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天辟地是什么意思?
解释:古代神话传说:盘古氏开辟天地,开始有人类历史。后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
读音:kāi tiān pì dì
出处:三国·吴·徐整《三五历纪》:“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
白话释义:天地混沌如鸡蛋,盘古生在其中,一万八千年,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
示例:感谢那些~,披荆斩莽的英雄们!只有你们才配承受这最高的幸福,最大的快乐。刘白羽《从富拉尔基到齐齐哈尔》
扩展资料
近义词:鸿蒙初辟、史无前例、天地开辟
1、鸿蒙初辟
读音:hóng méng chū pì
解释:鸿蒙:古人认为天地开辟之前是一团浑沌的元气。开天辟地。指刚刚开始出现人类世界。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太上君开天经》:“太初始分别天地清浊,剖判涬溟鸿蒙。”
白话释义:田地刚开始分不清天河地一片混沌,开辟前缠绕混沌的元气。
2、史无前例
读音:shǐ wú qián lì
解释: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指前所未有。
出处:清·丘逢甲《岭云海日楼诗钞》卷十二:“牢落文章第一人,天门垂翅竟何因?百年记注无前例,万事枢机有要津。”
白话释义:牢落文章第一人,天门垂下翅膀究竟为什么?百年记注没有先例,万事关键有重要地位。
意思是:古代神话传说:盘古氏开辟天地,开始有人类历史。表示前所未有,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出自:出处:清·黄周星《补张灵·崔莹合传》:“乞君为我多方访之;冀得当以报我;此开天辟地第一吃紧事也。”
示例: 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用法:作谓语、定语;比喻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
扩展资料:
开天辟地的近义词:
1、史无前例
史无前例是一个成语,拼音是shǐ wú qián lì,意思是指的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即前所未有。
出自:清·丘逢甲《岭云海日楼诗钞》卷十二:“牢落文章第一人,天门垂翅竟何因?百年记注无前例,万事枢机有要津。”
示例:嫦娥绕月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科学技术史无前例的伟大成就。
2、鸿蒙初辟
鸿蒙初辟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指刚刚开始出现人类世界。
出自: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太上君开天经》:“太初始分别天地清浊,剖判涬溟鸿蒙。”
示例:以汉字为关纽,中国传统诗画在鸿蒙初辟就结下了因缘。
开天辟地比喻前所未有,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辟:开辟。
开天辟地,读音为 kāi tiān pì dì,通常在句子中作谓语、定语;比喻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造句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
开天辟地是一个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认为盘古氏开辟天地后才有世界,从此才有人类。语出三国·吴·徐整《三五历纪》:“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
白话文意思是天地如一只鸡蛋,鸡蛋里是一片混沌,漆黑一团,盘古在这只大鸡蛋里孕育成人以后,睡了一万八千年,才醒了过来。
扩展资料
开天辟地的近义词:
1,鸿蒙初辟,读音为hóng méng chū pì,意思是指刚刚开始出现人类世界,鸿蒙:古人认为天地开辟之前是一团浑沌的元气。
2,史无前例,读音为 shǐ wú qián lì,指的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即前所未有。史无即历史上没有,前例即可前面的案例。
3,亘古未有,读音为gèn gǔ wèi yǒu,亘古:从古代到现代。从古到今都不曾有过。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四:“太青晚作《嘉莲》诗,七言今体至四百余首,亘古未有。”意思是李白晚年作《嘉莲》诗,七言诗至今四百多手,从古到今都不曾有过。
开天辟地:古代神话传说:盘古氏开辟天地,开始有人类历史。表示前所未有,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出处:见《艺文类聚》卷一引三国.吴.徐整 《三五历纪》。
近义词:鸿蒙初辟、史无前例、天地开辟、筚路蓝缕、亘古未有
造句: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
2、改革开放是开天辟地的一件大事。
扩展资料
典故:
很久很久以前,天地还没有成形,样子好像一个圆圆的鸡蛋。盘古在这只大鸡蛋里孕育成人以后,睡了一万八千年,才醒了过来。这时,他发现他生活在黑暗混沌的大鸡蛋里,心里憋闷得慌,于是,他决心舒展一下筋骨,捅破这个大鸡蛋。
盘古胳膊一伸,腿脚一蹬,大鸡蛋就被撑碎了。可是,他睁大眼睛一看,周围是漆黑一团。盘古急了,抡起拳头就砸,抬起脚就踢。混沌黑暗,就慢慢地分离了。阳气便飘动起来,冉冉上升,变成了蓝天;阴气则渐渐沉降,变成了大地。
1、基本释义:
【成语】: 开天辟地
【拼音】: kāi tiān pì dì
【解释】: 古代神话传说:盘古氏开辟天地,开始有人类历史。表示前所未有,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词语辨析
【用法】: 作谓语、定语;比喻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
例 句: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出 处】:清·黄周星《补张灵·崔莹合传》:“乞君为我多方访之;冀得当以报我;此开天辟地第一吃紧事也。”
2、成语典故:
三国·吴·徐整《三五历纪》:“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天地还没有形成,到处是一片混沌。它无边无沿,没有上下左右,也不分东南西北,样子好像一个浑圆的鸡蛋。这浑圆的东西当中,孕育一个人类的祖先——盘古。
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在这浑圆的东西中孕育成熟了。他发现眼前漆黑一团,非常生气,就用自己制造的斧子劈开了这混混沌沌的圆东西。随着一声巨响,圆东西里的混沌,轻而清的阳气上升,变成了高高的蓝天,重而浊的阴气下沉,变成了广阔的大地。从此,宇宙间就有了天地之分。
盘古出世后,头顶蓝天,脚踏大地,挺立在天地之间。以后,天每日增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盘古也每日长高一丈。这样又经过一万八千年,天高得不能再高,地深得不能再深,盘古自己也变成了九万里长的顶天立地的巨人,像一根柱子一样撑着天和地,使它们不再变成过去的混沌状态。
盘古开天辟地后,天地间只有他一个人。因为天地是他开辟出来的,所以他的情绪有什么变化,天地也跟着发生不同的变化。他高兴的时候,天空晴朗;他发怒的时候,天空阴沉;他哭泣的时候,天空下雨,落到地上汇成江河湖海;他叹气的时候,大地上刮起狂风,他眨眨眼睛,天空出现闪电;他发出鼾声,空中响起隆隆的雷鸣声。
不知经过多少年,盘古还是死了,躺倒在地上。他的头部隆起,成为东岳泰山;他的脚朝天,成为西岳华山;他的肚子高挺,成为中岳嵩山;他的两个肩胛,一个成为南岳衡山,另一个成为北岳恒山。至于他的头发和汗毛,全变成了树木和花草。后来,才有了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三皇,即天皇、地皇和人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