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历史沿革
1950年6月,新中国的科学院建立不久,在百废待兴的情形下,着手筹建数学研究所。筹备处设在北京文津街3号,由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任筹备处主任,周培源、江泽涵、华罗庚、许宝騄任筹备处副主任,田方增任秘书。筹集工作受到中央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1951年1月,政务院批文任命华罗庚为即将成立的数学研究所所长。1952年7月1日数学研究所成立,所址设在清华园内,确立了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协同发展的方针。最早成立的研究小组有数论、微分方程、力学、计算机研制、概率统计、代数、拓扑学等。1953年上半年,数学研究所共有科研人员32人,其中专任研究员5人(华罗庚、闵乃大、吴新谋、张素诚、吴文俊),副研究员5人(关肇直、田方增、王寿仁、庄逢甘、夏培肃),助理研究员6人(林鸿荪、孙以丰、越民义、冯康、万哲先、胡海昌),研究实习员11人(陆启铿、龚生、胡和生、张里千、王光寅、邱佩璋、丁夏畦、许孔时、何善堉、孙何生、王元),合聘研究员5人(苏步青、陈建功、段学复、胡世华、张宗燧)。他们开辟的研究方向,为数学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仅在这32人中,后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就有17人。
1956年,通过中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制定,数学研究所在保障数学各重要方向协调发展的同时,重点发展微分方程、概率统计等与国民积极和国防建设关系密切的分支。同时设立了泛函分析、数理逻辑等研究组,以加强相应理论学科的研究。1957年从法国归来的熊庆来先生负责建立了函数论研究组。同一时期,与力学和计算机研制有关的研究工作则独立出去,另行组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计算技术研究所。在二十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鼓舞下,数学所迈上了向科学进军的大道。
1956年,中国颁发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在全部3项一等奖中,数学所获得了2项,即华罗庚的“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数函数论”和吴文俊的“示性类与示嵌类的研究”。
这时期数学研究所的所址有了变迁,1957年临时迁往西苑旅社,1958年迁入中关村。
1961年按学科建立了研究室,包括“四学科”(数论、代数、几何、拓扑),函数论,微分方程,泛函分析,数理逻辑,理论物理,概率统计,以及由力学、数学两所在钱学森、华罗庚、许国志倡导下从事新兴应用学科运筹学的室组合并而成的运筹学研究室。1962年由于国家任务的需要,新建了由关肇直、宋健领导的控制理论研究室。稍后又重设了力学研究室。各项研究工作迅速推进。1961年-1965年,是数学所贯彻“出成果、出人才”的方针,相对稳定并酝酿突破的发展时期。1966年“文革”开始后,研究工作陷入停顿。1972年周恩来总理关于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的指示使数学研究工作又重新开展起来。1973年陈景润正式发表了他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1975年,杨乐、张广厚发表了关于值分布理论的研究。冯康等人于60年代初独立于西方创立的有限元计算方法,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许多部门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这些代表性的工作向世人展示了数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在极度艰难的条件下,坚持数学研究而取得的标志性成果。
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下,数学所科研人员努力追赶国际数学前沿,纯粹与应用数学各个领域的工作都得到全面迅速的推进,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1979年底,根据中国科学院决定,部分人员从数学所分出成立了系统科学研究所,从事控制理论、运筹理论、统计学、系统工程以及相关数学边缘学科的研究。数学所部分研究人员与原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推广办公室人员合并,组建成立应用数学研究所。数学研究所则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兼顾应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其他方向。数学所历任所长为:华罗庚、陆启铿(常务副所长)、王元、杨乐、龙瑞林、李炳仁(代所长)、王跃飞。
1982年,当国家恢复颁发自然科学奖时,数学所再度以高水平成果而受到社会嘱目。1985年,在王元和杨乐院士的创导下,数学所成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开放研究所之一。1991年所址迁入中关村南四街甲一号(现中关村东路55号)。1998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推动下,数学研究所与系统科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以及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原中科院计算中心,1977年成立)整合成为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2024-10-28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