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董仲舒思想与先秦儒家思想的异同?

谢谢帮忙啦~~~... 谢谢帮忙啦~~~ 展开
 我来答
酒狂晓洋
2010-05-22 · TA获得超过163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5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81万
展开全部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是建立在先秦儒家思想的基础上的.又结合先秦的法家.道家思想发展成为适合封建统治的新儒学。
他的思想与先秦儒家思想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要说不同,主要是他创立了“天人感应”说。

董仲舒的道德教育思想源于其神学化的儒学。董仲舒从"天意在任德教而不用刑罚"的观点 出发,十分重视道德教化,他把道德教化视为防奸止邪的堤坝。所谓道德教化就是在全社会 进行儒家伦理教育。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就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这五种人际关 系,即"五伦"。处理"五伦"关系的道德信条应该是仁、义、礼、智、信,即"五常"。 在 "五伦"之中,董仲舒最重视君臣、父子、夫妇这三伦,他以"天意"在"尊阳抑阴"为理 论根据将这三者之间的等级关系、主从关系绝对化了,这就是所谓的"王道三纲":"君为 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王道三纲"发展至后世,就是中国封建社?quot;纲常名教" 的伦理学基础,"三纲"与"五常"合称,则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三纲五常”被董仲舒论证为“天意”安排的永恒不变的信条,他说“道之大原出于天, 天不变道亦不变”。在这里,他所说的“道”就是指“三纲五常”的道德信条,这些道德是 做为“百神之君”的“天”安排给人世间的,只要是“天意”不变,它就永远不能改变,董仲舒的思想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权、君权、神权、父权、夫权、族权的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那样,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给中国古代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所以鲁迅先生说“封建礼教吃人”。
关于实施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董仲舒提出如下几条:
1.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董仲舒认为:“"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由于“义”具有“养心”的重要作用,“利”只是“养体”是为了满足生理之欲望,因此,董仲舒在先秦“养心莫过于寡欲”和“重义轻利”思想的影响下,提出处理义利关系,或者说是修身养德的基本原则应该是“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主张培养人为国家为集体的利益而献身的精神。这种道德修养原则从统治者来说,应该起“正身”以“修人”的作用,而对广大劳苦民众来讲却是愚忠、禁欲的毒害,他让人“虽贫能自安”,逆来顺受,丧失反抗的精神和意志。
2.躬身厚而薄责于人
董仲舒继承了孔子以来克己内省的德育思想,提倡在处理人我关系的时候,尤其是当个人与他人之间发生矛盾、摩擦的时候,应该“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他说:“仁者,人也;义者 ,我也”;“以仁安人,以义治我”。意思是说,在处理人我关系的时候,应该用仁爱的精神对待他人,具体表现则为“求诸人谓之薄”,对待别人要“多摘花,少摘刺”,以宽容为怀;要用义的尺度约束自己,具体表现为“求诸己谓之厚”,多做批评与自我批评,善于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董仲舒所提倡的这种修养原则与方法,如果我们剔除其麻痹人民反抗、斗争意识的封建遗毒余素,做为今天处理同事之间、朋友之间、同学之间关系的一种准则仍是可取的。
3.积少至巨,以微致显
董仲舒继承了荀子注重注错积靡的思想,主张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在个人道德修养的实践中应该注意点点滴滴的积累,“不以善小而不为”。他认为良好的道 德品质是靠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而成,不良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也是由于对小事不注意而引起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说:众少成多,积少必巨,故圣人莫不以暗致明,以微致显,……故尽小才大,慎微者著。又说: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积恶在身,犹火之销膏而人不见也。所以道德教育一要防微杜渐,二要积善累德,这是有道理的。
舒所独尊的“儒术”是经过他改造的,不是先秦孔子儒家学说的简单翻版。董仲舒在改造过程中,吸收了其他各家学说、尤其是法家学说中有利于当时统治者的内容作补充,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封建思想体系,其特征是以儒为主,礼法并用。汉宣帝曾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精辟地概括了汉代正统法律思想。在德刑关系上,董仲舒主张“德主刑辅”。意思是先用德礼进行教化,教化无效再辅之以刑罚,把德、刑结合起来。这种刚柔相济的治国之道,成为汉武帝以后汉王朝法制的指导思想。这一思想对后世历代王朝的立法影响很大。

怎样看待他对汉代“独尊儒术”政策确立的影响?
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专制帝王,汉武帝在思想文化界首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政策,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与主导地位,使得专制“大一统”的思想作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成为定型,而作为一种成熟的制度亦同样成为定型;是他完成了专制政治结构的基本工程,所谓“内圣外王”,刚柔相济,人治社会的政治理想第一次因为有了一套完备的仕进制度而得以确立;是他使得大家族的生活方式成为一个社会牢固、安定的势力,并进一步推而广之,最终使之成为整个宗法制国家的基础。
不过,若从另一个角度去看,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固然自有其进步意义,但它对历史的负面影响却也同样不容忽视,像专制“大一统”的思想固然能够增强民族之间的凝聚力,但同时却也将专制集权推向了登峰造极之地步;大家族的生活方式虽然的确成为超稳定社会之基石,但同时也使得人治政治成为两千年不变之定式;至于汉武帝时代连年不断的战争与攻伐,则更是造成了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之恶劣后果,其间利弊得失,自是一言难尽。

他对“儒学独尊”的确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一点体现在:
1.对儒学的发展.
2.向汉武帝进见.
3.对新儒学的宣传与教学。
水金玉
2010-05-24 · TA获得超过105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7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75万
展开全部
二楼说了那么多,我都不敢说了……
以下纯粹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先秦时百家争鸣,董仲舒时上疏给汉武帝以至确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确立作出了很大贡献。
不过,我觉得对于中国思想的发展起到的反而是抑制作用。
董仲舒之后,儒家思想很大部分被统治阶级用来通知百姓。
之后的儒学大家,大部分也是跟着统治阶级走。
可叹……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xiaxialili1991
2010-05-22
知道答主
回答量:2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是建立在先秦儒家思想的基础上的.又结合先秦的法家.道家思想发展成为适合封建统治的新儒学。
他的思想与先秦儒家思想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比先秦儒家的更霸道 但是适应当时的社会制度 总体来说还是进步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eaea8df5e
2010-05-22 · TA获得超过137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8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05万
展开全部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是建立在先秦儒家思想的基础上的.又结合先秦的法家.道家思想发展成为适合封建统治的新儒学。
他的思想与先秦儒家思想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要说不同,主要是他创立了“天人感应”说。

他对“儒学独尊”的确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体现在:1.对儒学的发展.2.向汉武帝进见.3.对新儒学的宣传与教学。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