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半夜是成语
2018-04-09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三更半夜是成语 ,出自《宋史·赵昌言传》:“四人者(陈象舆、胡旦、董俨、梁灝)日夕会昌言第。京师为之语曰:‘陈三更,董半夜’。”意思是指深夜。
【成语】: 三更半夜
【拼音】: sān gēng bàn yè
【解释】: 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时。指深夜。
【出处】: 《宋史·赵昌言传》:“四人者(陈象舆、胡旦、董俨、梁灝)日夕会昌言第。京师为之语曰:‘陈三更,董半夜’。”
【造句举例】: 他常常工作到三更半夜。
【拼音代码】: sgby
【近义词】: 半夜三更、夜半三更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深夜
【英文】: midnight
拓展:成语
成语(chengyu,idioms)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成语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出处:《宋史·赵昌言传》:“四人者(陈象舆、胡旦、董俨、梁灝)日夕会昌言第。京师为之语曰:‘陈三更,董半夜’。”
示例:他常常工作到~。
古代一昼夜分十二时辰,其中完全属于夜晚的有五个时辰,也叫五更。十二时辰按十二地支分划,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个时辰,占现代计时法的两小时。 其中夜晚更次如下: 19—21时,戌时 一更。 21—23时 亥时 二更。 23— 1时 子时 三更。 1— 3时 丑时 四更。 3— 5时 寅时 五更。
【拼音】sān gēng bàn yè
【释义】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时,指深夜。
【出处】《宋史·赵昌言传》:“四人者(陈象舆、胡旦、董俨、梁灝)日夕会昌言第。京师为之语曰:‘陈三更,董半夜’。”
【近义词】深更半夜、 半夜三更
【例句】小明常常工作到三更半夜。
三更半夜 [sān gēng bàn yè]
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时。指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