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
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
中国的植树节由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于1915年倡议设立,最初将时间确定在每年清明节。1928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新中国成立后的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
近代植树节最早由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发起。19世纪以前,内布拉斯加州是一片荒芜的平原,树木稀少,黄沙漫天,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国著名农学家朱利叶斯·斯特林·莫尔顿提议在内布拉斯加州规定植树节,动员人民有计划地植树造林。
当时州农业局通过决议采纳了这一提议,并由州长亲自规定今后每年4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三为植树节。此后的16年间,又先后植树6亿棵,终于使内布拉斯加州10万公顷的荒野变成了茂密的森林。
2009年的植树节主题是: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
2010年的植树节主题是:与大树在一起。
2011年的植树节主题是:追求绿色时尚,走向绿色文明。
2012年的植树节主题是:义务植树共建绿色和谐家园,植绿护绿共创省示范文明城市。
2013年的植树节主题是:深入开展造林绿化,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14年的植树节主题是:拥抱春天,播种绿色。
2015年的植树节主题是:美化环境,清新空气。
2016年的植树节主题是:许美好愿望、献绿色爱心。
2017年的植树节主题是:“气候、人类、社会”
2018年的植树节主题是:履行植树义务共建美丽中国。
3月12日是咱们国家的植树节,每年到了这天,很多单位或个人、学校、集体等等都会组织大家一起去植树,为的是通过这样的事情让大家懂得保护环境保护咱们生存的家园。
植树节最早起是在孙中山先生的倡议中提出,在1913年,孙中山就设立了农林部,专门来监管全国的林木业相关事务。后来因为孙中山先生逝世,为了纪念他生前做出的一系列贡献,大家在孙先生逝世三周年之日举行了较为大型的植树仪式,从那天起,以后也就将他逝世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植树节的意义:
1.植树节有利于提高了全社会植树造林、绿化美化环境的意识,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植树节有利于推动了国土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事业的发展,并起到扩大山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
3.植树节有利于带动全民族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保护林业资源,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并且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
1979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决议,正式确定每年的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全国各族人民在植树节前后,展开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我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就有在清明前后植树的习俗。远在春秋时代就有奖励植树的记载。我国正式规定植树节是在1915年。1928年4月,又通令全国将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即3月12日定为植树节。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较大,各地适合植树的时间也不相同。因此,许多省市还规定了自己的植树日、植树周、植树月。
备注:3月12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71天(闰年为72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94天。
2018-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