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文明是从本土独立发展起来的,还是外来的

 我来答
不归矣
2017-02-11 · 匪言勿言,匪由勿语。
不归矣
采纳数:3168 获赞数:3183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历史上各种文化从来都是相互冲突又相互补充的.问题仅仅在于哪一方是强势,哪一方是弱势.当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是弱势时,它只能起到补充的作用,如唐朝时传来的西域胡曲;当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是势均力敌时,它就既是挑战又是补充,如现在在世贸协定中的国家利益;当外来文化对自身文化是强势时,自身文化便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如北美大陆上外来的欧洲文化与本土的印第安人的文化.所以我们在改革开放时也要注意保持一个度,就是说一定要坚持的核心利益,只要不触动核心利益,外来文化只能是一各补充(也许有益,也许有害),但只要触及核心利益,就不是讨价还价的问题了,而是必要时要打仗的问题了.中国文化中国梦

我是一个中国人,当然拥有一个中国梦。很多国人的梦想都非常远大,非常震撼人心。我在自愧不如的同时,也有一个疑问:假如没有中国传统文化,这些梦想能实现吗?能叫做中国梦吗?因此我的梦想很简单,就是保住我的中国之根民族之根文化之根。

如何在汲取西方优秀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的基础上,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性?换言之,怎样才能不被西方文化同化,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问题,甚至比我们能不能迈进发达国家更为重要。落后一点不要紧,“子子孙孙无穷尽焉”,不停的追赶就是了。留住了传统文化留住了根,我们仍是独一无二的中国人;发达了,却把龙魂龙根丢了,我们就会变成以西方文化为荣、以黄皮香蕉为荣的新加坡人。洋枪洋炮断不了我们的根,糖衣炮弹却断了我们的根,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古印度古希腊文化皆毁于强权,炎黄子孙没有理由毁中华文明于盛世。

几千年来,农耕文明一直优于游牧文明,所以儒家文明才能同化周边文明,并对邻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在西方文明大行其道,甚至比儒家文明更有优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表象在于经济复兴,实质在于文化复兴。如何在我劣敌优的情况下,守住我们的文化,并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于世界?这个问题要比单纯的科技进步困难得多。

文化很难被改变,也很难被复制。文化就是我们的一种习惯,简单的说,就象我们穿的衣服。我们已经适应了穿西装,因为我们已习惯了向西方看齐。洋人穿唐装你习惯吗?究竟是洋人在搞笑呢,还是我们在搞笑?

有些人以为世界一体化了,没必要分得清清楚楚。与世接轨不是好事吗?吸毒艾滋病不是与世接轨了吗?是好事吗?没人要举这种极端的例子,主要是因为有些人的思维太极端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个民族假如失去了自己的特色,能不能保留地球球籍都成疑问,还有什么资格属于世界?还谈什么崛起于世界?转自

追求形式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充其量也就是一件皇帝的新装。老外穿唐装就能证明我们是天朝上国了吗?老外穿唐装,最多体现了一种对中华文化的尊重。融入中华文明?别做梦了。他们踞于统治地位,为什么要改变自己呢?意大利谚语说:“强者是不需要改变自己的”。不管民主自由喊得多么动听,白人会放弃他们的统治权吗?美国建国也两百多年了,什么时候选出过一个非白人的总统?

这些年来我们学到了西方的残酷竞争,学到了西方的唯我独尊,却没学到西方的遵纪守法,西方的人本主义。当中国人的诚信道义已坠入谷底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要求变革。但在变革途径上,是以西方的那一套来改造国民,还是以传统文化来纠正偏差,两种思维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可悲的这仅仅限于有识之士,大多数国人是顾不上考虑这个问题的。在这个竞争无所不用其极的时代,在这个自我极端膨胀的时代,有多少人会转过头来学习民族文化?说得不好听一点,他们对西方的公正公平其实也没有多少兴趣,拼命赚钱的目的不就是为了高人一等为所欲为吗?有些人拼命呼吁的平等公平又何尝不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他们为竞争对手呼吁过公平吗?他们为全行业考虑过吗?他们为国家为民族的利益考虑过吗?……

如果按照西化人士的逻辑,法制国家恐怕还得象欧美一样搞上百年,才能走入正轨。中华复兴能等这么长时间吗?只怕那里传统文化都不存在了。何况中华复兴理应是中华国学之复兴,不是中华西学之复兴。转自81.china.com

那该怎样泓扬传统文化呢?八荣八耻就是在泓扬传统优秀文化。传统文化是需要发展的,没有发展文化就会停滞,就会灭亡。目前的这种文化土壤不说也罢,最近竟有一个人要改变中国人的象征-龙。这就是目前的文化人最热衷的事!一个文盲也明白这会给天打五雷轰,也不知道这个人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

土地和文化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消亡了就不会再兴起。古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复兴了没有?消亡了就消亡了,神灵是不会保佑哪种文化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要改变命运只能靠自己。

传统文化该如何复兴?我有六点浅陋意见:

一是要改变英语独大的地位。

不改变英语独大的地位,不把学位与英语脱钩,不整治年收入600亿的英语产业,不改变每年几十万留学人员绑架3.5亿学生的状况,是不行的。

母语与英语并重的做法,值得反思。说是并重,其实是少了英语不行。中文、语言、国学等专业的萎缩,说明我们的汊语已面临危机。

学位与英语四六级挂钩,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实质上就是一种洋务运动。全世界学英语最好的地方是日本,日本人已经学了多少年了?中国与日本有可比性吗?

学英语的目的是什么?学以致用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要真的以为中国人可以一个顶俩。全民学英语了很多年,为什么英语专业人才还是供不应求?不是经济发展得太快了,而是四六级考试太流于形式了。既培养不出真正的人才,又助长了弄虚作假的学风。就算是英语过关了专业却是及格万岁,这样的毕业生又有什么用处?既然没什么效果,为什么还要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二从各方面消除国人崇洋媚外的意识。

崇洋媚外不是一种暂时的表面现象,它深刻暴露了中华文明面临的危机。上次叫嚣取消中医的事就非常典型。中医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与西医是两种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在医学这个领域发生的激烈碰撞,并不是偶然的。现在的中医基本上是靠一些名老中医在支撑,为什么会这样?用西医的那一套来培养中医,可谓“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则为枳”。在中医走向世界却在本国慢慢凋零的同时,西医又为什么一定对中医赶尽杀绝呢?真的是科学之争这么简单吗?事实上并没有任何证据来证明中医无效。答案其实也简单:当你的孩子从小习惯了西医治疗后,他能不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吗?以前不少人曾把肯德鸡麦当劳奉若神明,结果又是如何呢?转自不融入世界,是绝对没有出路的。但一味强调融入世界的共性,却不强调本国民族文化的个性,是极其危险的。打一比方,只强调共性就如汪精卫,只强调个性就如义和团。怎样才能汲取西方文化的精华?就目前浮躁的学术界,就目前浮躁的国人心态,是很难有一个理智的答案的。不泓扬传统文化也就算了,演艺界们还在一次又一次的侮辱传统文化。中国文化究竟该往何处去?有关部门相关专家所有国人都该好好想想了。

三宗教信仰要重视。人是需要有一个信仰的,不管你信不信教。有了信仰才有道德体系,才有人生观价值观。没有信仰的人是可怕的,现有社会的一切已不值得他敬畏。但信仰是可以培养的,不同的文化会培养出不同的信仰。再说说宗教。

我的老家在苏北农村。那里的大姑娘小媳妇老太太们现在迷上了天主教,每周末赶到县城去做弥撒。凌晨两三点就出发了,比赚钱还积极。一个县城有两个天主教堂(还不包括乡镇教堂)说明了什么?洋枪洋炮打入中国之后,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传教士接踵而来?宗教是文化的一部分,我的乡亲可以短视,我们这些传统文化的捍卫者能短视吗?

四新儒家运动是件好事,但不要走入岐途。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儒家并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更不是唯一。古为今用,并不是要我们弯曲历史,而是不要重蹈履辙。取其精华剔其糟粕,才是正确的态度。最让人欣喜的是,新儒家运动、儿童读经运动是民间自发兴起的,这表明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理性回归。所以,我对国家对民族充满了信心。

五港台网络语言对文化的毒化不可轻视。就拿最常见的“我好好爱你”,这就是一个病句。网络更是有很多新词,有些也是无奈之举。但上网的青少年很多,他们会不会以讹传讹?不能等闲视之啊!如果任由语言毒瘤横行,我们不必等到被英语打败,自我毁灭就够了。

六是向日韩学习。

如何在融入世界的同时,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日韩两国做了极好的榜样。不必脸红,日韩两国比我们更重视礼仪,更注重民族文化,更有民族凝聚力。为什么不学习它们的优点呢?

最后再重复一遍:没有中国文化的传承,是不可能有中国梦的。即使有,那也应该叫做我的美国梦、我的欧洲梦。仅仅靠那几万几十万个呀呀学经的幼童,是不可能承担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的!!国内近几年,频频有人在谈论本士文化的问题。为了让我国的文化能够延续下去,各地也有各种举措。武汉搞了个穿汉服参加成人典礼的活动,其它地方也各有花招。我认为,这样的做法完全是没有多少必要性的。它们作秀的成份要远大于实际的意义。一个文化如何延续,对于一个文明的发展与存亡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但是,这并不表示,固守着已经成形的文化形态不去变通,就可以让一个文明的文化残喘下去。清朝的闭关政策,它让我国的文化在几百年里没有多少变化,它差一点将华夏文明的前程断送在那些用洋枪火炮打开我们国门的列强手中。这样的做法在更早的朝代里也有类似的例子。这样的情况一次次出现,我们的文明也就一次次的落后于世界。几曾何时,我们是一个在全世界最强大的文明,有着最先进行技术,最完美的诗句,最伟大的文学家,最聪明的数学家,最勤奋的地理与天文等方面的专业大家。我们的成就让全世界其它的文明以一种“仰之弥高”的心情注视着。但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固守,我们与世界的距离被一次又一次的拉近,直到有一天,我们不再是他们心中的那个不可触及的先进又强大的帝国了。然后,还是在一次次的固守中,我们与世界的距离越来越大,我们心中,竟然只剩下了洋物胜土物的概念。中华文明的大发展,每一次都是与对外的交流同时发生的。开元盛世,万国来朝,随后,我国就有了很多科技上的突破。我们在那时建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可以有效监测远处地震的地动仪,我们制造了极准确的天象仪,我们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我们的远航技术让我们把我们的技术带到世界的其它地方,并从那里带回新的文化元素。我们不断的在融合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正是在这种不断的融合中,我们的文化发展了,我们有断重新审视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伦理观,我们的科学理论系统,我们的哲学体系。在更早的时期,诸子百家,百花齐放之间,那些还没有成为“子”、“家”的人,他们开始在各个小国不断走动,互想印证各自的观念。这被称为“游学”。正是这种游学,造就了后来的百花齐放的局面。我们的文化,在没有政治的干挠下,从来都是兼收的,我们的文化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我们的文化正是需要面对世界上其它种种文化的冲击,才有可能进一步成长。还是说开元盛世,在那之前,中国人是坐在地上或者坐在很矮的小凳子上的(日本就是那时从中国学去了,就弄成了踏踏米)。即使是皇帝,出行与坐卧所用的辇,也是不高的。前面说了,在开元盛世那段时间,是一个万国来朝的局面。其中就有波斯人,他们带来了他们使用的坐具----椅子。在一开始,这东西在我国并不叫椅了,而是叫“胡床”。胡就是指波斯。唐朝的“椅子”是没有后靠背的,既使有也是十分的矮小,根本不能用背靠。在宋时期,蒙古与女贞文化被兼收到汉文明中(其中的一些用于装饰的花样如水浪叠动至今还在使用),我们的椅子就多了后靠背,后靠背的布局是从蒙古当时使用的柜子的上层模仿的。蒙古地处草原,木材不多,所有用料以节约为主。他们的柜子下层是可以封闭的,而上层只有三面,呈“U”形围起来,这样,在游牧中,只需要将柜子略微斜着放,物品就不会掉出来,同时也就不需要封闭另外的面了(正面与上面)。我国文化中很多内容,都可以看到其它文化元素在其中的痕迹。不仅是椅子。我们使用的碗与筷,还有各朝代磁器的造形,还有水墨画的构图与技法,无不浸润着各种各样文化元素。我们的文化是开放的,我们从来没有刻意拒绝哪一个文化进入到我们的地盘。我们现在的文化与几千年前相比,从表面看已经没有多少相同的内容了,因为我们从来就是把其它文化中先进的部分拿来,改造后并入到我们的文化中。我们的文化没有因为怕自己被改变而拒绝改变。因为我们文化的博大,所以每次的“拿进来”,都不会对我们文化本身带来破坏性的冲击,而每次“拿进来”的东西,也就会在更多的本土文化中被逐渐同化。我们的文化既开放的,兼收的,我们从来不会怕外来文化的冲击。在历史的发展中,我们的文化是在不断发展的。不能说哪一个时期的文化才是华夏文明的标准文化形态。汉服是我们文化中某个时期里服装文化的一个特定形态,它有可能与我们现在的意识形态相左,但不能因此就认为:汉服所代表的文化与我们现在所具有的文化是两种文化。我们的文化在发展,它的表象在与时俱进,因此,我们住进了楼房,我们用上了电脑,我们穿上了西装,我们感冒了会吃阿斯匹林。但这不代表我们的文化在当前的世界文化冲击下已经体无完肤了。我们同样应当看到,我们住进了楼房,随即开始抱怨这样的环境不方便串门,与是我们的楼房间有了小花园,有棋桌长椅;我们用上了电脑,但我们的财会必备工具还是算盘,我们的珠算有专业人士手中,特定情况下可以比使用普通电脑计算更快得到答案;我们虽然穿着西装,但我们的小孩子基本上会扎个小辫或者戴个虎头帽;我们用阿斯匹林治感冒,但我们秋冬进补吃的还是老一套,西医看不了的病还是会看中医。所以,无论现在看来我们的文化有多大的改变,我们的心里最深处,还是我们本土的文化精华。总有一天,它会将这些涌进来的新文化元素一点点的同化成我们特有的文化元素。而随着这一同化进程,我们的文化就发展了。

满意请采纳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