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在历史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时移事异,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张良的成长历程和成功经验,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初时,张良志在恢复韩国,散尽家财收买勇士,走雇佣刺客袭杀秦始皇之路,未成。
个人武力作用有限,很难实现既定目标。于是改学兵法,借重于团队的力量。这也是一种借力。但自己团队实力太弱。还得借更大的力。于是,往投景驹。这与刘邦的思路吻合。不期而遇于留地。交谈甚欢,感叹沛公殆天授。刘邦的领悟能力和人格魅力让张良折服。改变主意,一同改投项梁。在这个时候,张良的志向还是“复韩”。当项梁恢复韩王成时,张良又回去跟随辅佐韩王成。毕竟,祖、父先后佐韩五世侯王。而张良是一个极为重感情,忠职守的好佐吏。
韩王成也很讲感情。当沛公把打下的城池拱手相送之后,作为回报,就派张良随刘邦辅佐沛公作战。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为什么刘邦能够团结那么多的能人?就因为他具有宽广的胸怀。也就可以理解鸿门宴前夜,项伯劝张良躲避战祸时,张良说“臣为韩王送沛公”。可见,刘邦、韩王成、张良、项伯(曾因杀人被张良所救)等人,都是很重义的。其后,张良还有好些讲义气,顾大局,忠心耿耿,聪明睿智的故事。比如,项羽分封时,张良将沛公给予的赏赐全送给项伯,为刘邦请益封汉中。
汉王赴任途中,张良建议烧毁栈道,以示偏安一隅,无意东归,以麻痹项羽。东出占领关中,项羽忌惮,张良又贿赂项伯,告知项羽,只为关中以践怀王之约,无意向东,继续麻痹项羽。
在荥阳被困,得知汉王听从郦食其建议,分封六国并已刻好王印时,他详细分析了分封之弊,并促使汉王销毁了已刻的印鉴。这是张良的一个重大转变。曾经执着追求复韩,现在反对分封诸侯王。也许,从感情角度而言,过去是出于对韩国的深情,现在是出于对汉王的深情吧。当然,随着政治上的成熟,和对天下大势的分析把握,战略策略方面也是相应做出了重大的调整。
在韩信要挟汉王,临阵要求封假齐王,而汉王又大骂之时,及时以脚蹑王。幸得汉王机智,立刻改口:要就当真齐王,假什么假?!并即刻制印,张良亲往颁封。
签定鸿沟和议,汉王也欲引兵西归时,张良建议,趁势追击项羽,不能养虎遗患。
统一全国后,定都长安,分封时止息争议与不安,稳定太子地位等大事上,张良都以极其高超的智慧,辅佐刘邦成就帝业,稳定大局。高祖说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是恰如其分的,并非溢美之词。
张良的大智慧,在于他洞察人性,洞悉时势,在于他骨子里的义薄云天,忠心耿耿。
还值得一提的是,当高祖封他三万户齐地时,他只选择了留地,成为光耀千古的留侯。而留这个地方的意义,在于张良对见证高祖与留侯深情厚谊的特别重视和永久纪念。君臣相得,互相成就,青史留名——这可不是一般的留名,而是永远的佳话。