,我们受的心念也是这样,比如:眼睛一念一念的感受,一下子就过去了;"想"如春天或夏天时阳光照在地上,水份蒸发成为水蒸气,它有时会反射,形成各种影像,它是一种幻象,我们的想蕴就有如春时焰那样,虚幻不真实;诸"行"如芭蕉,就是我们一念一念的心行好像香蕉树,一片一片的剥开来是空心的,里面什么都没有,我们的心念亦复如是。比如说:阿弥陀佛,你看"阿"里面有东西吗?没有。"弥"里面有东西吗?没有。……但是你把它组合起来,你看到"阿弥陀佛"四个字所代表的东西;诸"识"法如幻,"识"就是我们能够知觉的心,它如幻如化,就好像魔术师,它变化出一些东西,我们被它迷失了,以为真的有这些东西,同样的,我们也认为有一个心存在,但是心是如幻如化的。
一、色尘
《俱舍论》卷一记载,色境有二种:
1、显色:指显现的颜色,有青、黄、赤、白、云、烟、尘、雾、影、光、明、暗等十二种。
2、形色:指物体的形状,有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等八种。
《瑜伽师地论》卷一,在显色、形色之外,增加表色,使得色尘的分类更加完备。即凡是行、住、坐、卧、取、舍、屈、伸等种种动作形态,明显的表现于外,可以令人看见的,称为表色。
二、声尘
声尘,指耳根所能接收到的声波,是耳识所分别的对象。《俱舍论》卷一记载,声音大致可分为八种。依发声的物体有感觉与否,先大别为有执受大种因之声与无执受大种因之声。执受,是心、心所的异名。大种,指地、水、火、风四大种。凡是声音发自有情的四大种者,称为有执受大种因之声,如人的语言、拍手的声音等;凡是声音发自非有情的四大种者,称为无执受大种因之声,如佛陀以神通力变作化人的言语、录音带所发出的音声,或木、石、流水、落叶等所发的声音等。然后,再根据声音是有意义或无意义,而分为有情名之声、非有情名之声。更由不同物类发出的响声,给予人产生爱恶的情绪反应,又分为可意声、不可意声。
可 意 声:好 语 声,有 情 名
不可意声:恶 语 声,有执受大种为因
可 意 声:好拍手声,非有情名
不可意声:恶拍手声,无执受大种为因
可 意 声:化人好语,有情名
不可意声:化人恶语
可 意 声:木石好声,非有情名
不可意声:木石恶声
三、香尘
香尘又称香境,是鼻根所嗅的东西,鼻识所分别的对象。《俱舍论》卷一记载,香可分为四种:
1、好香:指嗅了使人感到舒适喜悦,有益身心,并且能够增长福业者。
2、恶香:指嗅了使人感到局促紧张,无益身心,并且不能增长福业者。
3、等香:等,是均等的意思。不太强,不太弱,恰到好处者,称为等香。
4、不等香:指太强、太弱,出于均等以外者。
四、味尘
味尘,指舌根所尝的味道,是舌识分别的境界。《俱舍论》说味有六种:甘、醋(酸)、咸、辛、苦、淡。《品类足论辩五事品》则将味分为可意、不可意、顺舍三种。
五、触尘
触尘,指身根感觉的境界,是身识所分别的对象。《俱舍论》说触有十一种:坚、湿、暖、动、滑、涩、重、轻、冷、饥、渴。前四项属能造触,是依四大种(地、水、火、风)所产生的触,是一切触的所依;后七项属所造触,是因所依的四大种增盛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
六、法尘
法尘指第六识(意识)所缘的对境,又名法处、法界。广义而言,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一切诸法,也就是意根、意识对六尘全体的作用。
由于六尘的关系,使我们在心里涌现好、坏、美、丑、高、下、贵、贱等分别妄想,所以六尘又名“六妄”;能衍生种种执着烦恼,令善心衰减,所以也称为“六衰”;能劫持一切功德法财,因此叫做“六贼”。
烦恼如何产生?“色不迷人人自迷”,色是因缘和合而有的假色,它的自身并没有善恶的分别,是我们的眼根攀缘外境所造成的结果。因此“情人眼里出西施”,情人不一定美如西施,只不过是眼识妄起造作分别而已。其它如声、香、味、触、法等尘所以会令我们起惑造业,莫不由于其它五根、五识向外驰求执取,而产生种种贪染爱着的结果。
佛教特别举出六尘的过患,目的在于提醒修行者,要时时注意密护六根门头,不要被虚幻的外境所眩惑左右。
五蕴与六尘
五蕴
一、五蕴:
我们念佛经时,经常听到五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上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谓"蕴"译自(Skanbha),旧译阴或众。意义是积聚,五蕴既是五种聚合。所谓:
(一)、色蕴:即物质的积聚。色蕴包含内色与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我们所依靠生活的根身(身躯);外色就是:色、声、香、味、触--五境:所知的外境,这些都包含在五蕴之中。
(二)、受蕴既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受;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忧、喜。固受有苦、乐、舍、忧、喜五种性质。
(三)、想蕴: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既是看、听、接触东西时,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后为它安立名称,生起认识的心理。
(四)、行蕴:"行"是造作之义,行蕴是驱使心造作诸业,所造作的行为有善、恶、无记三种心理,称为心所生法,又称为心所。
(五)、识蕴:佛教对识蕴的解说有大、小乘的区别,在此依据大乘的分类来解说:识蕴分为八识,它又可分为三种类:一者为心,它集起诸法,并能生起种种的法,此既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二者为意,它恒思量我--末那识。既是我们有一种心念,它一直执著有一个"我",称为意。三者为识,既是了别外境;能够知觉外面境界的心,称为识。有时候,心、意、识总称为心,也称为识蕴;识能够知道外境,所以是能知的心,因为由它带动其他的心念,以它为主,故称为心王,随它而生起的心念称为心所。
五蕴包含了色、受、想、行、识这五种类的法,各个合为一集,都是因缘和合的,它们相续不断的生灭,故五蕴的意思是五种不同的聚合。五蕴也被翻译为五众或五阴。"五众"是五种众多的法聚合在一起;"五阴"是五种法遮盖住我们的智慧之意。佛陀为利根的众生说五蕴;智慧比较差的众生,佛陀则为他们演说十二处、十八界。
二、众生的意义:
五蕴组成生命的自体,世间有很多的生命在活动,佛教把这些生命分为无情生命和有情生命两种。
(一)、无情生命:有生理现象,没有精神活动,也没有我执,称为无情生命。好像植物、依靠我们的身体生活的细胞等,都是无情生命。
(二)、有情生命:有生理活动,也有精神活动,并且执著我、爱我、爱他所执著的我,这样的有情生命才有资格称为有情众生。
佛陀说众生是由名、色组成的聚合,这个名色略分为五种类聚--五蕴。
⑴、名:我们的精神活动,不可见,但知道它的存在,唯有名字,故称之为名。此名既是我们的心,它又可分为心、意、识或八识。
⑵、色:生理的活动,它有色相可见,是属于物质的。在五蕴中的色主要是指我们的身体--身根。故名色是心法和色法,心和色组成我们的身体和精神活动。
三、五蕴简表:
〔色〕-色法-物质的活动
五蕴:-〔想 〕-心所法
〔行〕- 精神的活动
〔识〕-心王
四、详谈五蕴:
(一)、色蕴:
色蕴的意义:色是有质碍,占有一定的空间,久后会变坏。色所指的是一切物质,以及一切物质的活动现象。比如:矿物是物质,它肯定是属于色蕴;但是声音,并非物质,是物质所震动的现象,故它也属于色蕴。
古代印度人把世间的物质,分为四种性质称为四大。色是由四大种造,一切物质皆具四大种。所谓四大既是:一者、地大--坚硬性之元素;二者、水大--流动潮湿性之元素;三者、火大--热暖性之元素;四者、风大--轻浮流动性之元素。以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此四大是指物质的三态以及热的能量:地大--物质的固态;水大--物质的液态;火大--热的能量;风大--物质的气态。故四大并非指地、水、火、风,它是指物质的四种性质,只是用地、水、火、风做代表罢了。经纶上说每一种物体都具有四大,比如说海水,它具有水大多,地大、火大、风大少。如果海水加热,它的火大就增加了。又比如说一块石头,它的地大多,水大、火大、风大少。如果石头冷的话,火大少;石头热的话,火大就多。
佛教对物质的分类比较注重直觉的分析,既是我们的感官接触物质时,直接的了解它,并非像研究物理、化学那样,用各种仪器来研究,发现、明白里面包含何种元素,佛教对这些不太注重。它着重于指导我们认识物质和心之间的关系,所以佛教是以物质的活动与精神的活动,在心与境的互相作用上,作了一个很特别的分类方法,既是将色法分为内色和外色,内色有眼、耳、鼻、舌、身五种;外色有色、声、香、味、触五种,合称为五双色。
内色 外色 产生的知觉
眼根-----色尘-----眼睛看到颜色
耳根-----生尘-----耳朵听到声音
鼻根-----香尘-----鼻子嗅到香味
舌根-----味尘-----舌头舔到味道
身根-----触尘-----身体接触到东西
谈到五双色,那就要讲到"根",我们经常说六根清净,六根不净,那六根是指什么呢?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六根。六根所对的境称为六尘,既是色、声、香、味、触、法。其中意根和法尘的一部分是属于心法,既是法尘可分为两部分:一者、心法;二者、色法--法处所摄色。佛法中把物质(色法)分为五双色和发处所摄色,共十一种。
(二)、受蕴:
"受”是内心领纳所缘的境界的心所生法。内心领取纳受外境,生起一种心念,它会对顺、逆的外境产生三种不同的感受,既是苦、乐、舍(不苦不乐)受,称为三受。
⑴、苦受:领纳逆境,身心逼迫,刺激太强,身心感受到苦。
⑵、乐受:领纳顺境,我们所喜爱的境,身心适悦。
⑶、舍受:领纳中庸性的境,身心处在不苦不乐的感受。
⑴、受的来源:我们凡夫的感受与所知的一切皆从六根而来。
1、眼根所生受--眼睛看到色彩的明暗,并非看到东西,它是看到光线(物体表面之颜色所反射之光)。好像你观看电影,看到的是光线,光线告诉你电影里面有一个"李小龙",而你看到的是光线,看不到"李小龙"。同样的道理,现在大家坐在大悲殿里,看到的是佛像的颜色(即光线),并不是看到佛像。眼睛对颜色有三种感受,比如说光线很刺激,它直射到你的眼睛,你想都不必想,眼睛马上闭起来,当时眼睛在受苦;如果当时的光线很柔和,看了很舒服,那就是眼睛受乐;如果光线没有什么作用,你没感觉到什么,这时的眼睛是处在不苦不乐受(舍受)中。不同的众生对颜色有不同的爱好,碰到所喜爱的光线,就感觉乐受;人类喜爱柔和的青色和蓝色,眼睛看了很舒服;如果很暗的颜色,眼睛看不清楚,就会很辛苦。同样的,我们看到强烈的光线,眼睛感觉的刺痛,那时的眼睛在受苦。
2、耳根所生受--耳朵听音调的高低,以及声量的大小。如果音调太高、声量太大的话,它受不了,苦死;耳朵听到和谐的声音受乐;如果没有声音,耳朵就处在不苦不乐的状态。
3、鼻根所生受--鼻子是嗅香、臭的味道,而香、臭又分为浓烈与清淡。如果味道很浓重,我们一闻,鼻子就塞住,它抗议受不了--苦,如果闻到好味道,鼻子就很舒畅,它受乐。
4、舌根所生受--舌头舔到味道,会生起苦、乐、舍三种感受。
5、身根所生受--身体接触到东西,也会生起苦、乐、舍三受。
6、意根所生受--意所知的是我们的法尘,也就是心念。我们的心里念:do、re 、mi、fa、so,或是念:一、二、三、四、五,这就是心念。我们的意识对这些法尘会有什么感受呢?我们念:一、二、三、四、五会辛苦吗?不会,如果从早念到晚,那"意"就会受不了,觉得很辛苦;我们做不到的事情,想不通的道理,绞尽脑汁,还是想不透,那"意"就很受苦。如果我们不让意根起心动念,它会觉得无聊,很苦,我们稍微让它动一动,它就乐了。这些都是从六根所得来的受,它发生在心、境接触的那一刹那,心、境接触一过后,它就不存在了。比如现在我用灯光照你的眼睛,它受刺激,既是受苦;如果把灯关了,那苦就没有了。
我们还有思想上的忧授与喜受。忧受是担心、忧虑种种的事务;喜受就是对事务产生快乐的心情。忧受与喜受是一念一念的心,心心相续而产生,并非由六根而来。比如你想起一件快乐的事情,你内心很快乐,这就是喜爱。苦、乐、舍三受是六根"接触外境后",加上烦恼而生起的感受,所以忧、喜是烦恼,苦、乐、舍不是烦恼。
色蕴有形状,可看到,它很重要,被列入五蕴中是理所当然的,那受蕴呢?它之所以也被列入五蕴,是因为我们的六根无时无刻都跟六尘接触,既是眼、耳、鼻、舌、身、意念念都在受的作用中。比如你们坐在这里,屁股坐着座垫就有受了;皮肤接触空气,空气热一点,冷一点你都在受;耳朵听我讲话,从扩音机里发出来的声音,你也在受;眼睛看投影机所放射出来的灯光,你也在那儿感受。当时的眼睛与耳朵都在受苦、受乐,所以我们的六根无时无刻都在受苦、受乐当中,它的作用从来没有停止过。我们一觉醒来就在感受,甚至在睡梦中也是如此。因为凡夫对这个受的作用不知不觉,而佛陀觉悟到这个受的作用力非常强大,没有一刻停止过,只要你一知道有事情发生,心念在动,就有受在作用,这个感受很重要,故被列入五蕴之中,占着重要的位置。
受蕴是无量无数相续不断的受心所集为一聚。这个受心所是无量无数刹那生灭的苦、乐、舍三种感受,它们生生灭灭不已,称为受心所。
(三)、想蕴:
六根与外境接触,内心构画出种种外境的相状,对外境起决定的心理,并且安立种种的名称,既是所谓名相的安立。这个名相是众生主观的安立,而在这名相中执著有一个实有的个体。我们以"山"来做例子,眼睛看到一堆沙土,就看到"山"的这个形色,那个颜色的形状多次的出现在眼前、过后,心确定有"山"的形相存在,认为实在有这样的东西,就开始构画种种相状。接着给此相状的物体名字,称它为"山"。过后却颠倒过来,不知道"山"的实体,是因为有这样的形状,我们把它称为"山"罢了。从此以后,我们一件到这样的形状,就执著生起"山"的"想",这就是所谓的想蕴。所以这个想蕴并不是一次得来,而是累积了多次的经验后得到的。在举一个例子:当一个人出世后,没有看过下雨,母亲把他抱到外面,看到雨水纷纷落下,他根本不知道那是"雨",也不知道那是什么回事,看了又看,慢慢的就认定世间有这样东西,会从天上掉下来,后来他从大人那儿学习到那是"雨水",结果以后他就执著,认为这个世间真的有"雨水",这就是想的作用。
想蕴跟受一样,也是从六根而来。眼睛接触的境所生的这个想,既是颜色的相貌,称为色相;耳朵分别声音的相貌;鼻子分别气味的相貌;舌头分别味道的相貌;身体分别接触的相貌,那么我们的意则分别心念想的相貌。这些种种的相貌都是我们内心把它构画出来的。这个想与受一样重要,因为只要我们在受的同时,我们的意识--心,就来回不停地在六根那儿作想,由这个想我们分别外境是如此这般,这般如此,所以说一切的语言都是想的念念作用,只要心中有语言的活动,就是想蕴的作用。甚至不出声,眼睛一打开来看到景物,耳朵听到声音,想蕴就告诉我们那是什么。比如你听到虫叫声、车声,都能确认那是虫叫声或车声。如果第一次听到车声,你可能会被吓死,因为从未听过,太可怕了。不过,多听几回后,就构画出车声的形状--声相,以后一听到那个声相,就给它一个名称,称为车声,这就是所谓的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看、所听到的事事物物,过后心中区别它们,那一样不是由想得来的?所以"想"是一种很重要的心理作用,它也被列为五蕴当中之其中一蕴,称为想蕴。
(四)、行蕴:
行蕴是很复杂的,我在此只是作简单的解说:我们的心所生的种种心念,称为心所。这些心所除了受与想之外,其余的一切心所生法,这些心的行为(心行)皆是有造作的,并且念念迁流变化,都称为行;这种种的"行"聚合在一起,则称为行蕴。比如贪、瞋、痴的心:人家骂你,起瞋心,这就是"行"。此外,贪、瞋、痴、忿、恨、恼、害等都是"行"。所以在我们的心念中,除了识、受和想以外,其他的心念都是行。这些心会造业,是有造作的。甚至你起好心、善心也是行:比如我们念一部《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那也是行,因为我们的心有造作,念念在那儿变化,这个行是属于善的:如果我们被人家骂,起瞋心是属于恶的,那就是造恶。行蕴所生的心是造业的主要力量与原因,因为这些心念驱使我们的身、口、意去造业,所以行蕴是五蕴中造业的主要心理作用。
讲到五蕴,我们就要讲到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的关系。我们的内心接触外境时,它们之间会发生关系,根--六根、尘--六尘(外境)互相接触,它们接触的同时,心作意(也称注意),如果根、尘不接触,识是不会生起来的;如果根、尘接触,同时心也作意的话,这时候知觉的心称为识。根、尘、识三个一起作用的时候,所产生的心理称为触心所。比如说:我们能够看到颜色的心理,称为眼识。这个眼识依靠眼根来接触色的境,在这个过程当中,了别外境的心称为识。如果根、尘不接触,我们是不会生起注意的心理。比如当你的眼睛盖住的时候,心多数就不会注意到眼睛所看的景物。但是根、尘接触的时候,心有时会同时、同境注意,有时候不会;比如说,我们坐在那儿看书,看到入神时,外面有声音在耳朵那里作用,我们却不知道;那就是根、尘接触时,心当时不在耳根,也不在外境(声音)那儿作用,耳识就不生起来,耳边有什么声音,就没听到了。所以我们要明白,内心、六根与外境的作用有这样的区别。
(五)、识蕴
很多识蕴聚合在一起,称为识蕴。依唯识宗说:识可分为八种,称为心王。前面六种:眼、耳、鼻、舌、身、意是属于了别的作用,故称为识。识是依根缘外尘了别外境。
⑴、了别与分别的不同:
了别的意思是:我们的心第一念知觉所对的境,没有加任何的语言去称呼它,称为了别;分别是在了别以后,我们的心对于外境进一步加于名言的了解。比如你坐在这里听我说法,听到我的声音,知道我的声音是男人的声音吗,知道。但是当时你有没有加语言去分别?没有,对吗?所以我每讲一句话,你都知道是广超师的声音,是男人的声音,但是你不必去想它,只是知道而已,这种知道的作用称为了别。但是当我提起我的声音是男人的声音时,你就去想:男人的声音是低沉的,与女声不同;过后就很确定那是男声,这就是分别。我们的心对外境有两层的作用,第一层的作用是了别;第二层的作用称为分别。我们知觉的第一念时时刻刻都处在了别所对的境,与此同时,我们的心时时刻刻又去分别外境;我们先了别,而后分别。了别是现在的心识在知觉,它知觉现在的境;而分别确是在我们了别以后,很多连续的心念去了解刚才已发生过了的境。比如我把手举起来;你们看到这样的动作,当时眼睛是了别这只手的颜色,然后内心分别这是手。
⑵、六识了别的作用:
眼识依眼根了别色境:它了别色境并不是了别色境的内容。比如有一堆颜色,我没说那是什么?你看到是一堆颜色,那叫做了别。如果你知道那颜色所表现的景物、意境等是什么时,那叫做分别。在举一个例子,你看这个白板,上面写这黑字,当你的眼睛在看时,眼识在那边作用,眼识是知道黑白罢了;那黑白里面表达的是什么?眼识是不知道的。过后,我们的第六意识一念念去分别它,把它联系起来,才发现里面的内容,这就是分别。所以了别是在第一念,但是它并非是单独的一个,我们只要看一下,眼识已经不知道多少百千万念飞奔而过。如果我们只保持看而不想的时候,那就是处在了别当中;这个了别一刹那、一刹那就过去。所以眼识也就一刹那、一刹那的生灭。比如我用五颜六色的灯光在银幕上,一下红、一下白;你的眼识就一下子知道红、一下子知道白,在那儿一念一念的作用。红白颜色是眼睛所知道的,但是红白颜色里的图画形象是什么?它就不知道了,必须利用我们的第六意识的心去思考、分别。耳识依耳根了别声境,所以耳识也是知道声音罢了,它不知道声音里有什么内容?比如我们听到猫叫声,就分别是猫的声音而不是狗的,那叫声表达什么意思,我们没有去分别;在了别猫的叫声的同时,我们又在分别那个声音是猫的叫声。
因为了别很快,它一刹那、一刹那飞奔而过,很难感受到。我们所知道的都是处在分别的时候。如果我们没有修禅定,心念的觉悟不够快,不懂多少个念后才知道,那个时候就是分别;当第一个念就知道,那是了别。
意识(第六识)依意根了别法境,举个例子来说,当我们讲到六根,六尘,你们知道什么是法尘吗?法尘就是我们一念一念的心境,既是心所生出来的法。能够知道法尘的才是我们的心--识。请大家坐好,闭上眼睛,随我默念:"阿--弥--陀--佛。……"现在你们注意:阿、弥、陀、佛的这些念--法尘;能够知道这些念(法尘)阿弥陀佛的心--意识。你们知道吗?一般的人往往把法尘当成能知的心。同样的,眼睛看到颜色,当时知道颜色的那个作用,就是你的心;耳朵听到声音,知道声音的也是你的心,所知道的是声音。所以这六个识是一念、一念的在作用,好像刚才我们念阿弥陀佛时,每一念、每一念都有一个意识知道那个声音,当我们念"阿"的时候,那个意识知道"阿";当我们念"弥"的时候,那个意识知道"弥";……所以每一念有不同的法尘与意识在生灭,我们的眼识,耳识也是这样的作用,此即是识。我们除了眼、耳、鼻、舌、身、意六个识外,根据大称唯识宗的讲法,我们还有第七识,这个意根就是第七识。此外我们还有第八识,称为阿赖耶识。我们凡夫对此识不知不觉,它能够收藏所有造业的种子,同时那些种子依靠这个识的因缘而能够形成果报。第七识又称为
末那识,翻译成中文称为意,这个识一直执著阿赖耶识是"我",所以它是执著"我"的一种心理作用。我们的第六意识是依靠第七识而生起的,所以被称为意根。好像我们的眼识依靠眼根而生起,所以称为眼根;第六识依靠意根而生起,所以称为意识。
五、五蕴之间的互相关系:
五蕴中的色蕴,分为内色与外色,就是根与境(尘)。尘是所知道的境,根是我们的识依靠它来知道外境。心与境接触的时候,那个接触的心理称为触。触当时能知外境的是识,心、境接触之后,就会连续的生起受、想、行。过后苦、乐、舍三种受即生起。同时心构画种种的形相。而且给它们种种名称,此既是所谓的想。我们安立名言后,加上烦恼,就生起善、恶之心,甚至发动身、口、意去造业,这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生命就是这样一直连续不断的活动。
六、五蕴的真相:
五蕴的真相是无常、苦、空、无我。因为五蕴中的每一念都在生灭变化,故它是无常的;因为它无常,每一念生起后,终归会消灭,故苦;因为在五蕴的聚合中,任何的一个东西都不是常的,不是独立的,不是单一的,非常非一,而且没有主人,没有人控制,它一直随着因缘生灭,故无我;因为五蕴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的东西没有自性,即使没有自己的性能,所谓没有自性,无自性故空。
七、观察五蕴:
佛陀在《五蕴譬喻经》中教导我们要怎样观察五蕴,经曰:"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时焰,诸行如芭蕉,诸识法如幻。"佛陀教导我们观察五蕴中的"色"如河水冲击时形成的肮脏的泡沫,虚有其形,实无一物,保留片刻,容易破灭;"受"如水中一个一个浮上来的气泡,一下子就破灭了,我们受的心念也是这样,比如:眼睛一念一念的感受,一下子就过去了;"想"如春天或夏天时阳光照在地上,水份蒸发成为水蒸气,它有时会反射,形成各种影像,它是一种幻象,我们的想蕴就有如春时焰那样,虚幻不真实;诸"行"如芭蕉,就是我们一念一念的心行好像香蕉树,一片一片的剥开来是空心的,里面什么都没有,我们的心念亦复如是。比如说:阿弥陀佛,你看"阿"里面有东西吗?没有。"弥"里面有东西吗?没有。……但是你把它组合起来,你看到"阿弥陀佛"四个字所代表的东西;诸"识"法如幻,"识"就是我们能够知觉的心,它如幻如化,就好像魔术师,它变化出一些东西,我们被它迷失了,以为真的有这些东西,同样的,我们也认为有一个心存在,但是心是如幻如化的。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