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思考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正如西方所言“虚假的信息不如没有信息”,会计信息是进行经济决策的基础,会计信息的质量是会计作用是否能够正常发挥的保证,而虚假的会计信息则具有超级大的危害,会计信息质量是当今世界会计界里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会计信息质量概述
(一)会计信息质量的概念
质量是保证实体满足规定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性的总和。会计信息质量是指会计信息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的特征的总和,与普通产品不同,会计信息的质量很难通过技术手段进行量化的衡量。迄今为止,人们用于评价会计信息质量高低的标准依然是信息是否真实、是否可靠、是否相关、是否重要、是否及时等等。具有真实性、可靠性、相关性、重要性、及时性等等特征的会计信息是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会计信息,否则就不符合质量要求。
(二)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1、真实性是总体质量特征。会计信息能否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在我国现阶段,甚至世界各国,都取决于会计信息是否“真实”。真实性是会计的生命,它指会计信息真实、客观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准确地揭示各项经济活动所包含的经济内容。
2、可靠性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可靠性质量要求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当会计信息没有重要差错或偏向,并能如实反映其理所反映的情况而能供使用者做依据时,会计信息就具备了可靠性质量要求。
3、相关性质量要求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的过去、现在或者将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4、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对于重要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单独、详细反映;对于不具重要性、不会导致投资者等有关各方决策失误或误解的交易或事项,可以合并、粗略反映,以节省提供会计信息的成本。
5、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于帮助企业或其他方面做出经营决策,具有时效性。即使是客观、可比、相关的会计信息,如果不及时提供,对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也没有任何意义,甚至可能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
二、 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
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外出现了一系列财务欺诈事件:就像美国2001年的安然事件,2008年的麦道夫金融欺诈案,以及我国的大庆联谊、明星电力公司等。众所周知的成都红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前已经是一个亏损大户了,为了使公司上市,采取了虚构产品销售、虚增产品库存以及违规账务处理的手段,来骗取上市资格。它们无一不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震动,使得会计信息提供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和压力。
失真的会计信息导致国家宏观调控的失控,严重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流动,削弱了国家财经法纪的权威性,导致税收的大量流失。虚假的会计信息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损害了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打击了他们的投资信心。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原因
1、企业改革不彻底、不到位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原因
在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仍然存在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白条抵库、财务管理混乱、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尤其是提前确认收入、粉饰报表的现象比较突出。如企业经营者的权责问题还未彻底解决,企业经营者往往会从自身利益出发隐瞒或虚报经营成果,造成会计信息失真;政企分开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企业不能成为真正的独立经营者,政府往往为了地方利益或领导政绩而自觉不自觉地支持企业的虚报行为。
2、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法制观念淡化,有法不依
会计信息是企业经济活动的反映。会计信息的生产依赖于会计制度和会计方法。如果会计制度不能适应经济活动的需要,会计信息就无法真实、可靠地记录、披露企业的经济活动。新《会计法》对会计人员的行为作了较为详尽的规范,对违规行为作了相应的量化处罚规定。
近年来,媒体、专家不断地告诉人们,新经济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但在以往的较长时间内,经济领域的法制不够健全和完善,由此造成了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体现在工作中就是对每项经济业务的处理不够严谨;人们认为,现代经济的发展已经走出了依靠自然资源大量投入来支持经济规模扩张的阶段,甚至已经走出了依靠资本要素高度集中的工业文明阶段,信息资源、人力资本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持要素。但是,我们会计制度的变化却未跟得上经济发展的变化,而是用原有的会计方法核算新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经济活动。另外,在我国目前状况下,许多职能管理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甚至存在着权钱交易,从而使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比较普遍。
3、会计人员自身素质不高
会计人员是会计活动的主体,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人员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与计量过程中产生的,难免要对客观经济活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进行估计、推理和判断,不同素质的会计人员往往有不同的会计结果。
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较快,会计人员相对紧缺,因而很多素质较低的人员进入了会计行列,这部分会计人员不熟悉国家政策、法规,甚至对于专业知识也达不到要求。业务素质低,缺乏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在日常的会计工作中,不自觉地违返了国家政策、法规;或是对经济业务不能够进行正常的账务处理和会计核算;或是在会计处理的过程中马马虎虎,缺乏应有的责任心;或是唯上司意志是从,丧失原则。无论是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都与会计工作规范化、法治化要求有较大差距。会计人员本身素质不高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业务素质不高,职业道德观念不强,会计人员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严格的业务训练是其一;对会计人员的日常考核和继续教育、知识更新的管理环节存在弱化现象,使会计人员的实际业务水平大打折扣是其二。
4、管理部门、企业领导人的非法干预造成主观意识上的会计信息失真
一些部门为夸大政绩或出于一些特殊目的,不顾企业实际情况以及新面临的市场状况,往往以行政命令方式给企业硬性下达各项经济指标,以便迎合有关部门的需要。这在某种程度上促使和诱发企业弄虚作假,调节会计信息,使企业会计报表虚盈实亏。有些地方政府还对企业领导实行指标考核、责任审计、奖优罚劣的管理,而企业领导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考核硬指标,从小集体和个人利益出发,授意、指使或强制会计人员调整会计科目,虚列收支和往来款,假账真算或真账假算,借以骗取荣誉,捞取政治资本。
5、内外部监督机制不完善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近年来,个别企业信息披露制度几乎没有,即使有书面制度也只是流于形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内部审计制度等十分缺乏。从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主体看,企业的会计负责人是由企业经营者直接聘任的,会计人员的工资报酬是企业经营者直接决定的,这就意味着企业的会计工作在某种意义上是为企业经营者服务并随着企业经营者的意志而改变。从企业外部对企业会计信息监督机制看,社会中介审计及政府审计监督受人力、财力的限制以及事后监督性质的局限,未能查出所有违法违纪行为,这也是造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之一。
6、执法监督力度不够
大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会计人员的配备,不但资格条件达不到要求,而且岗位分工不明确,岗位牵制弱化,重要经济业务的批准与报告制度得不到履行,根据经营者意志改写会计记录的现象大量存在,从而使内部失控。内部审计受单位领导控制,很难发挥其作用。作为社会监督主体的会计师事务所未能够独立承担起“客观、独立、公正”的执业责任。少数事务所受自身利益驱使,执业态度不端正,风险意识淡薄,审计过程中搞人情风,搞私人交易,走过场,甚至违反职业道德为客户作弊,出具假报告,为会计信息失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依法行政的随意性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执法不严,执法的随意性大,助长了部分经营者的违法行为,使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朝量化方向发展。
7、由于采用计算机记账带来的一些问题
将计算机引入会计工作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趋势。但是,由于会计人员的计算机素养普遍不高,加之现有软件普遍在安全性方面存在缺陷,使得使用计算机的单位在内部控制方面往往存在许多漏洞,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和真实性,这个问题由于其“不可见性”,其危害性可能更大。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及危害
1、会计信息失真成为一些掌握一定权力的人以权谋私的保护伞,通过做假账,使某些违法违规的行为得以蒙混过关。如人为调节收入造成收入失真;虚列成本造成成本失实;虚增、虚减利润、虚列投资收益、虚假负债等调节利润指标。由此助长了行贿受贿、贪污腐败等坏现象的发生,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严重的危害。
2、导致了税收和国家资产的大量流失。目前,我国税收的主要来源是企业缴纳的流转税和所得税,很多企业账面盈利和亏损不实,通过造假账、虚增支出、隐瞒利润等等手段使账面亏损来逃避国家的税收。
3、资产账实不符。如人为调节、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造成固定资产价值与实际不符;企业存货积压严重,变现能力差,其账面价值低于市价,会计核算仍按历史成本计价,没有反映变现净值、开办费、递延资产、待处理财产损益等名不符实等,这些严重违反会计原则的行为,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危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误导投资者与债权人,破坏投资环境等不良后果。“假作真时真亦假”,假账猖獗,连累真账都没人信了,假账蔓延的后果必然是会计信息失真,经济信号失灵,经济秩序混乱,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干扰损害是非常严重的。
一、会计信息质量概述
(一)会计信息质量的概念
质量是保证实体满足规定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性的总和。会计信息质量是指会计信息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的特征的总和,与普通产品不同,会计信息的质量很难通过技术手段进行量化的衡量。迄今为止,人们用于评价会计信息质量高低的标准依然是信息是否真实、是否可靠、是否相关、是否重要、是否及时等等。具有真实性、可靠性、相关性、重要性、及时性等等特征的会计信息是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会计信息,否则就不符合质量要求。
(二)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1、真实性是总体质量特征。会计信息能否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在我国现阶段,甚至世界各国,都取决于会计信息是否“真实”。真实性是会计的生命,它指会计信息真实、客观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准确地揭示各项经济活动所包含的经济内容。
2、可靠性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可靠性质量要求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当会计信息没有重要差错或偏向,并能如实反映其理所反映的情况而能供使用者做依据时,会计信息就具备了可靠性质量要求。
3、相关性质量要求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的过去、现在或者将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4、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对于重要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单独、详细反映;对于不具重要性、不会导致投资者等有关各方决策失误或误解的交易或事项,可以合并、粗略反映,以节省提供会计信息的成本。
5、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于帮助企业或其他方面做出经营决策,具有时效性。即使是客观、可比、相关的会计信息,如果不及时提供,对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也没有任何意义,甚至可能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
二、 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
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外出现了一系列财务欺诈事件:就像美国2001年的安然事件,2008年的麦道夫金融欺诈案,以及我国的大庆联谊、明星电力公司等。众所周知的成都红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前已经是一个亏损大户了,为了使公司上市,采取了虚构产品销售、虚增产品库存以及违规账务处理的手段,来骗取上市资格。它们无一不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震动,使得会计信息提供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和压力。
失真的会计信息导致国家宏观调控的失控,严重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流动,削弱了国家财经法纪的权威性,导致税收的大量流失。虚假的会计信息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损害了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打击了他们的投资信心。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原因
1、企业改革不彻底、不到位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原因
在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仍然存在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白条抵库、财务管理混乱、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尤其是提前确认收入、粉饰报表的现象比较突出。如企业经营者的权责问题还未彻底解决,企业经营者往往会从自身利益出发隐瞒或虚报经营成果,造成会计信息失真;政企分开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企业不能成为真正的独立经营者,政府往往为了地方利益或领导政绩而自觉不自觉地支持企业的虚报行为。
2、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法制观念淡化,有法不依
会计信息是企业经济活动的反映。会计信息的生产依赖于会计制度和会计方法。如果会计制度不能适应经济活动的需要,会计信息就无法真实、可靠地记录、披露企业的经济活动。新《会计法》对会计人员的行为作了较为详尽的规范,对违规行为作了相应的量化处罚规定。
近年来,媒体、专家不断地告诉人们,新经济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但在以往的较长时间内,经济领域的法制不够健全和完善,由此造成了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体现在工作中就是对每项经济业务的处理不够严谨;人们认为,现代经济的发展已经走出了依靠自然资源大量投入来支持经济规模扩张的阶段,甚至已经走出了依靠资本要素高度集中的工业文明阶段,信息资源、人力资本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持要素。但是,我们会计制度的变化却未跟得上经济发展的变化,而是用原有的会计方法核算新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经济活动。另外,在我国目前状况下,许多职能管理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甚至存在着权钱交易,从而使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比较普遍。
3、会计人员自身素质不高
会计人员是会计活动的主体,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人员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与计量过程中产生的,难免要对客观经济活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进行估计、推理和判断,不同素质的会计人员往往有不同的会计结果。
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较快,会计人员相对紧缺,因而很多素质较低的人员进入了会计行列,这部分会计人员不熟悉国家政策、法规,甚至对于专业知识也达不到要求。业务素质低,缺乏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在日常的会计工作中,不自觉地违返了国家政策、法规;或是对经济业务不能够进行正常的账务处理和会计核算;或是在会计处理的过程中马马虎虎,缺乏应有的责任心;或是唯上司意志是从,丧失原则。无论是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都与会计工作规范化、法治化要求有较大差距。会计人员本身素质不高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业务素质不高,职业道德观念不强,会计人员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严格的业务训练是其一;对会计人员的日常考核和继续教育、知识更新的管理环节存在弱化现象,使会计人员的实际业务水平大打折扣是其二。
4、管理部门、企业领导人的非法干预造成主观意识上的会计信息失真
一些部门为夸大政绩或出于一些特殊目的,不顾企业实际情况以及新面临的市场状况,往往以行政命令方式给企业硬性下达各项经济指标,以便迎合有关部门的需要。这在某种程度上促使和诱发企业弄虚作假,调节会计信息,使企业会计报表虚盈实亏。有些地方政府还对企业领导实行指标考核、责任审计、奖优罚劣的管理,而企业领导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考核硬指标,从小集体和个人利益出发,授意、指使或强制会计人员调整会计科目,虚列收支和往来款,假账真算或真账假算,借以骗取荣誉,捞取政治资本。
5、内外部监督机制不完善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近年来,个别企业信息披露制度几乎没有,即使有书面制度也只是流于形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内部审计制度等十分缺乏。从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主体看,企业的会计负责人是由企业经营者直接聘任的,会计人员的工资报酬是企业经营者直接决定的,这就意味着企业的会计工作在某种意义上是为企业经营者服务并随着企业经营者的意志而改变。从企业外部对企业会计信息监督机制看,社会中介审计及政府审计监督受人力、财力的限制以及事后监督性质的局限,未能查出所有违法违纪行为,这也是造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之一。
6、执法监督力度不够
大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会计人员的配备,不但资格条件达不到要求,而且岗位分工不明确,岗位牵制弱化,重要经济业务的批准与报告制度得不到履行,根据经营者意志改写会计记录的现象大量存在,从而使内部失控。内部审计受单位领导控制,很难发挥其作用。作为社会监督主体的会计师事务所未能够独立承担起“客观、独立、公正”的执业责任。少数事务所受自身利益驱使,执业态度不端正,风险意识淡薄,审计过程中搞人情风,搞私人交易,走过场,甚至违反职业道德为客户作弊,出具假报告,为会计信息失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依法行政的随意性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执法不严,执法的随意性大,助长了部分经营者的违法行为,使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朝量化方向发展。
7、由于采用计算机记账带来的一些问题
将计算机引入会计工作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趋势。但是,由于会计人员的计算机素养普遍不高,加之现有软件普遍在安全性方面存在缺陷,使得使用计算机的单位在内部控制方面往往存在许多漏洞,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和真实性,这个问题由于其“不可见性”,其危害性可能更大。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及危害
1、会计信息失真成为一些掌握一定权力的人以权谋私的保护伞,通过做假账,使某些违法违规的行为得以蒙混过关。如人为调节收入造成收入失真;虚列成本造成成本失实;虚增、虚减利润、虚列投资收益、虚假负债等调节利润指标。由此助长了行贿受贿、贪污腐败等坏现象的发生,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严重的危害。
2、导致了税收和国家资产的大量流失。目前,我国税收的主要来源是企业缴纳的流转税和所得税,很多企业账面盈利和亏损不实,通过造假账、虚增支出、隐瞒利润等等手段使账面亏损来逃避国家的税收。
3、资产账实不符。如人为调节、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造成固定资产价值与实际不符;企业存货积压严重,变现能力差,其账面价值低于市价,会计核算仍按历史成本计价,没有反映变现净值、开办费、递延资产、待处理财产损益等名不符实等,这些严重违反会计原则的行为,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危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误导投资者与债权人,破坏投资环境等不良后果。“假作真时真亦假”,假账猖獗,连累真账都没人信了,假账蔓延的后果必然是会计信息失真,经济信号失灵,经济秩序混乱,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干扰损害是非常严重的。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